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哪个课程属于品德教育
扩展阅读
宁波儿童社保卡怎么办 2024-11-19 05:27:47
经典飞车频道是什么 2024-11-19 05:27:38
公安小知识大全 2024-11-19 05:26:54

哪个课程属于品德教育

发布时间: 2022-04-20 18:59:51

❶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什么它们属于学校什么类型的课程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 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 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 程。”正是由于课程的这一性质,使得终结性评价很难全面而准确地完成对学生 成长过程和思想变化历程的准确评估。而过程性评价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 关注学生思想上和学习上的变化过程,完成对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状 况的评估。所谓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探究意识的形成,学生社会性发展 等等都需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有许多行为习惯是知易行难的。特别是习惯的形成 需要适宜的环境及一个渐进的过程的。我觉得这样的目标,大家如何能用终结性 评价方式去寻求比较科学的结果。而过程性评价恰恰拥有这方面的优势。 我主张:过程性评价是一个“融入价值教育的过程”,过程性评价与我们的 课程性质及目标是多么匹配。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时候, 我们是否注意过,其实评价的过程本身也包含价值教育。例如:为了更好的交流, 对学生进行的倾听别人发言的评价,其中既包含了学习的技巧,也包含了尊重别 人的教育。这种例证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是不胜枚举的。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 可以看到价值教育应该是学习者在其学习经历中逐渐形成是非判断的能力的过 程。学生通过这种把尊重别人发言的价值教育融入到了学习过程,从对别人的、 对自己的反复评价中获得价值判断的能力,在多次反复中形成对价值评判标准的 认识,进而掌握标准、理解标准、使用标准。过程性评价恰恰为学生这方面意识 的形成起到强化的作用,在我们教学学中的实践意义也是非常显着的。 过程性评价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其一:过程性评价是一个对学习过程的价值 进行建构的过程;其二:过程性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其三:过程性评价 强调学习者适当的主体参与。 我们可以采用这些方法完成过成性评价: 交流展示法。 课堂竞赛法。 轶事记录法。 课堂观察法。 这些评价方法适合于使用等级和评语的方式,以激励为主。这样我们就落实 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根本目的。

❷ 德育包括哪些内容

德育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不仅体现在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整个上层建筑之中,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

2、理想教育: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3、集体主义教育:长期以来,人们凭直觉认为,私的概念是具体的,个人主义的定义容易理解,即是私利,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对此讲得也比较透彻。而公的概念则被泛化,对于集体主义,则被视为抽象,看不见,摸不着,这是由集体主义的属性决定的。

4、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人道主义和文明行为这些道德是人类共有的基本美德,既是人类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道德基础,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和标志。

6、自觉纪律教育:指的是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纪律的意义,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和品质的教育,其履行《学生守则》。

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增强他们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使他们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与自己生活直接有关的法律,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

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是使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并以其为指导,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的教育。

9、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2)哪个课程属于品德教育扩展阅读:

现行德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特点是:

1、生活化。遵循不同阶段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

2、综合化。每一学段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多重价值,整合多种学科内容。《品德与生活》包含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3、生本性。课程内容主张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4、开放性。面向学生逐步扩展的整个生活世界,从封闭的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

❸ 学校德育包括哪些方面的教育

学校德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心理健康。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可以说,我国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

然而,品德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政治觉悟的提高,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来实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3)哪个课程属于品德教育扩展阅读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小学的德育原则主要有:

其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又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

其二,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 严格要求是指严格按照教育方针和德育任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展。

其三,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其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举。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别教育来加强和影响学生集体。

其五,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既要重视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❹ 国外青少年品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主要有哪些共同特征

尽管一个国家的品德教育课程目标及内容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人文性和社会制约性,人们对品德教育课程的理解也存在许多分歧和争议,但各国德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亦体现出共同的规律——毕竟人类会遇到许多相同的道德问题。目前,国外青少年品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征。

第一,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国民。将民族精神的培养作为品德教育的核心,这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一致的目标。民族精神是人类群体间一种强大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能激发人们为本民族的利益而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因此,世界各国都意识到品德教育课程必须致力于培养本国青少年的民族精神。如美国品格教育课程强调要培养美国人的美国精神,即做一名有民主精神、勇于开拓、以当美国人为自豪的美国人,因此造就了一批敢作敢为、大胆进取的“世界公民”。日本的民族精神教育更为典型,它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团体主义精神的教育,日本人具有强烈的团体意识,学生以校为荣,工人以企业为家,整个日本国民以当日本人为自豪。学校教育实践也充分证明,品德教育中越强调培养民族精神,教育就越有成效。

第四,强调道德认知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为了使青少年更快、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并根据不同环境和具体情况做出最佳判断,世界各国的道德教育都非常重视青少年道德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力图通过德育课程将知识学习、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及道德实践的行为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做到知行合一。如一些国家的德育课程教材并不提供现成的结论,而是设置一系列的情境,让学生依据材料自行探究、判断并得出结论。

以上就是国外青少年品德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的一些共同特征。

❺ 什么是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课是指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科目。

1981年中国教育部规定在全国小学开设。目的是培养儿童具有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基本内容:(1)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启蒙教育;(2)集体主义教育;(3)文明礼貌教育;(4)努力学习、热爱科学教育;(5)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教育;(6)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启蒙教育;(7)良好品格、意志教育;(8)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思想品德课教学法

思想品德课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结合贯彻《小学生守则》,向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其目的在于使小学生初步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为把他们培养成为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打下思想基础。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思想品德课;网络-思想品德课教学法

❻ 目前的 小学/初中和高中,有多少 品德教育课程和课时谢谢

从小学到高中都有,涵盖了你所说的方方面面。课时一般每周2节。教师只要能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材安排,完成课标要求,就能达到预期目标

❼ 我国现行的思想品德课程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怎样改进

我国思想品德课程发展到现在,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课程教育目标相对滞后。我国现行品德教育课程目标基点仍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道德素质,这样的教育目标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对公民素质的需要。21世纪公民的素质应该是综合化、多维度、具有开放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德育课程目标过多服从政治需要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对个体个性发展的需要尽管在新的课程标准当中有所提及,但还远不够重视。

2、课程内容亟待进一步改善。其一,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科学性。我国思想品德课程一直注意联系国家政治生活现实,这虽是一个优点,但造成一些课程内容缺乏科学的筛选和连贯性。其二,虽然密切联系政治时事,但在很多国际上流行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选取和编排方面却相对滞后。其三,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其四,从课程内容的结构和设计上看,多以德目方式建构教材,注重知识逻辑,忽视生活逻辑,致使学生学习被动。

❽ 谈一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为什么说历史,地理等知识的教学是与品德教育融

《品德与社会》课程推进到五、六年级,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面对教材中大量的社会知识,许多老师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容易出现偏差,一不小心就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知识型的社会课,忽视了品德学科的特性。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门课程的性质,准确地解读教材,处理好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的关系呢?
(一)明确课程的性质
关于课程的性质,课程标准给我们做了这样的表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鲁洁教授也给我们做了这样的概括:“它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而品德性是它的灵魂。
历史,实际上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国外没有专门的品德课,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历史和文学(包括宗教)。历史所蕴含的是一种选择的道德(对善恶进行选择),文学是人性深处的一种道德。我们说要通过生活讲道德,其实,历史就是生活(历史人的生活),文学也是生活(细节化的生活)。历史、文学都是人写的,是人的活动,我们解读历史,就是要把它还原成人的活动,用一种细节化的方式来呈现,让历史中有一个人,一个能与学生对话的人。
地理,其实是指人类的生活空间,这个生活空间是我们人类的活动场景与活动资源。人类和自然环境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融为一体的。在全球化时代,道德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规范,还应当包含着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在整个世界上,自然跟所有的人都发生了联系,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作为一个公民,就必然存在着一个怎样对待自然的问题。因此,我们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获得地理方面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宽容、共赢、共生的品格,学会呵护自然。
由此可见,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地理等知识的教学是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
(二)寻求两个通道 1、走进生活的通道
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逐渐加大了知识的含量,容易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因此,需要教师想方设法使教学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熟悉的生活开始,找到一条生活的通道。
如,学习《隔海相望》(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6课)一课,可以从学生对台湾企业的了解,对台湾人的了解(比如有台湾来的学生在学校上课;家里有亲戚在台湾;和他们说过话,看他们写过字。),对台湾的电影、电视,歌星、影星的了解,对台湾商品的了解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我们同根同源,我们都是中国人,台湾是祖国血脉相连的一部分。这样的教学就能使学生既了解台湾的社会生活,又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再比如《李奶奶身上的伤痕》(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11课)一课中有一则“新闻链接”:“最新消息:2003年8月4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建筑工地发生化学毒剂伤人事件,这些毒剂正是侵华日军当年所遗留下来的。……” 一段新闻立刻成为了链接遥远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它会带着学生走进历史,去和历史对话,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启示。我们用类似的方法处理教学,可以使许多看似枯燥的历史、地理知识生动起来,还原为学生所熟悉,至少能理解的现实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做出价值的判断。
2、走进心灵的通道
传统的历史课往往采取宏大叙事手法,淹没了历史中的人和生命,使历史变成了一种只需要记忆的年代、事件和人物。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则大量采用了生命叙事,借助于同样有着生命和心灵的人物去找到走进学生心灵的通道。
历史本来就是由人创造的,历史的“人化”就是把隐藏在历史事件中的人凸显出来,让人走向前台。我们教材的呈现方式是:把历史以生命叙事的方式表达,让一个个与儿童同构的活生生的生命体仿佛站在了儿童的面前,与儿童展开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儿童的生命在与“历史人”融合中就会获得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努力去寻找“历史人”的心灵踪迹,感受他们的真实故事,他们的痛苦和快乐,他们的艰苦与辛劳,他们的追求与希望,等等,从而产生移情体验。
比如学习《战争何时了》(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下册第10课)一课,教材就是从具体的故事入手,以历史还原法,用战争中的儿童的生命故事引发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如《请把我埋得浅一些》这个故事,就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对生命的漠视与摧残,从而激起学生的同情与对战争的痛诉(我想把这个故事读一读,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它的魅力p76)。其实,历史本身就是感性的,过去纯知识体系的教学把很多感性的东西抽空了。而现在,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使知识的学习融入更多的情感体验,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三)实现三个转换
1、从“面对客体”转换到“面对主体”
品德的形成,主要是解决一个态度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怎样对待人,怎样对待自然,是认同、还是抗拒,是接受还是反对,我们和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它对我们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传统的社会课,是被老师当作知识来教的,作为知识课,要解决的往往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把事实讲清楚,因为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这样的课它要达成的目标其描述词是“知道”、“了解”、“掌握”等。但是,品德与社会课课程的性质发生变化,课程目标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必须要实现一个转换,即从对客观世界的一味探求转换为主体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怎样生活,用什么态度对待生活,用什么方式去生活,也就是从“面对客体”转换到“面对主体”。只有通过这样的转换,学生主体才能进入,学生的品德才能得以形成。
比如,学习《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9课)一课,在谈到“有限的自然资源正在频频告急”这一问题时,许多学生感到这似乎和他没什么关系,离他远着呢!鲁洁教授举例说,我们可以这样转换一下:“当你到30岁的时候,你身边的什么物种可能没有了;当你到50岁的时候,什么物种可能没有了。我们怎么做才能不让这些自然资源从我们的眼前消失呢?”类似这样的提问,就能够把问题转换到与他们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上来了,让学生知道人与资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这样的提问,就让学生作为主体进入了,他就觉得资源与他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而不是事不关己。
2、从“知识认知”转换到“心理体验”
知识课的学习只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光要认识到,还要体验到。进入体验,才会有知、有意、有情、有行,才会有价值引导,而不是仅仅占有知识。知识是通过认知来获得的,态度则需要体验。总之,我们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品德,这种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种自然的融合,而不是强加于人的,这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区分传统社会课里的历史部分与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历史部分编写的指导思想,后者不仅是告诉学生一段客观的史实,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段史实对学生进行品德的陶冶。所以,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历史,总是通过一种情感的导入,用有血有肉的历史事实来感染人,也就是努力将历史事实转化成孩子的情感体验,用一种生命叙事的方式讲述出来,尽量还原到当时具体的历史情境中,不再仅仅关注于宏观的历史事实,而在于具体的人和事。
《战争何时了》(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10课)一课中的生命叙事引起了学生对战争的憎恨,给了学生极大的心灵震撼,使他们由此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但这种心理体验不一定要学生马上说出来。生活中有许多知识是缄默的,我们把它叫做缄默知识,缄默知识可以让学生在内心对话。我们的品德教育便要重视学生这样的内心感受,而不一定要科学地表述历史知识。
3、从“见物即物”转换到“以物及人” “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和人的关系。”(鲁洁)因为,这些物都是由人创造、制作、运作的,在它们的背后都蕴藏着“人”,蕴藏着人的智慧与劳作、人的需要与情感等。
一位老师准备上《有多少人为了我》(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8课)一课,她问鲁洁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一课放在三年级呢?”鲁老师告诉她:“因为它已进入了三年级儿童的生活,只是他们没有认识到,体会到。比如,很多学生可能都喝过牛奶,这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牛奶怎么来的呢,哪些人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呢?学生可能没有想过,没有认识到。教师如果能让学生想到、认识到、体验到,让劳动者能在学生的心中活起来,找到感觉,让书本上的东西活起来,让学生与生命对话,你就是一个高明的教师。”比如学习《金字塔下留个影》(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7课)一课,讲埃及的金字塔,金字塔是由古代的埃及人建造起来的,埃及这个国家也是由人组成的,我们就要把背后的人推出来。只要在教学中讲到人的创造,人的活动,自然就建构了品德。这样就能在人性的基础上把自然与人联结起来,把历史与人结合起来,把知识与道德融合起来,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有机体!

❾ 现今中小学教育,有没有思想品德教育这一课程的教材

思想品德教育是有的,不过课程名称不叫这个名称
小学低年级叫“品德与生活‘,小学高点儿年级的叫”品德与社会“
初中的叫思想品德
各年级都有教程,不过有不同版本,人教版、沪教版等等...

❿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本内容

(专指大学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课既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心理品质修养,美学修养,敬业修养等。其中政治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核心内容,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主要内容,而心理品质修养则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内容。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按照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规律而构成的。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要想学好它,掌握它,并用于指导人生,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第一,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学习。毛泽东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帜。”科学的理论就像一面引导千军万马朝着正确目标冲锋陷阵的旗帜。思想道德修养课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答和解决在青年学生中具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了一整套思想道德修养理论。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首先要认真学习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掌握其精神实质,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真正认识到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与人类社会真、善、美相统一的终极价值目标的指向是相吻合的,并能真正理解这种人生价值观的价值。这是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它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青年大学生要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不仅要掌握其基本理论和观点,而且还要注重运用这些观点,分析认识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这对于置身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多重价值体系选择窘境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理论联系实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联系改革开放的社会实际,一方面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主要是指青年学生要学会运用课堂所讲授的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现象,去比较和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并在分析与比较中,在评价与鉴别中选择和确立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要注重知行统一,在践履中学习。知行统一,强调践履,这是由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特性所决定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利用课堂教学等形式,与大学生共同讨论应当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怎样做的道理。大学生通过学习讨论掌握了这些道理,就谓这“知”。但获“知”并不是思想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获“知”的目的是为了“行”,是为了“践履”。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指出,“不行不为真知”。因此,知行统一,注重践履,就成为这门课的重要特点。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边获知边践履,在践履中进一步加深对“知”的理解和认识,真正做到知行统一,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