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东营的渤海教育搬到哪里了
扩展阅读
动漫设计类是什么专业 2024-11-17 23:13:02

东营的渤海教育搬到哪里了

发布时间: 2022-04-12 18:32:02

① 山东省东营市改名了吗

“撤销滨州市建制,邹平县划入济南市,改设为县级邹平市,济南市代管。博兴县划入淄博市。其余县市区并入东营市,新的东营市改名为渤海市。滨州市滨城区整建制改为渤海市滨城区”.网上穿很久的一个帖子,事实有待考证,起码现在没改

② 博海教育怎么样

会计证过了,真开心,是一家值得信赖的培训机构,明年还想报教师证,不知道难不难

③ 黄河从哪里注入山东从哪里流入渤海

是从菏泽流进山东,黄河是从东营流入渤海。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早期最主要的活动地域,也是中国早期文化形态的主要诞生地。在随后历经千年的王朝发展过程中,黄河文化作为一种主体文化不断吸收北方游牧文化,并向江淮流域和珠江流域持续进行文化输出、融合,最终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历史表明,黄河流域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凝聚作用,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直根系。

黄河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这决定了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必要性。

(3)东营的渤海教育搬到哪里了扩展阅读:

黄河文化经久不息、历久弥新,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浩瀚星空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坚定文化自信,能够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华民族在农耕文明时代所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涵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创造的先进文化。

在农耕文明时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最主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活动中心。这里诞生了璀璨绚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长期领先于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水平。

④ 山东东营是抗战老区吗

东营垦利县永安抗日英雄纪念馆!
永安抗日英雄纪念碑,垦利县黄河入海口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有着发展“红色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前身垦区是当时山东六大战略区之一清河区(后改为渤海区)党政机关所在地,其政治中心“八大组”就设在现在的永安镇政府所在地。这里无边无际的芦苇荡和荆棘丛林无边红地毯成为当时垦区人民抗日杀敌的大战场,永安镇是当时渤海军区兵工厂、印钞厂、被服厂、《渤海日报》、子弟学校、抗日剧团所在地,是革命前辈马耀南、杨国夫、许世友战斗过的地方,是小说《海啸》的主要发生地,被美誉为清河区的“小延安”。为铭记历史,教育后人,发展红色旅游,垦利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永安镇(原八大组所在地)建设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建筑面积2460㎡,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同志题写了馆名。纪念馆共设九个展厅,报告厅中展出了部分在垦区战斗过的老领导、老战士及各级领导的题词,其他展厅分别是垦区革命史和民俗展!广饶大王刘集,红色革命根据地!完毕!东营市抗日最美家乡!

⑤ 谁知道东营市有一个渤海农场.以前和现在的情况.

农场始建于1950年3月,一直属正县(团、处)级建制。
1949年,华东局农业科学研究所、山东省实业厅、渤海行署实业处、渤海区党委,相继组织力量到广饶县第七区勘察。
1950年3月,根据中,央垦荒指示,由华东局批准,华东军,政委员会投资,在山东省广饶县七区南郊赵嘴一带,建立山东省第一个国营机械化农场——国营广北农场。夏林任场长,徐明光、孙歧山任副场长。
1950年至1952年,由华东局领,导。
1952年,划归山东省农林厅领,导,属农业系统。
1959年10月,划归山东省渤海农垦局,为外贸出口基地,属外贸系统。
1960年,广饶县赵嘴公社并入农场,设13个分场,经济核算分为全民制、低薪制和集体制三大部分。全场有自然村56个、核算单位14个、生产队103个,有6951户,共27673人。
1964年,渤海农垦局撤销,归山东省农业厅领导。
1966年划归惠民地区。
1967年3月13日,党,委被“砸烂”,成立国营广北农场人民武装部生产办公室,在革,命委,员会未成立之前,作为最高全权机构领导工作。
1967年5月29日,成立国营广北农场临时生产领导小组,作为最高全权机构,领导工作。
1968年,成立广北农场革,命委员会,全场各分场和生产队革,命委员会相继建立。
1969年10月10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惠民军分区国营广北农场军,事管制委员会。
1970年1月17日,成立广北农场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
197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组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6月,农场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三团,成立三团党委。按军,队编制改分场为营,生产队为连。各级领导基本上以在职军人为正职,原农场干部任副职,并先后招收淄博市、青岛市和本场知识青年990名为兵团战士。
1973年8月,兵团撤销,恢复广北农场,中,共山东省委批复广北农场重归惠民地区。中共惠民地委决定建立广北农场党的临时领导小组。
1974年元月,“场社”分开,恢复赵嘴公社,原赵嘴公社小清河以南划归寿光县,东部东马楼、坡家庄、南河崖、芦清沟四个自然村仍归广北农场管辖。
1978年3月,农场复归农垦系统,隶属惠民地区。中共惠民地委决定,撤销广北农场党的临时领导小组,建立中,,共国营广北农场委员会。
1983年10月1日,东营市人民政,府成立。按照行政区划,农场划归东营市,受市农牧渔业局领导。
1984年,农场受农业畜牧局(设农场管理处)领导。
1991年10月,东营市委、市政府决定撤销农场管理处,成立农场局,农场受市农场局领导。
1994年6月20日,东营市广北实业总公司成立,与农场实行一套班子,两个牌子,划型管理。
2002年11月7日,国营广北农场更名为东营市广北农场。
1983年~2004年,隶属东营市,业务系统归属山东省农业厅农垦局。

机构

1950年,农场管理委员会设有耕作队、办公室、供应队、机务队。
1951年,成立工会,全场机构包括生产队(含东、西区耕作队和修理队)、办公室、会计室和供应队。同年建立合作社,负责管理食堂、缝纫、洗衣等生活问题,并供应日常用品。
1952年,农场管理委员会包括修理队、东区耕作队、西区耕作队、农艺技术室、办公室、会计室、供应队、副业队、服务队、合作社。
1953年,成立党委。党委会下设政治主任(代负责人事、保卫、宣传)、勘查队、工程队、总畜牧技师、总农业技师、办公室、会计室、供销队、修理队。
1954年,农场管理委员会下设修理队、供销队、办公室、会计室、基建组。工会委员会下设财务工作委员会、家属工作委员会、文教工作委员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生产工作委员会、劳保工作委员会。
1956年,党委下设人事、第一和第二支部、监察保卫、工会、团委。
1958年,党委下设团委、工会、农校,总场下设人事保卫、总务、经管室、技术员、修理厂、加工厂,还包括三个管区。
1959年,总场下设经管室(负责基建、运输、采购、供销)、办公室(负责总务、文印、医务、总机)、生产计划室(负责机务、畜牧、农业、工业)、会计室。还设一、二、三管区和科研站、畜牧队。
1960年,党委下设办公室、团委、工会、妇联。总场下设劳资、供销科、农业科、畜牧科、工副业科、机电科、场部办公室、基建科、财务科、粮油科。
1962年7月29日,山东省渤海农垦局广饶县公安局决定在农场建立公安派出所。
1964年,党委下设政治处,设有工会、团委、妇联、人武。乡人委设办公室,主要设有派出所、民政助理、文教助理、文书、财粮、税务、卫生所,还有银行、邮局、供销社。总场设办公室、农业科、畜牧科、机电科、工副业科、基建科、财务科、经管科、粮油科。
1966年,总场设政治处、生产办公室、后勤办公室、机关党总支、总场民兵团、人武部、团委、妇代会、组织干事。生产办公室负责修配厂、农校、科研站、第二机耕队;后勤办公室负责供销组、财经组、联合加工厂、汽车队、服务站、司务处、医院、渔业队、盐场、窑厂、基建队。
1968年,革命委员会下设政治部、办公室、生产指挥部。
1969年,军管会和革委会下设政治部、办公室、生产指挥部,另有11个分场、科研站、直属六队、王岗大队、二机务队、渔业队、盐场、场部驻地。
1970年7月,党委下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

⑥ 东营石大胜华怎么样

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是于2009年10月在原山东石大胜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企业集团。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办企业。公司位于中国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市。东营市是中国新崛起的沿海开放城市, 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交会点,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四通八达的公路与东张铁路、东营海港、东营机场等组成了立体交通网,港口、铁路、公路运输十分便利。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物化工及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为主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公司下属东营中石大工贸有限公司、东营石大胜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东营德发商贸有限公司、东营海之源油品销售有限公司、东营石大宏益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公司占地1200余亩,现有员工1100余人。

我就是这里的待遇很好,为员工考虑的很周到!!不错的公司!

碳酸二甲酯是公司的主打产品,公司拥有的6万吨/年碳酸二甲酯装置,产能规模位居亚洲同类产品之首,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2007年出口5000万美元。该装置采用最先进的工艺技术,主体部分均为不锈钢材质,采用DCS自动化控制系统,生产过程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该产品曾先后荣获2004年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质量过硬,优秀重点推荐产品”等荣誉称号。目前,公司生产的碳酸二甲酯已经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地区和国内十几个省市,赢得了众多客户的青睐。公司还积极开拓产品的应用领域,先后将碳酸二甲酯等产品打入涂料、胶粘剂等众多新的应用领域中去。

在进行装置建设的同时,公司花巨资建起了日处理能力7200方的污水处理装置,保证了达标排放,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的循环水装置、尾气回收装置等,在有效减少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的同时,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公司十分注重产品质量,拥有高素质的管理和化验人员,配备了高档进口气相色谱仪,微库仑分析仪,微量水分测定仪以及其他常规检测设备,检测水平居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自2004年6月起开始实施QHSE管理体系,注重人性化管理,共有15人取得了内部审核员资格证书,使公司在质量、环保、安全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赞誉。

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山东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东营市诚信企业,东营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东营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垦利县安全文化创建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2007年,公司被国家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公司被评为东营市外经贸工作先进企业、东营市十佳科技创新企业。

2009年10月,公司正式更名注册成立。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公司肩负着“引领绿色化工潮流,提升健康生活品质”的神圣使命,今后,公司将继续秉承“科技创造新未来”的理念,进一步树立“团结、诚信、求实、创新”的良好企业形象,努力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碳酸二甲酯供应商。力争2012年前,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总资产达到20亿元,公司核心竞争能力大幅提升,公司发展再创新的辉煌。

我们诚挚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咨询考察,增进了解,积极合作,共谋发展!

⑦ 东营在山东的什么位置

东营在山东的东北部。

东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东临渤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北靠京津唐经济区,南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向西辐射广大内陆地区。

是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连接中原经济区与东北经济区、京津唐经济区与胶东半岛经济区的枢纽位置。

东营的地势地貌:

东营市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最高高程为28米(大沽高程,下同),东北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8000~1/12000;西部最高高程为11米,东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7000。

黄河穿境而过,背河方向近河高、远河低,背河自然比降为1/7000,河滩地高于背河地2~4米,形成“地上悬河”。东营市微地貌有5种类型:古河滩高地,占东营市总面积的4.15%,主要分布于黄河决口扇面上游;河滩高地,占东营市总面积的3.58%,主要分布于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东营

⑧ 最好玩的地方 东营哪里好玩 东营好玩的景点有哪些

1、揽翠湖旅游度假区AAAA

推荐1

孤岛槐树林温泉旅游区位于东营市河口区东部,规划面积5万亩,跨越孤岛、仙河两个山东省旅游强镇。项目区内拥有万亩槐林、神仙沟、孤岛水库、农田果园、草场湿地和亚洲最大的仙河澳亚现代牧场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首批原生态旅游区。客服电话:05463690333地址:河口区孤岛镇北营业时间:07:30-17:30游览时间:大约4小时……

⑨ 东营怎么样

东营市为山东省省辖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和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东营市境流入渤海。地处北纬36o55′~38°10′,东经118°07′~119°10′之间。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纵距123千米,东西最大横距74千米,总东营市辖区内除小清河以南广饶县所辖的367平方千米为山前冲积平原外,其他地区均为黄河冲积平原,是典型的黄河三角洲地貌。总体地貌特征是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最高高程为28米,东北部最低高程1米;西部最高高程为11米,东部最低高程1米。黄河东营段上起滨州界,自西南向东北贯穿东营市全境,在垦利县东北部注入渤海,全长138千米。2003年,黄河全年径流量191.3亿立方米。全市除黄河外共有骨干排水河道30条。以黄河为分界线,黄河以南属淮河流域,有小清河及其支流淄河、阳河、泥河子、预备河,支脉河及其支流小河子、武家大沟、广蒲河、五干排,广利河及其支流溢洪河、东营河、老广蒲河、五六干合排、六干排,永丰河及其支流三排沟、张镇河、小岛河20条河流;黄河以北属海河流域,有潮河及其支流褚官河、太平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草桥沟东干流,挑河,神仙沟及其支流新卫东河10条河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8℃,年极端最高气温41.9℃,年极端最低气温-23.3℃。年平均降水量555.9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5%。无霜期长达206天,平均日照时数2692.5小时。

东营市建市前的历史主要沿广饶、利津、垦利3县历史追溯。广饶县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西汉高祖六年(前201)置县;利津县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以永利镇升置利津县;垦利县境大部系黄河新淤地,1943年在中共垦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上建立垦利县。建市前3县的建置、隶属迭次变更。1961年4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在原广饶县辛店公社东营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华八井,获日产8.1吨工业油流,拉开华北石油会战的序幕。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构造上打的营2井获日产555吨油流,为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油井。为纪念打出这一高产油井之日,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随着石油勘探开发会战的深入,东营村一带逐步形成了由会战指挥部和一些二级单位机关及后勤单位组成的矿区城镇,人们称之为“基地”。1965年3月,为支援石油会战,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惠民地委决定成立县级工作机构——中共惠民地区东营工作委员会和东营办事处,并组建一批为矿区服务的商业、金融、邮电等机构。1971年6月11日,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为适应胜利油田发展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需要,1982年8月山东省政府向国务院请示成立省辖地级市——东营市,同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复省政府请示,划原惠民地区的垦利、利津2县,广饶县的4个公社,沾化县的4个公社,博兴县的1个公社和3个大队,成立省辖地级东营市。1983年8月30日,又把广饶县划归东营市。1983年10月15日,召开东营市成立庆祝大会,东营市正式挂牌办公。

2003年,全市总人口1768116人,其中农业人口960693人,非农业人口807423人。人口出生率8.40‰,人口自然增长东营市建市前的历史主要沿广饶、利津、垦利3县历史追溯。广饶县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西汉高祖六年(前201)置县;利津县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以永利镇升置利津县;垦利县境大部系黄河新淤地,1943年在中共垦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上建立垦利县。建市前3县的建置、隶属迭次变更。1961年4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在原广饶县辛店公社东营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华八井,获日产8.1吨工业油流,拉开华北石油会战的序幕。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构造上打的营2井获日产555吨油流,为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油井。为纪念打出这一高产油井之日,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随着石油勘探开发会战的深入,东营村一带逐步形成了由会战指挥部和一些二级单位机关及后勤单位组成的矿区城镇,人们称之为“基地”。1965年3月,为支援石油会战,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惠民地委决定成立县级工作机构——中共惠民地区东营工作委员会和东营办事处,并组建一批为矿区服务的商业、金融、邮电等机构。1971年6月11日,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为适应胜利油田发展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需要,1982年8月山东省政府向国务院请示成立省辖地级市——东营市,同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复省政府请示,划原惠民地区的垦利、利津2县,广饶县的4个公社,沾化县的4个公社,博兴县的1个公社和3个大队,成立省辖地级东营市。1983年8月30日,又把广饶县划归东营市。1983年10月15日,召开东营市成立庆祝大会,东营市正式挂牌办公。

2003年,全市总人口1768116人,其中农业人口960693人,非农业人口807423人。人口出生率8.40‰,人口自然增长率3.79‰。受教育程度:初中60645人,高中188066人,中专99061人,大学专科63848人,大学本科37204人,研究生1891人。性别构成:男性899053人,女性869063人,男女比例103.45:100。全市有少数民族36个、4455人。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回族,共2108人;其他百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满族1068人,蒙古族239人,土家族192人,壮族164人,苗族131人,白族129人。

东营市位于渤海之滨,隔海与日本、朝鲜半岛相望。北靠京津唐地区,南与青岛、烟台、潍坊等城市组成山东半岛城市群,是环渤海经济区和黄河经济带的结合部,也是海陆连接东北和中原两大经济区的重要通道。距北京、天津、青岛、济南分别为400千米、300千米、250千米、200千米。铁路南接胶济铁路,与“大动脉”京沪铁路相连。公路交通形成以胜利黄河公路大桥和利津黄河公路大桥为枢纽,以东青高速公路、东港高速公路、辛河路、博新路等七纵五横12条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油田生产专用路、农村公路纵横交织的公路网络。全市公路总里程达4663.4千米,公路密度为58.9千米/百平方千米,提前实现了高速公路进入全省网、干线公路无三级路的目标。东营港有5000吨级泊位1个,3000吨级泊位3个,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航空交通初步形成,东营飞机场开辟东营至北京、上海两条航线。邮政事业发展迅速,不断拓展新业务,形成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邮政通信网络。电信通讯设施完善,通信网络遍及市区、城镇和农村,在全省率先建成小灵通无线市话网、电话市和覆盖全市的宽带网。2003年,全市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4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4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5.38部,全市移动用户达84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6.4万户。

东营市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初步建起相对完整的中等和高等教育体系。2003年,有普通高等院校6所,在校生2.43
万人;普通高中24所,在校生3.74万人;普通初中94所,在校生9.62万人;小学252所,在校生12.79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幼儿园760所,在园幼儿5.2万人。有成人教育中心26处,年培训10万多人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进展。2003年,全市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70项,其中省级73项,国家级27项。开发新产品38个,获省科技进步奖励24项,专利申请量1121件,专利授权880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劲,全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78家,新增17家。其中国家级7家,新增2家。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690家,新增50家。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积极稳步推进全民健身工程,群众性体育活动日益活跃,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8个单位被评为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文化事业向纵深发展,群众文化活动高潮迭起。市里每年组织较大规模的广场文化演出30多场。先后有30多件文化作品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连续三届获全省“精品工程”组织工作奖。创作排演了大型现代吕剧《潮涌黄河口》;剧本《大海潮》、《老憨上任记》获第三届全国戏剧文学铜奖,剧本《书记还乡》获剧本奖。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大力构建农民健康保障体系,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显着改善,农民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开。城镇医疗卫生设施齐全,医疗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形成。2003年,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18所,拥有床位8369张,卫生技术人员8987人,其中医生3896人。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全省疾病控制先进市、无偿献血先进市。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2003年,共为9156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7547万元,社会化发放率和准确率保持100%。为机关事业单位6993名离退休人员、2893名遗属发放养老金和遗属补助费11632万元。为8890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890万元。全市净增企业参保人员19638人。社会福利、救济工作成效显着。2003年,全市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对象8362人,发放保障金507.34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对象14455人,发放保障金717.3万元,发放保障粮141万公斤。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含敬老院)43个,床位3566张,集中供养五保老人2015人。

东营市城市发展总目标:创建卓越的生态城市。其中包括5个含义:接轨国际、充满活力的开放之城;规模壮大,实力雄厚的中心之城;空间整合,弹性生长的有机之城;碧水绿脉,共生共荣的生态之城;清新舒畅,人居最佳的阳光之城。规划框架:城市规划区包括中心城城市规划区和河口区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东至永青路,并包括广南水库、广北水库、广利港、东营机场等规划控制区域,西至郝纯路,南至南二路以南3千米,北以胜坨至后苟公路为界,并将东营港纳入规划区,公路和沿界线所穿村庄用地均划入规划区范围。总用地815平方千米。河口区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东到挑河以东100米,西至沾利河,南到六合乡行政区界,北至滨孤路以北1000米,并将孤岛、仙河、孤北水库纳入规划区,总面积245平方千米。城市发展战略:产业结构由资源型向多元化综合型发展;壮大中心城规模,带动黄河三角洲开发;构筑现代化交通网络,形成大开放、大开发的格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高档次服务业,尤其注重发展现代旅游业。城市性质: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以石油、石油化工、盐化工为主导产业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05年)城市人口66万人,其中中心城55万人,河口区11万人。远期(2010年)城市人口80万人,其中中心城65万人,河口区15万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市域中部形成东营大都市圈,以中心城为核心,垦利、利津为卫星城;南部形成以广饶-大王为核心,包括15处乡镇在内的南部城镇群;北部以河口区驻地为核心,联合东营港、孤岛、仙河、义和等乡镇形成北部城镇群。城镇发展形成一条南北向为主的发展轴:即东营港-河口-垦利-中心城-广饶大王。东营市中心城近期建设策略:近期东城主要向东、向北发展,西城向东、向南发展,同时重点加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胜利工业园的建设,加强对接区中东营区行政中心、文化、教育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建设,加强东城区黄河路以北居住用地的建设,积极改善西城景观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继续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整个中心城的公园、沿河沿路绿带建设,努力实施碧水工程,完善和优化中心城布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