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同学友情 » 同学或家人发热咳嗽我们该怎么办

同学或家人发热咳嗽我们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3-07-23 11:25:05

1. 孩子咳嗽还发烧怎么办

孩子发烧是每个父母最着急最心疼的一件事,但我想说,若病情不严重则可不用去医院,也能给孩子退烧,这样既免除了道路上的颠簸,也节省了时间金钱,家长们可以试一试!

【应对发烧】

(1):碰到这种发烧的情况,很简单,打个鸡蛋,把鸡蛋清弄出来,然后找块餐巾纸或是纱布,把鸡蛋清涂在上面或浸透纱布,然后贴到孩子额头上,过一会儿换一下。

(2):弄一个小小的酒杯或是器具之类的,就是杯口小点,把鸡蛋清倒在里面,用纱布把酒杯包起来,然后用杯口对着幼儿的额头慢慢打圈涂抹,基本上一个蛋清差不多涂抹完了时,烧也就退下来了。一般情况下半小时内就能退烧,效果很灵,也不受罪,去试试吧。大人也可以。

【巧治咳嗽】

咳嗽要分为有痰的`咳嗽和无痰的咳嗽(就是干咳)这个方法对于干咳没什么作用,对于有痰的咳嗽非常灵光。

【步骤一】:

去买一个白萝卜,一定要白萝卜,买回来后切一段,切多少自己定,切成丁,生的,然后把萝卜丁放碗里或杯里都可以,倒上几勺蜂蜜,最好是紫云英蜂蜜,根据你萝卜丁的量来定,大概二三勺,静放。

【步骤二】:

放上四小时之后,萝卜汁水就出来了,这时用勺子去搅一搅,把蜂蜜和萝卜汁水搅匀了,然后把这种搅匀了的蜂蜜萝卜汁水倒入温开水中,把这个水喝了,一天喝上三四次,一般很厉害的咳嗽当晚就会改善,尤其是晚上咳嗽得很厉害的孩子能明显感觉到。

最多喝上三四天就好了,咳的厉害的话一天中的次数喝多点,汁水浓点。几个月的宝宝都可以喝,放在奶瓶中喝,比吃中药西药好多了,有痰的咳嗽效果最好。

宝宝鼻塞小药方

把生姜剁碎,烧热锅,随后把姜末倒进去炒,炒热之后,拿两条柔软的布把姜末包在宝宝的脚底,如果宝宝不配合的话,可以在宝宝睡着的时候包上去,再拿个袜子穿上就更稳妥了,不会担心包得不够紧或者姜末跑出来,很实用又没副作用。

【发烧宝宝食谱】

1.米汤:将大米煮烂去渣,加入少许白糖。

2.绿豆汤:将绿豆煮烂,取其绿豆汤,加入适量冰糖。

3.鸡蛋羹:取1-2个鸡蛋打匀,加适量温水蒸熟。

4.西瓜汁:可促进毒素的排泄。

5.鲜梨汁:适于发热伴有咳嗽。

6.鲜苹果汁:含有维生素C,可中和体内毒素。

【九个止咳小妙招】

①伤风咳嗽:红塘姜枣汤。

②风寒咳嗽:萝卜葱白、白萝卜蜂蜜。

③咳嗽肺痈:鲜梨贝母。

④肺虚久咳:冰糖燕窝粥。

⑤久咳咽干:蒸白梨蜂蜜。

⑥止咳祛痰涎:萝卜胡椒。

⑦止咳化痰平喘:豆腐糖。

⑧补虚止咳:糖水冲鸡蛋。

⑨夜咳:芝麻冰糖水。

注意: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有过敏体质的宝宝更要小心!方法仅供参考,病情严重请尽快就医!


2. 如果有同学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全世界都在和疫情抗争,从2019年12月以来每天都有人感染新冠病毒,防控局势依然严峻,在我们前面有很多的英雄在抗疫的前线奋斗,我们应该积极配合,一开始的疫情是通过咳嗽的飞沫和喷嚏来传播的,如果和病人直接近距离接触也会感染,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配合配合国家的防疫防控,不近距离接触,戴好口罩,和别人接触时要保持一米或一米八以上的距离,要勤洗手,洗完手记得用酒精消毒,食堂就餐时不混用餐具,尽量自备餐具,口罩能为我们的嘴巴挡住病毒,不聚集,不聚会,少去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3. 在你上课时如果出现发热的学生该如何处置

1、及时联系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相关情况,请求相关防疫人员前来支援。

2、通知学生家属,及时做好善后工作

3、及时隔离相关发热学生,排查其在校内密切接触者,学校应该实行停课,或者继续延迟开学时间,以待情况解除。

4、尽可能协调安排对相关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5、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作业,尤其是电梯、教室等人员高频接触的地方。

6、做好宣传引导,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戴口罩。

(3)同学或家人发热咳嗽我们该怎么办扩展阅读:

疫情阶段学校开学后进行重点区域防控:

1、教室

师生上课应该佩戴口罩,距离保持1米以上,班级要进行措时教学,尽量多进行户外活动。教室每天要进行至少3次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食堂

食堂工作人员要严格佩戴口罩、工作服,并进行疫情工作培训,每天分次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就诊,并观察隔离。

食堂每天要进行勤消毒,特别是桌椅餐筷等餐具要严格消毒,并对食堂每天多次通风,保证空气清洁;就餐人员要佩戴口罩进入食堂,就餐时错位并保持1米以上距离,用餐完毕迅速离开。

3、办公室

办公室由于多人办公,要时刻佩戴口罩,人与人之间要间隔开来,尽量不传递纸质文件,多喝水勤洗手,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每天至少3次,并对电脑,桌椅等办公设施进行多次擦拭消毒。

4. 发烧咳嗽 怎么办

发烧咳嗽都是常见症状,常见症状不典型,能引起这些症状的疾病太多,上呼吸道感染会有这些症状,下呼吸道感染也会有这些症状。痰是黄色带一点绿色并不能说明是什么感染,能导致生病的病原体很多,比如说病毒,细菌,真菌等都有可能,发烧的话如果不舒服可以服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都可以,这两种退烧药都是按体重给药,对乙酰氨基酚的用法是10-15毫克每公斤,每天不超过5次,用药时间间隔4-6小时可以再次使用。布洛芬是5-10毫克每公每天不超过4次 用药时间间隔6-8小时可以再次使用。退烧药的目的是提高舒适度,还是要找到背后发烧的原因。咳嗽也是常见症状,有痰会引起咳嗽,盲目止咳也是不可取,可以多喝点水,或服用蜂蜜等对咳嗽都会有所帮助。如果病程没有往好的方向发展建议还是就诊。

5. 孩子感冒发烧咳嗽怎么办

发烧可以说是宝宝最常见的体征了。据统计,一般情况下因发烧去医院的孩子占到儿童门诊量的10%~15%。也难怪,看到宝宝小脸蛋烧得红彤彤的,浑身滚烫,再镇定的家长也难免慌了手脚。 孩子发烧了该怎么办?退烧是最好的办法吗?父母到底该怎么办呢? 孩子发烧,别急于降温 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先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因此,发烧不完全是坏事。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传染病都有可能出现发烧的症状。另外,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肠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现发烧的情形。许多情况必须经由医师判断,才能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 细菌或病毒,两类感染用药完全不同 一般来说,细菌与病毒是造成宝宝受到感染的最常见致病源,这两种情况导致的发烧,处理办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细菌感染,只要选准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服用病毒灵、板蓝根冲剂、金银花等。病毒感染的发热到一定时间就会自行下降,切不可因为发烧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药都一股脑用上。 是否该吃退烧药 是否给孩子吃退烧药,需要权衡一番利弊。药物当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让宝宝舒服点儿;但也很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或者尽管你采取了很多措施,孩子的体温仍旧没有降下来,就需要给宝宝吃一点退烧的药物了。但服用的方法和剂量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建议: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再给孩子吃退烧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热惊厥史,不妨在38摄氏度时就给孩子吃退烧药。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摄氏度以下。又产生新的问题。家长可以选定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 退烧药的种类很多,一般都在体温达摄氏38.5℃以上时才开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药中间一定要间隔4~6小时。退烧药包含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 1.水剂:较温和而安全,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扑热息痛的糖浆,如小儿美林糖浆、美林滴剂、小儿百服宁滴剂等。 2.锭剂:阿司匹林锭剂退烧效果也很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发“雷氏症候群”,因此目前几乎不再使用。普拿疼这类退烧药锭剂,多吃也可能引起肝功能问题,一般安全剂量是每公斤体重每日不可超过150毫克。 3.栓剂:用来塞肛门,由直肠吸收,效果快速,当小孩拒绝吃药时也能退烧,非常方便,但使用次数要少,因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使体温降太快,或是反复刺激肛门,造成腹泻,过度使用栓剂也有引发胃溃疡的案例。(注:6个月以下小宝宝不宜使用退烧塞剂,且1岁以下建议少用,由于塞剂退烧效果十分快速,因此,要避免过量,以免小朋友体温急速下降。若用塞剂,一日不宜超过三次以上,否则容易过度刺激肛门内的肠粘膜而造成拉肚子。如果小朋友已经有腹泻症状也不宜再选用塞剂退烧。) 4.针剂:打退烧针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会过敏休克。然而目前并没有针对退烧针所作的过敏试验,因此除非无法使用口服退烧药(如严重呕吐或禁食中)且无法使用肛门塞剂(如严重腹泻),用尽方法仍无法退烧,最后一步才会考虑打退烧针。 注意: 1、不同退烧药最好不要并用,如果剂量控制不好,会有隐患。更不可为了加强退烧效果,为宝宝多服几次退烧药或将剂量增加。要知道退烧药的毒性反应之一,就是使体温重新升高。 2、6个月以下小宝宝不建议服用成药。 发烧初期的食疗法 1、多数宝宝发烧是因为受凉感冒引起,如果宝宝发烧时手脚冷,舌苔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父母可用生姜红糖水为之祛寒,在水里再加两三段一寸长的葱白,更有利宝宝发汗。 2、如果宝宝发烧咽喉肿痛,舌苔黄,小便黄而气味重,说明孩子内热较重,这时不能喝姜糖水,而应喝大量温开水,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盐,或夏桑菊等清热解毒类。 物理降温的最佳方法 除了药物退烧,运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帮助发烧的孩子降温。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温或温水擦浴、头部冷敷几种办法,那么,哪种方法最适合宝宝呢? 1、酒精擦浴 直接用酒精擦浴是以前人们常用的退烧方法,但是现在不提倡给宝宝用这种方法,用酒精擦拭宝宝的身体,会造成孩子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宝宝刺激大,另外还有可能造成小宝宝酒精中毒,且直接用酒精擦拭,会让小朋友觉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各妈妈们不防试试用温酒精拭浴:要注意一定要用“温水”加上70%的酒精,以1:1的比例稀释,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用纱布或毛巾浸蘸酒精后,有规律地擦拭。通常是先从患儿的颈部开始,自上而下地沿上臂外侧擦至手背。然后经腋窝沿上臂内侧擦至手心。上肢擦完后,自颈部向下擦试后背,擦浴的同时用另一只手轻轻按摩拍打后背,以促进血液循环。最后自髂部开始擦拭下肢,方法与擦拭上肢相同。每个部位擦拭3分钟左右。擦拭腋下、肘部、掌心、腹股沟、足心等部位时停留时间应稍长些,以提高散热效果。擦拭后可用浴巾盖一下身体,等5~10分钟,酒精蒸发得差不多的时候,体内的血液循环到了身体表面,又使皮肤变热时,就可以再重复第二次,如此重复三次左右,体内外的温度可迅速下降。由于退烧速度较快,此方法适合1岁以上之幼童,且超过40℃以上不易退之高烧使用。注意:宝宝皮肤娇嫩,擦浴时动作要轻,不可过度用力,以免损伤皮肤。酒精擦浴过程中应注意为宝宝保暖,身体暴露部位不要多,擦拭过的部位及时盖好衣被。擦浴时如发现宝宝寒战、面色苍白等异常情况,应停止擦浴,盖好衣被保温,并及时请医生诊治。对婴儿和体质虚弱的小儿不宜使用酒精擦浴。 2、冰枕 用冰枕或冰敷额头方式退烧,是许多家长经常采用的。肛温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局部散热。现在市面上的软冷水枕甚为方便,冷度也不会太冷,较大幼儿及儿童可用。 但是不建议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为婴儿不易转动身体,会造成局部过冷而冻伤或导致体温过低。且小宝宝易受外在温度影响,使用冰枕会导致温度下降太快,让宝宝难以适应。另外,宝宝发烧时全身的温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温作用。 3、温水擦浴 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3~5分钟。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这时还可以再用稍凉的毛巾(约25℃)擦拭额头脸部。让宝宝舒适平卧,并多给宝宝喝些温开水。 或泡澡,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泡澡能降低0.5~ 1.0℃,而且能使因为发烧而显得烦躁的宝宝安静下来,安稳入睡,不赤,洗澡水的温度应比宝宝的体温低2℃,洗完后应迅速用大毛巾帮宝宝擦拭干净,穿好衣服,以免着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降温处理时,如果孩子有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