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素质教育是怎样提出来的
【英盛观察】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本文将从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怎样实施素质教育三方面对素质教育做简要的分析.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要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素质.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①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②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从根本上说具有一致性.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地、主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素质教育同样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这两种教育观所达到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完善.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根本对立的两个教育观.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③它们的对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育目的不同.“应试教育”着眼于分数和选拔,以考取高分获得升学资格为目地,属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而素质教育则受教育者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旨在提高国民素质,追求教育的长远利益与目标.
2、教育对象不同.“应试教育”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而重视高分学生,更确切说,是重视高分.这就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宗旨,违背了“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它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正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即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
3、教育内容不同.“应试教育”紧紧围绕考试和升学需要,考什么就教什么,所实施的是片面内容的知识教学.只教应试内容,忽视了非应试能力的培养,如语文、外语学科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在数理化学科中忽视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及动手操作,以致学生在实际问题面前束手无策.而素质教育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教以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
4、教育方法不同.“应试教育”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大搞题海战术,猜题押题、加班加点、死记硬背、“填鸭式”等,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素质教育则要求开发学生的潜能与优势,重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
5、教育评价标准不同.“应试教育”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备考这个中心而展开,要求学生积累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形式、应试技能,考取高分,要求老师将分数作为教学的唯一追求,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和老师水平的唯一尺度;素质教育则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和教师的水平.
6、教育结果不同.在“应试教育”下,多数学生受到忽视,产生厌学情绪,片面发展,个性受到压抑,缺乏继续发展的能力.在素质教育下,全体学生的潜能达到充分发挥,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二、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
21世纪已经到来.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我们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在实现现代化这一宏伟实践当中,在完成新的社会转型的过程当中,我们面临着资金、技术、和物质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是素质和人才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这正如十五大报告所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国民素质的提高必须依靠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所指就是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而且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惟其如此,才能实现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民族素质.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指出的:“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2、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科技挑战的需要.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突破增多;学科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知识信息传播超越时空.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就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职业的广泛流动性.所有这些都对未来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更好地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每一个都必须终身学习,不断调整、提高、发展自己.在终身教育观、大教育观下,基础教育阶段具有特殊的意义,每一个人在基础教育阶段都要打好基础,养成基本素质,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地发展自己.
3、实施素质教育既是社会的要求,又是教育领域自身的要求.
我国正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指的是依据法律,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适龄儿童青少年必须接受的一定年限的教育.义务教育的实施,标志着社会教育观念从少数到全体、从权利到义务、从家庭和个人的事情到社会公务的革命性转变.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要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应有的发展,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反映了义务教育的这一本质要求.
终身教育是我们打开21世纪大门的一把钥匙.“终身教育”概念起初应用于成人教育,后来逐步应用于职业教育,现在则包括整个教育过程和个性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它首先关心儿童教育,帮助儿童过着他应有的生活.同时它的主要使命是培养未来的成人,使他们准备去从事各种形式的自治和自学.”④这就要求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以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倾向的需要.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为“应试教育”倾向,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困扰,违背了《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原则,影响了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实施,不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不利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更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应试教育”的倾向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也正是在克服“应试教育”倾向中逐步明确、逐步提出的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素质教育是我们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也是我们克服“应试教育”影响的总对策.
三、怎样实施素质教育
1、改变教育观念.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化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同时也是“人”的现代化,并最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我国目前在一定范围 、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腐败、道德滑坡、法制观念淡薄等现象,与部分国民的素质不高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我国的现代化不可能离开国际大环境孤立地进行,我们将长期面临激烈的挑战和竞争.中华民族要振兴、要发展、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素质教育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全面提高,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普及.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淡化选拔意识,要承认受教育者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自身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使整体素质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改善和提高.
2、转变学生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精神,发挥学生个性特长.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以育人为本.基础教育应对儿童实施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自尊、自重、自主、自律.当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绝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放松学校的组织纪律.而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来进行的.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一是要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来审视过去的教学方法;二是要研究文化传统问题;三是要吸收科学技术的新成果.
此外,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某些素质的形成,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往往比课堂教学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氛围,开展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术的、文娱的、体育的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注 释:
①《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3200页
②《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③《面向21世纪,开创基础教育的新局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25页
④《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页
B. 素质教育是何时提出的
最早可说是孔子: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比较全面地提出了素质教育思想.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主张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品行善恶,不论聪明愚笨,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重视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体育卫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方面,孔子先于苏格拉底首创了启发式教学法,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以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形式.全面总结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推进教育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参考连接: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bflc200102021 一说在1982年: 素质教育应运而生,早在1982年即被提出.党和国家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即反对应试教育,坚决实施素质教育以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新课程改革应当知难而进. 参考连接: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tjsjkyxb200602007 到20世纪80年代,大概1983年左右,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就开始提出素质这个概念,就是我们后来经常讲的一个东西叫做“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那就是后来我们推进素质教育过程当中的一些扭曲的做法的一种定义。但是我觉得实际上最初素质教育的提出,他就有一个筐的作用。比如我们把双基、能力、智力、非智力因素这些东西,我把它概括起来,用一个东西来概括,用个什么东西来概括呢?有些同志说,用素质来概括吧。因此素质教育就包含我们教育深化以后所拓展的那些内涵。素质的提出紧跟着就引起了我们教育界的许多一线学校的重视,像北京8中在北京市是最早的一个,在1983年就倡导“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在1983年制定一个非常完整的学校的素质教育大纲,提出学校应该立足于培养学校的哪些方面的素质和怎么培养,这是我们现在能够查到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素质大纲。 参考连接: http://hanbo.ci123.com/article_8271.html
C. “素质教育”一词的最早出现大约在什么时间
最早可说是孔子: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比较全面地提出了素质教育思想.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主张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品行善恶,不论聪明愚笨,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重视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体育卫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方面,孔子先于苏格拉底首创了启发式教学法,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以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形式.全面总结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推进教育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参考连接: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bflc200102021 一说在1982年: 素质教育应运而生,早在1982年即被提出.党和国家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即反对应试教育,坚决实施素质教育以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新课程改革应当知难而进. 参考连接: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tjsjkyxb200602007 到20世纪80年代,大概1983年左右,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就开始提出素质这个概念,就是我们后来经常讲的一个东西叫做“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那就是后来我们推进素质教育过程当中的一些扭曲的做法的一种定义。但是我觉得实际上最初素质教育的提出,他就有一个筐的作用。比如我们把双基、能力、智力、非智力因素这些东西,我把它概括起来,用一个东西来概括,用个什么东西来概括呢?有些同志说,用素质来概括吧。因此素质教育就包含我们教育深化以后所拓展的那些内涵。素质的提出紧跟着就引起了我们教育界的许多一线学校的重视,像北京8中在北京市是最早的一个,在1983年就倡导“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在1983年制定一个非常完整的学校的素质教育大纲,提出学校应该立足于培养学校的哪些方面的素质和怎么培养,这是我们现在能够查到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素质大纲。 参考连接: http://hanbo.ci123.com/article_8271.html
D. 素质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效果如何
200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具体开展时间各地应该不同。
个人以为,目前收效甚微,许多学校只把他作为一项指标完成,不能充分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但随着时间延长,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或许会有一定的作用。
E. 素质教育是哪一年提出来的
、《义务教育法》在我们国家从法律的形式上首先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实际上在1985年国家就提出来了,从国家教育部一直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文件,从法律形式来表示实施素质教育,但这一次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现在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教师自身素质问题。这一次提出素质教育,对我们高等院校来讲,从师范院校到高校也在进行教师教育,逐步建立一些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培养大学生在今后,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要有一种高素质,这样才能够承担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从思想素质到专业素质,最后到适应素质教育。
F. 我国在什么时候提出素质教育这个概念的
最早可说是孔子: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比较全面地提出了素质教育思想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主张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品行善恶,不论聪明愚笨,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重视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体育卫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方面,孔子先于苏格拉底首创了启发式教学法,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以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形式全面总结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推进教育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一说在1982年:
素质教育应运而生,早在1982年即被提出党和国家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即反对应试教育,坚决实施素质教育以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新课程改革应当知难而进
到20世纪80年代,大概1983年左右,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就开始提出素质这个概念,就是我们后来经常讲的一个东西叫做“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那就是后来我们推进素质教育过程当中的一些扭曲的做法的一种定义。但是我觉得实际上最初素质教育的提出,他就有一个筐的作用。比如我们把双基、能力、智力、非智力因素这些东西,我把它概括起来,用一个东西来概括,用个什么东西来概括呢?有些同志说,用素质来概括吧。因此素质教育就包含我们教育深化以后所拓展的那些内涵。素质的提出紧跟着就引起了我们教育界的许多一线学校的重视,像北京8中在北京市是最早的一个,在1983年就倡导“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在1983年制定一个非常完整的学校的素质教育大纲,提出学校应该立足于培养学校的哪些方面的素质和怎么培养,这是我们现在能够查到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素质大纲。
G. 素质教育提出的时代背景及时代意义是什么
1、时代背景:一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把学生束缚在考卷上,死记硬背,缺乏个性培养、缺乏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老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苦。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是当前教育面临着种种挑战。
①是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知识质量成倍增长的挑战,学校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人类的全部知识教给学生。让他们记住这些知识,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
②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带来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保护自然、合理地利用自然的意识
③是科技革新和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需要培养学生有开阔的视野,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④是经济增长带来了一 部分人的享乐思想、个人主义,需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高尚的思想品质。这些都说明,人的整体素质要提高,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21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每个人必须具备知识能力、个人能力和国民能力,它呼吁学校和家长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美国是如此,其他国家也是如此。上述时代需要的人的质量(素质),用“应试教育”是不能完成的。
2、时代意义:
(1)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
(2)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能够更好的把所学到的知识勇于实践。
3、素质教育简介:
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从根本上说具有一致性。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地、主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素质教育同样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这两种教育观所达到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完善。
H. 素质教育是哪一年开始实施的
(确切说应该是:1999年)
周济:素质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来以后,就是在不断讨论、深化和明晰的。什么是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大问题,是人的培养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是教育领域最核心的一个变革。它的实质,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当今时代条件下党的教育理论与政策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的发展成果。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是面向未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学到老。
I. 我国什么时候提出素质教育
最早可说是孔子: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比较全面地提出了素质教育思想.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主张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品行善恶,不论聪明愚笨,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重视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体育卫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方面,孔子先于苏格拉底首创了启发式教学法,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以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形式.全面总结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推进教育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一说在1982年:
素质教育应运而生,早在1982年即被提出.党和国家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即反对应试教育,坚决实施素质教育以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新课程改革应当知难而进.
到20世纪80年代,大概1983年左右,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就开始提出素质这个概念,就是我们后来经常讲的一个东西叫做“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那就是后来我们推进素质教育过程当中的一些扭曲的做法的一种定义.但是我觉得实际上最初素质教育的提出,他就有一个筐的作用.比如我们把双基、能力、智力、非智力因素这些东西,我把它概括起来,用一个东西来概括,用个什么东西来概括呢?有些同志说,用素质来概括吧.因此素质教育就包含我们教育深化以后所拓展的那些内涵.素质的提出紧跟着就引起了我们教育界的许多一线学校的重视,像北京8中在北京市是最早的一个,在1983年就倡导“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在1983年制定一个非常完整的学校的素质教育大纲,提出学校应该立足于培养学校的哪些方面的素质和怎么培养,这是我们现在能够查到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素质大纲.
J. 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
我国的教育改革就是在对以上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教育思想特征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决定》所提出的一切,都是世纪之交我国教育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决定》明确指出,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决定》赋予新时期素质教育以新的内涵: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素质;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的灵魂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把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