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同学友情 » 同学做错题怎么解决
扩展阅读
有哪些动漫片头 2025-02-06 03:53:48
动漫哪里有卖 2025-02-06 03:53:42
满洲里哪里有儿童游乐场 2025-02-06 03:47:57

同学做错题怎么解决

发布时间: 2023-08-18 14:08:34

‘壹’ 学生做错作业 我们该怎么做求解

我们经常会发现,有学生拿着作业本在老师的办公室、教室、甚至有的在走廊窗台趴着。原来这些孩子的作业做错了,被老师找来订正。
但令人惊愕的是,很多学生作业订正后还是出错,有的学生很长时间也订正不好。这种订正作业方式分明让我感到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他们是迫不得已接受老师的任务,也许他们中绝大多数学生是因知识没搞懂而出现错误的,现在让他自己去做,他的思维还是局限于原来的定势,这时他需要的不是自己的苦思冥想,而是教师的点拨、引导。
教学上,我们不是经常说要同伴互助吗?我想我们不妨可以一试。对一些成绩比较差以及反应慢的同学,教师可以找成绩好的同学,请他们当“小老师”给予讲解,有时同学之间的讲解更容易让他们接受,他们在“小老师”面前有听不懂的地方还会主动提问。而在老师面前会有很大的畏惧感,于是,不懂也会装懂。
心理学家盖耶说:“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因此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但我发现有的老师只要学生作业做错,就气不打一处来,跟学生说话都是恶言恶语的。学生作业做错了,本来心里就感到不安,这时你还去一个劲地批评、指责他,只会让他们更加糊涂。所以,我们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多点耐心、信心,以和颜悦色的语气和学生说话,创设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学会不懂就问。
为防止再出现类似的错误,便于以后的复习巩固,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把每次作业出现错误的题目记下来,可以从四个方面做起:A.错误原形。B.分析原因。C.标明解题的正确方法(最好有完整的解题过程)。D.提出改进的措施。为了防止知识的遗忘,隔一段时间把这些题目翻出来,看看自己会不会做,如果会做了,说明就理解了,反之,必须重新练习,直到弄懂为止。
其实,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善于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着名特级教师李烈说:“孩子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因此,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允许的。”作为老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容忍学生的错误,对于学生犯的错误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我们不能仅仅为教书而教书,平时要善于总结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总结经验,避免学生走弯路。
其实,教育还是有一定的捷径,只要我们善于动脑筋,多思考研究,还学生一片艳阳的天空,你会发现其实每个学生都是那样的聪明、可爱,只有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下,学生们才会学得更加开心。·合肥市螺岗小学 阮怀霞·

‘贰’ 如何有效防止和纠正小学生数学错题

数学错题是老师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学生看错题目,画错图形,抄错数据,遗漏单位,失落答案等,这都是教师最棘手的问题。原因究竟何在?首先可能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与学生认知的矛盾,作业要求不规范等;其次是因为学生粗心或听课不认真,对知识理解不透彻,学得不扎实;最后或许是做题步骤不规范,审题失误等。面对小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的种种错题现象,那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防止和纠正错题呢?
一、帮助学生解决因为粗心而出现的错题。
1、帮助学生找到“粗心点”。
面对孩子的粗心,与其批评孩子、给孩子上一堂“政治课”,不如具体地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班上有个孩子高凯数学成绩不是很好,经过老师和孩子仔细分析他每次出错的原因,得出一致的结论:不是不会做,而是每次都会把题目看错。由此,老师得知,容易看错题目就是他的“粗心点”。于是,老师便告诉他:“你粗心的原因是每到审题时,你的思维就滑过去了。怎么办呢?以后你每次做题时,遇到有不明白的地方,先停下来,闭上眼睛数三个数,然后再往下读题,这样就不容易错了。因为你没让思维滑过去,而是有意识地给它设了一个障碍。“这个孩子用老师教他的方法去做,效果真的很明显,他的作业中因为粗心出现的错误少多了。
2、让孩子建立一本错题集,收集相关的错题信息。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不可避免的一种行为。
开学初,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个错题本,错题集分两栏:病因和诊治方案。就像医生把脉和开处方一样:病因一栏,让学生摘录平时自己典型的错题;诊治方案一栏,让学生反思错误原因。建立错题集就要求学生自主订正错题、收集错题、分析错因、自身能认识到错题的价值,提高学习效率。利用错题集,可改动错题相关数据信息,让学生反复练习,归纳、整理错例,把错例“变废为宝”,督促学生防范于未然。
每周老师可以给孩子们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把平时收集自己做错的题目展示出来,让班上同学再一起做。这样坚持下来,犯同类型错误的孩子明显减少了。
3、 把孩子做功课的时间化成“功课量”。
教育孩子做什么事都应谨慎对待,聚精会神,不能心不在焉。李大钊先生说:“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
有个学生的作业经常做错、符号看错,甚至剩下几道题漏做就交卷了,弄得老师也为她着急、紧张。可气的是怎么提醒她细心都没用。据老师观察,她粗心的原因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没把心思放在课堂上,同学们刚回答过的问题,马上请她都说不到。她妈妈规定她做30分钟作业,她就在那磨蹭。你要是嘱咐她“再做20分钟去玩”, 20分钟她仅做了2题,有时都是错的。老师告诉她妈妈,把督促她学习的时间改为“再做5道题才能玩,要保质保量才行”,结果她5道题都做对了,而且只用了20分钟。她妈妈非常高兴,说老师帮她找到了纠正女儿作业粗心的诀窍:化时为量,即把“再做20分钟”,改为“再做5题”。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
4、对孩子的作业要求格式规范、字迹工整,可有效减少错题。
老师对作业要求不规范,也是造成孩子错题的一个原因。上学期期末考试,我班有个孩子在做一道步骤较多的计算题时,由于字迹潦草,他抄到后面自己都把0认作6了。
有效减少错题,还必须要求作业字迹工整,格式规范,防止字迹潦草带来的干扰性错误。小学生的知觉比较随意,知觉产生干扰也会造成错误。
5、培养孩子整齐有序的学习、生活习惯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做事丢三落四、马马虎虎就会成为“家常便饭”。
所以教师要和家长沟通引导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生活上,让孩子养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学习上,要培养孩子定期整理书柜、清理书包,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做完作业要检查、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等好习惯。生活、学习都整齐有序地进行,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现象就会减少。
二、帮助学生克服因为上课不认真,注意力不稳定,没有掌握做题方法而造成的错题。
有部分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总会有几次走神,特别是在数学课上,自己也暗示自己,可有时还是控制不住,该怎么办?
1、教师应以变换的形式,生动的知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要想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有效的办法是变换活动内容和形式,使枯燥无味的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
教学时教师可采用:课前情境引入,通过设疑,创设悬念,造成认知冲突等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课中改教师讲为学生讲,并让学生评;也可变枯燥的练习为游戏活动,小组合作或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上来。课尾采用拓展法、新奇法等,给学生留下一些悬念,期待着下一堂课的到来。老师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当下课铃快响的十几秒钟内,在黑板上写了个“3”,请学号是3的倍数的学生先离开,再写2和5让学号是2和5的倍数的学生离开,最后老师再问:“我出哪个数,大家都可以走呢?”学生略加思考,异口同声地说“1”,余下的学生也在铃声中欢天喜地地离开教室。小学生都很幼稚而且好奇,如果在课堂上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学生个个会热情高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严格要求,约束学生的行为,集中注意力。
上课要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我上课要求有三到:眼到、耳到、心到。每节课我都会就这个要求一组一组地检查,看学生的眼睛是否看着老师。坚持训练下来,上课时学生的眼睛基本能跟着老师的手走,注意力也基本集中了,开小差、走神的孩子明显减少了。
3、不停给予评价,维持学生注意力。
在课堂上对于注意力集中的孩子,老师不断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因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同时也是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的一种警醒,如果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他会立刻改正。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还可随时抛出问题,请他回答,及时让孩子注意力融入到课堂。
三、帮助孩子克服审题难、理解不了题意造成的错题。
1、 能力可以培养,态度决定一切!
审题作为一种学习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如何培养的学生审题能力,其实可以让学生懂得审题的关键是寻找“题意”,还要养成积极主动的审题习惯。
2、让学生圈出重点词,反复推敲,诱发对题意的深思。
可以从语言文字着手,圈出重点词,反复推敲,教会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是帮助学生纠错的一个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
如:爸爸今年36岁,是小明年龄的3倍多6岁,小明今年多少岁?
刚开始做这道题目,多数同学做成:36÷3+6=18(岁)这些学生是看到题目里面有个“多”就用加法做。做这类题目我坚持让学生圈出重点词,先让学生理清题意,弄明白这个“多”是比小明的3倍还多6岁的意思,应该先用爸爸的年龄减6,才是小明的3倍,正确的做法是:(36-6)÷3=10(岁)。
后来老师又把这种题目的信息改为:爸爸今年30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3倍少6岁,小明今年多少岁?学生看到这类题目会主动圈出重点词:少6岁。明白少6岁是不够3倍,所以应该加上6才是3倍,算式是: (30+6) ÷3=12(岁)。连续用这个方法几次,学生做这类题的准确率明显提高了。
学生只有在审题时反复推敲,才能扫清审题中的障碍,对题目的意思才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3、正确处理教师的教法与学生认知的矛盾
有些数学老师,往往将自己的教学仅仅定位在“数学”课堂上,对“数”强调有余,而对“学”重视不够。错误地认为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只要会列式、会计算就可以了,至于字不认识,读题目不通顺、添字、漏字等都应是语文学科的事情。其实语文和数学是相通的,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学习数学时处处需要的就是这种阅读理解能力。老师不仅要教学生读题,还要让他们反复读、流利地读,直到读懂题意为止。
学习错误,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知识学习中的错误,其纠正的方法是不同的,虽然没有公式化的方法,但老师还是可以在千变万化中找到一点规律。总之,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其作用不仅在于改正题目的错误,更重要的要让他们明了错误之所在,知晓错误的原因,从而真正获得正确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