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育局有哪些部门
办公室 政策法规处 发展规划处 财物基建处 基础教育处 职业与成人教育处 科研处 体育卫生与艺术处 高等教育处 教育督导室 思想政治教育处 保卫处 组织人事处 机关党委办公室 纪委办公室(监察室、审计室) 离退休干部管理处
Ⅱ 有谁知道县级的一个局(如教育局、反贪局)有多少人啊
这个和县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县所分管的业务有关相关的,向我们县大概140w人口(属于比较大的县),传统的大局,如公安局,人数是400到500,而小局,如林业局就只有100多
Ⅲ 每个县有教育局吗
每个县都有教育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构编制委员会规定。国家教育部是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政府工作部门。
内设机构
办公室
负责综合协调局机关重要党务、政务、事务工作;负责起草教育局工作计划、总结及有关文字材料的综合;负责党委会、局务会、局长办公会及局级重要会议的组织安排和会议议定事项的督办;负责上级部门及局领导交办重要事项的督办工作;组织协调国家目标办下达的各项目标督办及总结汇报工作;负责 文秘、 机要、 档案、 信访、 保密、保卫、信息、后勤管理工作;负责协调全局综合治理,对外宣传、政务公开工作;负责组织编写教育年鉴和教育志;负责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负责科教兴国家工作。
政策法规科研管理处
负责全国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战略的研究并就重大问题进行政策调研;规划并起草地方性教育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负责全国教育系法制宣传、 教育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复议工作。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政策法规科研管理处,负责全国教育科研工作;负责学会管理工作。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国家教育局,与政策法规科研管理处合署办公。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法规,拟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规划和实施办法,宏观管理和指导全国各行各业语言文字工作。
人事处
负责全国教育系统人事管理、教师轮换、表彰奖惩工作、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负责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负责局机关及直属单位 科级干部的任免和备案;负责国家直中小学机构编制的调整和管理;负责师范院校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直接管理教育局机关和直属中小学教职工录聘、流动手续;负责管理教师奖励基金会工作;负责教育系统知识分子工作和专家管理工作。
财务处
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教育经费管理、筹措的有关政策规定;统计并监测全国教育经费投入和计划执行情况;管理监督国家及省、国家下拨的各种专项经费及教育贷款、教育集资、捐款、教师奖励基金等项目的使用情况;管理使用国家财政部门下达的各项专项资金;统筹管理教育费
附加;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教育事业性收费标准,协同有关部门加强收费管理工作;负责编制局机关和局属事业单位的年度经费预决算;负责对局属单位财务和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高等成人职业教育处负责管理、指导全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及协调国家属高等教育工作。拟定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并组织指导实施;负责职业教育学校招生及就业指导、学籍管理、专业设置和技能考核验收;与国家教研院职成教研部共同指导职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并组织实施全国社区教育工作;负责民办非学历教育的政策制定、审批和管理;制定职成教育及民办非学历教育评估标准,并负责对上述学校进行评估和质 量监测。
Ⅳ 请问是不是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教育局
是的,每个县级行政区都有一个教育局,如果是地级市以上的城市就不止一个,除了市辖区教育局还要再加上一个是市教育局。
Ⅳ 一个市有几个教育局
一个教育局
可能有区分局
比如 苏州市教育局(地级市) 下面有 相城区教育局(区) 常熟。昆山教育局(县级市)
Ⅵ 教育局只有一个吗还是每个省都有一个
各省各地都有,但教育厅只有国家级别的一个
Ⅶ 武功县教育局投诉电话是多少
武功县教育局
地址: 西宝公路附近
电话:(029)37292425
Ⅷ 武功县教育局
2013年武功县崔田坤实验班成绩
Ⅸ 武功县的教育
幼儿园
1958年秋,县政府机关单位在县城内(今武功镇)联办了一所临时幼儿园,入园幼儿3590人。1961年县政府迁普集后,在文教局院内开办县级机关幼儿园一所,设保育员3人,入园幼儿多则20名,少则15名。1976年驻县5702厂、省地质区测队、省农科分院、省水利所等先后建起幼儿园。同年底,全县幼儿园已发展到9所,入园幼儿1221名,保育员111人。1979年全县有幼儿园10所,入园幼儿758名,保育员273人。1990年经整顿,幼儿园缩减到5所,入园幼儿682名,保育员215人。
学前班
1975年9月,武功县革命委员会召开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各生产大队的小学一律附设学前班。当时一阵风,有的刚办就散,有的根本没动,最后全县农村留下的只有6所小学附设学前班,吸收5~6周岁的儿童入学。由所在学校和生产大队商定聘用当地知识青年担任教师,报酬由生产大队筹集。1981年学前班发展到202个,入学儿童9117名。1990年,经整顿缩减到167个,入学前班儿童5389名。 民国初年,改县立高等小学堂为县立全日制高等小学校。民国8年(1919)。民国13年(1924),全县学龄儿童8435名,入学5310名,占学龄儿童63%。民国18年(1929)上半年,全县正式小学发展到44所,完全小学3所,学生880名,其中女生50名。民国22年(1933)大灾过后,全县各类小学有所恢复,有县立小学26所,区、乡小学39所,共有学生2227名。又改县立第一高小为南关小学。民国23年(1934),县政府在县城大北街创建县立初级模范小学一所(教师1名,学生30余名)。
民国26年(1937)初,县政府将全县170余处私塾改为保学(属公立)。民国28年(1939),全县小学发展到194所,其中县立完全小学6所、初级小学2所,乡(镇)立初小7所,保立初小175所,私立完、初小4所,共328班,学生7822名。其中高级班22个,学生524名。全县适龄儿童24134名,入学率为32%。民国29年(1940)初,将私立小学一律改为乡镇小学,同年7月改建杨陵乡第三保龙岩寺保学为完全小学。民国36年(1947)11月,普集火车站成立铁路员工子弟小学一所,学生75名。民国37年(1948)上半年,全县共有中心国民学校(高级)小学16所,国民学校(初小)156所,学生10105名,教职工312名。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下半年经过整顿、调整,全县有各类学校111所,学生7769人,教职工328人。三年经济恢复后,小学教育得到迅速发展。1952年,全县有完全小学16所,初级小学127所,在校学生16467人,其中女生2927人,教职工407人。1957年小学发展到158所,在校学生23069人,其中女生11324人。1961年有226所,1962年调整学校布局,全县各类小学压缩到182所,在校学生23952人。自1964年开始,办耕读小学224班,入学儿童8550人,到1966年底发展到307班。1980年全县有完全小学157所,初级小学26所,在校学生62677人(其中女生28914人);有教职工2039人,其中民办教师1495人。1990年全县有完全小学165所,初级小学30所,在校学生47899人。 民国29年(1940)2月,在原南关小学旧址筹建县立初级中学,7月建成,聘请蒋友尊为校长,学生2个班。第二年设3个班,有180名学生,13名教职工。民国31年(1942),该校附设一个简易师范班,学生35名,四年制。民国32年(1943),该校又招收一个初中先修班,学生32名。民国33年(1944),学校有三个年级6个班,学生232名,教职工32名。民国34年(1945),接纳民生中学一个班,学生20名(民生中学建于1944年,位于河道村民生小学内)。民国38年(1949)上半年,全校有7个教学班,学生298名,其中女生4名,有教、职工36名。
1949年5月武功县解放后,武功县人民政府接收了县立初级中学。同年8月25日撤销简易师范班,将学生编入中学班上课。1954年9月在普集镇成立县立第二中学(今普集中学),初为五个班,学生313名,教职工10名。1956年改县立第二中学为陕西省武功中学,新建县立第二中学(今杨陵中学)和第三中学(今长宁中学)。
1958年,县立第一中学增设高中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县立第五中学(今薛固中学)和第六中学(今凤安中学)成立,改陕西省武功中学为县立第四中学。1959年8月,县立第三中学增设高中班,成为全县第3所完全中学。1961年全县有初级中学5所,完全中学2所,学生5245名,其中高中学生753人,教职工274人(含民办教师10人)。1965年全县有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7所,民办中学3所。在各中学附设民办班共17个,有学生4857人(高中生681人,民中生1033人),民办教师25人。
1976年全县有完全中学17所,初级中学39所,小学戴初中班帽子26所,教学班460个,在校学生23369名(高中生5083名),教、职工1199名(其中民办教师519名)。与1965年相比,学校数增长5.5倍,在校学生数增长5倍。体制因校而易,四年制(初中2年、高中2年),七年制(小学5年,初中2年),八年制(小学5年,初中3年),九年制(小学6年,初中3年)等。
从1980年起,将高级中学由原来17所压缩为6所,即普集、绿野、杨陵、长宁、薛固和凤安中学,共有学生5344名。1981年成立县办普集二中,同时统一了学制,恢复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等基础课程。1990年全县有各级中学31所,学生17011名,教、职工1431名。其中高级中学5所(未含杨陵中学),学生4879名,乡办初级中学26所(未含杨陵3所),学生12132名。
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达100%,高中升学率达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