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晨读同学声音太大了,吵死了,干扰我用心读书,怎么办!烦!
你的描述我感觉你本身也在心烦。。晨读同学声音大只是一个诱因。。。就算没有晨读同学。。很有可能你也会被其他一些干扰打扰到心烦。。。你说想用心读书。。但是你需要首先静下心来。。心静下来的人是绝对不会被外界的事情打扰到的。。打个比方。。。比如一个爱玩游戏的男生。。玩到钻进去了这时候你就是去他耳朵边上干扰他也不会理你的。。。道理是一样的。。
Ⅱ 孩子在校被同学语言攻击怎么处理
孩子从进入幼儿园第一天,正式从最初单一的家庭关系氛围开始向社会化多元关系转换。相信,只要是孩子正在上幼儿园的爸爸妈妈,都会不时地听到孩子向自己说,在幼儿园受到某某某小朋友欺负的经历。尽管二胎政策已经放开,但孩子仍然还是每个家庭的宝贝,不管怎么说,听到自己的宝贝儿子或宝贝闺女受到别人的欺侮,每个爸爸妈妈都会感到心疼的。但不少的爸爸妈妈遇到类似的问题也很纠结,直接去找老师或对方家长吧,觉得不是太合适;告诉孩子直接打回去吧,也觉得好像不太对;让孩子忍让吧,自己心里的这首坎过不去。那么,遇到类似的问题,到底该怎么办呢?结合实践经验和平时思考,我觉得对于孩子在幼儿园爱到欺侮的问题,宝爸宝妈们可以采取如下步骤,理性处置:
第一步:详细弄清事情原委。
如果偶尔听到孩子表示在幼儿园受到了欺侮的问题,家长不可不重视,但也不可过于重视。可以让孩子完整讲述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也是锻炼孩子表达能力的一个契机。尽管受孩子表达能力的限制,可能表述还不够完整全面,但一般情况下,有了孩子的表述,家长已基本能够判明事情的性质了。如果孩子经常性地表示受到欺负,在听孩子讲的同时,可以适时与幼儿园老师进行沟通,更全面地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
第二步:真正辩明问题性质。
有育儿经验的家长都会知道,孩子之间的大多数矛盾问题都是由于不懂得相互交流的方法而导致的。所以,对于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大都还没有学会小朋友间相互交往的方法,抢玩具和玩具被抢的事情经常发生。比如,有的孩子虽然自己手里有玩具,也总是喜欢别人手里的玩具,这样争抢的事情屡见不鲜。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抢矛盾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是他们学习交往的好时机,如果老师一见到冲突就制止,这样就剥夺了孩子完整的交往体验。
第三步:相应采取针对措施。
家长在弄清楚事情的真实情况之后,除了极个别需要特殊处理的情况之外,可以简单对孩子进行心理和交往方法的引导,而不必大动干戈。一些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与老师沟通调整坐位、床铺等方法,对容易发生矛盾的孩子进行空间隔离即可。再或都当事双方小朋友家长可以通过合适的沟通方式,利用周末假日约着一起玩、相互做客等,为孩子之间创造一个相互交流、增进友谊的方法,因为有家长在场可以适时观察引导,培养孩子交流沟通能力,增进友谊,避免幼儿园矛盾的发生。
第四步:适时搞好心理引导。
幼儿园阶段正处于社交学习阶段。争抢玩具是孩子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步骤,这样的交往锻炼是非常必要的。但在争抢中失败的孩子,心里往往是很委屈的,有时候泪眼汪汪,让做家长的很心疼。但每个孩子家长都要明白,这不是真正的失败,是孩子的一种交往经验,他从中明白了自己的需求并不见得都能满足,要不断提高交往技能才能与小朋友和谐相处。因此,家长不要见孩子哭就替他解决问题,可以蹲下来问问孩子:“你的玩具被人抢走了,你想怎么办呢?”告诉老师,是一种求助的态度;保护自己的玩具护不让其他小朋友抢走,是自我保护的态度;对着爸爸妈妈哭泣,是博得同情的态度;自己想办法把玩具给抢回来,是还击的态度;自己的玩具被抢走了,自己再去玩别的,是宽容的态度。每种办法代表一种人生态度,让孩子做出选择,对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总之,我们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润物无声地让孩子学会与小朋友的相处方法,让孩子遇到相互之间的矛盾问题时学会不会受到伤害的反抗方法。个人见解,不对或不到的地方,欢迎朋友们留言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