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如何深化主题教育成效
扩展阅读
家庭阅读主张怎么教育 2024-11-18 14:32:13
为什么班上同学起哄 2024-11-18 14:28:25
儿童素描从哪里教起 2024-11-18 14:08:32

如何深化主题教育成效

发布时间: 2022-04-13 20:43:23

① 对深化和拓展党史教育成果有哪些建议意见

建立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精神,围绕环卫各项工作着... 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情况

② 如何加强,改进主题教育活动,提高主题教育质效

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结合教育实际,要深入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讨论,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真正成为我们改革与发展的先导。通过讨论,要重新审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否有所改革、适应形势;通过讨论,要在全体教职工心中进一步树立“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观念,并进一步确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质量观,“打好基础,因材施教、自主发展、各展其长,人人可以成长”的人才观。充分认识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形成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推动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高。
二、加强师资建设,建立学习型组织
面对课改新形势,最难适应的还是教师。尽管大多数教师已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一到了教学实践中,马上就可能遇到很多的困惑与不适,仿佛不再是执教多年的“老将”,经验与体会变得不再实用,面对新鲜的理论和新奇的教法,一下子成了初入教坛的“新手”。在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牵着学生走,不能以“主人”身份自居,教师既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权威者”,也不是游离于学生之外的“旁观者”,而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协调者、合作者、帮助者、分享者。角色的重新定位有时候比知识更新更难以适应。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帮助教师摆脱迷茫、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好办法。除了必要的理论学习外,教师更要学会积极反思,学会交流,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有问题大家共同解决,失败的教训供同行借鉴,成功的经验供大家分享。每学期末我们都要对现有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自检”。召开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学习型小组会议,请大家运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分析现有的教育行为的利与弊,对于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做法一律剔除或改正,并通过学期初的教师提案,以及教育教学创新方案设计等活动请全体教师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加强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以推进、探索、效益为主题,求实、求恒、求新,不断强化教学管理,牢牢把握课堂教育主渠道,大踏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评估机制,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正确看待素质教育与学生应试能力的关系。
素质教育应该能激发应试学习潜能,不能把素质教育与语、数、外学习对立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应该存在于我们的各种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之中。不能简单地认为应试抓学科教学质量就不是素质教育,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就是素质教育。如果能够通过老师的创造性工作,让抓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就能成为推选素质教育的好形式;反之,如果课外活动内容僵化、形式呆板,成为学生的负担,就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对学生而言,应对考试的能力也是其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一定也能够面对考试取得成功。
2、积极进行考试内容改革,研究和制定实验小学考试改革方案。
学校要积极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坚持形成性与终结性结合,笔试与口试、听试、动手实践结合,考试与考查结合,分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结合。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分析管理制度,搞好每次考试的质量分析研究,及时召开质量分析研讨会。在非工具性学科期中期末质量考查上要加大力度,在提高试卷出卷质量,体现能力考查上也应多作探索。
3、坚持“科研兴校”,提高科研水平。
平时,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管理,建立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普及教育科研知识,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营造教育科研氛围,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好保障。
4、加强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要促进学校具有特色的良好学风的养成。开展生动活泼的学风建设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各条线齐抓共管,教师以身作则,学生努力进取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努力形成在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师队伍、教材建设和教育环境等方面达到“五优”的教学工作优秀学校。
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
仍要舍得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学校各方面办学条件。学校的管理,应把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核心位置。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校进行教学条件、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自我检查和评估,建立起严格的教学管理监督机制,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推动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的继续深入,随着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决心、才能有能力将成为一个崭新的学校。

③ 如何提升主题班会活动课的教育实效

主题班会活动课最大的特点是有主题教育、有实践活动,寓主题教育于活动之中,润物无声,它有别于班主任一言堂的说教式的传统班会形式,是一种师生、生生多维互动的体验式的班会活动形式,它以主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为主导,以活动为载体,以网络、多媒体为辅助,通过有序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达到学生自主体验、自我教育的目的。
主题班会活动课可以是思品教育,可以是道德教育,也可以是心理健康教育,它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它的组织实施主要包括课前准备、成果展示、课后延伸三个阶段,学生获得的主题教育在三个阶段中经历了感知、体验、提升的过程。实践证明,每学期举办一次主题班会活动课,学生获得的主题教育是深刻的、恒久的;它有助于拓展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锻炼、潜力的挖掘,提高综合素质,健全美好人格,促进自己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它有助于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善人际关系,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班貌,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它有助于学校推动课程改革实验,深化落实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培育德育特色,塑造办学品牌。
在参与主题班会活动课活动方式实践探索中,笔者认为,要提升主题班会活动课的教育实效,应处理好以下三方面关系:
一、处理好课前准备、成果展示与课后延伸的关系
主题班会活动课包括课前准备、成果展示、课后延伸三个阶段,这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教育链条,也是一个主题教育完善的过程,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课前准备的主要工作是主题的确定、活动的设置、小组的分工、资料的搜集、串词的撰写以及活动的演练等,课前准备是主题教育的感知阶段,为成果展示打基础,是成果展示成功的关键。其中,主题的确定、小组的分工是两个重要的环节,主题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主流、贴近生活实践,分工要人尽其才、展示个性、发挥特长。如我校举办主题班会活动课,紧扣“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中国人”这一目标,围绕“忠、孝、礼、义、信、智、健、勤”八德教育,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知识、阅历、热点等特点,开展“感恩父母”、“感恩的心”、“《弟子规》伴我成长”、“诚信伴我成长”、“我与班级共成长”、“学会宽容,快乐生活”、“把握青春的风帆”、“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十六岁的花季”、“责任伴我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珍惜时间,冲刺中考”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初一年侧重开展行为习惯养成、爱国爱校爱集体等教育,初二年侧重开展法制、青春、心理健康等教育,初三年侧重开展懂法守法、理想、成才等教育,三个年级形成阶梯式、渐进式主题教育链条。
成果展示的主要环节是主持人的串词、系列的小组主题活动、适度的生生互动、班主任的总结评价,辅之以课件、多媒体或背景音乐等,成果展示是主题教育的体验阶段,主要是全班同学共同分享、检验课前准备的成果。其中,主持人的演绎、班主任的总结是两个重要的环节,主持人要善于营造氛围、把握节奏、调动情感、适当点拨,表情自然,语气亲切,用词简明、连贯、得体;班主任的总结评价要突出重点、客观简洁、评判有度、提炼提升,多褒扬鼓励,多建议期待,把自己融入集体。如我校初一年九班全体学生和班主任谢忠怀共同合作的主题班会活动课《感恩父母》,由“4个父爱和母爱的故事”、“欣赏小品《罗嗦的母亲》”、“同学讲父母对自己疼爱的故事”、“女声小合唱《妈妈的吻》”、“诗朗诵《感恩父母的爱》”、“男声小合唱《感恩的心》”、“全班齐声朗读《新三字经孝敬篇》”、“10题有奖问答《具体行动上如何感恩回报》”、“全班同学感恩卡展示”、“感恩书法作品展示”、“女声独唱《鲁冰花》”、“班主任总结”、“作业:期末举行‘十佳孝子孝女’评选”13个活动组成,通过主持人巧妙的串词衔接和学生有效的合作互动,全体学生在整个体验过程中获得了深刻的感恩教育。
课后延伸的主要工作是学生和班主任对主题班会活动课共同的反思、评价、总结和跟进,可以是自评、互评、总评,对整个活动过程的优劣、得失作深入剖析,这是主题教育的提升阶段,是主题内涵的发展性阶段,更是行为跟进的完善过程。主题教育形成自觉行为需要一个过程,一堂主题班会活动课成果展示后,没有行为跟进,其主题教育就不能形成全体学生的行为习惯、品质素养。尤其是作业的布置,没有后续的行为跟进与落实,就无法帮助全体学生立诚信。主题班会活动课只有课后延伸举措落实到位,学生受到的主题教育以及形成的行为习惯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品质素养。
二、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这里的内容指的是教育的主题及其内涵,形式指的是围绕主题教育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及其活动方式。主题班会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要表里一致,高度统一,成为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
1.主题要明确深刻。主题班会活动课确定选题时,主题不能空泛或只是一个概念,要贴近学生实际,内容充实,能适合学生年龄、阅历、兴趣及其发展需要;内涵的挖掘和演绎要准确、深刻、到位,能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思维方式,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教育。如开展“学会宽容,快乐生活”主题教育,不能满足“宽容是一种境界,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情怀,宽容是一种力量”、“宽容是对他人的谅解,对自己的释怀”这种表层的教育,还要深入挖掘“宽容需要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的内涵,且在特定背景下“不能无原则地宽容”。内涵挖掘深入才能彰显教育的深刻度。 2.形式要服务于内容。主题班会活动课的形式可以是正反辩论题、故事引申题、情景表演剧、才艺展示题等,可以是调查题、讨论题、简答题、选择题等,主要环节包括导入、正题、总结,这些形式的确定都要服从于主题教育表达的需要。节目设置、环节安排如“讲故事”、“引名言”、“才艺展示”、“情景剧表演”、“谈感悟”、“读《宣言》或《公约》”等,运用多媒体资源营造教育情景和氛围,都要紧扣主题教育展开,要与点评、串词、总结有机结合,与亲身体验、教育目的密切结合,不能随意拼凑节目,不能为表演而表演,不能游离于主题之外。其中,班主任最后的评判、评价、引领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班主任总结、提升是否到位关系到一堂主题班会活动课是否成功、精彩,班主任对学生课前、课中活动表现进行评价可以鼓励学生士气、营造良好班风,对活动内容、得失进行评价可以进一步使学生明辨是非、减少分歧、给予正确导向、提高认识。
3.预设与生成要合理结合。主题班会活动课问题的设计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要预设更要生成,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实现预设。为达到成果展示中有放矢的的预期效果,课前准备可以预设相关的问题及其“答案”,但在具体真实的情境氛围中,生生互动更要追求动态生成,使预设与生成和谐共存、相互转化。因此,课前准备还要预设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让主持人利用适当的时机抛出“问题”,让学生即席发挥,并充分利用生成的动态资源进行创造性互动,随机进行智慧交流、思维碰撞,才能真实地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生成学生的真挚心声,激活学生生命内在的主动性,焕发学生生命成长的活力和个性。
二、要处理好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
学生自主体验、自我教育是主题班会活动课的根本目的,学生是主题班会活动课的参与者、体验者、受益者,班主任是主题班会活动课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提高活动课实效,就要把握住学生和班主任在整个活动中各自不同的地位、角度和角色。
1.要分清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从活动的地位看,主题班会活动课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体验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主体也是学生,因此选题的确定、资料的收集、内容的安排、节目的演绎等,都要充分依靠全体学生,利用学生资源;课前准备中要根据环节设计,最大限度地设置几个节目,引入竞争机制,让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活动,如一起收集资料(论证主题的故事、名言、论据、诗句等),一起制作课件、卡片、手抄报、调查成果等,择优选用;展示、延伸活动中,要尽最大可能设置互动环节,引导全体学生一起体验,一起互动,一起评价,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在组织、实施、总结、评价中要发挥主导作用,主动与学生一起协商主题、环节、节目、串词以及活动顺序,主动协调小组分工、任务安排、节目排练,在活动重点节目、难点问题上发挥咨询与指导作用。
2.要分清倾诉与倾听的关系。从活动的角度看,学生是倾诉者,班主任是倾听者。在整个主题班会活动过程中特别是展示阶段,学生以意见、故事、感悟、表演、即席发言等方式倾诉心声、表达观点,他们呈现的感人之处、动情之处、机灵之处往往发生在瞬息之间,他们发表的心声、观点也许独到,也许不完全正确、严密。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做一个忠实的观察者、倾听者,细心观摩、观察活动细节,用心倾听学生肺腑之言,适当记录学生活动中的亮点、优劣、得失,为最后的评判评价、总结提升作具体充实的准备。
3.要分清主角与配角的关系。从活动的角色看,学生是活动的主角,班主任是活动的配角。举行主题班会活动课是基于学生,为了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和个性,充分挖掘他们的生命活力,全体学生都获得体验与锻炼,才能达到人人受教育的目的,才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由此,在课前准备、成果展示、课后延伸三个阶段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体验、自主反思、自主总结;还要加强主持人的素养训练,包括表达能力、概括能力、调控能力、应变能力等,适当排练,提高主持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效果,增强以学生教育学生的实效。在整个活动中,班主任要甘当配角,不能成为知识、能力、情感的操控者、包办者,不能代替学生思维和活动,要努力成为促进学生活动的配合者,为学生活动提供方法、途径、建议,配合学生开展各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特别是在成果展示中,发现学生认识模糊、误解分歧、困惑困境之处,班主任要主动给予点拨引导,发现学生活动优点、特点、亮点之处,班主任要主动给予鼓励表扬,并对整个活动给予总结性提升,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配合者。
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认知的过程,处理好上述三方面的关系,主题班会活动课才能真正既有主题教育又有活动实践,才能真正焕发师生的生命潜能,才能真正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教育发展的创造性还给教师,让教育回归本质,充满生命活力、充满生长智慧。

④ 主题教育学习阶段有哪几种方式

1、是突出学习重点,采取“理论+”学习教育方式。

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聚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统筹衔接,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上。

主要运用了“固定时间学、围绕主题学、开展互动学、利用平台学、警示教育学、现场体验学、讲好党课学”等七种形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推动工作实践活动,提高了主题教育质量。

2、运用新型媒体,采取“互联网+”宣传引导方式。

“线上”利用微信、QQ、微博、官方网站等新媒体进行学习引导,与“理论+”学习互为补充,“线下”不断充实机关“主题角”“读书角”学习内容,编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知识点“一口清”手册。

3、聚焦重点工作,采取“备课+”调查研究方式。

把调查研究作为掌握实情和统筹决策的“备课”过程,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带头检视反思问题、带头推动整改落实、形成“头雁效应”,带动全系统党员干部扎实“备课”。

4、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对照+”检视问题方式。

全面对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在苹果产业后整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开展“双检视”,暨检视自身、又检视工作,促进了学习教育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

5、查实找准问题,采取“清单+”整改落实方式。

列出整改清单,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把开展主题教育同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以主题教育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开创新局面,以农业农村事业的发展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目前已整改到位31个,正在整改46个。

⑤ 如何"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推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坚持执法为民、树立良好 警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宗旨 的重大举措,必须全力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以群众需求为根本标准,着力提升执法素质,把规 范铸成队伍的执法基础。深入开展群众需求调研,建立教育、 培训、考核、监督“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强化日常教 育培训,促进民警规范执法素质提升。一要提升法律素质。 采取加大投入、以考促学、每月必考、成绩通报等强力措施, 有效提升民警法律素质。二要提高办案水平。定期组织开展 法律研讨活动,指导各警种单位对自己管辖的案件逐个罪名 进行研究探讨,不断增强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三要提升群 众工作能力。建立“集中培训、对口培训、随岗培训”的群 众工作三级培训机制,突出“会说群众话、能知群众情、善 办群众事”和会化解群众心理情绪的能力培训,不断提升一 线执法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 二、以群众期盼为工作导向,深度规范执法行为,让规 范执法变成公安品质。紧紧围绕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盼, 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标准体系,让规范的执法言行,成 为每一名民警的自觉行动。一要抓重点。把各派出所、治安、 刑侦、经侦大队和窗口单位作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点,进 一步明确各警种岗位的职责范围、工作标准、执法流程。对 窗口单位采取统一工作流程、规范文明语言的方法,加强养 成训练,努力做到日常执法人性化。二要抓关键。突出执法 标准体系建设,按照“覆盖全警、简明管用”的要求,按照 上级精神,结合基层实际,进一步规范了立案撤案、接待群 众、传唤讯问、扣押返还财物等重点环节的执法行为和权限。 三要抓整治。对110 接处警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采取定 期通报、110 回访、开展作风纪律整顿等强力措施,及时发 现和纠正执法服务不规范的问题。 三、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健全执法监督体系,用“阳 光执法”晒出公平正义。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 满意的事情改起,努力提升执法公信力。一要建立法制员制 度。二是推行阳光执法,全面推开告知服务。三要落实执法 责任。建立办案单位法制员、单位负责人、法制大队民警和 分管局领导案件“四级审核把关”制度,实行执法责任倒查、 涉法信访责任倒查。 四、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坚持民意为本,将群众工 作渗透于公安工作全过程。把“民意主导创新,满意引领规 范”等理念引入执法主体建设,使各项执法实践活动更加贴 近群众、贴近民生。建立“三和”(以和解促和睦、以和睦 促和谐)群众工作机制,对因民间矛盾纠纷引起的各类治安 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坚持“讲情理以情感人,评事理以理 服人,释法理以法为据”,力求案结事了。

⑥ 如何提高主题班会的实效性

主题班会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班会活动的实际效果如何是衡量活动时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没有实效的班会活动等同与降低了班会活动的影响力,甚至起到了反效果。因而必须注重班会活动的实效性,要在提高主题班会的实效性上用心探索。 一、精心选择班会主题 主题班会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既要注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信心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纪律安全教育等传统教育内容,又要紧扣时代发展、班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出更多的全新的适合于自己班级的班会主题。班会主题的确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班会主题的确立应以班级发展的需求为导向,要因时制宜,抓住教育契机,确立相应主题。具体来说,就是要求班主任结合对校情、班情、学情,及学生的心理状态的综合了解,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加强的认知,从而确立相应的班会主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针对性。以七年级学生为例,刚进入初中,学习生活的节奏都有所加快,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也得到空前提高,但很多学生却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问题,手足无措。如何面对初中呢?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去面对七年级呢?为了解决学生对初中生活的紧张与慌乱,我班召开了“拥抱初一,拥抱成功”的恳谈班会,各位同学畅言想象中的七年级生活,再结合往届学生的生活学习心得,以及专家对的意见和建议,解决疑虑,使学生充满信心,踏踏实实走进初中。二、认真做好班会准备工作 确立了班会主题,为了达到班会的预期目的和增强实效,必须认真做好班会的准备工作,丰富班会的内容与形式。 1、根据班会主题,选择班会素材。为了说明主题,素材很关键。要广泛收集与班会主题有关的人物事迹、名人名言、具体事例、诗词歌曲等,根据需要也可自创素材,特别是要注意身边事例的收集,以增强说服力。缺乏材料、缺乏内容的班会是没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反之,就能对学生起到强烈的震憾作用。2、根据准备素材,确定班会形式。班会的形式多种多样,要根据主题素材选定恰当的形式,切忌一言堂的说教式班会。德育的要诀在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反复的说教不仅于事无补,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要选择多样的形式。比如“报告会”、“恳谈会”、“辨论赛”、“经验交流会”、“娱乐型班会”等形式,班会之中也可穿插一些“诗歌朗诵”、“个人演讲”、“音乐欣赏”等环节。重视班会形式,但又不能拘泥于形式,只要有得于达到班会目的的形式都可采用。 3、根据班会主题,渲染班会氛围。为了达到提高班会影响力和感染力的目的,也要大力渲染适合班会主题的现场氛围。比如,主题的名称要仔细均衡、主题的书写、配乐诗朗诵、个人感言、音乐的搭配等均可根据需要考虑。例如,在自信心教育系列班会中,我常用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渲染气氛,效果很好。 三、学生的全程参与 德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班会活动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无论是主题的确立、素材的收集,抑或是班会的主持、个人的发言都要让学生参与到班会活动的全过程中去,一方面从参与中锻炼了能力、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参与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诱导或激励,并促其从内心深处受到感悟,并主动作出行为与思想上的转变,从而提高班会的实际效果。 四、班会活动的过程调控。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班主任在活动过程中的角色作用。相反,班主任对班会活动的过程调控,更需要班主任的教育机智,对突出班会活动的主题,增强班会的感染力与实效性不可或缺。比如对学生发言进行适当点评,对班会活动进行总结必要的总结性发言,对班会活动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理等。五、将主题班会与班级活动联系起来,落实班会形成的效果。 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班会过后,学生或热情高涨、或自信满满、或满心欢娱、或沉重思考。。。凡此种种,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但一次班会的影响力毕竟难以持久。因而,可借成功班会酿造的良好氛围,发动相关班级活动,以使班会效果得到相对持久的保持。前不久,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后进入了一个平淡期,认为学习是枯燥的、乏味的,目标虽然坚定,但热情有所减弱。为了调动学生的热情,我组织了一次“让青春在激情中飞扬”,让学生激情演讲。效果很明显,同学们的热情被再次激发这样,一次班会形成的效果就会被延续下来,班会的作用就得到了持久。 六、将班会活动系统化,形成一套有效可行的德育方案。 主题班会与班级活动使班级体在某个阶段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但事情是发展的,学生也是在不断成长之中的。在整个学生与班级的发展过程中,一次班会不足以指导学生与班级的长期发展。

⑦ 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怎么解读

一、坚持读原着、学原文、悟原理,继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二、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坚持集中培训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组织教育与自我提高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党员、干部要把党章作为必修课,经常学习对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开展经常性政治体检。把政治体检作为党员、干部自觉打扫思想政治灰尘、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的重要途径,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用足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锐利武器,及时检视整改违背初心使命的各种问题,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推动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敢担当、善作为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忠实履行职责,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7)如何深化主题教育成效扩展阅读: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省、市、县党政领导班子要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制定年度民生实事计划。采取适当方式公开方案、进度和结果,接受群众评价和监督。

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建立基层联系点,联系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各层级联系点一般不重复交叉。

领导干部每年深入联系点至少1次。围绕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联系点工作,了解社情民意,帮助建强基层组织、谋划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

⑧ 如何创新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形式,提高主题教育实效性

创新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形式,提高主题教育实效性,可以组织在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