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到晚年,就不要和老同学见面了
人到晚年,父母离世,儿女成家,深陷孤独之中,是一种常态。所以老人们就总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每当想起求学时光的点点滴滴,不自觉地就会嘴角上扬。只要有同学组织聚会,老人们大多趋之若鹜。
但是,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同学聚会往往给大家带来的是一地鸡毛而不是温暖的同学之情。
1、老同学聚集之所,即为互相攀比之地。
记忆里的同学和自己,纯真而美好,在那个时候大家都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几十年不见的老同学见面应该会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旧。然而实际上,老年人的同学聚会就是一个互相攀比的平台。老同学们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能从自己的车子、房子,一直聊到孩子的出色事业,孙子的贵族学校。
哪位同学要是坐公交、坐地铁来参会的,都会被大家打上混得不好的标签。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许久未见的老同学们甚至包括自己,经过几十年 社会 风雨的洗礼,各自生活的磨砺,早已物是人非,亲情尚且磨去了棱角,何况同窗之情。通过晚年的一场相聚,想找到当年的影子,无非也是一场黄粱梦而已。
2、 同学聚会不利于心,更不利于身
老同学聚会跑不了就是吃饭喝酒,然而无论是饭店的高油高脂的餐食,还是浓度不低的酒精都已不在适合老年人。如果遇上两位酒场“达人”来场花样劝酒,一顿饭下来,头昏眼花,胃里翻江倒海,走路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酒醒之后,整个人就如虚脱了一般,精神恍惚,好几天恢复不过来。
更有甚者,酒足饭饱之后还要转场唱歌,任凭撕裂的声音冲击着耳膜,在又一次推杯换盏之中,灯光摇曳,眼神涣散,一派纸醉金迷,仿佛这场聚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拿自己的身体来证明自己还年轻。
结果就是老同学一场聚会,不但心灵的慰藉没有找到,一通无节制地吃喝下来,既耗费了精力,更损害了 健康 。人就该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这种聚会形式已经不适合老年人了,还是留给年轻人去闹吧。
3、 人到晚年,远离低质社交,做有意义的事。
人到老年,同学聚会这种既无目也达不到目标的社交活动,可以说是低质社交,甚至根本就是无用社交。人生来到下半场,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宝贵,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不要把把充实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别人。
年轻时来不及做的事情,现在做也不晚;曾经被迫放弃的梦想,马上继续去追求。让生活变得有意义,一个人也可以。去上一所靠谱的老年大学,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过充实的有意义的人生。
愿每一位老人都能过好自己的日子,温暖自己,做把自己拉出孤独之海的那个人,做自己的太阳。
B. 同学之间慢慢拉开了差距,还有必要参加老同学聚会吗
同学之间慢慢拉开了距离,有必要参加老同学聚会。正因为拉开了距离,更应该参加老同学聚会。
老同学聚会并不是炫富比阔摆排场,也不是比丈夫、比住房、比汽车。而是同学相聚一场回味过去曾经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那种荡气回肠的梦想和对人生的憧憬向往。
通过老同学会联络感情,互通有无,加深人脉跟资源。老同学聚会畅谈的是学生时代的友谊和喜闻乐见的趣事。也是对过去的怀旧,对今天的感触和对明天的向往。
不管是贫也好,富也好,只代表个人人生路上走的比较好。但并不能否定过去的情谊。虽然没有其他同学混得好,拉开了距离,但也没有必要灰心丧气,个人过个人的生活,谁也不求谁,没有必要显得自卑。
相信还是有些同学讲究同学感情。在生活中愿意帮一把行个方便,这就是老同学会的精神所在。
C. 为何现在很多中年,都渐渐消失在同学聚会里了
变了味的同学聚会,其实就是一个尔虞我诈的社会,除了知道名字而外,除了有过那段共同的记忆而外,大家其实都是陌生人。
许久不联系的人突然凑在一起,根本就找不回曾经的那些感觉。这样的同学聚会,还不如不去参加。
越来越多的中年人明白了生活的意义,知道青春不是用同学聚会来怀念的,所以渐渐“消失”在同学聚会里。
越来越多的中年人知道自己的存在的价值,不需要在同学聚会里寻找,所以渐渐“消失”在同学聚会里。
有些同学,就真的只是同学,变不成知心朋友。有些同学,就真的只能陪你走一程,不会陪你走到最后。
真正留在你身边的人,才值得你去珍视和维护;许久不见,感情已逝的老同学,就别再去打扰了。
各自过好各自的生活,就让曾经的美好留在记忆深处,别让同学聚会毁掉过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