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动画片剧本范例
1、美术
“审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范畴,它不仅历史渊源流长,而且内容也十分丰富,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尤其 如此。因此,以往那种将“审美教育”简单地、片面地归结于某一方面的做法,已经不能概括今天如此丰富、 如此新颖的美育内涵了,也就是说,今天的美育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是立体的、多元的,它是一个综合有机 体,这里我们探讨的仅仅是它的一个方面的内容,即它作为感性教育的一方面。美育不等同于感性教育,但它 确实包含着感性教育的内容。
一、“感性”的定义
审美教育和人的“感性”有着既直接又内在的关联。所以,在历史上审美教育的命运和“感性”的命运密 切相关,常常是人们对“感性”如何,便会如何对待审美教育。所以,要了解审美教育是什么,如果不首先对 “感性”有所了解,就将是难以想象的。
在中国,“感”的基本含义有两层,其一:“格也,触也。”即人的第一信号系统对外物的感知;其二: “感者,动人心也”,感就是心有所动。这里,“感”既是一个生理过程,又是一个心理过程。
“性”的含义则很复杂。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性”在中国主要指本能、欲望和情感。所以,中国古人说 ,“生之谓性。”(《孟子·告子》)“凡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性恶》)“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荀子·正名》)又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天地之所生,谓之性情。……情亦性也, 谓性已善,示其情何?……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言人之质而无其情,犹言天之阳而无其阴也。” (董仲舒)(注: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202页。)
除此之外,汉语中的“性”还有这样的意思:指人的本质特征,即人之所以为人者,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孟子谈这种“性”谈得最多。在宋儒张载、二程和朱熹那里,则认为所谓的“性”即人生之究竟依据,“极 本穷原之性”,它既是整个宇宙的本根,也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更是人生的根据。显然,这里所谓的“性”立 足于人和动物的区别,与本能、欲望和感情相对(后三者常常陷溺这种“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 。
至于“感”和“性”合而为“感性”一词,古代汉语中没有这种用法,它是一个外来词汇,大约在近代以 后传入中国,主要指感性认识,即认识的初级阶段,与理性认识相对。
在西方,英语中“感性”( sensuousness)与“肉欲”(sensuality)具有相同的词根(sens); 在德文中,“感性”与“肉欲”仍是同一个术语Sinnlichkeit,它既指本能的(特别是性欲的)满足,也指感 性知觉和表象(即感觉),它是一种低级的、混乱的和含糊的认识。
综上所述,所谓“感性”即人生之所以然者,它包括人的本能、欲望和情感,是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没 有这一方面,人格就会是片面的,甚至是病态的。
二、美育与“感性”
“感性”与审美教育具有如下关系:
从词源上看,被译成中文的“美学”(即德文“Aesthetica”一词),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过它下的定义 是:“Aesthetica是感性认识的科学。”(注: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 书馆,1981年,第142页。)他认为人的认识分成两个部分, 一是感性认识,一是理性认识;美学研究感性认 识,逻辑学则研究人的理性认识。德国另一个大美学家康德也曾经将人的心理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认为 哲学研究知,美学研究情,伦理学研究意。这些都表明,在西方,“Aesthetica”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之 上的,它以人的“感性”为研究对象。它就是中文中的“美学”一词的本义。这意味着,美学也是建立在“感 性”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研究对象不是别的,而正是“感性”。
可见,从词源学上看,审美教育是针对着人的“感性”而进行的教育,审美教育与人的“感性”有着直接 的关联;并且,审美教育也具有“感性”的品格,因此,审美教育就是一种感性教育。
在美学史上,“美育”首先是作为一种感性教育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的。那么,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有 哪些具体的内容呢?
首先,审美教育能够解放人的感性。
所谓“解放人的感性”,主要是指美育能够将人的感性从理性的长期压制下解放出来。
在历史上,感性长期处于理性的压抑之下,这在现代社会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思想家意识到 ,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文明(即现代文明)就是一种压抑性的文明。现代德国思想家马尔库塞就曾经一针见 血地指出,在我们这个文明之初,“理性也已被看作是压制本能的工具;本能、感性领域被看作始终对立于理 性,有害于理性的。哲学用来理解人类生存的范畴也保存了理性与遏制之间的这种联系:凡属于感性、快乐、 冲动领域的东西都意味着是与理性相对抗的,是必须予以征服和压制的东西。日常语言也保存了这种评价,因 为用于这个领域的语词都有带有说教或猥亵的语调。从柏拉图到现代世界,有关‘黄色作品’的法律,对快乐 原则的毁誉一直具有势不可挡的力量。”(注: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1 5页。)
正是这种长达几千年的压制,使人们曾经有过的敏感与激情消失殆尽,成千上万的人开始变得麻木不仁, 无论是春天的第一片新绿,还是夏夜璀灿的星空,无论是云白山青,还是川流石立,都难以激起人们哪怕是一 丝一毫的喜悦,年复一年,月复一月,人们在无动于衷中打发着平凡而琐碎的时光。人们仿佛得了“不感症” ,正如美国阿尔温·托夫勒所说,在现代社会,我们到处可见这种“千百万人的病态性的冷漠态度。”(注: 托夫勒·阿尔温:《未来的震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83页。)而在法国着名文学家加缪的中篇小 说《局外人》那里,我们更可以看到现代人这种对一切都无动于衷的“不感症”的形象而生动的表现。小说的 主人公莫尔索就是一个完全失去了生活激情的公司小职员,甚至面对恋爱、死亡这些人生大事,他的表现都是 非常的冷漠和麻木不仁。
这种感官的异常迟钝和心理性的“不感症”,不仅使人失去曾经有过的敏感与激情,使人的生活变得异常 的贫乏、单调和枯燥,而且更使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人与物之间日益疏远、隔膜起来,他人成为一堵 墙,人变得越来越孤独,越来越绝望。
而审美教育要做的,正是将人的感性从这种理性的长期压制下解放出来,将人的感性从在压制下已经变得 异常麻木、迟钝的病态中解放出来,重新赋予其以感知的敏感和激情。审美教育的这个作用在本世纪初我国大 思想家梁启超那里,被称为“剌”。他认为,小说对人具有四种支配力量,其中之一即为“剌”,所谓“剌也 者,剌激之义也。”他在比较“剌”与小说的另两种支配力“熏”、“浸”时指出:“熏浸之力利用渐;剌之 力利用顿;熏浸之力在使感受者不觉;剌之力,使感受者骤觉。剌也者,能使人于一刹那顷,忽起异感而不能 自制者也。”(注: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第418页。)
而美育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和它上述的感性品格有关。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是以人们对对象的直 接感知为基础的,也是以人的感性不断敏感和丰富为目的的。人的感官如果长期不去感知,就将变得迟钝,就 将逐渐退化。美育正为人的感官提供了一片广阔的感知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日月合壁,山川焕绮,“春秋代 序,阴阳惨舒,”(《文心雕龙·物色篇》)桃花之鲜,杨柳之貌,日出之容,雨雪之状,春风春鸟,秋月秋 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文心雕龙·物色篇》),莫不使人悟以物色,应物斯 感,并进而“心亦摇焉”,“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篇》)
在此基础上人们“神与物游”(《文心雕龙·神思》),“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 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里,不 只是人的感官由于外界的剌激而保持了自己鲜活的生命,并日益地敏感起来,而且人的感情也被不断地激发, 人的想象也不断的丰富起来。
可见,只有审美教育,才能将在理性的长期压制下已经变得麻木和迟钝的感性解放出来,重新赋予它敏感 、丰富和激情。这是审美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其次,审美教育能够泄导人的感性。
人生而就有耳目之欲,就有感知外物的欲望,这是人和外界、乃至整个宇宙联系的唯一桥梁,也是人情所 不能免。荀子说:“故人之情,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耳好声而声乐莫大焉;目好色而文章致繁,妇女莫众焉 ;形体好佚而安重闲静莫愉焉;心好利而谷禄莫厚焉。”(《荀子·王霸》)《吕氏春秋》指出:“故耳之欲 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仲春纪·情欲》)《淮南子·真训》也说:“且人之情,耳目 应感知,心志知忧乐,手足之疾痒,辟寒暑,所以与物接也。”相反,如果不让人去感知,将之“囚之于冥室 之中,虽养之以刍豢,衣之以绮绣,不能乐也:以目之无见,耳之无闻。”可见,不满足人的耳目之欲,不满 足感性所提出的需求,是摧残人性的。
然而,人的这种欲望常常是无止境的,也是盲目的。如果任其自由的表现,不仅对社会,甚至对整个人类 都是十分危险的。这一点,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有很清楚的认识。先秦的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 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荀子·礼论》)荀子这里明确指出,盲 目地追求欲望的满足,是国家穷乱的根源。在《吕氏春秋》那里,作者也告诉我们,盲目地追求耳目之欲,“ 为木革之声则若雷,为金石之声则若霆,为丝竹歌舞之声则若噪……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仲夏 纪》)汉代的《淮南子》也看到了这个危险,它说:“耳目淫于声色之乐,则五藏摇动而不定矣。五藏摇动而 不定,则血气滔荡而不休矣。血气滔荡而不休,则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矣。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则祸福之至 ,虽如丘山,无由识之矣。”(《精神训》)这都是“亡国之音”。明代吕坤更明确地说:“天地间之祸人者 ,莫如‘多’。令人易多者,莫如‘美’。美味令人多食,美色令人多欲,美声令人多听,美物令人多贪,美 官令人多求,美室令人多居,美田令人多置,美寝令人多逸,美言令人多入,美事令人多恋,美景令人多留, 美趣令人多思。皆祸媒也。”(《呻吟语》)
总之,过分地追求欲望的满足,无异于引火自焚,“酒足以狂愿士,色足以杀壮士,利足以点素士,名足 以绊高士。”(杨梦衮《草玄亭漫语》)我国古代的圣人“决不许人类一切的本能,毫无节制,任情放纵。他 取正当的方法音乐地调节本调本能的冲动与官能的享乐。”(注:《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散文精品》,贵州 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3页。)这种“正当的方法”即是“克己”、“格物”。
而在西方,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理性对感性的压抑之所以能够成立并获得巨大的成功,也是基于这样的 前提:“潘多拉、女性原则、性欲和快乐都成了灾祸,是分裂和破坏性的。”(注: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17页。)
可见,对于人生而就有的欲望,既不能不满足它,也不能盲目地满足它。在中外历史上,人们都曾经通过 理性去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古人说:“发乎情,止乎礼义”,这是用“礼义”为感性的满足划出一条度量分界 。在西方,人的感性满足更受到严格的控制,它们绝大多数成为社会的禁区,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禁忌,被驱赶 到了无意识之域。现代西方社会之所以神经症的人格猛增,与此密切相关。其教训告诉我们,理性并不能为人 的感性的满足提供一条正确的渠道。感性的满足应该有自己特殊的途径——这就是审美教育。
而审美教育之所以能够“泄导人情”,也和美育的感性品格有关。首先,作为一种感性教育,美育通过不 断的剌激、不断的感知,从而逐渐唤醒了那些在无意识之域中沉睡多年、积聚多年的欲望和本能,使它们从暗 无天日的黑暗深处来到光天化日之下,美育打开了这只“潘多拉盒子”,并给它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的 和自由的空间,让它们充分地抒发、自由地表现。这里,美育显然和德育、智育不同,后两者对“人情”多是 压抑性的,严格控制的,它只允许某些情感得到有限的表达,而把绝大多数的情感驱进了无意识的领域。
其次,在审美教育中,对于审美对象的感知,依赖于“日常生活意识的垂直切断”(今道友信语),即瑞 士美学家布洛所说的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所保持的“审美距离”,这种距离的存在,使审美主体的感知和情感 的激发以及抒发,并不直接指向现实世界和社会,而是指向某个虚幻的对象和事件,从而可以避免对现实和社 会所可能带来的伤害。
正是美育的上述特征,使美育在渲泻人的内心过分强烈的心理能量方面,远远优越于德育和智育,成为“ 泄导人情”的最佳途径。
最后,审美教育能够升华人的感性。
“升华”(sublimation )是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个术语,指被压抑于意识中的本能冲 动,特别是性本能冲动,转向社会所许可的活动中去求得变相的、象征性的满足。人类文艺创作、宗教活动等 ,都被弗氏说成是性本能冲动升华的结果。
而在汉语中,“升华”一词的含义略有不同。先说“升”。汉语中的“升”有上升、提高的意思,如《诗 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又有“成熟”的意思,如《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 升为大饥。”次说“华”。在汉语中,“华”可喻开花;可指光彩、光辉和有文采;还可表示浮华,如华而不 实。在古代汉语中,“升”与“华”很少连用。
我们这里所说的“升华”对上面两种“升华”的本义都有所吸收,但又有所不同。它既是指将人的感性从 无意识的深处提升到表层,更是指将人的感性从兽性的层面提升到人性的层面,从生物学的水平提升到社会学 的水平,使感性真正成为人的感性。只有在这种提升的基础上,人性才能放射出万丈光芒。
为什么审美教育能够升华人的感性呢?正如上面所说,德育与智育旨在发展人的理性,在它们的具体实施 过程中,常常限制感性,压抑感性,甚至不惜牺牲人的感性来求得人的理性的发展,因此之故,德育与智育不 可能升华人的感性。人类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美育则与前两者有所不同,它主要针对人的感性来进行,这为美育升华人的感性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其次 ,美育之所以能够进行,一个首要前提就是它是超功利的、超实用的,也就是说,它对人的感官的触发、对人 的情感的激发、对人的想象的开启,并不将它们引向实际的对象,引向该对象的某种使用价值之上。欣赏梵· 高的《向日葵》,并不是让人联想到这株向日葵可以结多少瓜子,它结的瓜子好吃不好吃;参观一座古代建筑 ,也不是要人觉得它是否方便实用。相反,动物的感官则不能摆脱其生理本能的约束,它对对象的感知,总是 与自己的生存目的直接相关的。而在审美感知中,则暂时割断了主客体之间的这一实用关系,使人对对象的感 知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度和深度,具有了人性内涵,成为真正的人的感知。这就是人的感性从兽性的水平升华到 人性的水平的基本含义。这种升华之所以可能,正因为与美育所具有的这一特征密切相关。
在中国古代美学中,美学家们在谈到“审美感受”时,曾提到美育对人的这种“升华”作用。清代王夫之 指出:“能兴即谓之豪杰。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拖沓委顿,当世之然而然,不然而不然,终日劳而不能度 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 如盲,虽勤动四体而心不灵,惟不兴故也。圣人以诗教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 ,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注:转引自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2页 )这里,王夫之将美育升华人的感性谈得很清楚,它对人的精神起着一种感发、激励和升华的作用,使人摆脱 昏庸猥琐的境地,成为一个有志气、有作为的朝气蓬勃的人,从而上升到豪杰、圣贤的境界。
三、美育作为感性教育的意义
今天,我们强调美育作为感性教育的一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如果说,感性教育的长期缺乏造成了人性分裂的严重恶果,那么,弥合人性的这种深刻创伤,实现人自身 的现代化,建立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然地呼吁感情性教育的加入、审美教育的加入。
人性分裂的现实,是人自身长期片面地追求理性的发展而压抑感性的发展的结果。这种现象,早在19世纪 就被一些思想家意识到了。席勒就曾经指出:“现在伴随着我们的是,各门科学之间的严密分工,等级和职业 之间的直接分开,国家与教会、法律与习俗之间的隔绝;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工作与报酬之间也都割裂 开来。”在这种情况下,人丧失了它内在的完整性:“人们永远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小断片上,也就只好把自己 变成一个断片了;他们耳朵里所听到的,永远是自己推动的机器轮盘的那种单调无味的嘈杂声音,也就决不能 发展自己生存的和谐;他们不是把人性——人的灵魂——铭刻在自己的生存上,最终却使之仅仅变成了他们所 从事的职业、所耕耘的科学园地的某种标记。”(注:转引自吉尔伯特·库恩《美学史》下卷,上海译文出版 社,1989年,第480页。)
而马克思意识到这种现象的存在,更对它作了深入的分析,他说:当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时,他已经降 而为物,不复为人,他已经失去人性。并且,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变成反对他、同他异化的东西。“劳动的 外化表现在什么地方呢?首先,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 自己的劳动中并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 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 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 劳动。因而,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 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最后,对工人说来,劳动的外在 性质,就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 别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93~94页。)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这种现象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遍及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从而导致现 代社会病态人格激增这一不争的事实。在艺术家的笔下,我们更可以看到这种片面、病态人格令人触目惊心的 奇形怪状。在杰克梅弟的“九个人像的构成”中,我们看见,人已经失去了自己曾经有过的丰富性与整体性, 失去了自己的血肉,而被抽象成为火柴棍式的人物;在杜桑的“走下楼梯的裸女”中,人的形象仅仅是依稀可 见,转瞬即逝,人已经没有固定的形体可以把握;这种现象在立体主义的艺术作品中,更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 步,活生生的个人被肢解成一个个碎片,东一片、西一片地堆集在画面上。总之,在现代西方艺术作品中,再 也无法找到一个完整的、清晰的人的形象了,我们不再知道自己是什么?像什么?在这里,人不只是一无遮蔽 ,而且被剥了皮,被碎尸万段,身体的各部分被摔得到处都是。
这里,人性的分裂已经危及人类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实现现代化的一大障碍,如果任其下去,就不只是 现代化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类本身的前景也将会是十分的暗淡。
当然,人性分裂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不能否认的是,感性教育的长期缺乏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要弥合人性分裂的这种深刻创伤,不自觉地进行感性教育(也就是审美教育)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感性教育的长期缺乏还造成另一个严重的恶果,这就是,一旦理性的控制减弱,感性获得较前 宽松的表现空间时,由于感性不能正确地抒发和表现自己,它就很容易出现蜕化、物化的倾向,陷入感性沉沦 的误区。事实也确乎如此。我们今天受众众多、影响广泛的大众文化就明显地存在着上述倾向。无论从哪个方 面看,大众文化都是一种感性文化。从它的起源看,它是解放了的大众和解放了的感性的产物,是欲望和科技 结合的产物,欲望是大众文化生产的动力,又是大众文化消费的动力。同时,大众文化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 正是后者为它的兴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条件,并决定了其传播方式,即它是直接的、直观的,也就是说, 借助于大众传媒,它能够直接诉诸于大众的感官。并且,大众文化的崛起反映了大众的需要(审美需要),这 种需要最主要的是感性的生命的需要。因此,大众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感性文化,它重感性、重世俗生活、重享 受娱乐,它是反理性的,体现的是感性对理性的反抗。
应该看到,大众文化的崛起有其进步的意义,一方面,它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抗拒的民主潮流,另一 方面,它也反映了人自身要求感性发展的呼声。千百年来,人的感性一直处于被压制、被扼杀的境地,人自身 也因此而沦入悲惨的命运,直到今天,感性才终于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然而,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人倘 若不能“克己”,以为片面地执着于感性,就能真正地获得快乐和得到发展,那也将大错特错,这给人类带来 的只能是感性的沉沦和整个人性骇人听闻的堕落。因为感性文化(其中不乏性文化、灰色文化、白色文化等) 对于理性、价值和传统的消解几乎是致命的,它所到之处,使触及到的一切都化为笑料,使理想和价值都化为 乌有,理想没有了,标准没有了,它陷人类于官能的黑暗的假象世界之中,如斯,人类的前途真是岌岌可忧!
可见,在大众文化这种片面的感性解放中,人类所获甚少,所失很多,不仅失去了自我,而且失去了精神 ,因此,仅有感性的解放与渲泄是不够的,在解放和渲泄感性的同时,还必须要有感性的升华,一句话,必须 要有感性教育,也就是要有审美教育!
这些都表明,在今天,感性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十分的迫切,它反映了人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反映了 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甚至完全有理由这样说,如果今天再不重视人的感性发展,如果再不把作为感性教育 的美育纳入现代教育体制,人自身就没法发展,现代化也不可能最终实现。
2、动画
就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动画长期处于弱势。很少有人提及创新的因素,也很少有人把中国动画的发展速度与动画的创新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而当我们认真地从创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动画的时候,会发现中国动画是那么的孤立无助,如果我们再仔细审视中国动画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尴尬和无奈便会相伴而来。文化不仅要传承,而且还要创新。我们惊叹迪斯尼动画的长盛不衰,却很少从扬弃的角度研究迪斯尼动画的模式。一部好的作品,要有自己的精神。在亚洲,我们是最大的国家,但我们的动画却不是最好。看看我们的近邻日本,他们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迪斯尼的路。他们同样获得了成功。在我的记忆里我们这一代在小时候大部分看的片子都是那些日本的动画片。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做的真的很好,我很喜欢他们动画片中的那些角色,真的很好,有特点。他们创作的题材很多,而且有很多都是十分有个性的东西。比如着名的有《圣斗士星矢》。还有〈灌篮高手〉,〈千
与千寻〉等作品。他们还在很多方面有作品。比如体育类,他们有那些〈棒球英豪〉,〈足球小子〉,〈网球王子〉等好的作品。在那些格斗方面,他们更是很有特点.像那些好的作品里面,有多少是很着名的大作啊。〈幽游白书〉,〈北斗神拳〉,〈拳皇〉等作品都是很受欢迎的。在我小的时候,这些作品的图书或者是光盘以及画册都卖的是十分火热,几乎是人人都看,人人都喜欢。对于一部动画片来说,我们那个时候要的是它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对于它们的社会意义和技术含量都没有去考虑过,也就是说,好的作品是以观众为评委的,我们动画人要做的是满足他们的要求,让他们欣赏到可以很满意的高水平的动画片。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中国的动画还是很有优势的,因为我们中国有着很久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我们可以写的东西很多,比如说我们国家的一些过去的传说,小说,神话故事,以及那些名着的改编等都可以是题材的方向。我个人认为以前的一些中国的作品有很多是很好的。比如〈神笔马良〉,〈大闹天宫〉〈三个和尚〉〈葫芦娃〉等。
我做为一名未来的动画制作者我很希望让自己的作品里有自己的元素。我将来可以自己写些剧本,因为我业余时间写作有两年,我不间断的写作。也有几本自己的作品,都是未来要做动画的。我是个比较喜欢听歌的人,我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在那些歌中获的启发,有时候摸到一首很适合自己心情的歌,我会把它做为一个灵魂,用笔来编写一个自己的故事。我想这对我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我可以自己搞全创。一部好的作品,要有自己的精神。
再说一下动画的主要角色。我个人认为,在一部比较完美的作品中?/div>
⑵ 网球王子中冰帝、青学、立海大的资料
青春学园网球社团青春学园,来源于日本动画片《网球王子》,是运动题材的励志动画。青学网球社在东京都素以强校着称。社员均视彼此为敌手,环境中弥漫着连一秒钟也不容松懈的紧张感,正是这严苛的竞争意识,才塑造出青学网球社高超的水准。青学网球部以独创的练习方式、重视选手自主性的指导方式,一手建立起青学的地位。成员:越前龙马、不二周助、手冢国光、桃城武、菊丸英二、大石秀一郎、乾贞治、海堂薰及河村隆。
概述
在美国JR.大会取得4连胜的天才网球少年越前龙马受到曾为网坛风云人物的父亲越前南次郎的召唤回到日本,并进入名门学校青春学园中等部的网球部。网球部的教练是父亲南次郎的前辈龙崎,队员以部长手冢国光为首,副部长大石秀一郎,拥有卓越的球觉的天才不二周助,擅长特技打法的菊丸英二,彻底的数据主义的乾贞治,一拿起球拍就好像变了另一个人似的的河村隆,喜怒哀乐无常的桃城武,体力过于常人的海堂薰……龙马的目中无人虽然不招队友们的喜爱,但他以其压倒性的实力让人对他刮目相看……
编辑本段青学总资料
青春学园国中部(SEIGAKU 东京私立) 总生徒数:1442 男731 女711 1925年建校 占地面积:不明~ 校长:石川博之 宗旨: 本校标榜透过各式各样的的活动来培育文武兼备的人才。 理念: 1~采取一贯的教育体系令学生们可自由选择学习范围。 2~透过社团活动和委员会活动来学习集体生活。 3~以充实完善的设备让学生们轻松享受学习的乐趣。 校内设施: 教学大楼~宽敞舒适 网球场~五块培养下一任王者的理想场地。 福利社~以合理的价钱满足学生们的需要(食物为主) 游泳池~除了游泳,也有水球和水上芭蕾的设备。 体育馆~举行典礼和活动的地方。 操场~学生挥洒汗水的地方。 其他~校园周围种满了樱花,杏树等多种树木,让整个学校绿荫环绕。 年中例行活动: 开学/入学典礼 迎新会 家庭访问 体能测试 身体检查 制服换季 运动会 恳亲会 暑假游泳/补习教室 联合游泳比赛 高中说明会 联合田径比赛 学生会选举 修学旅行 英文检定试 文化祭 联合音乐会 远足 家长会 大扫除 滑雪教室 书法展 校园新生开放日 研修会 新生入学考试 电影会(只限三年级) 榭师会 毕业典礼
社团介绍:
运动部~男子网球 文化部~文艺 ~女子网球 ~美术 ~男子篮球 ~戏剧 ~女子篮球~新闻 ~男子排球~科学 ~女子排球 ~摄影 ~乒乓球~广播
青学成员图片 (20张)~棒球 ~音乐 ~曲棍球 ~吹奏乐 ~羽毛球 ~合唱 ~美式足球~插花 ~田径 ~茶道 ~游泳 ~剑道 ~柔道 ~弓道(射箭) ~相扑
编辑本段网球社介绍:
贯彻到底的集中力!! 切忌轻忽大意和过度自信的竞争意识深入其中。 青学网球社在东京都素以强校着称。社员均视彼此为敌手,环境中弥漫着连一秒钟也不容松懈的紧张感,正是这严苛的竞争意识,才塑造出青学网球社高超的水准。 社长/手冢国光(三年级) 副社长/大石秀一郎(三年级) 会计/西秀人(三年级)(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物品管理/桑原直哉(三年级)(亦不详其姓字......) 顾问/龙崎堇 总社员/ 33 名 星期一:一年级:挥拍二、三年级:基础练习 星期二:休息(比赛前则是练习) 星期三:一年级:挥拍二、三年级:基础练习 星期四:休息 星期五:协同练习/正选球员自由练习 星期六:一年级:挥拍二、三年级:基础练习 星期日:休息(自主练习) 晨间训练项目( 6:50 ~ 8:15 ) 全体:慢跑一年级:挥拍 500 下 二、三年级:自由练习 * 比赛前是正选球员的特别练习 (每天固定跑步,培养基本体力及精神力) 练习时,通常按实力以校队成员、2-3年级及1年级来分组进行。跟实力相当的队友相互较劲,能提高选手们的士气。 顾问: 龙崎堇 以重视选手自主性的指导方式,一手建立起今日青学的地位。借由绝妙的人心掌握技术恩威并施,激发选手的实力。 ~球队战力 单打: ★★★★★ 双打: ★★★☆☆ 场外指导:★★★☆☆ 综合能力:★★★★☆ 青学独创的练习方式 把球涂成不同颜色,然后将丢过来的球击中与球同色的三角锥。校队则会以不同于一般练习的独到方式强化实习。(渐渐加快指令来强化集中力) ~青学网球社社办 电灯开关~社办的电灯多为总是最早到的大石打开的,如果不节约用电的话,会挨手冢的骂。 长板凳~塑胶制的长板凳,主要是高年级学长在使用,要是乱堆东西在上面,手冢会大发雷霆。 急救箱~社员练习受伤时所使用的急救箱。因为已经用惯了,连到大赛会场也会带着去。 奖杯~刚创社时所获得的奖杯就随意地摆置在这里。近年拿到的则陈列于校内。 移动式的白板~上面写着当天的练习项目或是比赛日期等时间表。 网球框:整笼满满的网球。和放在仓库里的不同。这些是为了个人练习用而放置在社办的。 青学校队制服 用色设置成蓝、红、白。跟青学校徽用色相同,以冷静的蓝,热情的红,纯洁的白作为主题。里面自由穿着,基本上是要穿吸汗性强的青学POLO衫,但也可以穿T桖。
编辑本段~FANS 对青学的问答~
Q1:青学每位网球社员的学业成绩各是如何呢? A1乾:手冢是个有学生会长风范的优等生。学年第一名是大石吧。听说一年级的堀尾成绩不好。如果只看数理科的的话,我应该就是学年第一名了吧。 Q2:操场一圈大约多少公尺? A2桃城:一圈有240公尺喔。应该比田径跑道短吧。这么说来,我跑了100圈,不就等于中了24公里?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耶,不是开玩笑的喔。 Q3:不二同学,青醋喝起来的滋味如何? A3不二:当时我突然全身无力。。。其实喝下去过后,我脑中有一阵子是一片空白。印象中在喝下去的那一瞬间,是还觉得没问题的啦。老实说,我不太敢喝醋。 Q4:有没有校队以外的三年级社员? A4手冢:三年级共有9位。解答完毕!! Q5:桃城同学,你对小杏有什么感觉? A5桃城:小杏?喔 橘妹啊?我现在满脑子只有网球,小杏只是打网球的同好啦!哈哈哈。。。。我,我是说真的嘛。 Q6:大石好像满会打保龄球的,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打的呢?而且你还说“真怀念”。。。 A6大石:是小时候。原本梦想要成为职业选手的章高叔叔教我打。只不过后来他却去当医生了啦。 Q7:龙马是从几岁开始打网球的? A7龙马:不记得了。而且我家又一直都有球拍和网球,该不会一出生就开始打了吧。
学校名称:冰帝学园 网球队成员组成: 迹部景吾、芥川慈郎、桦地崇弘、忍足侑士、向日岳人、宍戸亮、凤长太郎、日吉若等。 冰帝网球队主要成员阵容
球队介绍: 动画中去年的全国季军(漫画原着的去年全国季军是四天宝寺),东京地区都大会冠军,被真田称之为每年都会出现在关东大赛的最好球队,拥有超过200人的网球部,拉拉队声势浩大,在冰帝只要有实力就可以成为正选,但正选球员一旦比赛失败就立刻被剔除,每次都要到关东地区大赛才显示出真正的实力。
基本信息
HYOTEI GAKUEN ■学园升学体制 幼教部→国中部→高中部→大学部 (均为推荐入学) ■总学生人数:1652名 男生1021名/女生 631名 ■校地面积:36845平方公尺 ■创校年:1919年
冰帝学园国中部校歌
山上吹来 如雾低云 冰帝 晨光中益显清明 朋友啊 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夕阳
冰帝学园 动漫剧照(20张)大声高唱 因为你 我们共同行动 一起培养 正直的心 联系彼此的友情 是多么美好 冰帝 冰帝 其名已高 伟大的 期待与功动 背负于身 日日勤奋不懈 缅怀 贤明的前辈们莫忘恩泽 牢记于心 文学道上 信步而行 师长壮丽 而又欣欣向荣 冰帝 冰帝 其名遍天下 美好典范 广传于世 声誉远播 直至远方 高举遵奉的是真理
冰帝学园 漫画版图片(3张)一心一意 贯彻到底 吾校为碉堡 吾等更为灯火 照耀校舍 千秋万岁 冰帝 冰帝 其名永受尊崇
上下学时
上下学时,基本上须穿着基本服装。通常方式为步行、搭公车、电车等其中之一,若有监护人以及代理监护人同行,也可以私家轿车接送。
课外活动
对于社团活动和学生会活动的推动也不遗馀力。从与他校交流频繁的这些课外活动当中,学生们应可体会身为“学生代表”的责任感。
海外留学体系
领先国际化时代,本校自古以来即致力于海外交流。透过与国外4所姊妹校之交换留学及进修旅行,让学生亲身感受海外的风气。再则,活用这种经验而就职的人也不在少数。
课程内容
必修科目: 国语:Ⅰ-白话文 Ⅱ-古文 Ⅲ-汉文 数学:Ⅰ-代数 Ⅱ-几何
冰帝学园 动漫宣传图(10张)理化:Ⅰ-科学/化学 Ⅱ-物理 Ⅲ-生物/地球科学 社会:Ⅰ-地理 Ⅱ-历史 Ⅲ-政治/经济 英语:Ⅰ-英语文法 Ⅱ-英语读本 Ⅲ-英语会话 体育:Ⅰ-器械体操/室内球类 Ⅱ-田径/户外球类 技术、家政:Ⅰ-技术 Ⅱ-家政 Ⅲ-医疗 选修科目: 音乐/美术/电脑/书法/德语/法语/希腊语/西班牙语
运动社团
网球社 棒球社 足球社 橄榄球社 田径社 篮球社 排球社 美式足球社 桌球社 游泳社 西洋剑社 剑道社 柔道社 弓道社 空手道 马术社 女子软式垒球社 登山社 滑雪社 器械体操社 啦啦队 啦啦队长社 跆拳道社
文化社团
文艺社 英语研究社 语言学社 数学研究社 物理社 化学社 美术社 合唱团 吹奏乐社 电脑社 天文学社 广播社 模型社 将棋社 围棋社 近代戏剧研究社 摄影社 书法社 烹饪社 茶道社 新闻社 话剧社
去年度 社团活动主要成绩
网球社 打进全国大赛前16名 棒球社 晋级全国大赛 排球社 晋级全国大赛 合唱团 全国合唱比赛第4名
年中例行活动
4月 入学典礼/开学典礼 迎新会 校庆 5月 远足 期中考 校内球类大赛 6月 幼教部、国中、高中、大学交流会 偏差值测试 地区交流对抗赛 7月 期末考 歌剧鉴赏会 校内游泳大赛 学生总会 结业典礼 8月 森林学校教学 姐妹校研习旅行 9月 开学典礼 学生会选举 社会科见习 10月 期中考 运动会 修学旅行 11月 文化祭 辩论大赛 期末考 12月 恳亲会 高中部见习会 结业典礼 滑雪教室 1月 开学典礼 新春开笔大会 合唱比赛 2月 新生训练 期末考 3月 急救研习营 毕业旅行 毕业典礼/结业典礼
编辑本段冰帝学园网球社介绍
简介
冰帝学园国中部 社员总数超过200人!绝不勾结徇私的真正“战斗集团”。 去年抢下都大赛冠军的强校。确保其强大威力的,是坚强的阵容和彻头彻尾的实力主义。 不流于私情只重视结果的态度将他们推向高峰。
立海大附属中学,神奈川私立学校《网球王子》中,青春学园队员在关东大赛和全国大赛决赛上对抗的对手,被称为王者的学校。由部长幸村精市和副部长真田弦一郎领军,连续2年称霸全国大赛。
目录
网球社简介
体育科目实习体育科目范围
运动类社团活动
运动类社团战绩
连续2年称霸全国大赛
网球社介绍球队战力
日常活动
立海大网球社社办
问题时间——帝王的漫谈
关东大赛对战青学成绩(TV版)
关东大赛对战青学成绩(漫画版)
人物档案幸村精市
真田弦一郎
柳莲二
切原赤也
丸井文太
胡狼 桑原
仁王 雅治
柳生 比吕士
真田给正选成员的字
立海大出场网球社简介
体育科目 实习体育科目范围
运动类社团活动
运动类社团战绩
连续2年称霸全国大赛
网球社介绍 球队战力
日常活动
立海大网球社社办
问题时间——帝王的漫谈
关东大赛对战青学成绩(TV版)
关东大赛对战青学成绩(漫画版)
人物档案 幸村精市
真田弦一郎
柳莲二
切原赤也
丸井文太
胡狼 桑原
仁王 雅治
柳生 比吕士
真田给正选成员的字
立海大出场
展开编辑本段网球社简介
连续2年称霸全国大赛 立海大网球部正式成员
,战绩卓然超群。由部长幸村精市和副部长真田弦一郎领军,全体社员团结一致达成了全国二连霸的战果。立海就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存在,是国中网球界里实力NO.1的代名词。学校简介 出自许斐刚原作动漫《网球王子》。 青春学园队员在关东大赛上对抗的对手,实力出奇的强。被称为王者的学校。 立海大学附属国中(Rikkai daigaku fuzoku chuu),位属神奈川私立中学。本校历史悠久,续业彪炳。创校至今,已造就出无数诚实、正直、充满理想与希望的学生。可以向各位保证,这里正是在青少年这段人生黄金时期淬励自我的最佳场所。 ■校长吉泽勉的问候 本校三宝即为历史,环境与学生。欢迎各位也来和优秀的学长们共同歌颂青春! 立海大同人
■总学生人数:2677名 (男生1514名,女生1163名) ■校地面积:70000平方公尺 ■创校年:1878年 ■年中主要例行活动 迎新会(四月份开学) 修学旅行(可自由选择海外或国内) 海原祭(中、高、大学部联合文化祭) 运动会 校外观摩 高中、大学观摩会 中、高、大学部学生恳谈会 滑雪教室 新春开笔大会 合唱比赛 ■培育出对凡事都会全力以赴的炽热灵魂 [智育]、[体育]、普重乃教育之基石 我们认为人类乃是由[身]与[心]所构成。让学生在这两方面健全、顺利地成长正是我们的使命。而成长茁壮后的诸位在成年出社会后将有何种表现则是我们最热切的期待。 想要稳健踏实又快乐地生活在这严酷的现代社会里,智慧是绝对必要的条件。不提倡分数主义,货真价实的[智育]就在这里。 由学生自行选择学科,尊重自主性的课程设计 在社会及外语方面,学生可将学习重点放在自己所喜欢的领域。尊重学生自主性乃是本校的教学宗旨。 立海大同人
培育出富有国际色彩的学生 本校积极实施外语教育、招收留学生,并编入外籍学生,已建构成一个足以培育出[国际人]的教育环境。 在校生杰克桑原的话:我也想要进军全世界!我是日本和巴西的混血儿。终有一天要以网球超越全国的国界。 ■选修科目范例(由学生自行选择学科,尊重自主性的课程设计) 社会学包括经济,历史,公民。 外语包括英语,法语,德语。 ■国中→大学的一贯教育 之所以实施由国中连结到大学的一贯教育,乃是出于本校想要终生守护学生的这份责任感。 ■以强建的体魄活泼生活 有健康的身体才有社会生活。本校的体育教育驰名全国。长期的经历与技术的累积,也表现在社团活动的比赛中。
编辑本段体育科目
即使是日常进行的体育授课,我们也透过异于外校的丰富多样实习科目,让学生们在愉快的环境下锻炼强健的体魄。
实习体育科目范围
足球 棒球 立海大正式队员(庆祝版)
篮球 排球 羽毛球 躲避球 叠罗汉 垫上运\动 单扛 游泳 五人制室内足球 槌球 手球 沙滩排球
运动类社团活动
运\动类社团活动方面,本校有多数社团名震全国。透过全国性的活动,可培育出强健的体能和团结力。
运动类社团战绩
网球社…县大赛冠军、关东大赛冠军、全国大赛冠军 立海大网球部正式队员(休闲版)
棒球社…县大赛冠军、全国大赛冠军 篮球社…县大赛冠军、关东大赛亚军 排球社…县大赛亚军、关东区选拔交流赛亚军 垒球社…县大赛冠军、关东大赛亚军、全国大赛亚军 田径社…县大赛团体组1000M接力赛冠军 相扑社…县大赛团体组亚军
连续2年称霸全国大赛
网球社的战绩卓然超群。由社长幸村同学和副社长真田同学领军,全体社员团结一致达成了全国二连霸(现阶段)的战果。
编辑本段网球社介绍
连战皆捷乃宿命!自尊超强的不败帝国!! [立海大附中]是国中网球界里实力的代名词。这支面对来自全国各地强敌环伺,仍能坚守王座的日本第一军团,也是全国律纪最严的军团。
球队战力
单打:★★★★★ 双打:★★★★★ 场外指导:★★★★☆ 综合能力:★★★★★
日常活动
部长、教练/幸村精市(3年) 副部长/真田弦一郎(3年) z总部员/52名 月:全体会议 火:基础训练 水:基础训练和练习赛 木:基础训练 金:正选会议和练习赛 土:上午基础练习下午集体练习 日:练习赛 晨练时间: 7:00
立海大网球社社办
◆ 照片 大赛优胜时所拍摄的选手团体照。由于建校历史悠久,也有黑白照片点缀其间。 ◆ 奖杯 常胜历史所堆砌出的优胜奖杯和奖牌!对社员极具激励之效。 ◆ 白板 在用来记录出席状况及预定事项的白板上方,写着意为保持平常心的[坚忍不拔]标语。 ◆ 置物柜 练球之时放置制服及学业用品的置物柜,大家总是排放得很整齐。 ◆ 书架 收纳有本校过去比赛和别校情报等等资料的书架,由柳负责管理。
问题时间——帝王的漫谈
Q1:立海大中的实力有多强呢? A1幸村:请观看我们的比赛。我们的战绩是连续十五年关东大赛冠军,连续两年全国大赛冠军。但比起数字,还是观看比赛较容易体会我们的实力呢。至少我是这样。(话外音切原:部长还真是自大!幸村:不是自大,是自信。) Q2:立海大附中为何会这么强大? A2真田:因为坚持不懈的努力。据说本校从以前便致力于体育方面的教学。不过最大的因素想必还是社员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吧。 Q3:真田副社长看起来很恐怖,实际上又是如何呢? A3(丸井):很恐怖?啊。。果然大家也都这么觉得他很恐怖吗?大家的确都说副社长的脸很恐怖喔!啥?不是在讲他的脸?哎呀!真抱歉。 Q4:切原同学为什么眼睛会变红? A4(桑原):是血压升高吧?虽然当事人好像并未察觉,可是那小子只要一兴奋起来就会热血沸腾。眼睛的血管也就是因此才充血的吧?托他的福,总是害得我们跟着倒霉。 Q5:立海大附中过去曾有在正式比赛中战败的纪录吗? A5(切原)这个嘛……毕竟本校历史悠久,所以或许也曾输过。只不过最近都是连战皆捷啦。而且将来也会继续赢下去。 Q6:立海大附中好像相当地强,你们平时都做些什么样的练习? A6(柳生):让我来告诉你吧。首先,礼拜一要。。。哎呀,练习表是最高机密。很抱歉,难得你都问了,我却无法奉告。 Q7:文太嘴里总是嚼着口香糖,你喜欢什么样的口味? A7(文太):青苹果口味。……还有葡萄口味、蓝莓口味、草莓口味、蔓越莓口味……我好像每样都喜欢。唔!口水快流出来了。 Q8:三年级走后,切原能带好立海大网球部吗? A8:真田:以他的实力应该没有问题。 幸村:性格可能要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