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生活教育是哪个国家的课程
扩展阅读
哪个动漫出现过樱饼 2024-11-18 18:28:55

生活教育是哪个国家的课程

发布时间: 2022-04-19 06:47:18

⑴ 生活教育是国家级的刊物吗

刊名: 生活教育
Life Ecation
主办: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周期: 半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3-3002
CN: 11-5349/G4
可以算是国家级刊物。但是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都是不规范的名称,国家级期刊一般指的是中国科学院、社科院、工程院等国家级研究院所、国务院各部委、各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和其他直属机构所主办的期刊,而省级期刊则是各省市自治区内部机构所主办的期刊。但是国家期刊也有可能是学术质量很差的期刊,省级期刊也有可能是最顶尖的高质量核心期刊,不能一概而论。
希望能帮到你。

⑵ 生活教育是教育家哪个的课程理念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⑶ 蒙台梭利是哪一个国家的

玛丽亚·蒙台梭利(意大利语: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她的教育法建立在对儿童的创造性潜力、儿童的学习动机及作为一个个人的权利的信念的基础之上。

中文名: 玛利亚·蒙台梭利
外文名: Maria Montessori
国籍: 意大利
出生地: 意大利安科纳
出生日期: 1870年8月31日
逝世日期: 1952年5月6日
职业: 教育学家
毕业院校: 罗马大学

http://ke..com/view/97649.htm

⑷ 世界三大教育体系是什么

蒙台梭利、福禄贝尔、奥尔夫音乐。

1、蒙台梭利(Montessori)教学法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特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经历所创造的。其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在蒙氏教室里,有丰富多彩的教具,它们都是根据儿童成长发展敏感期所创立的适宜儿童成长的“玩具”。

蒙台梭利教学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内容。孩子通过自我重复操作蒙氏教具创新建构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训练。



2、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贝尔(德语: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öbel,1782年4月21日-1852年6月2日),德国教育家,被公认为是1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几个教育家之一 。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

他不仅创办了第一所称为“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机构,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在主导着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方向。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3、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着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

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

(4)生活教育是哪个国家的课程扩展阅读:

从大教育观的角度来分,教育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体系,除教育结构体系外,还包括人才预测体系、教育管理体系、师资培训体系、课程教材体系、教育科研体系、经费筹措体系等。这些体系相对于教育结构体系,称为服务体系。

狭义的教育体系,仅指各级各类教育构成的学制,或称教育结构体系。

⑸ 简要阐述陶行知幼稚园生活教育的课程实验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但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农村,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因此,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世界青年大会”,“世界反侵略大会”,当选为世界和平大会中国执行委员。为光大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陶先生着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
陶行知个人简介

姓名:陶行知
原名:陶文睿
乳名:和尚
出生日期:1891年10月18日(农历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
病逝日期:1946年7月25日
籍贯地: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
家人:父,陶位朝;母,曹翠仂;妹,陶文之;妻,汪纯宜,汪病逝后又娶妻吴树琴;长子,陶宏生;次子,陶晓光;三子,陶刚

陶行知,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陶行知教育思想简介
1. 陶行知与育才学校
●“手脑相长歌”
所谓手脑相长,即手脑并用、手脑皆强。
陶行知为什么要写这首歌呢?
旧中国漫长的历史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由此形成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从教育方面说就要培养手脑并用、手脑双敲的人。要劳力者劳心,劳心者劳力,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的问题。
●育才学校
“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陶行知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
1939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创办的成绩最大的学校,学生主要是保育院的难童,对学生不收学费和生活费,因而经费非常困难。有人问陶行知“你何必背着石头过河呢?”,陶先生说“我背的不是石头,是爱人”。这是对学生的爱,对学校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劳动人民的爱,对中华民族的爱。
陶先生有四个字“爱满天下”。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反对把生物弄死来做标本,把生物学变成死物学,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推广这样的爱,可以教导人们不再互相残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946年对陶行知的评价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 毛泽东
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客。 —— 周恩来
万世师表。 —— 宋庆龄
当今一圣人。 —— 董必武
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 —— 郭沫若
陶行知不仅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教育家,也是一个勇敢的出色的反法西斯斗士。 —— 泰戈尔
2、学习陶行知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有最高的道德修养,他有最高的理想,他批判的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创造了一整套教育理论,并且以最大的魄力付诸实践,取得了很大很大的成绩。他的品德、修养和理论都值得学习和继承。
●陶行知是坚强的民主战士
抗日战争结束后,广大人民都要求和平,反对内战,陶行知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中央委员,他为争取民主和平,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着名民主人士、学者李公朴(育才学校副校长)和诗人闻一多被蒋介石枪杀。有消息说陶行知已被列入暗杀名单,陶说:“我等着第三枪”,结果因疲劳忧愤而死。(在这之前的1936——1938年陶行知受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之托,周游26个国家,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宣传各种抗日主张,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陶行知是诗人
陶行知创作的诗歌的特点是大众化。他的诗是为广大群众而写,他说要老妈(没有文化的老人)听得懂才能称及格。他的诗有许多都谱成歌曲,如锄头舞歌、镰刀舞歌、手脑相长歌。
●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就是指是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教育
1、是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是不健康的生活就是不健康的教育。
2、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
3、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就是不科学的教育。
4、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
5、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
首先应理解:“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做作的与人无关的教育。”
●理解
人接受教育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书本知识(间接的,包括听讲),一种是直接的,即从实践获得的。生活教育包括这两部分,并没有把读书排斥在生活之外。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是一个大概念,所谓“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动。因此可以说一切活动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
●关于“生活即教育”和“教育即生活”
生活教育是陶先生全部理论的一个总概念,因此他不止一次的做了解释。
“生活教育”这一概念是陶先生的老师杜威提出来的,但意思完全不同。杜威提出的是“教育即生活”,而陶先生把它翻了半个筋斗改成“生活即教育”。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反对教育即生活。他说“生活即教育,是把一个鸟放在林子里;教育即生活是把鸟放在笼子里。”
“生活即教育”是从书本的到人生的。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这是陶先生杰出的创造。
“教学做合一”的确立
1、陶行知自回国以后,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认定中国教育有改革之必要,当时就主张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
2、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上辩论两小时未能通过。
3、“五四运动”爆发,陶先生发表《教学合一》一文,南京高校受此影响一律改为教学法。
4、两年后,教学做的理论成立,最终确定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
●比较“教授法”和“教学法”
“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更主动),用自己的知识联系起来,贯彻在实践中去。
●过去的教育、现在的教育和将来的教育
△什么是生活教育
1.生活教育的由来
陶先生曾经多次解释过生活教育,第一次在1930年,第二次在1934年。他在第二次重新给生活教育给予了一个定义。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Life ecation means an ecation of life , by life and for life)。”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是教育的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教育,过乱七八糟的生活,便是受乱七八糟的教育。
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方法、工具都增加。那么,坏的学校也可以做学校吗?回答是肯定的,坏的社会我们也要认识,也要人有所准备,才能生出抵抗力,否则一入社会,便现出手慌足乱的精神状态。
2.终身学习观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启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是最彻底的终身教育观。

●《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
陶先生写这本书就是为了说明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区别,那么二者之间究竟有何区别呢?
(一) 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
1.它教学生吃自己
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不许提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下来,等于一个吸了烟的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在加上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也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
2.教学生吃别人
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传统教育更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民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民、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民工人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

(二)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
1.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学生做人。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
2.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人,不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自己的主人,做人中人。
陶行知在《新时代的学生》一文中说:
旧时代之学生的生长过程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新时代之学生的生长过程是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
三.现实状况
教是单边的教,教学是双边的配合,教学做合一是完整的结合。它是晓庄学校的校训,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中心。
而现在的中小学都普遍使用传统教育,一些学校宣称自己的学校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统一”。要知道,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尖锐对立的。
●社会即学校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陶先生的“生活教育”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说:“教育可以是书本的,是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偏狭。
以社会做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任何人都可以做师生。
△《创造宣言》
1.陶行知认为宇宙间过去没有的,经过人类的努力,现在有了。表明人类的一切精神力量都无过于创造的精神。因此他写了这篇《创造宣言》号召一切有为之士,把这一伟大而庄严的工作接过来继续创造。
2.教育者的创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需要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我们的石像、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值得自己学习的学生。先生创造自己,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自己彼此崇拜的活人。
以上可以看出陶先生的师生彻底平等观念,教师对学生人格尊重以及信任,由此看出教育民主的充分贯彻。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行知。祖籍绍兴会稽,生于安徽歙县。家贫,幼入私塾,15岁入歙县崇一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考入杭州教会办广济医学堂。当得悉要入教会之学生方可去医院免费实习时,愤而退学。宣统二年(1910),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民国三年(1914)毕业后考取公费留学,先后获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和文学硕士学位,成为美国着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之学生。六年回国,任南京高师(后改东南大学)教授、教务长兼教育专修科主任。在“五四”运动影响下,于八年7月提出教育要“自新、常新、全新”和“自主、自立、自动”之主张,并参加《新教育》杂志编辑工作,后任该杂志主编。十二年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本》,推广平民教育。十五年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倡导乡村教育运动。次年3月在南京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提出“生活即是教育、社会即是学校”等理论;10月在萧山湘湖创办“浙江省立乡村师范学校”。二十年发起“科学下嫁”运动,从事科学普及工作。次年组织生活教育社,创办山海工学团,倡导“教学做合一”教育活动。“一二·九”运动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提倡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在重庆先后创办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三十四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当选为中央委员兼民主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主办《民主》周刊。三十五年7月病逝于上海。毛泽东同志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着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古庙敲钟录》等。现已出版《陶行知教育文选》、《陶行知全集》等。《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等有录。(中共绍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⑹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异同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相同点在于:这两个观点都把教育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强调教育必须和生活融合,要寓教于生活之中,并且二者都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实践。

陶行知和杜威的的理论的不同之处有三个:其一在于提出的背景,其二是内涵,其三是定位,具体区别见下:

一、提出的背景

陶行知生活在20世纪的中国,当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外来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当时,他前往美国留学,师从杜威,归来后,陶行知批判吸收了杜威的思想,并基于当时中国国情,他在中国发起了乡村教育,提出“生活即教育”。

杜威生活在20世纪的美国,当时美国的教育不仅脱离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与儿童的生活也有脱节。因此,针对美国教育的这两大弊端,杜威发起了实用主义教育运动,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观点。


二、内涵不同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内涵是: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和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对改造生活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内涵是: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教育要融入儿童的生活、与社会生活。

三、强调不同

陶行知更加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是由生活而决定的;而后者侧重于教育对生活的影响,认为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应当帮助人们适应社会、适应生活。

⑺ 一日生活皆教育是谁说的

陶行知。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把集体活动看作是幼儿的学习活动,而应该把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都赋予教育意义,要做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

人物轶事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

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⑻ 什么是“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

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生活教育范畴:

生活教育乃运用教育的力量,追求学生五育均衡发展,借以获致个体生活与群体生活不断的革新与进步。

一是谋求顺利适应现实的生活:注重现实生活经验不断的更新改造;不仅是模仿过去的生活,更是预备未来的生活。再者兼顾个人的调适与社会的进步:追求个体生活与群体生活不断的革新与进步;不偏重个人的成功,也不偏重社会的要求,也就是教人怎样做人的教育。

生活教育是有计划的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发展天赋的才能,培养健全的品格;使成为身心平衡、手脑并用、智德兼修、文武合一的人才。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最重要的是与生活联系,而经由实际生活去进行学习。

因此,凡与个人及社会生活有关的一切,均应是生活教育所应涵括的范畴。生活教育,统摄了家庭、学校、社会等三大层面,学校生活教育更发展出一套课程来实施教学,而家庭生活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则仅是约定成俗或社会约束等潜在的道德修养。

学校生活教育,其实施之相关内容则涵盖:日常生活教育、健康生活教育、道德生活教育、学习生活教育、公民生活教育、劳动生活教育、职业生活教育、休闲生活教育等。

⑼ “生活即教育”是谁提出来的

陶行知。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

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其理论课程:

1、关于生活教育理论的认识。

“生活教育”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具体包括三方面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生活教育理论集中反映了陶行知先生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

2、关于科学课程的认识。

科学教育要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是世界各国科学课程改革的潮流。

因此,新课标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⑽ 如何理解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是生活即是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假的教育”, “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大社会里去。“要先能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讲“教育即生活”。

生活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血脉相通。生活教育与封建传统教育、洋化教育是对立的。封建传统文化“以天理压迫人欲”,生活教育主张“要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顺民之欲”,“要解放全人类”。

外来思潮

外来的思潮中有些“以文化做中心的教育,他的结果是造成洋八股”,生活教育认为文化“是要满足我们人生的欲望,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的”。“我们是现代的人,要过现代的生活,就要受现代的教育”,“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书不过是一种工具”,反对读死书、教死书的“书本教育”。

主张“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总之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中心思想是主张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与社会生活需要和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促进社会和人民生活“向前向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