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孩子怎样掌握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
第一,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保证发音的标准;
第二,在学习的黑板上对国学经典进行介绍,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材料;
第三,在语文课上或者是音乐课上都可以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
第四,在上课之前进行朗诵,有利于提起学生的精神;第五,父母可以跟子女一起进行诵读,能够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
国学经典诵读方法大致如上,在此,要注意对老师进行良好的培训,注意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学生的诵读兴趣。
2. 学龄前的孩子如何学习国学经典
1. 什么是“读经,读国学经典”? 读经就二个字,一个是“读”,一个是“经”。读,就是读,不是背,不是理解,更不是照着行动。你读就好了,坚持去读,一天二天,没有什么效果,没关系;一周二周,没有什么效果,也没有关系。你就是读,读熟,读透。总有一天,你突然就明白了,突然就懂了。读到一定层次就有自己的悟性和理解,这个时候参考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你的认识有提升了。我相信没有一个人,永远也不明白一点点的。要不然古人也不会那么看重读书了。 “经”就是指六经四书的简称。六经四书是着名国学家、累积式教育法创始人赖国全老师首先提出的国学经典的简称。六经是指《易经》,《黄帝内经》,《诗经》,《孝经》,《道德经》,《金刚经》。此六经,以儒家为主,涵盖佛家、道家内容。与传统的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乐经》,有所不同。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与传统的四书没有区别。赖国全老师认为六经四书,是必须学的,是主粮,而且必须先学习群经之首——易经。 2、为什么要让孩子读国学经典? 我们都知道结交朋友的重要性,聪明的父母一定会鼓励和支持孩子与一些品质端正,成绩优秀的同学交朋友。我们也经常把书比喻成良友,其实像人一样,并不是所有的书都是良友,其中有好书,也有不好的书。 经典是被历史证明了的好书,与这样的朋友相交相识,自然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好处的。 我们也知道,一个人必须上大学,去学习科学知识,比如数学公式,物理定律等等,这些公式和定律,是前人为我们留下来的科学经典,很难想象,现代人如果不学习这些科学经典,怎么能在科学上有所作为?我们现在主张让孩子学习的经典,是人文领域里的经典,是做人的公式和定律,同样,如果不学习这些经典,也是不可想象的。 3、学龄前的孩子如何读国学经典? 学习国学经典最简单、最科学的方法是运用赖国全老师的累积式教育法。 累积式教育法是着名国学专家赖国全老师首先系统提出的一种科学、简单、高效的教育方法。赖国全老师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结合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的特点,在培养自己女儿赖思佳学习国学经典时提出的,经过不断完善,渐成系统。至今累积式教育法已经影响全球上百万的家庭,成为风靡海内外的着名儿童教育方法之一。 累积式教育法应用在读经上又被称为“137学习法”。 更多内容请搜索网络-累积式教育法。http://ke..com/view/3202483.htm 3岁以前的孩子,按照累积式教育法的要求,听就可以了,不要求指读。如果父母配合读经或全家读经,效果会更好! 4、学习国学经典的十大好处: 记忆能力:轻松背诵大量经典; 识字能力:轻松认识数千汉字; 阅读能力:建立广泛阅读兴趣; 理解能力:增加综合理解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良好的口才; 行为习惯和自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 道德修养:道德修养自然薰陶; 外貌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 正音训练:普通话流利标准。 思维能力提升:大格局形成。
3. 怎么样让孩子更好的接受国学教育
家长可以让孩子读一些唐诗宋词,感受汉言语的音律美和意境美。但是国学的形式绝不仅仅局限于诵读。
1.国学经典要有选择地吸收
以国学经典对宝宝进行道德教育,要有选择地吸收。毕竟,国学经典中有一些不能与时俱进的内容,"有鉴别"地吸收,才能使宝宝得到更好的美德教育。
2.让宝宝在特定场景中理解国学
我们不应为了教国学而教,重要的是要让国学规范宝宝言行,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场景,让宝宝感同身受,理解其中的意思。
比如,宝宝原本答应妈妈的事,自己收拾玩具,或者看完一集动画片不再看第二集,结果又反悔、耍赖。这时候妈妈可以用"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来教育宝宝,意思是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果断。这些格言言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宝宝在记诵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纳它们,逐渐养成好习惯。
3.兴趣是需要培养的
有人说国学很枯燥,可是学英语、学弹琴也很枯燥,为什么宝宝照样也能学习呢?可见兴趣是需要培养的。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静下心来每天诵读一段国学经典,配上古典音乐。时间长了,宝贝自然就配合了,这时家长们也要给宝宝鼓励。
4. 刚接触国学经典不久,请问如何教孩子读经典
您好,因为我和孩子接触了经典教育差不多两年了,也许我的回答对您有些帮助,一直是用深圳育心经典赖国全老师独创的累积式教育法来读经典的,效果非常好,我自己读了几十本经典,而且有五样经典已经过百遍了,比如《易经》,《孝经》、《老子》、《大学》、《中庸》,孩子这些经典也读完了,我的孩子才四岁哦,这个方法非常简单易操作,每个家庭都非常容易实施,相信您家一定能做到。我现在把赖国全老师的累积式教育法向您介绍一下吧。
累积式教育法是着名国学专家赖国全老师首先系统提出的一种科学、简单、高效的教育方法。赖国全老师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结合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的特点,在培养自己的女儿赖思佳学习国学经典时提出,经过不断完善,渐成系统。至今累积式教育法已经影响全球上百万的家庭,成为风靡海内外的着名儿童教育方法之一。
累积式教育法应用在读经上又被称为“137学习法”。
“1”就是每天至少读一遍,最多7遍;一样约十分钟,不超过十分钟;
“3”就是一天可以选择读三样,最多读7样;如同时读《论语》、《易经》、《老子》;
“7”就是指连续7天重复相同的内容。如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读《论语》、《易经》、《老子》里相同的内容。不管孩子熟记不熟记,背诵不背诵,读完7天就进入下周学习。如此,孩子两年左右就可以熟记甚至背诵《论语》,《大学》,《易经》,《中庸》,《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等将近十多部经典。
学习量:累积法主张一天的学习量为400字左右。不过学习量是一个参考值,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可以灵活掌握。学习时间:采用离散教学的原则,一次学习时间约十分钟,一天二、三次,每天学习时间约为半小时。
学习内容(读哪些经典):
A、六经四书:赖国全老师提出,六经四书,是必须学的,是主粮,而且必须先学习群经之首——易经。
六经是指易经,黄帝内经,诗经,孝经,道德经,金刚经。此六经,以儒家为主,涵盖佛家、道家内容。与传统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所不同。
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与传统的四书没有区别。
除此之外,可吃些小菜。何谓小菜?如唐诗,宋词,庄子,墨子。
B、经典按功能分类:培养一个人跟建房子一样,要打地基,做结构,最后才是装修。
1、基础类:包含《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也包含《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一类经典都是教做人的,做人才是基础,学知识学做事都是后面的事。
2、结构类:这就是经。《易经》、《孝经》、《诗经》、《道德经》、《金刚经》、《黄帝内经》等。
3、装修类:先秦的诗、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史记、资治通鉴等。
C、三个线程的学习:培养孩子应该要有一个总体规划:到底怎么样把你的孩子完善地培养起来?“137学习法”中间是3,所以是有三个线程的学习。
第一个线程就是学这些“经”,《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孝经》,这是经类的。
第二个线程是学“典”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一类,难度也是介于中间。
第三个线程是学装修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成语接龙》+《诗词启蒙》+《文学启蒙》这一类的,装修类的,比较基础的。
遵守这三个线程,用两年时间就可以学得非常扎实,如果担心时间不够,可以学三年,第三年巩固,是可以学得非常好的。这样,我们孩子人生的地基结构,我们用两三年的时间就把他打下。
如果不明白,还可以加入我们的育心经典大易社网站,只要网络一下就出来了。
5. 孩子学国学该如何启蒙
近两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兴起了全民国学热。特别是武亦姝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很多家长跃跃欲试。然而,一道难题摆在了大多数的家长面前,那就是该怎么样给孩子启蒙国学。国学经典千千万,到底该从哪本开始。
到底该怎么启蒙国学,争议蛮多的。有的人认为应该先学诗,有的人认为应该先学《论语》,而有的人又认为该先学经。个人认为,十岁以下的孩子,应该先学《三字经》,很多人说三字经是糟粕,是教条。不能再拿它来坑孩子了。不否认,《三字经》部分内容,已经不适合现在这个社会了。但是大部分还是好的,我认为作为孩子的国学启蒙,《三字经》是最好的。主要有几个理由:
古诗词应该怎么学?先学谁的诗?《唐诗三百首》应该是大家先想到的。但是,我不主张先学《唐诗三百首》,因为,《唐诗三百首》里面有很多像《将进酒》、《琵琶行》这种排律诗,太长了孩子会望而生畏。还有就是《唐诗三百首》相对于学某一个人的作品来说,也会显得有些杂。我主张先学王摩诘,王摩诘五言居多,而且王摩诘的诗更容易让孩子理解,更贴近生活。王摩诘学个150首,再学杜甫100左右,再回过头学《唐诗三百首》,再学点孟浩然,李白,再学苏东坡。诗学这么多开始学词,词学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学完这些,其他的诗看孩子喜欢自己读就行了,就不用家长再指导了。诗应该孩子先背诵,家长解释基本诗句意思。并做一些简单的赏析讲给孩子听。读完王摩诘,就可以给孩子讲四声、平仄、押韵、对仗诗的格律,可以让孩子试着自己写,不怕牛头不对马嘴,就怕不敢动手。在创作中寻找到诗词学习的乐趣,在创作中熟悉平水韵,入声字。
一般到这个阶段,孩子的国学自学能力就很强了,可以开始读《四书》、《五经》、四大名着。
国学的学习方法,我认为都是从背诵开始,有个台湾的教授说过:“背诵是种子,理解是发芽,能使用到学习和生活上是开花,通过国学学会如何做人才是真正的结果”。
6. 教小孩子读国学经典有什么好方法
我在2010年8月,结缘了育心经典,找到了一种好的方法,这个方法非常简单,每天半小时,读经典也变得特别简单。这个方法就是137累积式教育法。
累积式教育法是着名国学专家赖国全老师首先系统提出的一种科学、简单、高效的教育方法。赖国全老师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结合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的特点,在培养自己的女儿赖思佳学习国学经典时提出,经过不断完善,渐成系统。至今累积式教育法已经影响全球上百万的家庭,成为风靡海内外的着名儿童教育方法之一。
累积式教育法应用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上又被称为“137学习法”。
“1”就是每天至少读一遍,最多7遍;一样约十分钟,不超过十分钟;
“3”就是一天可以选择读三样,最多读7样;如同时读《论语》、《易经》、《老子》;
“7”就是指连续7天重复相同的内容。如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读《论语》、《易经》、《老子》里相同的内容。不管孩子熟记不熟记,背诵不背诵,读完7天就进入下周学习。如此,孩子两年左右就可以熟记甚至背诵《论语》,《大学》,《易经》,《中庸》,《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等将近十多部经典。
学习量:累积法主张一天的学习量为400字左右。不过学习量是一个参考值,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可以灵活掌握。
学习时间:采用离散教学的原则,一次学习时间约十分钟,一天二、三次,每天学习时间约为半小时。
学习内容(读哪些经典):
A、六经四书:赖国全老师提出,六经四书,是必须学的,是主粮,而且必须先学习群经之首——《易经》。
六经是指《易经》、《黄帝内经》、《诗经》、《孝经》、《道德经》、《金刚经》。此六经,以儒家为主,涵盖佛家、道家内容,与传统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所不同。
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与传统的四书没有区别。
除此之外,可吃些小菜。何谓小菜?如唐诗,宋词,庄子,墨子。
B、经典按功能分类:培养一个人跟建房子一样,要打地基,做结构,最后才是装修。
1、基础类:包含《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也包含《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一类经典都是教做人的,做人才是基础,学知识学做事都是后面的事。
2、结构类:这就是经。《易经》、《孝经》、《诗经》、《道德经》、《金刚经》、《黄帝内经》等。
3、装修类:先秦的诗、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史记、资治通鉴等。
C、三个线程的学习:培养孩子应该要有一个总体规划:到底怎么样把你的孩子完善地培养起来?“137学习法”中间是3,所以是有三个线程的学习。
第一个线程就是学这些“经”,《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孝经》,这是经类的。
第二个线程是学“典”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一类,难度也是介于中间。
第三个线程是学装修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成语接龙》+《诗词启蒙》+《文学启蒙》这一类的,装修类的,比较基础的。
遵守这三个线程,用两年时间就可以学得非常扎实,如果担心时间不够,可以学三年,第三年巩固,是可以学得非常好的。这样,我们孩子人生的地基结构,我们用两三年的时间就把他打下。
7. 小学生如何学习国学经典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小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有难度。建议家长先学习一下,然后再教孩子。你可以参加方太的“青竹简国学推广活动”,方太青竹简国学计划中有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国学学习活动,比较通俗易懂。
8. 孩子学国学启蒙,从哪里入手最好
国学启蒙》网络网盘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P11feEqJP2bmxY0OEw1X-A
提出了简单有效的“累积式”教育法,并利用娴熟的计算机技术,独自编整套的中国传统文化朗诵跟读有声读物,包括《启蒙经典》、《诗词经典》、《古文经典》、《文学经典》等系列丛书,为0-12岁儿童的成长提供丰富的优质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