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70~90年代的经典老歌,高分!
一.孟庭苇(她的歌声很纯净,所以她的歌都很好听):
1.心电感应
2.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3.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4.你听海是不是在笑
5.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6.无声的雨
7.三生三世
8.往事
9.伤了你的心的我伤心
10.野百合也有春天
11.一个爱上浪漫的人
12.真的还是假的
13.走在雨中
14.不下雨就出太阳吧
15.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16.红雨
17.谁的眼泪在飞
18.手语
19.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20.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
21.白天的星星
22.化身为海 23.把他换作你 24.其实我还是有些在乎
二.周蕙
1.相遇太早
2.风铃
3.替身
4.好想好好爱你
5.约定
三.许茹芸
1.泪海
2.美梦成真
3.我依然爱你
4.如果云知道
5.独角戏
四.王菲
1.我愿意
2.容易受伤的女人
3.红豆
4.流年
五.刘若英
1.当爱在靠近
2.成全
3.为爱痴狂
4.后来
5.一辈子的孤单
6.很爱很爱你
7.原来你也在这里
侯湘婷:暧昧
陶晶莹:太委屈
陈淑桦:滚滚红尘 梦醒时分
陈慧娴:飘雪 千千阙歌
林忆莲:至少还有你 伤痕
邓丽君:甜蜜蜜 我只在乎你
周子寒:吻和泪
王馨平:别问我是谁
辛晓琪:俩俩相望 味道
fir: 我们的爱
江美琪:情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
范晓萱:眼泪 雪人
张柏芝:心语心愿
郑秀文:眉飞色舞
高胜美:哭砂 千年等一回
梁静茹:勇气
许美静:阳光总在风雨后 都是夜归人
张惠妹: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
苏慧伦: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李翊君:风中的承诺 雨蝶
戴佩妮:街角的祝福
张艾嘉:爱的代价
赵咏华:最浪漫的事
裘海正: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4 in love: 一千零一个愿望
齐豫:橄榄树
凤飞飞:追梦人
蔡幸娟:问情
李丽芬:爱江山更爱美人
千百惠:想你的时候 走过咖啡屋
王杰:一场游戏一场梦 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 忘了你忘了我 英雄泪 伤心1999 安妮
张信哲:爱如潮水 且行且珍惜 信仰 别让情两难 爱就一个字
别怕我伤心 过火
任贤齐:心太软 伤心太平洋 花好月圆夜 (与杨千桦)
林志炫:单身情歌 蒙娜丽莎的眼泪 你的样子
beyond: 海阔天空 真的爱你 光辉岁月
张学友:吻别 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一路上有你 祝福 相思风雨中(与汤宝如)
陈百强:一生何求
动力火车:当 背叛情歌
黄品源: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小薇
小虎队:爱
伍佰:挪威的森林 浪人情歌
无印良品:掌心 朋友 是你变了吗
周华健: 朋友 花心 真心英雄
费玉清:一剪梅
黎明:两个人的烟火
光良:第一次
张雨生:大海
周传雄:我的心太乱 黄昏 记事本
郑智化:水手 星星点灯
张宇:雨一直下 用心良苦 月亮惹的祸
赵传:爱要怎么说出口 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 我是一只小小鸟
齐秦:月亮代表我的心 大约在冬季 不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
童安格: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把根留住
庾澄庆:情非得已 让我一次爱个够
阿杜:他一定很爱你 撕夜
迪克牛仔: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杜德伟:情人
巫启贤:太傻
李圣杰:痴心绝对
邰正宵: 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千纸鹤
伍思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李宗盛:凡人歌
罗大佑:明天会更好 童年
吕方:朋友别哭
姜育恒:再回首
邱泽:你知道我爱你
李天华:七天七世纪
毛宁:晚秋 心雨(与杨钰莹)涛声依旧
羽泉:彩虹 冷酷到底
老狼:同桌的你
知心爱人
相逢是首歌
2. 孟姜女哭长城的民歌
《孟姜女》又名《十二月花名》,是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汉族传统民歌之一。各地都有它的踪迹,《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全曲十二段词,分别用时令、花名作序引,叙述秦始皇时期一对新婚夫妻生离死别的故事。
这个故事作为民间口头文学,均形成于唐以前;作为民间时调小曲,约形成于宋、元以后。千百年来,人们用歌曲传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倾注着对主人公深切的同情,也借以抒发受压迫者内心的悲怨。曲调流畅柔丽,感情深切,表现细腻,曲调有不少变体,许多戏曲、曲艺音乐和民间器乐中都有由它演变而来的曲调。
3. 中国民谣歌手有哪些 民谣起源于哪里有哪些着名的民谣歌曲
问题一:中国民谣歌手有赵雷、宋冬野、周云蓬、郝云、老狼、赵照、曹方、马頔、李志、陈粒、张玮玮、钟立风、贰佰、万晓利、花粥、尧十三等。
问题二:中国民谣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在两汉历史上,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民谣,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各地风俗民情的反映,也有民众对于时事所做的道德评判,抑或借某些事件的发生宣泄积累的不满情绪。
正如《诗经·将仲子》所云:“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民谣的歌词简单,琅琅上口,广为传唱,因此为各个时期的政权所重视。
英国民谣(English Banad),起源于中世纪末期,即12、13世纪,兴盛于14、15世纪,复兴于18、19世纪,是英国最古老的诗歌形式之一。它主要包括两大部分,英格兰民谣和苏格兰民谣。
问题三:《成都》、《三十岁的女人》、《鼓楼》、《玛丽》、《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童年》、《大学自习室》、《窗外》、《橄榄树》、《在希望的田野上》、《采蘑菇的小姑娘》、《青春舞曲》等。
(3)经典老歌源头在哪里扩展阅读:
当下中国民谣歌手的代表人物:
1. 赵雷
赵雷,1986年7月20日生于北京,中国内地民谣歌手、音乐人。2011年,赵雷发行个人第一张唱片《赵小雷》,专辑收录的主打歌曲《南方姑娘》被众多歌手及乐迷翻唱,赵雷也因此被更多人认识受到关注。
2. 宋冬野
宋冬野,1987年11月10日出生于中国北京,中国民谣歌手,音乐创作人。2009年,在豆瓣以独立音乐人的面貌,推出歌曲《抓住那个胖子》、《年年》、《嘿,裤衩儿》等歌曲。2011年,宋冬野推出歌曲《安和桥》、《就在不远的2013》。
3. 尧十三
尧十三,原名唐尧,1986年8月25日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中国内地男歌手,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2011年,加入麻油叶民间民谣组织 ;同年,推出个人原创单曲《瞎子》。2012年,为电影《浮城谜事》弹奏吉他曲《我想弹琴给你听》。
4. 民歌经典歌曲
1、《半个月亮爬上来》
《半个月亮爬上来》是王洛宾根据西北地区民间音调创作的一首民歌。既保留了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质朴无华,又显现了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段,因其曲调优美、意境深远、易于学唱而流传全国。
2、《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是四川康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歌,经江定仙编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此后《康定情歌》在全国流传,而且声名远扬海外,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3、《敖包相会》
《敖包相会》是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这首歌不仅描绘了草原夜空的辽阔、明朗,同时也诉说着人世间美好的爱情故事。历经半个多世纪,依旧传唱不衰。
4、《紫竹调》
《紫竹调》是广泛传播于吴语区(苏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的传统小调歌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经过历代艺人的传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调》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节的处理上有所不同。
5、《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电影《小城之春》的插曲,由王洛宾创作。这首歌既有哈萨克民歌的特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风格,作为王洛宾最珍视的歌,属于王洛宾歌曲中艺术评价最高的歌曲,被赞为“艺术里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
5. 搜寻80年代,90年代初流行的经典老歌。
信天游http://www.cc.ccoo.cn/manage/site/uploadfiles/200593105728261.mp3
我热恋的故乡http://mp3.zhaohua.com/mp3file/12我热恋的故乡.mp3
让我再看你一眼http://music.qq138.com/rm-不要盗链/mu4/04/11-19.rm
烛光里的妈妈http://www.qzshengli.com/bbs/UploadFile/2006-5/20065214491318776.mp3
冬天里的一把火http://www.bjfamousdr.com/bbs/uploads/415/20050314132529.mp3
热情的沙漠http://211.69.16.12/song/dalu/dlhc/bwjl/热情的沙漠.mp3
娜鲁湾情歌http://hk.promo.yahoo.com/ttb/200410/01palomitanlanca.wma
熊猫咪咪http://www.xslh.com/upload/forum/2005062308311828.mp3
黄河源头http://www.yelx.com/1/04.wma
就恋这把土http://www.goofeng.com/images/jlzbt.mp3
向往神鹰http://www.fyjs.gov.cn/edit/UploadFile/2006726173451749.mp3
神奇的九寨http://www.scrt.cn/web/music/xd/032.mp3
月亮走我也走http://www.hnxnw.gov.cn/uploadfile/hyz-07.wma
高原红http://www.333mp3.com/uuauth/3/2221/39435.wma
6. 歌颂 厦门和台湾的歌
闽南语歌曲 厦门与台湾的历史轮回(
闽南语歌曲 厦门与台湾的历史轮回(图)
(2006-07-07 09:43:34)
由厦门市文化局与本报主办的首届闽南语原创歌曲大赛启动以来,受到了两岸人士的高度关注,组委会希望通过大赛扩大创作队伍,提高创作水平,推动两岸闽南语歌曲更加蓬勃地发展,厦门是闽南语歌曲产生、传播、发展的重镇。厦门与台湾在闽南歌曲的创作与传承上一衣带水,息息相关。回顾一段往事,是为了当今更好地发展,我们期待海峡两岸,在这次赛事中,从厦门掀开闽南语歌曲崭新的一页。
台湾的闽南语歌曲源头在厦门
闽南文化学者彭一万先生表示,厦门和台湾的闽南语歌曲有着深远的渊源。清末民初,闽南的歌仔就在两岸风靡一时,当时厦门的二四崎顶(厦门地名)“文德堂”和二四崎脚“会文堂” 就是印刷闽南方言歌仔册的出版商。他们先用水印,后来随着技术的逐步发展,用石印,这些小册子,在厦门的销量很好,还销售到台湾。清末,台湾被日本占领,台湾人民中许多人都表现出了民族气节。当时一首名为《雪梅思君》的歌仔就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歌里唱到:“唱出一歌分你听,雪梅做人真端正....... 劝你列位注意听,要学雪梅这所行(品行)”。讲的是一个女子在丈夫死后,一个人带着孩子,坚强地生活,而这个故事传到台湾后,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因为当时台湾处于日本的统治之下,所以人们借女子思夫,为其守节,来表达自己不甘于日本的统治,做人要端正,要有民族气节。《雪梅思君》在当时被称为“国庆调”,或“厦门调”。
1922年厦门才女周淑安创作了第一首闽南语花腔歌曲——《安眠曲》,用钢琴伴唱,堪称是闽南语流行歌曲的雏形。随后厦门人姚占福渡海赴台进行闽南语歌曲的创作,他的力作《苦酒满怀》和《心酸酸》风靡全台。着名词曲作家曾仲影,也是在厦门大学毕业后就去了台湾,这些人对台湾闽南歌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上世纪20- 30年代,台湾产生了一批闽南语歌曲的创作人才。如台湾本土音乐人詹天马作词,王云峰作曲的《桃花泣血》,蔡德音的《红莺之歌》,则是用《苏武牧羊》的古调重新填词。1933年-1937年是台湾闽南语流行歌曲的黄金时代,现在还传唱的许多经典就是当时所创,如《望春风》、《月夜愁》、《雨夜花》、《四季谣》等。这些歌声像一股温馨柔和的春风,吹拂过大街小巷,吹拂过城市乡村,抚慰在“四脚仔”(指日本统治)控制下的“甘薯仔”(指台湾人)的孤寂胸臆,也流传在一衣带水的海峡对岸。
闽南语歌曲风靡两岸
《望春风》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闽南语经典歌曲,它风行两岸已经几十年了。 1933年台湾音乐人李临秋以根植于《西厢记》中“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中国古典情怀诗句意境写出了《望春风》,加以郑雨贤的中国传统五音阶曲调配曲而珠联璧合,打造出来这首经久不衰的佳作。歌词唱道:独夜无伴坐灯下,冷风对面吹,十七十八未出嫁,想着少年家,生成标致面肉白,谁家人子弟,想要问他怕坏势(不好意思),心内弹琵琶。已爱郎君做夫婿,已爱在心内。不知何时君来采,青春花当开。门外好像有人来,开门去看迈(看看),有人笑我憨大呆,乎(被)风骗不知。《望春风》以含蓄的方式反映了少女复杂的情感是一首词曲并美的经典之作。
如今许多闽南人,甚至来闽南的外地人也都会唱“天黑黑,要下雨”和“爱拼才会赢”等“土歌”。闽南语歌曲,具有特殊的韵味和魅力。“土歌”给两岸人民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理想,给两岸人民的人生带来了意志和力量。《爱拼才会赢》歌曲中唱到“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等等。这首歌鼓励了多少人勇敢地继续前行,人们被这种拼搏开拓精神一直鼓舞着。
近年来,闽南语歌曲在两岸十分流行,《车站》、《家后》,《烧肉粽》等经典歌曲或流行歌曲常常萦绕在人们的耳际。但是厦门的有些有心人士却发现,这些流行歌曲,大都是由台湾创作的,从海峡对岸传唱过来的。曾经在闽南语歌曲创作上有过一段辉煌的厦门,近年来似乎没有产生能在海峡两岸流行的歌曲。看来厦门滞后了,要奋起直追了。
闽南语原创歌曲大赛望两岸同创辉煌
闽南语歌曲是闽南文化的奇葩,在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闽南乡亲中广受喜爱。“咱的乡亲,咱的歌”,包含了闽南人特有的乡情亲情,它融合了两岸的共有的生活情趣和地方文化,能让人深刻感受到它的乡土气息。据有关人士透露,2005年评选出的闽南语十大金曲,其原创作者全部在台湾,这让闽南文化重镇、闽南语歌曲源头的厦门深感有重新振奋的责任。首届闽南语歌曲原创大赛在这个时候不失时机地展开,可以说为厦门在闽南语歌曲创作上迎头赶上发挥了有效的助推作用。
本届赛事组委会表示,举办这次闽南语原创歌曲大赛的目的是想通过这次大赛,聚集海峡两岸的文化精英,挖掘散落在民间的种子,提高闽南语歌曲创作水平,促进闽南语歌曲的传承和创新,繁荣两岸文化娱乐市场,并扩大海峡两岸的文化交往与交流,并且让闽南语歌曲不仅作为一种音乐形式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包括非闽南语地区,让闽南歌谣世界化。文/卢志明 李菊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台湾拍摄的闽南语影片《雨中鸟》其同名主题歌由厦门人曾仲影谱写,后来成为闽南语流行歌曲。彭一万 供图
台湾当红歌星张杏月怀旧演唱《望春风》。李菊 供图
当年主唱《望春风》的台湾一代流行歌星纯纯小姐,原名刘清香(右一)和其友人的合影。
7. 中国十大民歌
1、《茉莉花》
《茉莉花》流行于全国各地,是我国民歌的经典之作,有各种各样的版本。歌曲通过赞美茉莉花,借花抒情。
2、《紫竹调》
《紫竹调》是广泛传播于吴语区(苏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的传统小调歌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经过历代艺人的传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调》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节的处理上有所不同。
3、《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电影《小城之春》的插曲,由王洛宾创作。这首歌既有哈萨克民歌的特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风格,是王洛宾最珍视的歌,也是王洛宾歌曲中艺术评价最高的歌曲,被赞为“艺术里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
4、《半个月亮爬上来》
《半个月亮爬上来》是王洛宾根据西北地区民间音调创作的一首民歌。既保留了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质朴无华,又显现了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段,因其曲调优美、意境深远、易于学唱而流传全国。
5、《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是四川康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歌,经江定仙编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此后《康定情歌》在全国流传,而且声名远扬海外,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6、《敖包相会》
《敖包相会》是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这首歌不仅描绘了草原夜空的辽阔、明朗,同时也诉说着人世间美好的爱情故事。历经半个多世纪,依旧传唱不衰。
7《天涯歌女》
《天涯歌女》是1937年中国电影《马路天使》的主题歌之一,由田汉作词,贺绿汀作曲。
8《蝴蝶泉边》
《蝴蝶泉边》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插曲,由季康作词,雷振邦作曲。歌曲以对歌的形式,描绘了大理美好的自然风光,并以此来表达男女间纯真的爱情。
9、《草原之夜》
《草原之夜》诞生于1959年,是电影纪录片《绿色的原野》中的插曲,由张加毅填词,田歌作曲。这首歌被称为“东方的小夜曲”,是我国经典的草原民歌,至今久唱不衰。
10《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着名作曲家雷振邦为老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创作的一首插曲,它由塔吉克斯坦民歌改编而来.
8.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上海,有那些经典的歌曲
老上海歌曲,学者们普遍的认识是它是中国流行歌曲的源头。一般意义上的老上海歌曲是指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期间的时代曲。老上海歌曲的起始是以黎锦晖的歌曲《毛毛雨》和其歌舞音乐为标志的。老上海歌曲的成熟期和鼎盛期是以“上海五人帮”和黎锦光、陈歌辛形成的“海上流行歌坛双壁”为代表的。
《夜上海》《天涯歌女》《千里明月寄相思》《玫瑰玫瑰我爱你》
9. 歌曲 浏阳河
《浏阳河》
湖南民歌(1951年)
作词:徐叔华
作曲:朱立奇、唐璧光
《浏阳河》作为中国经典民歌,自创作以来,广为流传,分别有多位演唱家,如蒋大为,李谷一,宋祖英等,以不同方式及风格进行演绎,后面超女周笔畅的一首《浏阳河2008》又为这首老歌赋予崭新的内容。
浏阳河又名浏渭河,原名浏水,浏,清亮貌。因县邑位其北,“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故称浏阳。浏水又因浏阳城而名浏阳河。浏阳河位于湖南省东部,是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罗霄山脉的大围山北麓,有大溪河和小溪河两个源流。全长共222公里,流域面积3211平方公里,流经浏阳市、长沙县市共40个乡镇。浏阳河源头至大溪河小溪河交汇处,杨潭乡(现高坪乡)双江口河段为上游;双江口至镇头市河段为中游;浏阳河下游从镇头市起始,最后在长沙市的陈家屋场注入湘江。据《湖南通志》记载浏阳河古称浏水,亦名浏渭河,"浏"是清凉的意思。浏阳河上游,河谷切割深、穿林涉涧、飞瀑珠帘、幽林深壑、河水碧透;浏阳河中游,浏水九曲潆洄、浪卷千堆、姿态婀娜、两岸翠屏、风光旖旎;浏阳河下游,河道宽阔舒缓、田畴沙洲、稻香四溢、波光粼粼、水绿鱼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