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茶啊二中》:把最珍贵的时光,藏在动画里
没有什么比青春的记忆更美丽。
没有什么比校园的生活更怀念。
作为一个整天混迹在小读者与老编身边的小姐姐,《茶啊二中》激活了我满满的青春回忆。
或许,曾经因为一时的怄气,与最要好的朋友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或许,因为考试失利而偷偷在被窝里哭泣了一整夜,或许,曾经觉得某位老师很讨厌,而不愿意上他的课,或许,曾经因为作业太多而萌生辍学的念头……但无论如何,那段时间,终将走过了。
本来以为很漫长,谁知,对于更加漫长的生命之旅而言,它不过是短暂的一小部分信粗枣。而这短暂的时光里,最美的风景,是人。
谁在学生时代没有像石妙娜那样的老师呢?说好的要“好好滑拆上课”,结果课讲到一半就跑题了,但同学们似乎更喜欢听跑题的部分;大概也有孙伏雨那样的年轻老师吧?长得好看、声音甜美,虽然毕业没多久,缺乏教学经验,不太会管理吵闹的班级,但热情洋溢,同学们都喜欢跟她说悄悄话;“体育老师”经常会被同学们调侃,问其他科目是不是由体育老师教的,但每次上体育课,大伙儿还是很兴奋,如果能遇到姜峰这种较为活泼的老师,没事还打一下功夫,那么,对体育课的期待就更高了!
更让人难忘的是班上有特点的同学们。比如,像王强这种“混世魔王”虽然是让老师们头疼的捣蛋鬼,但活泼可爱的他又时常给同学们带来欢笑;像刘若琳这样成绩好,不造作,不娇柔,真性情的女孩儿,一直很受同学们欢迎;徐小明这样的伪学霸同学也不少,嘴上说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却总是忍不住翻看抽屉里的小说。
与“难忘的人”一同占据记忆的,还有各种各样“难忘的事”。
每年教师节,都会和同学们一块儿逛临街小店,只为给辛苦了一年的老师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无论考好了,还是考差了,都会告诉自己,下次一定要努力,同时与自己要好的朋友暗暗较劲,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得比TA好,有时候还会通过“比一比”的方式,找来见证人,然后开启学霸模式;每天放学都很开心,因为又可以和同学在操场上玩耍了,跳绳、打球、捉迷藏,亦或约好去学校附近买一杯奶茶,都让人觉得这是美好的一天;好不容易到了寒暑假,本想放松一下,却不得不参加父母给自己报名的课外补习班……好吧,作为一个学习成绩并不是非常优异的学生,我也曾经有一颗成为“班级第一”的心,而有时候,真的会遇到人品爆发的时刻,只是,经年之后回想起来,才发现,最美好的记忆不在于因为考试得第一而得到的各种褒奖,而是那段学生时代的记忆,被定格在年少的画卷上。
正处于学生时代的你,或许会觉得班主任严厉得让你讨厌,你班上的某一位同学经常调侃你,甚凳让至让你深陷尴尬之中,但正是他们,构建了你最珍贵的少年记忆。
⑵ 我想和班里一个比较要好同学做在一起,,想换位,和他做在一起,怎么个班主任说
一个人不可能与世隔绝的过一辈子,必然要和人接触,要生活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与人交往中,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像你的父母那样,对你宠让、迁就,总会发生摩擦、冲撞,尤其现在不少同学自我意识较重,在以我画圆意识支配下发生矛盾在所难免的。因此,切不可与同学间稍有不愉快就委屈得了不得,不再和同学接触,把自己封闭起来,或者去激化矛盾。
同学间发生矛盾,往往是因为一些学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就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小磕碰、一次小接触,或一个道听途说,许多时候还是误会造成的。俗话说的好:时间长了,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那么面对这些矛盾,如何正确处理同学们之间的矛盾呢?我给同学们提两点解决方法:
一、对于当事人而言
我想:如果同学间发生了矛盾,首先要冷静下来,想一想矛盾发生的前因后果,看一看这里边有没有误会,可以找其他同学了解一下,或直接找这位同学平心静气地谈谈,也许两个人的疙瘩一下就解开了,那时你会发现化解矛盾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具体而言:
(一)学会心理换位
在人际交流上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同时又很少主动地去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方面,这一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班主任和本班任课老师,平时就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而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上,则应该学会理解老师,其具体的做法是“心理换位”,把自己当作老师,学着用老师的观点去看待问题,从老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出发,来理解老师这样做的理由,这样,许多矛盾便会被化解、消散了。
我们应懂得,人生在世,各种矛盾冲突也是难免的,涉及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当然应该争出个是非来。在非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发生后,即便是自已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如果因为自已有理就去“据理力争”,不愿退让,其结果必然是让对方、更让周围其他人难以接受,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应本着“有理也要有礼”的原则;若是在矛盾冲突中自己是无理的一方的话,那更应该主动认错,多陪不是。另一方面要引导双方心理换位,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这样有助于理解对方,减少误会。这样我们就会认识自身欠缺,主动与他人协作,在更高层次上恢复心理平衡。
(二)用理智战胜情感的冲动
“ 退一步海阔天空,一时风平浪静”。几乎每个同学都会说,在你和你的同学发生了争执时,不要一时昏了头脑,不吵个脸红脖子粗决不罢休,或许在你退一步之后,这场争吵便停止了。不要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让一步就是畏惧,是退缩,是没有本事的表现,相反,就在你让的那一时刻起,你周围的人会对你的行为发出无声的赞叹:你是一个不拘小节,心胸开阔的人。
矛盾发展到僵持的时候,不妨通过正确的途径,寻求老师、家长、学校的帮助。通过帮助,使得矛盾的双方从危机的边缘走向合作的、伙伴的境地,这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高”。
(三)心平气和的与其交谈
矛盾发展到一触即发的时候,矛盾的双方要保持克制,想尽千方百计的办法来挽救僵局。克制是一种自我控制和调控的心理行为,只有像人类这样的高级动物才拥有的品质。
遏制矛盾进一步深化的处理办法就是静下心来与其交谈,可能在你先心平气和之后对方也不好意思在争吵下去,也会转“仇敌”为友好,与你聊起来。或许在这其中你和对方还会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呢!不打不相识嘛!
当发生矛盾时,矛盾的双方要保持冷静。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这个道理,冷静是处理矛盾的最佳方式。冷静会使人们变得理智,冷静会化解一切矛盾的烟云,从而使人们成功度过矛盾的危机,从矛盾之中解脱出来。
当然,静下心来矛盾产生的过程是不可少的。只有搞清了错误在谁,才能有针对性地化解矛盾。
如果错在自己,要敢于承认,勇于道歉,取得对方的谅解。这样做不是“没面子”,而是在挣回面子。你可以大方地过去,诚恳地说:“我想过了,那件事错全在我,我真诚地向你道歉,假如你能接受我的道歉,我会很感激你的,我想我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如果错在对方,也没必要非要扭着劲等对方来道歉,你应该大度一点。你想想看,同学之间与其每天这样别别扭扭地在一起学习生活,倒不如化解矛盾,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在一起学习生活。
你也可以私下里找到他谈谈:“同学一场,那是缘分。同学关系是现在社会上最纯洁的人际关系,我们将来走向社会,谁都会遇到困难的,说不定我们会成为互相帮助的朋友呢,到那时我们在回忆起现在闹的这点小别扭是不是很可笑的呢?”我想,他一定会认同你的看法,会和你握手言和的。相信精诚所至,对方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都碍着面子,谁也不愿意第一个道歉罢了。谁要抢先大度了一点,是不是会很让对方佩服你呢?
我们班的姜峰和马秀敏同学,上周一中午,由于她们之间产生点误会,两个人吵的不得了,都生气的回家了。下午,姜峰来找我,她首先向我诉说了她的委屈和不满,我耐心地听完,然后我和她细细地谈了谈以上的一番话,她一开始,不服气,不服输,慢慢地,她笑了,很愿意照我说的去做。下午第二节课下课了,她们两就手拉手,高高兴兴地来找我,对我说,老师我们和好了,其实我们之间就是只有点小误会,弄僵了,都不愿低头,又出言不逊,都觉得没面子,才大吵起来,谢谢你。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多么高兴的事呀!我相信你们遇到矛盾后也都能向她们那样做,甚至比她们做的还要好!
二、对于旁观者或者知情人而言
对于旁观者和知情人,我们应尽量去对双方进行劝说、阻止,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在劝说基础上,再通过有效的途径,及时地把事情告诉班主任、老师或者领导,这样有利于事情早点得到妥善的处理与解决,而不能隐瞒事实,甚至包庇某方,使事情变得激化,这样就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其实你是在放纵他们的行为,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
同学们,解决矛盾的方法还有许多,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摸索和实践。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有当我们一个个地去解决它的时候,我们的素质也将一步步地提高;当我们的素质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将进入到一个高度、高度文明的社会。同时,愿我们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别让“哥儿们义气”害了自己,只有同学间做到正确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只要我们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就会少一些抱怨;而当我们付出时,我们的心里就永远不会失去平衡。我们就会永远快乐地生活在集体里。
最后,我想送同学们几句话,和同学们一起共勉:
学会宽容,宽宏大量;学会互助互爱,豁达开朗;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弯曲;学会道歉。
在恨的地方,播种爱;在伤害的地方,播种宽恕;在怀疑的地方,播种信念;在黑暗的地方,播种光明;
这样,我相信:
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片宁静的校园;
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和谐的班级;
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份珍贵的友谊;
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