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帮忙分析一下《恰同学少年》中的刘俊卿,谢谢!
论《恰同学少年》中的刘俊卿
刘俊卿,片中的一号反面教材,集卑劣人性于一身。他善恶不分,良莠不辨。演员很好的演绎出这个人物一点点堕落的过程。
那么,这个人物,我们到底应当怎么去看待他的堕落呢?对于他,是要一棒子打死,还是应该给与同情呢?
我个人看完这部电视剧,对刘俊卿这个人物,是非常怜悯的。
电视剧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他是个很聪明、很上进,想要出人头地的年轻人。他渴望被尊重,渴望得到幸福。他热烈地爱恋着少女一贞,他心疼他的父亲和妹妹。
然而,他终于走上了堕落的道路。一个一心想上法律学堂,想当法官的青年,由于没钱,不得以去上师范。但他的作弊导致他被开除,最后成为了汤芗茗的走狗。汤垮台后,他加入黑社会,继续做着有悖天良的事情。
那么,他到底是为什么而堕落的呢?
我们先看他的性格。
这个人物,最大的性格特征,是自卑。他生在贫穷的家庭,长期受到外界的嘲笑欺侮,他因此想要有一天出人头地,获得体面和财富。然而,他骨子里却都是自卑。
这个自卑,不可小觑,他是刘俊卿许多卑劣行为的根源。比如他偷考卷,就是原于嫉妒心。嫉妒实际上就是自卑引发的。一个自信饱满的人,是不知道什么叫嫉妒的。嫉妒心又导致了他做出卑鄙的行为,使他丧失道德标准。所以,我们可以说,刘俊卿性格的最大特点,就是由自卑而导致的极端利己主义。
导致他命运的第二个性格特点,则是没有善恶辨别力。他信奉强者法则,而从不考虑当权者的政治立场。他不惜一切代价努力往上爬,其实不过是做着黄粱美梦罢了。因为他所依托的,是没落的封建余孽势力。他把自己的前程寄附在衰落中的袁世凯统治集团上,是必然没有好结果的。所以,他是个完全没有政治观点的人。
可是我为什么要怜悯他呢?
因为他的堕落以及他性格的形成,负主要责任的,不是别人,而是社会。
在一个笑贫不笑娼,道德体系衰弱的金钱社会中,他从小经受的是外人的冷眼、嘲笑,他的自尊得不到满足。社会所给他的,只是冷遇,他所拥有的,只有自卑。自卑的同时,他又必然渴望成为那些有权有势的“强者”,他瞧不起自己,瞧不起穷人。
有人会问,为什么剧中毛泽东、陶斯咏、蔡和森等人就那么光明磊落呢?
陶斯咏以及向警予,出身名门,骄傲还来不及,哪来的自卑呢?
毛泽东天生一副“天下第一”的自我意识,这样的人,怎么会不光明磊落?
和刘俊卿家境最像的,是蔡和森。然而蔡和森没有自卑感,因为他有一个好母亲,一个虽然在糊火柴盒却能够背诵拜伦诗歌的母亲。这样的母亲,给与儿子的,绝不仅仅是文采,而且还有自尊和正确的思想。
蔡和森与刘俊卿在片中有多处对比。吃剩馒头一出戏,是针锋相对的一场戏。两人的差别清晰可见。
除了社会原因,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家庭。
刘的父亲错就错在对刘俊卿的娇惯。这种娇惯,使刘俊卿身在贫穷,心如少爷,最后使他的心灵无法接受自身的处境,终于导致人格扭曲。
这里我特别要说的是民国时代作家张天翼的一篇短篇小说《包氏父子》。
里面的包氏父子,凝刻了当时无数像刘俊卿父子这样的形象。大家可以去读一下。
相比之下,蔡和森的母亲,就一定不会像刘父这样,把外人当老爷,把儿子当少爷。蔡母身上,我们感受得到她毅然离开封建家庭的铮铮骨气,感受得到他教育儿子的良苦用心。有了这样的母亲,才会有蔡和森这样的好青年。
刘俊卿堕落的最后一个原因,是他个人。我们看到,在电视剧中,刘俊卿身边有多少好的榜样,多少好的老师,可他偏偏只认准纪墨鸿。刘俊卿身在一个朝气蓬勃的学府,没有去反思和改造自己,而是固步自封,坚守着出人头地的狭隘思想,这本身就是可笑可厌的。
他眼里只有对子鹏这样的少爷的羡慕;只有对纪墨鸿这样的衣冠楚楚者的羡慕。他眼里没有国家兴亡、没有是非正误,而只有他自己。
综上所述,这样一个人物,他的品行是恶劣的,是一个标准的反面人物。
然而我们从他身上看到的,不应该仅仅是卑鄙和无耻。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造成这种卑鄙和无耻的社会时代。只有价值观扭曲的社会,才会造就出人格扭曲的人。
同时,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个孩子,应该给与更多的关爱和教诲,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给与他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长大以后活得正值、光明、自信。
刘俊卿这个人物,有他值得同情的一面。一个有着聪明才智和幸福追求却人格被毁坏被扭曲的青年,其命运是非常可悲的。当你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来分析他,你会发现,你心里留下的只有不尽的叹息。
部分评论:
——“他心疼他的父亲和妹妹”
他心疼他们吗???
害怕丢面子,父亲的摊位摆在一师门口会遭到他的反对;父亲是他口里的挑夫,以至于作弊要被开除了,父亲只敢求情不敢相认。
为读法政学堂父亲去借高利贷,妹妹阻止父亲他却跟着去了。他在堂口甩手而去,也只是因为马疤子践踏了他的自尊。
父亲劳累多病还要给他洗一个星期的脏衣服;父亲的咳嗽打扰了他写情书的思路,他会极其不耐烦。
妹妹典给人家做丫环,父亲没白没夜摆小摊,钱挣得那么少,债欠得那么多,他骗他们的血汗钱买皮鞋。
他可真是心疼他们啊!
马疤子在剧中说了一句相当有水平的话——“小子唉,你要是还有良心,就不该把你爹往死里逼!”这句话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在农村,有很多家庭为了供出一个大学生,所有的兄弟姐妹都辍学,有些姐妹甚至于去出卖肉体;父母亲变卖所有的东西,借遍所有的亲戚,托着病残的身体打工,得了病就等死。这个被供出来的大学生,他是不是在把亲人往死里逼???读书很重要,改变命运很重要,可是代价是不是太大了?!而且就我所看到的,又有几个读了大学的农家孩子报答了可怜的父母和兄弟姊妹?他们要么能力不够,要么仍在自我奋斗的路途中无暇顾及他人。
说着说着话题扯远了。我要申明的一点是,穷人家的孩子为改变命运发奋图强是对的,但不能以牺牲父母和兄弟姐妹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道德良知为代价。这样的人即使学有所成,对社会也不会有什么贡献。
刘俊卿成长启示录
刘俊卿的人物是虚构的,但是精神实质却是真实的。
这个人可怜、可恨、可悲、可恶。堪称《恰》剧最复杂的人物形象。因此,网友们讨论的也最多。从这个人的成长身上,我们应该反思。
我们该反思,自己是否也有鄙视劳动、鄙视劳动者的目光;我们该反思,自己是否也有爱慕虚荣的一面;我们该反思,自己是否有为了成绩,不惜作弊的纪录?
学校教育是成功的吗?一师的伟大,大家有目共睹,刘俊卿不也是一师的吗?这说明什么,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而且有时候显得那么无力,你告诉学生众生平等,学生在社会上却遭受歧视,你告诉学生仁者爱人,学生却遭受压迫。怎么办?刘没有勇气挑战社会,只能悲哀地去屈从。而现实社会,又有几人可以站出来大声说:“这样不对!”很少。学校教育的一点烛光很可能被社会巨大的黑暗笼罩的!
家庭教育是成功的吗?刘的父亲是个好人,他付出了许多,可能是付出了太多,不让干活,就是教他鄙视劳动,向高利贷者下跪、向校长下跪,就是教他向权力俯首。
人的本性就是这样的吗?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更重要的还是刘这个人自己的问题。蔡、毛等虽然贫困,却是精神上的富有者,而刘没有可供炫耀的资本。
没有为刘开脱的意思,只是想如何避免。看到刘的时候,我常想起马加爵,他们像吗?
贫穷不可以成为卑贱的理由,而应成为奋发的动力!
刘俊卿和徐文强其实是一种人
刘俊卿和许文强其实都是一种人,当时知识分子能选择的道路1.象鲁迅和毛泽东那样用自己的方式救国2.象还珠楼主那样做个畅销书作家或者在学校里教书不问世事3.象刘俊卿和许文强那样行走于江湖恭行于当初自己所痛恨、所鄙视的事。
所以我认为象刘俊卿和许文强这样的人必须死中国才能活。
② 钬沧伆钖屽﹀皯骞粹濊繖5涓瀛楁槸浠涔堟剰镐濓纻
鎭板悓瀛﹀皯骞达细闾f椂钖屽︿滑姝e奸潚鏄ュ勾灏戙
③ <恰同学少年>中的主要人物有
主要人物有:
谷智鑫--饰毛泽东 徐亮--饰蔡和森 钱 枫--饰萧子升高梓淇--饰刘俊卿 练束梅--饰陶斯咏 钱 芳--饰杨开慧
赵冉--饰向警予 陈锐--饰杨昌济 李强--何叔衡
毛泽东
毛泽东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自己感兴趣的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以及诗词文章知识和思考方法,并立志成为一个以教育救国为理想的非暴力改良主义的信仰者。然而,过于峥嵘的个性与严重的偏科现象也使他一再触犯校规。
在对待如何正确教育并处理毛泽东的偏科行为时,老师们既恨铁不成钢又不知如何达成统一意见。惜才如命的孔校长最终选择了尊重其个性,放手让其发展——毛泽东成了校长特许的“特殊学生”。
蔡和森
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毛泽东、萧子升等优秀青年结下了友谊。
向警予
因共同的志趣与毛泽东等人走到了一起。他们和同学们一起组织并主导了一个读书会组织。这个读书会成了学生们学习、交流与情感发展的纽带。
练束梅
长沙商会陶会长的女儿陶斯咏,在书店看中一本《达化斋读书录》,不料此书却同时也被一高个青年看中,青年因无钱买书悻悻离开,陶斯咏追上将书送给青年,青年追问斯咏的姓名地址,斯咏却不肯告诉他,青年只能追在后头喊:“那你来找我吧,我就住前面湘乡会馆,我叫毛泽东。”
萧子升
由于父亲突然生病,恪守孝道的萧家兄弟被迫放弃远赴北京,彷徨中,子升却看到了刊有一师招生广告的报纸。得知萧家兄弟准备报考不要学费还提供食宿的一师,同样没凑够考北大学费的毛泽东考虑再三,也不得不屈从于现实,决定与他们一同报考。
《恰同学少年》通过独特的视角、凝重的思想内涵和高品位的叙事手法来解读伟人高尚的人生品格,改变了以往那种观念保守、呆板严肃、满口说教的形象,用更时尚的文字、更清新的风格,更开放的态度来拍摄,实现了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创作立意和创作风格上的突破和超越。
它从中国上个世纪大变革时期的历史背景下手,以讴歌毛泽东为代表的大批优秀青少年积极向上、不断追求探索的气魄为基点,弘扬了一定时代背景下的青年人所具有的朝气蓬勃的精神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