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经典什么是经典教育
经典,是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着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经典具有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永不贬值、千年不朽、世代流传的特性。经典好比是充满智慧、阅历丰富、德高望重的老人。
经典教育是指中华文化经典教育(简称国学经典教育、经典教育、读经教育)即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的教育活动,让孩子通过对文化经典的系统修习,从而达到健全人格、开启智慧、奠定深厚人文底蕴的目标,为他们的一生打下最为坚实的根基。
② 什么是教育经典 常见的教育经典有哪些
1、教育观察法
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法即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借助于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方法。
教育观察法的分类:自然观察法与实验观察法,直接观察法与间接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变革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观察;实验观察法是在控制条件的情形下进行的观察。
直接观察法是指直接通过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而间接观察法是人的感官通过仪器观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发现问题、揭示事物的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查研究法一般和其他研究法配合使用。按调查对象的性质和调查工作的方式,可以分为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个案调查和文献调查等。
调查研究法的步骤
第一步,做好调查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根据科研课题确定调查的题目是什么,比如对“高村温泉呼雷汤”的研究。首先要确定调查对象,拟定调查研究的提纲,确定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案,如调查的方式方法,调查的组织安排、人员分工,所需要的经费等等。
第二步:具体实施调查。这是调查研究最关键的环节,科研工作是否取得成功,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具有多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往往都取决于这一步。最大限度地获得第一手真实的资料,是这一阶段的根本目的。
第三步:对材料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推断出结论,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总结阶段。根据资料分析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撰写调查报告,进行课题总结。
3、文献法
就是用书中的理论作为依据,推断或验证一个观点的正确与否。也就是我们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抽取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为我所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查或者比较分析,展开深层次的研究旦埂测忌爻涣诧惟超隶,从中总结出经验,寻找出规律。但一定要避免重复别人的东西。
4、教育实验法
它是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改变或创设条件,让一种因素发挥作用,从而引起或产生某种现象,揭示事实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客观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实验主要采用自然实验法,也就是在自然的、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实验,使学生保持常态。这样的实验结果才是可靠的、可信的、真实的,才具有科学价值。按实验对象的分配方法把教育实验分为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循环实验等。
单组实验:比如说一个地区、一个学校、一个年级或者一个班的学生,分期实施不同的实验因素,每次对一个实验因素的效果加以测量和分析。比如,“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就可以采用单组实验法,通过对某个班级学生前后行为的变化,我们可以分析出分层教学法对教学质量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等组实验:是选择两个条件相同或相似的组进行实验,一组施加实验因素,另一组不施加这种实验因素,通过两组间的比较,来看实验因素的效果。比如,“新型××训练法对提高运动成绩的实验研究”,我们就可以安排一个以传统方法进行训练的对照组,来对照分析这种新型的训练方法对提高运动成绩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循环实验:是把几个实验因素循环施加于几个不同的实验组,按照各实验因素变化的总和来判定实验结果。比如对“和谐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就可以通过循环实验,轮流对不同的实验班施测,通过最后的结果,综合分析和谐教学法对学生学习行为改变的影响程度。
③ 教育经典语录简短
1、有了真正的方法,还是不够的;还要懂得运用它。
2、给学生一个世界,给老师一片天空。
3、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4、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
5、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
6、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孩子们在成长!
7、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8、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
9、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10、纳百川,容学问,立德行,善人品。
11、民主和谐勤劳的家庭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基本条件。
12、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他们包括学习能力在内的多方面能力。
13、前后不一致是教育中最严重错误之一。
14、愚蠢的教师只会传授真理,聪明的教师应教孩子发现真理。
15、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next88),而在于极力唤醒和鼓舞。
16、知识本身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17、只有家长和老师积极配合,孩子才能走向成功。
18、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19、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比得上一百个老师。
20、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21、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
22、教师施爱宜在严爱与宽爱之间。
23、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24、如果谁希望自己的儿子尊重他和他的命令,他自己便应十分尊重他的儿子。
25、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26、有时候,一步就是一生,一念之差就是天壤之别,几秒就可以决定我们人生的成败。
27、先学会做人,再学会知识。
28、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早日鲜花绽放!
29、素质教育要求: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30、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31、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32、不会触类旁通,研究哪一门学问都难有成就。
33、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34、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35、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在一起。
36、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37、当你埋怨学生太笨的时候,你也该自问:什么叫诲人不倦。
38、要看孩子将来素质如何,那就要看家长现在素质如何。
39、教师要融于师生的相互理解中。
40、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41、只有家庭社会学校三者配合起来,才能够使孩子健康成长。
42、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孩子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孩子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④ 经典教育的经典内容
《大学》约2000字,主要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至生财有大道的学问。孙中山先生评其为“中国独有之宝贝”,是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做事)
《中庸》约4000字,讲的是永恒不变的和谐之道。中:做人做事不偏激,中正平和,庸:永恒不变。协调平衡能力,开发领导潜能,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成为一个高EQ素养之人才。(为官)
《老子》约5000字,是中国人的智谋奇书,着名的《孙子兵法》就出自于老子的思想。用于工作、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熟读、领悟《老子》,可以使人智慧超群、卓尔不凡。(智谋)
《论语》约16000字,自古以来就享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它形象、生动地教给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熟读《论语》,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利于经商从政、企业管理、看人识人、选择朋友等方面得到启发。教人与时俱进、(经商)
《千字文》由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编成的一篇韵文,是最好的童蒙识字教材。词藻华丽,语言优美,且脉络清晰,熔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知识于一炉。学完《千字文》,孩子就可以轻松开始阅读,及早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及探究式学习习惯。
《三字经》约1100字,是中国文化史纲。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发行和推荐。《三字经》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简史。学了《三字经》,就等于将中国文化史纲记在脑子里,对孩子的升学考试和文化修养都有极大帮助!
《弟子规》约1100字,是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是一整套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 《弟子规》是教育小朋友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尊敬师长、和别人平等相处,懂礼貌、讲信用等,而这些是一个人和社会接轨的通行证,直接奠定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础。
⑤ 什么是传统儿童教育的经典之一
摘要 亲,据我了解,国学教育是传统儿童教育的经典之一,也叫文化传统教育
⑥ 什么是“国学经典教育”呢
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国学不仅在庙堂上生辉,在民间照样闪光。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教育一直都是以圣贤的经典为基准,就是在元朝与清朝时,外族入主中原时,这种教育方法也不曾被改变。这种以国学为基础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人与治国能臣。然而现代的教育,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能方面的开发加大重视,对于人的德育与做人做事方面却不管不顾。其实一个再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德行,也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不会得到幸福的人生。
我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教育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教育赞歌——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⑦ 什么是中国经典教育
经典教育就是让儿童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0-13岁),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开发孩子的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材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
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着作,是世界各族文化的根本,是全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经典所蕴含常理常道,"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经典乃文化之宝藏,其价值历久弥新。人类任何一个文化系统均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活水,它博造文化,推动历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音乐、美术、文学等各有经典,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经典有:《大学》、《中庸》、《老子》、《论语》等。
⑧ 教育经典着作有哪些
教育经典着作有:
一、《理想国》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创作的哲学对话体着作。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
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是他的代表作,涉及到了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思想博大精深,几乎代表了整个希腊的文化。2015年11月,《理想国》在英国“学术图书周”中,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
二、《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2011年5月1日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约翰·洛克。中文版由傅任敢翻译成文。全书的都在论述“绅士教育”,从德智体三方面来阐述如何教育绅士。
《教育漫话》由作者流亡荷兰期间(1683~1689)写给友人E.克拉克讨论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几封信整理而成。1693年出版。
三、《教育论》
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H.斯宾塞的主要教育着作。原名为《教育──智育、德育和体育》。由斯宾塞1854、1858、1859年陆续发表的 4篇教育论文汇编而成。1861年在伦敦出版。1923年,中国的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该书的节译本。196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全译本。
四、《民主主义与教育》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创作的教育学着作,首版于1916年。该着作全面地阐述了杜威在芝加哥实验学校,以及当时教育改革理论研讨中基本形成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建设新式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的和方法。
杜威特别强调教育的实用价值和人本价值,重视教育对人对道德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使教育摆脱了孤立的知识传授范围,把教育看做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使得教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五、《被压迫者教育学》
本书介绍发展中国家的着名教育家弗莱雷的解放教育理论与实践。该理论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阐明了教育与觉悟的关系,指导了发展中国家的成人扫盲教育,提出了情景对话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教育与现实的结合。
弗莱雷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影响更大。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理想国》
网络—《教育漫话》
网络—《教育论》
网络—《民主主义与教育》
网络—《被压迫者教育学》
⑨ 经典教育的经典定义
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着作,是世界各族文化的根本,是全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经典所蕴含常理常道,“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经典乃文化之宝藏,其价值历久弥新。人类任何一个文化系统均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活水,它博造文化,推动历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音乐、美术、文学等各有经典,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经典有:《大学》、《中庸》、《老子》、《论语》等。
⑩ 中国古代教育学经典
《学记》是中国古代的教育学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教育专着。全文只有一千二百二十九个字,对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作用等问题,都作了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论述,写得非常精练,非常深刻。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它奉为经典,用以指导设学施教,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论着中的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教育的宝贵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