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样写出有韵味的诗词
呵呵!你说的对,如果光有押韵就成打油诗了嘛。有韵味的诗往往让人回味悠长。 中华诗词是一种精美的文学艺术,是我国一脉相承、绵延不断的文化遗产与传统的文学瑰宝之一 如今我们创作诗词,要注意字、句的诗意韵味和简洁明了。
为了使写出的诗词便于人们知情知意,写作时不必过于追求用高深的字词来粉饰,使人读了拗口。一些诗词似是而非的语句看似很有“诗意”,却让读者如坠云里雾中。甚至古怪刁钻地难为读者,似乎下决心不让人看懂。其实,就是一千多年前的唐诗,流传至今仍有不少对现代人们影响深广、且脍炙人口的看似平淡却很经典的诗句,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诗能把眼前的景物和心中的感受,用简单的笔墨表达出来,就称得上是高明的诗人。
一些古诗看似写得很平淡,并无惊人之语,却能唤起人们不尽的遐想,留下深刻的印记。如宋代翁卷《乡村四月》:“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是诗,又像画。初读似淡,细嚼即甘。它浓缩了生活的场景,注入了世俗的情味。又如陆游的《东村》:“野人喜我偶闲游,取酒匆匆劝小留。舍后携篮挑菜甲,门前唤担买梨头。”这是讲陆游回到山阴后,受到村人热情招待,但无下酒菜,忽见路过挑梨小贩,便买些小梨(村人谓梨头)来;物贱情深,厚意难量,几个梨头胜过珍馐美味,表达了诗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怀,及他赞美村民的纯真质朴与生活的平淡真情。可见平淡是诗中的至品,它不同于平庸与无味,是将深厚感情和丰富思想用朴素、平凡的语言写出,看似平淡却含蕴深厚的情景,追求和达到的却是一种至淳至美的境界。
创作诗词是为了让人读懂,读懂了方可欣赏、品味,以至得到教益、启示。那些连看都看不明白的诗词,哪里还谈得上欣赏和启迪呢?从另一方面讲,现代人谁愿意费尽心思去解读一两句诗词的意境,或绞尽脑汁去琢磨它的韵味呢?总之,既要避免过于“口语白话”,更要反对“晦涩拗口”,换句话说,既不可过于直白,更不可让人味同嚼蜡。
古往今来,能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好诗词都是舒畅自如、诗意盎然又容易解读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❷ 怎样才能写出好的诗歌和诗词来
任何客观事物,都有从了解到认识,从认识到掌握的过程。同理,任何才能的形成也有从了解认识到入门精通的阶段。这是事物的一种普遍性规律。
题主提出的"怎样才能写好诗?"包含着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能,也就是会写诗;一个是好,也就是好作品好诗词。
解决"会写诗"的问题相对容易些
就像家庭主妇会做菜一样,熟能生巧,时间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会写诗问题,我们主要以写古诗词为例子,主要是掌握好格律诗的格律问题,如平仄、对仗、词性、押韵等,当然还有特殊情况下的要求,如救拗、孤平、合掌等规矩。
在这些基本的规矩下,通过多看多背经典古诗词积累文学修养,通过多动笔动手创作自己的掘作掌握诗词的基本条件,通过多思考思维拓展自己的创作空间。
我想只要是自己喜爱,就是"会写诗"最好的老师,只要不懈坚持是"会写诗"入门卷。
解决"写好诗"绝对是一件难事
无论是古体诗、近体诗,还是现代诗歌,从"会"到"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也许是一辈子的事情。个人觉得好不算好,专家说你好也许只是一种鼓励与鞭策,一首好诗,只有经过时间的考验、历史的检验,才能知道是真好还是假好。
好诗除了符合基本的格律等基本要素条件外,更注重诗的意境美、思想性和哲理性等,好诗总会给人以共鸣启迪,好诗无论是写景写物还是写人,总能写出人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和爱恨情仇,更能写出景物事物的美好,也可写出鲜明时代特点的家国情怀。
你看从古至今,又有几人能在诗的国度和长河里流芳百世?名诗好诗它要靠天赋与灵感,它需要其特殊的时代环境和生活阅历,它更需要超越常人的付出与努力。
❸ 如何写好诗歌
谈谈我的一些感想吧。
我把学诗词划分为两类,常规与非常规。
常规,即遵循古道,
1.从对仗,声韵开始学起。主要有【声律发蒙】清·杨林兰,【笠翁对韵】清·李渔 ,【训蒙骈句】 【学对歌诀】 【时古对类】 诸如此类培养韵律,对偶的书籍。
这些都是前人作为儿童启蒙的读物,现代人多数是不会触及了。
2.既然你说的是除古体诗,现代诗之外,那就是格律诗。即平仄诗。在学之前,起码应该弄懂,什么是平仄,什么是韵部,这些比较常见的名词,如果不懂,我推荐你看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和涂宗涛先生的《诗词曲格律纲要》。这些都是比较好的入门读物。懂得了诗的基本概念,基本格式,再去学写诗。韵部也分古今,看你个人选择。
3.格律懂了,接下来便是内容。内容上,可以先看看唐诗宋词赏析类的书籍。这类书籍太多,不做推荐。看看前人是如何写,如何书法他们的感情,如何布置他们的章法。
4.多体会现实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创作也是如此,不可能凭空捏造,这样永远也难登大雅之堂那个。
第二类:半路出家。即,错过了启蒙的机会。比如我,就没怎么看过声韵启蒙。
1.格律,基本名词的熟悉,与上面推荐无异。
2.从前人身上找东西,仿写,改写(改写严重不推荐)
3.加入自己的东西。
对于半路出家的人,有两个点是需注意的。
1.看太多古人的诗词,会受古人意象的干扰,明明是个现代人,却写出与现实不符的东西,这便要求你多体会现实的景色,变化。
2.开始时太酱油,喜欢打油诗。我并不认为酱油诗可以作为诗词入门,酱油多了,毛病更难改。
手断了。可以去我加入的一个贴吧:有琴问月,共同探讨诗词爱好。欢迎!
最后祝你成功!
❹ 怎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诗歌
一段时间后,写诗变成了一种第二天性的体验,这就是编辑把它带得比想象中更远的时候。头脑接管了心灵漫游的地方,当头脑思考时,这是纯粹的团队合作。如果没有团队合作,“我爱你”这几个字就不会有它应有的力量。有一种方法来表达和完善这个短语。
因此,掌握是持续的,带来了对技巧和不同风格的更深层次的欣赏,但最终一些诗句必须被编辑,以创造用户友好的诗歌。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这些书能被更多的人阅读和背诵,并与他们分享。这里再次强调,掌握得越多意味着诗人越多产。这意味着更少的诗歌将会被阅读,背诵和分享,因为那些诗歌已经存在了。我已经为poemhunter诗歌网站写了2900多首诗。我有一些似乎还没人读过的诗……
❺ 怎么写古诗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古典诗词,也开始尝试写格律诗词。但很多人因为不得法,写出的格律诗词总是差强人意。下面以本人创意的一首格律诗词《七绝 咖禅一味》为案例,极简地介绍一下填制格律诗词的几个必要步骤。
注意事项
一)押韵错误:这是写格律诗词最常见的错误之一。比如该押韵的地方不押韵,该押平声韵的押了仄声韵,等等。
二)平仄错误:也是创意格律诗词最常见的错误之一。写完之后一定要借助于韵书或网络仔细检查!
三)择韵错误:要么通篇用古韵,要么通篇用中华新韵,而不能新旧两韵在读一首诗词里混用!
四)对仗错误:按规定律诗的颈联、颔联应该对仗而没有对仗,或对仗不整齐的。
五)其他错误:重字、重意,整首诗词意境不美等等,这些恐怕就要通过多读、多练,增强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等,来慢慢解决了。
❻ 应该如何学习,才能写出好的藏头诗
我们应该意识到藏头诗,其实是有着双重含义的,我们一定要掌握学诗的基本规律和文法,明白成诗的根本规律,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效理解诗歌的本质。
诗歌的本质是充满了基本规律的,我的意思是藏头诗不仅仅非常注重结构上的构建,更是要注重素材的积累,当我们积累起雄厚的基本意识,就有了统合的能力,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最基本的组成诗歌的能力。
诗歌非常注重场景的刻画,比如写景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是一幅非常美丽的冬季的白色雪景,好的藏头诗不能够只是为了藏头而藏头,也就是说要用诗歌本身的含义去覆盖诗人本身的目的。不管藏头诗描绘的是何种类型,其本质目的都有着构建诗歌的最真实的企图。
总结起来,要写好藏头诗就要言之有物,不要为了藏头而藏头,这样不仅起不到藏头诗的本来的效果,反而会抹去诗歌本身的意义,其结果必然是变得不伦不类的。
❼ 经典诗句积累卡怎么写
步骤如下:
1.除了基本的作者名字、字号、名句等等之外。建议找点写作背景相关的小故事,这样不但便于理解记忆,还能在作文里用到。
2.作者资料(姓名,字,号,朝代,地位)写作背景,了解作品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什么样的时代背景里面写的。
❽ 经典古诗文诵读手写稿怎么写
你收先要把格式写好
一:先把古诗文抄写一篇
二:写出古诗文含义和所表达的情怀或道理
三:结合实际说说你对这篇古诗文的看法
四:总结这篇古诗文的精髓和意义
❾ 如何写好诗词
达到这两位人物的境界好像有点难,不过也不是不可能。
首先,写诗抒发的是感情,里面一定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其次,多读一些经典诗词,学习里面的语言方式和表达技巧。比如,律诗就要求中间两联一定对仗,写诗不是写白话文,因此语言的表达上尽量用诗化的语言。再次,知道一些特定的词语表达的特定含义,比如鱼雁,一般就是指传递消息的方式,欲付痴心无鱼雁。胡笳,羌笛一把把就是边塞的音乐等等。最后,还要会化用前人的诗句,如至王安石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就是化用的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至今犹唱后庭花”而来。当然,这只是一些简单的技巧,写好诗,还得靠勤学苦练。 期待你早日写出好的作品
❿ 如何写诗歌
一 、选材选材,就是写什么,诗歌创作素材的选取,是由诗人受到诗意的触动进而选择的某个景物或某件事情为基础的创作材料。万物都具有诗意,只是有的人能够轻易发现诗意,感受诗意,而有的人却不能识别。
诗意是以诗人关于某件事情或某段语言的联想,既美好又遥远,从概念上来说,诗意是主观情思与客观存在相互融合、相互包含和吸收,并由此引发诗人美好而深刻的联想。
比如一个诗人看到一幅画,在大众看来不过是一幅普通的画作,而感受到诗意的诗人则能够看出半个人生,能够看到生命水的涌流,其实是诗人把画作,用自我感受和联想的方法做出了不一样的诠释。
所以诗意的东西往往都是我们熟悉的,平凡生活中具体而熟悉的事物。之所以成为诗歌创作的素材,是诗人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把平凡具体的东西写出了超越事物本身的价值。
二、 形式选材之后就要确定形式,诗的形式有很多种,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无言、七言、八言… 是讲求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古体诗形式,还是选择长短不一,形式主义多变的现代诗。
是值得思考的题材问题,对于诗歌创作来说,形式也是诗的一部分,只有选好形式,才能把诗歌创作的才思用意向凝聚起来,构成意境,进而触动读者心灵,以求达到诗歌的效果。形式是诗歌区别于散文和小说的重要特征,一首好的诗歌,选好形式很重要,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以古体诗形式,写出诗人恣意豪放的人生况味,以个体情思的奔放洒脱折射着大众对自由奔放的渴望,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又比如,郑愁予的《江南》,“我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首诗采用现代诗灵活多变的形式,写出温婉思念的愁绪,令人动容。
如果交换一下形式就可能写成四不像。所以说,开始写之前要确定好形式,至于怎么确定,要根据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的抒发需要来确定了。
三、初衷决定怎么写之后,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写,写的意义在哪里。
一首诗没有情感是难以打动人心的,就像西方的史诗,多长篇大论的叙事,真正的好诗,以情动人,所以在决定好写什么,怎么写之后,我们应当明白自己为什么写,写的初衷是什么。
四、构思
对生活广度与深度的观察,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构思,在创作过程中,我们要构思艺术形象,使之高度凝练,足以概括生活某方面的艺术,能够给读者回味的空间,必须要不流于俗,懂创新,有个性,构思是一件发现诗意的脑力活动。
最普遍的构思方法是吸引力法则,当你想着一件事时,或者这件事的某个方面时,关于这件事的意象,材料就会源源不断的进入你的脑海。甚至有无数个想法汇聚在一起,是人经过对这些想法的筛选,融合成诗,就是吸引力法则下的构思,也是诗歌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五、灵感
灵感是一闪而过的瞬间顿悟,是客观世界与人的主观情感在偶然间的碰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灵感就像星星之火一样,是诗歌创作中的精髓所在。灵感的来临需要长期的生活体验,细致耐心的生活观察。
积累和经历达到一个值后,灵感就有可能在某个时刻来临,古人有“掉书袋”的做法,时时刻刻将纸笔带在身侧。就是为了防止灵感来临时手忙脚乱,而笔墨随侍在侧,随时随地都能记下偶然得来的灵感。
所以灵感是在生活经历里思考得来的。譬如海子诗句“面向大海,春暖花开”,若非诗人生活阅历积累,长期构思与灵感闪现,也不可能得到佳句。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也是在平凡清静之地,积累生活阅历,捕捉诗意灵感,既诗人所说的诗意的栖居。
六、感悟
感悟由心而发,由生活触动上升到内心深处。有所体悟,是感悟的一大表征,感悟,即有感有悟,感由客观世界观察细致而来,悟是心灵升华。渐悟和顿悟都是心灵感悟的一种。要得到感悟,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诗人好的眼光决定了诗歌创作的高度。
一个诗人要得到感悟,必须要回到纯净的心灵,只有纯粹的心灵才能对外界的触动而敏感。譬如“温饱思淫欲”,诗歌创作是一种意识流的行为,纯粹的心灵是诗歌感悟的前提条件。
通过自省回到纯粹,通过思索回到纯粹是诗歌感悟的前提条件。诗人敏锐的眼光透过生活表象而得到的感悟的多少,是区别诗人精神富裕程度的重要特征。
七、 体验
体验是对语言活动的领悟,第一种是诗人在写诗是有如神助,灵感和才思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但是这灵感和才思能不能为读者所领会和接受就是考研优秀的诗者的标准之一了。
第二种,诗人在创造时的时候也被时所创造,写诗不仅要占据时间精力,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外,诗意总是充斥创造者的心灵,给创造者美的体验,影响甚至改变创造者的价值观。
一首好的诗歌写到一半,创造者会根据诗意的发展方向来写诗,因为审美的方向一旦确立并让创造者得到审美体验的话,使得创造者就成了诗歌本生。诗引领诗人沿着自己的创作方向进行创作。
(10)如何写好经典诗句扩展阅读:
分行要求
1、句意表达已完成。
2、可独立存在的意象。
3、足够展现某种语气势态。
4、特殊和特定时间、人物或事件的交待完毕与完结。
5、作者重点强调的一个特别词汇。
分行同时承担着诗语的使命,无限制的强行撕开语法的分行和无端制造非必要性的诗行的作法不应是一个作家或诗人所采取的,否则,诗歌则成了真正无益也无意义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