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科普教育是什么意思

科普教育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04-21 01:04:50

Ⅰ 科学素养:它到底是什么呢——关于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

□江晓原■刘兵 □刘兵兄,这是一本印数很少、通常不容易看到的书。但我认为很值得注意,而且特别想和你来谈一谈。 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进行的最新一次(第五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结果。这种调查,美国进行得最早,从1957年就已经开始,从1972年起固定为每两年进行一次,至今没有间断。什么是“科学素养”,自然是有争议的,中国的调查,基本上采用了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所采用的标准,但也根据中国国情作了少量修改。这样,中国的调查结果就可以和国际上进行比较。 ■确实,这次调查的数据非常丰富,从中可以分析出许多问题。这里我先说两点我注意到的调查结果。 其一,是虽然2003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1.98%,这也就是说,平均在100个人中,只有不到两个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无论在对科学知识还是在科学方法的理解上,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都处于落后的状况。但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并不理想地具备科学素养的情况下,我国公众对于科学技术的一般看法和态度却以持肯定态度的居多,例如,68%的公众非常赞成“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我们的后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56.7%的公众非常赞同“总体上说,科学家的工作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如此等等。而对科学技术发展持保守态度的公众则明显是少数。这意味着,那么多对科学技术持肯定赞成态度的人,其中真正具备基本科学素养,也就是说对科学技术有最基本了解的人,其实比例是很低的。但尽管如此,公众还是肯定科学技术,这种反差,不是很能说明问题吗? □公众对于科学技术的看法,确实是极为重要的数据。 但是我也注意到了另一种情形:例如,对于“有了科学技术,我们就能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这样一个唯科学主义的陈述,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非常反对”(12.0%)和“有些反对”(21.8%),而在“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当中,这两个数据则高达25.0%和44.4%之多。这说明在中国知识阶层中,对于科学技术的作用及其局限,已经有相当多的人能够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换句话说,对于科学技术较为了解的人,更能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局限性。这和你注意到的上述反差,倒是有着某种内在的一致。 ■你说的不无道理,不过,那还要看你所说的“科普教育”的具体所指。我觉得,在最狭义上的传统的科普教育,自然是造成上述情形的一个因素,但就像我们现在经常分析狭义的传统科普的影响力之有限一样,其实造成这种情形更重要的原因,我以来还是来自广义的一般传播对于科学形象的树立,即在不涉及具体科学知识(传统科普至少还普及了具体的科学知识)的情况下,将科学意识形态化的结果。 此外,在这份调查中,还有另一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即在对待科学技术态度方面,与国际相比较,也有些数据很有意思。例如,美国有47%的人认为科学技术利大于弊,而中国却有高达71.3%的人持这种看法。即对于科学技术之利大于弊的问题,中国人远比美国人要乐观。而对于“我们过于依靠科学而忽视信仰”的认可,美国人是51%,而我国却只有23.8%。这一正一反,也同样很说明了些问题。是不是可以说,在国内外无论狭义还是广义的对科学的知识和形象的传播上的差异,也是造成这种公众对待科学技术态度的差异的原因呢? 本书中所反映的调查,基本上采用了美国的标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本书中的“科学素养”,基本上也就是美国同类调查中的“科学素养”。这样的“科学素养”,我看上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对科学术语(比如DNA、Internet之类)和科学知识(书中称为“科学观点”,比如“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一年”之类)的了解。 二、对科学方法的了解。调查中只有3项内容,即“科学研究”、“对比实验”、“概率”。 三、对迷信(5项:求签、相面、星座预测、碟仙或笔仙、周公解梦)的相信程度。 四、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包括对诸如“我们过于依靠科学,而忽视信仰”、“有了科学技术,我们就能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这样的陈述的态度)。 ■你说到“科学素养”,或者说,等于提问究竟什么是“科学素养”,或者,什么是合理的“科学素养”?这就进入到另外一个大问题了,而这确实也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应该说,这也是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在这里几乎无法全面地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不过,就这份调查问卷的问题来看,如果我们先对于像公众对科学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回避不谈(不谈不等于说不重要,其实是确实也是非常重要的的),仅就公众对科学“知识”之了解部分的调查来看,调查问卷着重涉及的都是一些像“分子”、“DNA”、“因特网”等概念,在对生活中与科学有关的问题以及公众对科学观点的了解程度的问题,其中涉及的,也都是一些近代西方科学的概念和知识。 那么,至少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中国公众(注意中国这个限定词),合理的“科学素养”(起码在科学知识部分)是不是一定惟一地要以了解西科学近现代科学的知识为全部的依据呢?如果按照这种标准,那其实是对科学概念的一种最狭义的理解,倒不如说是对中国公众的“西方近现代科学素养”的调查。例如说,在某种看法中,一些对于中国公众的生活和文化关系更为密切而且影响更为深远的“地方性知识”,就完全没有包括在这份问卷的“科学素养”的内容中。 比如,对于中国公众,有关中医的知识,是不是也可以看作是既有文化传统又有实际意义的“科学”(当然是更广义的“科学”)素养的一部分呢?(当然,对于时下偶尔可以听到的将中医划归“伪科学”的谬论就不在这里批判了。)在有关公众理解科学的西方研究中,也是有着强调“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的理论的。而在我们看到的问卷中,真正涉及到“地方性知识”的内容,反到只是在公众对“迷信”的相信程度那部分,也即求签、相面、星座预测、碟仙或笔仙、周公解梦等等,这实际上有意无意地反映出了一种对“地方性知识”的蔑视,也是与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的发展趋势相不一致的。 □我应该承认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这样一份问卷,只是对一般公众进行的相当表面的调查,要求在这样的调查中考虑到“地方性知识”,未免有点苛刻了吧?这个调查,实际上就是关于中国公众的“西方近现代科学素养”的调查。 我的意见是相当技术性的,主要是对于上述“科学素养”的第二方面。我觉得这方面只有3项,非但数量太少,缺乏足够的代表性,而且这3项内容本身,又或多或少都有可疑问之处,例如: 第一项“科学研究”中,完全忽视了模型问题,而这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如果说就把它当成“西方近现代科学素养”调查,那当然这种调查法至多只是在技术上可以提出一些疑问,那样,你提的那些问题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我还是觉得,为什么我们进行科学素养调查就一定只是针对西方近现代科学素养呢?我甚至觉得,调查者恐怕也不会理直气壮地这样讲吧。其实,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科学的概念扩大些,使之更合于中国的国情、文化和需求呢?我们不是经常讲中国特色吗?既然发展科学的目的应该是使人类生活得更好,为什么不沿着这个目的去提高我们应有的科学素养呢?例如说,对中医的了解,或者说“素养”,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是那些处于不发达地区的人,还是身患西医一时难以治愈的疾患的人,还是那些更热爱传统文化的人,等等,不都是相当重要而且不可或缺的“科学素养”吗?甚至从历史文化的意义上也还可以有更多的说法。 正因为如此,如果我们要更理想化一些,对于科学素养调查本身,特别是它背后的潜在观念,进行一番分析,也许比那些技术性的问题的分析要更为重要。技术性的问题总是相对好解决的,而观念,却是很难有大的变革的。但是,在为人类,为中国人生活得更幸福的前提下,真正要提高中国人的“科学素养”,这种(关于科学、以及关于科学素养的)观念的变革却是首位重要和不可缺少的!

Ⅱ 科普是什么意思

科普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

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作为社会教育它既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职业教育,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

科学普及的特点表明,科普工作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

Ⅲ 科普是什么意思

科普:读音 kē pǔ,指普及科学知识。

Ⅳ 什么是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Science knowledge)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

起始发展

科普知识——现代生物力学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生物力学大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发展进入了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专家们对于人和动物运动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下面一些学者的科学研究广为人知:亚历山大1970年的《生物力学》;1974年武科布罗多维奇对于动物运动进行了数学模拟,并因此促进了机器人制造技术的发展;1968年希利杰博兰德创建了有关动物以均匀步法进行运动的理论;1968年苏霍诺夫创建了陆地脊椎动物运动的一般体系;哈顿有关人支撑运动体系调控机制的研究;米勒有关人运动生物力学问题的研究。1967年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生物力学学术讨论会。1973年正式成立了国际生物力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iomechanics,ISB),这标志着生物力学学科的正式建立。这一时期在苏联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了,而在此之前它只是在体育教育学的范畴内发展的。下面一些教科书成为阐述有关运动训练学知识体系的第一批着作:苏联奥佐林的《运动训练的现代体系》(1970年)、德国哈列主编的《训练学》(1971年)、波兰乌利多夫斯基的《运动训练理论及方法》。这促进了运动生物力学在运动训练学范畴内新的科学方向的发展。

发展

随着对于运动训练问题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有关运动员完成比赛动作技术分析方面不同角度生物力学的研究得到了积极发展。当今研究运动生物力学的主要机构大部分在东欧国家,如波兰、俄罗斯(主要在莫斯科、圣彼得堡、伏尔加格勒、克拉斯诺达尔、新西伯利亚等城市进行生物力学的研究)、乌克兰(基辅国立体育大学和哈尔科夫国立体育科学院)。现代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是由以下二方面原因决定的:一方面,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不断提高,体育运动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决定了进行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具有前途;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科研方法,这为全方位研究运动员完成比赛动作技术提供了可能,随之而来的是可以提高他们训练和比赛的成绩。

在现代生物力学的发展中很清楚的存在几个方向即工程生物力学、医学生物力学和教育生物力学(东斯科伊,1997年)。工程生物力学和医学生物力学得到了很好的理论研究,并且有大家熟知和使用的仪器设备,这就决定了它们的研究建立在一个相对较高的科学方法水平之上,而在教育生物力学的研究中却存在着另外一种情况,它主要用于解决教学任务。

教育生物力学是生物力学研究中较新的一个分支,尚处于基础材料积累和理解阶段,正在形成自己的理论学说。现阶段教育生物力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创建以解释和预示所研究现象发展主要方向概念体系为基础的理论。

有关体育教育和运动问题生物力学研究范围的扩大以及体育教育和运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了教育生物力学中一个相对较新的科研方向—进化生物力学的形成。进化生物力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研究人的自然发展规律揭示其动作演化规律,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因为如果不能认识人运动机能随年龄发生变化的规律性,那么就不可能正确制定训练计划。巴利谢维奇、苏杜拉教授和杨金田院士所进行的科学研究结果指明:(1)个体发育中人运动机能成分和构造(用于保障形态、功能机制)的发展存在不均衡性;(2)个体发育中人的动作的发展带有多层次及节律性;(3)个体发育中人的动作表现带有很高的个性化程度;(4)人运动机能发展的绝对结果取决于身体活动的特点及强度。

科普知识的发展必然推动与之相关的其它学科的发展,同时科普知识也催生了科普展品这一事物。科普展品能生动、形象的展示科学知识,是科学普及一个重要环节。科普展品能促进科普知识的发展,同时科普知识又推动了科普展品在不断的发展,以跟随科普教育的脚步,同步发展。

作家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当代美国最着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他也是位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产,着述颇丰,一生着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早已远远超过了“着作等身”的地步。是20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被人称为“科普之最”

主要方向

如果评价西欧国家和美国所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那么应该注意一点,在这些国家,尤其是在美国,从六十年代中期在体育教育系开始开设机动学课程,在一些大学例如华盛顿大学甚至有机动学系(在俄罗斯第一个机动学研究室1998年成立于乌拉尔体育科学院,而生物力学课从1958年起就开始在许多体育类院校开设)。这也注定了在西方学者的科研工作中有关决定动作的内部机制(肌肉、骨的结构,它们的生物力学特性、电活性,运动器官的特性和功能等)的研究占多数,并且表现出了极高的科研水平以及出色的仪器设备保障。近些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科学着作比较多,其中埃诺科的《机动学原理》(1997年)是最好的专着之一。

意义和影响

科普知识涵盖了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物理、化学、生物各个学科,还是日常生活无不涉及到科普知识。由于其范围的广泛性,奠定了科普知识的重要意义和影响。科普知识的重要意义必然要求我们的科普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的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同行。同步发展。使科普知识,科普教育真正意义上走进人们的生活。科普知识的意义和影响必将是深远的、长久的。

Ⅳ 什么是科普

科普:普及科学知识
科普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科学普及。老实讲,这样的解释跟不解释没什么区别。要解释科普这个词其实很困难,因为据说压根儿就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甚至有人认为科普这个词的提法就是错误的。在外语中,就找不到能够相对应的词汇出来。
普及的概念大家都清楚,就是普遍地传到,普遍地推广,以使被推广的事物大众化。如果按这个意思来理解科普,那科普就是普及知识。这样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科普等同于教育了。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在教授人们知识,而且远比目前所谓的科普教授得详细认真,应该说普及得更彻底。二是科普没有必要。因为相当多的知识不可能被普及也没有必要被普及。比如说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比如说显微外科和热处理,这些知识可能被普及吗?有必要让大众都懂吗?结论是显而易见的,科普不是要普及什么知识体系。 其实科学还有一个常常被我们忽略的意义:一种通过逻辑推理从观察到的事实得出可验证的结论的思维方式。通俗地理解这句话就是,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符合道理的分析,然后得出一个经得起检验的结果。在这样的过程中,你的想法及做法就是科学。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并不仅仅是知识,它更是一种活动,是一种思维与实践的方式。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不少知识,但他的思维方式是不科学的,他一样会不断地犯错误。
这样来看,科普的意义就应该是普及一种思维方式了。因为如果人人都学会了正确地观察事物,正确地分析事物,正确地运作事物,他所得到的结论和结果就会是符合科学的。至于他能够用什么样的知识体系来进行分析研究与运作,那是教育的结果。也就是说,一个人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他所进行的活动就可能会更复杂,得出的结论也就可能会更精细。但无论是孩童还是科学家,只要他的分析研究与运作是正确的,他就是科学的。这种思维与运作的方式,我们就叫作科学精神。事实上,科普的意义就在于普及科学精神。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科学精神,他才可能会对事物产生科学的兴趣,也才可能去观察、去分析,也才敢于提出疑问,也才能够去探索。反之,一个肚子里装了不少科学知识的人如果缺乏科学精神,他不仅难于发现真理,甚至可能在明知真理时却反对真理。这样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
科普工作中常常会向公众宣传一些知识性的东西,展示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万千气象。它与学校的知识教育不同。科普注重的是通俗性、趣味性。目的是引起人们对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为进一步弄清真象而去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科普还会通俗地介绍一些知识和技术,以使公众对其有个一般性的了解。我们将这称之为“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一个公民应该对自己生活的社会和自然有所了解,这样会对提高自身生活质量有好处,也对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提示性帮助有好处。比如说,我们得到一些营养学方面的科普教育,就知道了应该如何吃得更健康;我们得到一些关于地震的科普宣传,就知道了在地震来临时应该怎么做等等。有很多简单的知识和道理并不一定天天会用到,但知道得多了,人就会变得聪明,兴许哪天在遇到一个问题或一个情况时,你就会因此而受益。这也是科普的意义。
科普就是让全社会公众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创造一个科学的氛围,是一个让公众很轻松地就能知晓天下事的方法。

Ⅵ 科普小知识的内容是什么

科普小知识的内容是什么?
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
科普知识涵盖了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物理、化学、生物各个学科,还是日常生活无不涉及到科普知识。由于其范围的广泛性,奠定了科普知识的重要意义和影响。科普知识的重要意义必然要求我们的科普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的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同行。同步发展。使科普知识,科普教育真正意义上走进人们的生活。科普知识的意义和影响必将是深远的、长久的。
这里举两个例子:
1.为甚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
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
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2. 为甚么人会打呵欠?
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再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呵欠来。
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常更多地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气化碳,还做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呢。
……

Ⅶ 青少年科普的重要性

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而且,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也有重要意义。比如,科普教育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观察事物、了解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科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很多课外培训机构也主打模型制作、编程、电脑动画等科技类课程,有些还将考证、参赛、获奖等目标摆在台面上。比如,有的科普培训机构的教育方案显示,四年级的孩子可以学习一项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课程,如果取得名次拿到证书,对于孩子未来的小升初甚至是高考都有帮助。如此之下,难免会让科普教育充斥了功利性。

事实上,正如专家所表示,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目的,不是造就出新的科学家,而是将青少年原本具有的科学素质给唤醒。这也就意味着,青少年科普不应该将功利性放在首位,而是应将着力点放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综合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将考证、参赛、获奖等目标,用于青少年科普教育,显然欠妥,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青少年科普教育当祛除功利性。相关培训机构需要正本清源,科普培训机构推出的参加竞赛项目,显然背离了科普教育初心。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多些正向引导,对涉嫌虚假宣传的机构,应加大依法惩治力度;另一方面,也需要行业加强自律,担负起社会责任,不能只千方百计在孩子身上套钱。

另外,也要在规范各类竞赛上着力。据专家表示,类似于编程等科技类竞赛的证书或名次,目前是否对升学有帮助还不确定,有些商家甚至打出高考加分等广告,存在言过其实的可能。因此,对各类竞赛当进行有效规范,规避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对于培训机构打出的“对升学有帮助”的广告,也应强化监管执法,杜绝虚假宣传扰乱市场。

最后,家长也应保持平常心。应认识到,将科普教育功利化,其实忽略了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东西。对于一些培训机构的宣传及竞赛,应理智对待。当然,不容忽视的是,面对个别线上青少年科普教育项目爆红网络,家长对其中的内容也有必要加强甄别,要真正立足于激发起孩子的兴趣参与,而非其他功利目的,进而引导孩子们爱上真正的科学,真正爱上科学,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Ⅷ 什么是科普教育

科普教育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

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作为社会教育它既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职业教育,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科学普及的特点表明,科普工作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

(8)科普教育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对科普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就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设立了科学技术普及局,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科普工作。其后,在各部门、地方都设立了专门的科普管理机构。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科普场馆。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设有科普专项经费,以支持科普活动。中国的科普经费主要以政府拨款为主。社会各界,包括科技界、媒体出版业、城市社区、企业等等,都积极投身于科普工作之中。

2002年6月,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9年,南京市颁布了《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Ⅸ 科普是什么意思

科普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

2002年6月,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9年,南京市颁布了《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9)科普教育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科普常见特点

一些科学知识作品的常见特征包括:

1、娱乐性较高,或对观众较为切身

2、强调独特性和较偏激

3、探讨的主题不受专家重视或超出已有学术研究范围

4、基本、简化的科学概念

5、向拥有少量甚至没有科学背景的观众传授科学知识,故内容偏向更透彻地讲解科学基本概念

6、传达综合不同科学领域的新概念,并提出学术上新的应用范畴

7、使用比喻和类推法去解释深奥及或抽像的科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