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
1、多尊重,首先,我们都是一个个体,都享有平等的权利,虽然他们有一些身体上的缺陷,但是我们应该在同等的平台上,对待他们,多尊重他们,很多残疾人士,本身对自己的缺陷会感到自卑,所以我们更应该去尊重他们,让他们享有和我们一样的公平权利。
2、多理解,由于身体的缺陷,可能有很多时候他们做事情,不像我们正常人一样,速度和质量上做的很好,但是我们应该用理解和包容的心去对待他们,多给他们以鼓励,这样他们才会更有自信做好事情,
3、多沟通,有很多残疾朋友,内心往往是自卑的,如果您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可以多与他们沟通交流,这样他们才能不自我封闭,我们才能真正走入他们的内心生活,多分享一些美好的事情给他们,因为很多残疾人士都是才华横溢,走入他们的世界,也许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与力量。
4、多关爱,很多时候残疾朋友,出行是不方便的,如果有遇到,请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帮助,也许您的不经意一个小动作,给他们的内心会带去您无法想象的温暖,比如:遇到盲人过马路,扶着他们顺利通过,遇到轮椅,让一下路,这样让他们感觉到世间还是充满阳光与关爱的,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和生活是有很大的意义。
5、少一些淡漠,多一些行动,很多残疾人士都希望能自立,自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少一点对他们的歧视,多一些行动,这样的话,他们也许就能慢慢的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学会一些生活技能,才能为咱们社会做出更好的贡献。
6、多提供一些生活,工作平台,在生活中,有些集体活动,大家可以邀请他们一起参加,这样不仅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还能为我们更好的相处代来一些契机,工作上,多提供一些他们能力所能及的工作平台,这样他们会有一种主人翁的健康的心态,自强,自立,有生活的一技之长和物质保障。
㈡ 如何和残疾人沟通
人与人的交际是生存的一大法则,不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人,还是身患残疾的残疾人士,旦团都需要与人交往。在与残疾人士交往的时候,有些注意事项一定要掌握让迟睁,不然很容易让残疾人士伤心。
1.称呼,在称呼上一定要考虑到社会文化背景,口气、语调要亲切、亲近,做到彬彬有礼。即使是相处得非常熟悉的人,关系非常好,绝对不能说“跛子”、“瘸子”、“瘫子”之坦岁类的词,哪怕开玩笑也是不行的。
2.对话,和肢体残疾人对话,除了要特别注意回避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的词语和内容,一般也不要涉及“你是怎样残疾的”、“你家里还有残疾人吗”这类的话题。此外还需要掌握一些与语言困难者沟通的特殊技能与方法。
3.目光与神情,要用正常的目光看待,千万不要一看见他们就显示出恐惧、惊讶、甚至想躲避的样子来;不能把目光长时间停留在他们的残疾部位,有的人习惯于上下仔细打量残疾人,就等于给他们的伤口上撒一把盐,伤害了他们的心灵;不要只以同情的眼神看待他们,即使是四肢扭曲,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的脑瘫患者也会通过眼神悟出你的怜悯心理来。
㈢ 如何自然的和坐在轮椅上的朋友交往
与坐轮椅的残疾人交谈,时间超过一分钟,最好采用蹲姿与其谈话,使双方的目光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要倚靠肢体残亮脊没疾野嫌人的轮椅或者其他辅助设备,不要拍轮椅使用者敬纳的头或者肩,用居高临下的方式向他表示友好,这些细节都体现彼此之间的尊重。
㈣ 我是一个身体略有残疾的人同学们老欺负我而我又不敢和他们动手也不能每次都告老师我该怎么办求大神与心理
你好,我个人认为同学之间是应该和睦相处的,有时候我们认为我们不去惹别人,别人就不会惹我们,我们认为自己本来可以忍忍就过去,可是真的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为什么别人会欺负你?当别人欺负我们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告诉老师和家长?
首先我们要找出原因,人们常说人善被人欺,为什么别人欺负你首先找自己的原因,如果那人不是只欺负你,而且经常欺负别人,那就是那个人的问题,如果别人只欺负你一个人,那就要找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自己哪里得罪了他,或者真的是自己太弱小了。如果是你之前做错了,那你可以跟那个人讲清楚,你胆子小不惹事,但是也不要怕事,你越是表现的你很害怕,别人就是越会欺负你,只要你学会如何保护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如果你说清楚了,那人还欺负你,而且越来越过分,那你就只能和老师说了,虽然跟老师说可能会有严重的后果,但是你已经没有其他办法,如果老师说了他以后他并没有改,那你就是时候让你们的父母知道,因为它已经严重了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
㈤ 如何关心残疾同学
残疾同学除了每天坚持学习,完成并不轻松的学习任务以外,同时还要忍受因残疾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和痛苦。他们面对的困难比正常人要大得多,更需要得到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
要想关心和帮助残疾同学,就要先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他们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自卑的心理和孤独感这是残疾人普遍的心理特点。由于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缺陷,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遇到诸多困难,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和帮助,甚至遭到厌弃或歧视,因此产生自卑的心理。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陷,还会导致他们活动受限,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缺少朋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
二、敏感多疑、自尊心过强残疾状态会导致残疾人注意力过度集中,过多地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对别人的评价极为敏感。别人对其不恰当的,甚至是无意的称呼,都可能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反感。如果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损害,就会当即流露出愤怒情绪,甚至采取过度自卫的手段加以报复。
三、深刻的抱怨心理抱怨父母、抱怨领导、抱怨命运,认为天地之间,难以容身,人海茫茫,唯我多余。
四、情绪不稳定,但富有同情心他们对外界的情绪反应强烈,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但残疾人对残疾人却有着特别深厚的同情心。他们较少与非残疾人交流,除了“话不投机”的原因外,还与交流不方便有关。
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之后,我们应该怎样关心他们呢?一、我们要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残疾同学容易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因而他们往往又特别敏感。有时同学们言行稍有不慎,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因此,在与残疾同学相处中,同学们应明白,残疾仅是他们身体上的缺陷,而不是他们的缺点。这种缺陷是他们无法改变,也不可能“改正”的,责任不在于他们。他们以残疾的身躯承担了和我们同样重的学习任务,付出了比我们大得多的努力,他们身残志不残,并且勇敢地向命运挑战,应该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
二、在思想上要与他们多交流、多沟通,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残疾同学的身心压力一般比正常人大,痛苦多,对别人的戒备心也比较强。他们一般不大会主动与同学交朋友,唯恐遭到冷遇。因此,同学们要主动与他接近,敞开心扉,与他们多交流、多沟通,遇事多为他们着想,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三、要根据他们的需要,及时给予各种形式的帮助帮助残疾同学要根据他们的需要去做,不可事事包办、代替,那样反倒会适得其反,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例如,对行走不便的同学,可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用自行车接送他们上学、放学;帮他们背书包,陪他们一道步行;背他们过河,搀扶他们上下楼梯等。需外出集体活动时,也尽可能地接送他们一起参加,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对手不方便的同学,可帮他们削铅笔、吸墨水、拿物品等。平时,要注意做好周围同学的思想工作,动员大家一起来帮助残疾同学,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班风,使残疾同学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
四、要坚持正义,主动维护残疾同学的合法权益有一些人的道德水平不够高,他们对残疾人有歧视和偏见,使残疾人的人格和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因此,当我们见到有人对残疾同学不够尊重,甚至有侮辱性的言行时,要挺身而出,伸张正义和主持公道。对有损残疾同学的合法权益的事情要坚决斗争,同时要向有关人员和单位宣传《残疾人保护法》,保护残疾同学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