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白话译文:
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
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1)宝应哪里有经典朗诵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汴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走笔写下这首诗。
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2. 宝应县在哪里
宝应县位于东经119°07′43〃— 119°42′51〃、北纬33°02′46〃— 33°24′55〃,地处江苏省中部,夹于江淮之间,京杭运河纵贯南北,是扬州市的“北大门”。东接建湖、盐城、兴化,南连高邮,西与安徽毗邻,北和淮安毗邻。县域东西长55.7公里,南北宽47.4公里,总面积1467.48平方公里。
宝应属黄淮冲击平原,以京杭运河为界,分成东西两部分,西高东低;沿运河两岸高亢,东西边缘低洼;运东南北两侧略高,中间偏低。境内多数地区在海拔两米左右,属里下河江苏浅洼平原区。
3. 宝应是哪里的
扬州...南接高邮,北连淮安,东通盐城,西走安徽~
4. 宝应地区的风俗习惯
1、淮剧
在所有的江苏地方剧种中,是演出区域最大、观众面最广的剧种,在江苏省的十三个省辖市中,就有盐城、淮安、泰州、扬州及镇江、苏锡常的部分地区都属于淮剧的演出范围,省外扩及安徽东部、上海、浙江北部等地区,总人口达到2500万左右。
2、春节
旧时新年初一子时一过,便有人带上猪头三牲、香烛、鞭炮,赶到土地庙去烧头香。烧完香回家不再睡觉,等待天亮。天刚一放亮便天“财门”(大门),点燃香烛、鸣放鞭炮“接年”。接着晚辈起床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吃桔子和云片糕,叫“走大局”、“步步高”。然后吃早饭“汤圆和面条。
3、清明节
这天早晨,不少人家吃自制的烧饼,有的烧饼还和嫩柳叶和面做,说是吃了不生灾,此俗现今仍然可见。不少家庭还有清明上坟祭扫和踏青(野外郊游)的习惯。
4、观音山香会
观音山香会起源于明代,兴旺于清代。据农历六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得道之日,这天观音山香火最为旺。亦为扬州最盛的庙香会。
5、重阳节
扬州人爱在重阳节登高祛邪。这天,不少人爬上平山堂、观音堂或文峰塔等高处,欣赏秋景,不出门登高的便在家以吃重阳糕象征登高。旧时每逢重阳节,作坊老板都要办酒请工人,席间每人最少两只螃蟹。工人们吃了重阳酒,更加劲地做工。旧有“吃了重阳酒,日夜不停手”之说。
5. 扬州市,宝应县那里有经典诵读三百篇
宝应实验小学,宝应桃源小学,宝应泰山小学,宝应白田小学,宝应叶挺桥小学,宝应安宜小学………………
6. 宝应有哪些民歌童谣
拉国的公主得了巴拉病,巴拉国的医生来看病,打了巴拉针,吃了巴拉药,睡了八天八夜的巴拉觉。小燕子飞飞五阿哥,痴情的尔康爱紫薇,小渔飞,上官追;雨浔飞,云海追;云朵飞,叶烁追;于欣飞,端木追。
7. 惨呀,校庆作文到今天才发下来,要重写,请各位老大哥帮帮忙,以宝应翔宇10周年校庆为题写作文,要特别好
《十载风华 青春绽放》
光阴流转,十年砥砺磨一剑;云水苍茫,双翼扶摇上九天。2010年11月20日上午,翔宇教育集团扬州总校体育馆流光溢彩,花团锦簇,人头攒动,欢声盈耳,宝应实验初中建校十周年庆典活动在此隆重举行。
9时28分,和着悠扬的钟声、铿锵的鼓点,开场歌舞《风华绽放》以其恢弘的气势、欢快的格调拉开了庆典的序幕。
在学生主持马晓骁、田梦贤的介绍下,总政歌舞团常务副团长刘炽炎、着名表演艺术家岳红健步走到舞台中央。“我的名字里有三团火,它寓示着翔宇之火一定会越烧越旺,越来越(岳)红!”主持人刘炽炎巧借人名,妙入主题,并和女主持人联袂介绍出席庆典的领导嘉宾。
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嘉宾有:宝应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秦有芳,宝应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振亚,宝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石,宝应县政协副主席徐建林,扬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玉军,宝应县教育局局长蔡祥云;湖北省监利县县委副书记宋敦栋、湖北省监利县教育局局长余新洲,上海凯城集团董事长殷建华,四川武侯实验学校校长、当代着名教育专家李镇西;翔宇教育集团董事长王玉芬、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实验初中校长沈涛鸿。
出席庆典的还有宝应县四套班子在家领导、县老干部代表、部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党委领导、省市机关有关领导和祝贺单位、各兄弟学校及宝应实验初中的全体师生。
实中学生主持代表全体同学——实中的小主人,激情宣布庆典活动正式开始,体育馆里欢呼四起,掌声雷动。
以精心,求精致,成精彩。升旗仪式结束后,宝应实验初中校长沈寿鸿率先致辞,他全面回顾了实验初中的发展历程、创建特色和办学业绩,表达了对关心支持实中发展的各级领导、各届人士及全体师生家长的崇高敬意和诚挚谢意,沈校长郑重承诺:用勤业的方式去敬业,去创业的姿态去守业,并庄严约定:十年后的今天,见证更加辉煌灿烂的实中!
宝应县教育局局长蔡祥云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实验初中为地方教育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希望学校以十年校庆为契机,树立新标竿、实现新跨越、取得新辉煌。
四川成都武侯实验学校校长,当代着名教育家李镇西应邀致辞,他追溯了与翔宇的结缘经历,盛赞了实中的办学业绩,表达了合作交流的愿望,并动情呼吁:怀揣理想,向着太阳,重新集结,再次出发!
“十年来,实验初中从破茧而出到羽翼渐丰,以生动的实践造就了一所学校诞生、成长、壮大的范例”,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动情地回望了实中的历史,指出了学校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论证了实中十年对未来的重要意义,讲话最后,卢总校长表达了自己的殷切期待——期待实中在下一个十年,有更卓越的成就、更隆重的庆典。
文娱演出多由实中师生自创自演,淮安、监利、宝应等集团兄弟学校友情客串,整台演出多姿多彩、美仑美奂,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音画舞《温暖的心》亮丽柔和,新疆舞《美丽的姑娘》轻快活泼;歌舞表演《莲韵》充满荷乡特色,《中华魂》劲显民族气派;微型音乐剧《四季我和你》以时间为线索,次第呈现师生间的“大爱与纯美”,《阳光少年》用欢快的旋律、奔放的节奏动感诠释校园生活,充盈青春气息;大型歌舞《为祖国干杯》壮丽开阔、大气磅礴,实中男女教师和乐起舞,演绎迷人风采,主题歌舞《向未来》鼓乐齐鸣,群狮劲舞,为庆典活动增添了热烈祥和的气氛。
本次庆典,还盛情邀请了国内众多影视歌坛明星同台演出。周恩来特型演员刘劲、表演艺术家岳红同台朗诵《闪光的足迹》,形象地勾勒了实中的发展轨迹,表达了对学校未来的美好期许和祝愿;着名男高音歌唱家乔军、宋立忠相继登台,以嘹亮的歌喉、饱蘸的情感,表达了对祖国、对母亲心中的挚爱;着名青年歌唱家谭晶、董文华唱腔柔美、底蕴深厚,她们或抒发古典情怀,或彰显民族特色,或表达对共和国的大爱,或倾吐在月光下的情思,异彩纷呈,引人入胜。
活动接近尾声之时,来自清华北大的周林、蒋晓晓等6名同学代表全体实中毕业生向母校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生日贺礼”,他们与现场部分嘉宾共同开启礼盒,放飞了1000只色彩斑斓的蝴蝶。蝴蝶翩翩起舞,熠熠夺目,寓意实中学子如蝴蝶一般迎着光明,逐梦飞翔。在这美好难忘而又意味深长的时刻,整场庆典活动形成高潮,画上句号。
校庆期间,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原国家总督学陶西平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题词祝贺;同时发来贺电信函的还有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江苏省民办教育协会、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以及四川省北川中学等县内外兄弟单位、结对学校;扬州市人民政府、扬州市教育局、宝应县人民政府、宝应县教育局也予以特别祝贺。
当天,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教育在线网、扬子晚报社、扬州市和宝应县等十多家全国各级媒体参与活动并全程跟踪报道。
宝应实验初中创办于2000年,2001年加盟翔宇教育集团。十年来,实中人凝心聚力、克难奋进,不断刷新历史、创造奇迹,从胜利走向胜利,以辉煌延续辉煌。十载风华,青春绽放,本次庆典是实中校庆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契机,活动集中展现了实中师生的精神风貌,有力彰显了办学实力与品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实中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8. 安徽缘酒有哪几种宝应有的卖吗。
缘酒共有3大系列47种,具体如下:
1,白酒系列:
经典尊藏缘酒
尊藏20年缘酒
尊藏15年缘酒
尊藏10年缘酒
尊贵缘酒
高贵缘酒
华贵缘酒
结缘缘酒
结缘同心缘酒
珍爱缘酒
人和缘酒
盛世三星
盛世二星
盛世一星
友缘缘酒
富贵缘酒
聚缘缘酒
福缘缘酒
如意缘酒
缘酒特供
特酿缘酒
五路财缘酒
六路顺缘酒
财缘广进-喜庆缘
财缘广进-九州缘
财缘广进-商务版
财缘广进-金缘
财缘广进-银缘
陈香缘酒
陈酿缘酒
陈香缘酒(200ml)
2,黄酒系列:
尚品6年藏
珍品8年藏礼品装
珍品8年藏2瓶装
佳品五年藏
陈瑶湖--特制花雕
精品3年藏
香雪酒
陈瑶湖--柔和花雕
优雅花雕
陈瑶湖--陈年花雕
3,料酒系列:
甲级厨香缘--料酒
珍品厨香缘--料酒
美食缘--料酒
餐餐缘--料酒
美香缘--料酒
特级厨香缘--料酒
宝应有卖的。宝应独家代理:宝应县春润贸易商行
9. 诗朗诵配乐
夜来了,月亮还没露面。我怅然若失,临窗伏案拜读李白,追寻明媚的月光……
诗仙李白(生于公元七零一年,卒于公元七六二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响亮的名字之一,他超过了许多富有江山的帝王,超过了许多功绩彪炳的将相,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达到了名扬四海的地步。诗圣杜甫曾经有诗赞孔明云:“诸葛大名垂宇宙。”(《咏怀古迹五首》)借此,我克隆一句——李白如月垂宇宙。
检阅李白的诗歌,我发觉他对月亮似乎情有独钟,不仅生和月亮有缘,死也和月亮有关。生时,其母梦见长庚星(又称太白金星)入怀而生下李白;死时,又传说他去捉月亮。李白的诗歌,可谓包罗万象,内容很广,然而就连他写妻子儿女以及他所陶醉的名山大川的诗,也不过几十首,这些诗和李白写月亮简直不可比拟。他以无限的深情,向往着月亮、讴歌着月亮,特别是在晚年,这种爱更进一步地深化。一生之中怀才不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路难行》)。遭白眼、受委屈,人世间竟是如此不愉快,那么什么地方最纯洁高尚呢?月亮,只有月亮了,似乎只有月亮,才能使他得到解脱,以后人们传说他去捉月亮决非偶然,不正是他追求理想去了吗?
李白生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七零一年),主要活动于玄肃两朝。玄宗前期,即开元年间,由于开国百年统治者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安定社会,因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史称“开元盛世”。但是“开元盛世”的背景后面仍然滋生着种种矛盾,所以到了玄宗后期,即天宝年间,社会的腐朽与日俱增,社会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唐王朝的黄金时代转瞬即去。李白正处于这样一个盛衰更替的历史时期。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风流倜傥,豪放不羁,爱好剑术,崇尚游侠,二十五岁前便饱览了家乡蜀中的名山大川,二十六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时,写了一首有名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小诗虽然只有二十八字,却为峨眉山月留下一幅极为珍贵的艺术写照:挂在峨眉山上的半轮明月,倒影在平羌江中。夜深人静之际,李白启程远行,送行的即已归去,孤寂之感油然而生,眷恋之情不能自己。他在这首小诗中连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但是不露痕迹,不厌其重,反而显得天然浑成,随分自佳,含情缥缈,因而“古今目为绝唱”(王世懋《共圃撷余》)
李白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常以管子、晏子、孔明、谢安等古代政治家自况,因而始终不愿通过科举入仕,但是一生都在渴望“由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巚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李白出蜀漫游了十六年。在这期间,他为创造条件,实现宏大抱负,辗转各地,用各种方式同各种人交往,他曾为经济所困厄,曾遭到一些地方官吏迫害,曾受到腐儒的讪笑,有时他也感到苦闷和彷徨,但所有这一切都没有挫伤他的政治热情。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年) ,唐玄宗为炫耀他的“开元盛世”,诏令荐举文辞秀逸之士。其时,李白正和道士吴筠隐居于浙江的曹娥江上游的剡中。吴筠首先受到玄宗的征召,由于他的直接推荐,更由于贺知章的间接支持,加之李白早已名动京师,因而唐玄宗也派人召李白入京。但是,当时的唐玄宗已由励精图治的英明君主,变成了骄奢淫逸的享乐天子。唐玄宗赏识李白的绝世才华,召其进京,只是想利用李白的诗章,歌颂升平,增加宫廷生活的乐趣。当他受唐玄宗之诏前往长安前,曾洋洋自得地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到了长安,着名诗人贺知章一见李白就说:“此天上谪仙人也。”(《旧唐书·李白传》)踌躇满志的李白,误以为前程灿烂的政治生涯拉开了帷幕,从此可以大展身手,实现他的抱负。然而,现实与他的理想相差甚远,他只是供奉翰林,隔三差五为唐玄宗献上华美词章。君主高兴时,亲自为他调羹,以示宠爱。宠爱不是敬重,李白不过是唐玄宗的高级玩物。看出自己在君主眼中真正的地位后,李白很是痛苦了一阵子。然而,他没把这痛苦放在脸上,而是化入了酒中。虽“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可除了酒,别无其他消愁的法子。他和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常在一起,把酒喝得烂醉,人称“酒八仙人”。酒喝得多了,原本很狂的李白,现出了更放荡的狂态。他是自视甚高之人,从来就看不起那些权贵,此时胸中有气,索性将权贵当成了他玩弄的对象。他借着醉意,斜卧在殿堂上,吆喝着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为报复,挑拨杨贵妃,说李白奉诏而作的《清平调》中“借向汉家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句将她与赵飞燕相比。由是,杨贵妃使出了她的手段,阻止唐玄宗给李白实职。李白的狂态,不止是得罪了高力士一人,而是得罪了一大批权贵。权贵大都一致讨厌李白,联手把他逼在清客的位置上不得动弹。
李白在京师长安仅被闲置于翰林院,非常不满现状,曾写《古朗月行》,隐而喻之。诗云: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双疑瑶台境,飞在青云端。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小时不识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神仙所居的瑶台里的镜子飞到天上。传说月亮升起的时候,首先看到月中仙人的两只脚,当看到月中桂树时,才发现月亮有多圆呵!月宫的白兔捣药是给谁吃的?接下来便染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了。以蟾蜍蚀影,阴精沦惑为喻,对玄宗的荒淫享乐与杨国忠等谗谄蔽明,表示了忧怨和沉痛。
由于李白“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抱着“不屈已,不干人”的态度去“平交诸侯”,所以屡遭奸佞谗毁,“帝用疏之”(李阳冰《草堂集序》)。为此,李白闷闷不乐,时常对月自诉,借酒销愁: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其一)
这是诗仙在月下的独白。明知孤独,却不甘寂寞;明知潦倒,却依然旷达。于是,他请出无情的明月和无形的影子作证。既歌且舞,醒而后醉,聚又复散,写活了明月,写活了影子,也写出了自己。
李白成名在诗,然他的壮志不在文坛,而在政坛。他作诗,竭尽心力作诗,将诗作得登峰造极,却不想以诗人身份终老此生。他有浓重得化不开的政治情结,有强烈的政治抱负,一生不能释怀。如同当时所有诗人一样,仅把诗作为敲门砖,以敲朝廷的政治大门。李白见做不上官,实现不了抱负,再也不愿呆在朝廷受那窝囊气,由是弃了许多文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翰林待诏之位。
天宝三年(公元七四三年),李白被玄宗“赐金还山”,离开长安,漫游四方。他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丰富的经历,宽阔的眼界,使他酿出了更神奇、更瑰丽、更豪迈的诗篇。看似闲云野鹤的李白,作诗虽取得了四海仰望的成就,然这仅是他在借抒胸臆。他决然没有出世的念头,也没放弃与生俱来的抱负,一直在寻找机会。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在西奔巴蜀的途中,任命他的第十六子永王李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使。此时唐肃宗已在灵武即位,要求李璘率所部向他靠拢,共同抗叛。然李璘却为自己设计了一张蓝图:克广陵(今江苏扬州),取金陵(今江苏南京),割据半壁江山。李白不知李璘的真实意图,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毛遂自荐,成了李璘的幕僚。他想抓住这个风云动荡的机会,靠着李璘而建功立业。然而,他这一宝押错了,李璘并非具有领袖素质的皇子,不出两个月,就遭到兵败被杀的下场。李璘败后,其性质被定为唐廷的叛逆,作为幕僚的李白,被唐肃宗判了死刑。幸得郭子仪的解救,李白才改流夜郎(今贵州桐梓县) ,中途遇赦,归至江夏(今湖北武昌),恰逢峨眉山下来的蜀僧去长安,李白追忆峨眉山月,感慨万分,写下了《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可以说,李白对峨眉月始终未能忘怀,就是万里远游之后,也一直既看且忆,更感觉她相伴而行。而今在黄鹤楼前看见来自故乡的僧人,他带来了峨眉月,这明月定将伴送他到长安去。这明月不仅照到江夏,照到长安以及周围的秦川,而且回到蜀中仍有峨眉月相伴。其实,万里共明月,本无所谓这里明月那里明月之分。但是,这一方面可见李白对故乡月亮情有独钟,另一方面对比自己身似浮云,滞留吴越,羡慕蜀僧归时还可见到峨眉月。
尽管李白遇赦,但是已被永远拒绝于政治之外。人在旅途,李白难免望月思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从床前到天上,从月光到秋霜,距离不可谓不远,想象的桥梁就在这一瞬间架起来了;从举头到低头,从望月到思乡,就在一俯仰之间完成了。神思飞越千里之外,天涯足迹,人世的沧桑,一一浮出脑海。有一个声音在心头一遍遍呼唤:故乡,故乡。
代宗宝应元年(公元七六二年),已愈花甲的李白流寓当涂,尽管身体和精神状况均已不如从前了,但仍放情纵饮, 旷达豪侠之气溢于言表: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九日龙山饮》)
李白的一生,是浪漫的一生,富于诗意的一生;是流离失意的一生,却又是曲折离奇的一生。李白一生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写月亮,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心境之下,月亮的名称也不尽相同。他把月亮自如地安排在诗中,并给月亮起了几十种好听的恰如其分的名字,这是李白写月亮的特点之二,比如从形象色彩上写的:有明月、朗月、皎月、素月、皓月、白月、弯月、半月、薄月、清月等。如和自然景物结合起来写的:有山月、海月、云月、风月、花月、沙月、青天月、湖月、星月、水月、松月、天月、冰月、石上月、云外月等。如为了对历史的追忆,表明时间的:有汉月、晓月、寒月、古时月等。李白一生漫游过许多地方,虽然各种景物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最令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月亮。在他看来,每个地方风景、人情不同,月亮也随之不同,所以出现了:天门月、金陵月、秦地月、竹溪月、西楼月、三江月、芦洲月、五溪月、海上月、洲前月、江月、瑶台月、秦楼月、峨眉月、沦岛月、淮月、楚关月、秋浦月、西江月、边城月、碧山月、后湖月等等。此外,还有像孤月、新月、浮月、好月、高月、归月、禅月、席月、万里月……。光是“明月”在李白的诗中,就使用过四十五次之多,在从古至今的诗人中,有谁作品中曾出现了如此之多的月亮,有谁能挖空心思赠与月亮如此绚丽多彩的芳名,不说后无来者,但肯定前无古人。总而言之,李白对月亮始终有着诚挚的向往和追求。因为月亮是纯洁高雅的象征,合于诗仙光明磊落的心地,于是,李白望月、思月、呼月、邀月、问月、醉月、赏月、弄月、梦月,甚至“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但是现实生活总是不尽人意,只能“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哗及贾至游洞庭》)。我们由此可见李白对明月之喜爱,也因此悟出诗仙之子“明月奴”之命名缘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于是,李白乘上一叶轻舟,把酒问月,浪游采石江中,“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夜,已深了;
人,已醉了;
歌,已终了;
泪,已尽了;
李白的生命也到最后一刻了。
此时,皓月当空,映在水波不兴的江中,好象一轮白玉盘;清风徐来,“永影弄月色”(《金陵江上遇蓬隐者》),又散作万点银光。多么美丽!多少光明!多么诱人!“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李白醉倚在船舷上伸出了双手,向着一片银色的光辉扑去……于是,他化成了皎皎的明月,永远照耀着在中华大地上。
笔记此至,我仰望夜空。月轮已到中天,遍洒着清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酒问月》)我感觉着造化的玄妙,心灵追随着那静静燃烧的光明的火球栖止半空,没有思想,只有一缕无由的感伤……
10. 传统节日的住持稿
主持人的开场一定要和活动的主题相契合,每个场合每个时间段的主持词都各有特色,精彩的文案只有扣住主题思想才能发挥出最大的魅力所在。以下是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的端午节传统节日主持词,谢谢阅读。
(开场:舞龙队、莲湘队、秧歌队、腰鼓队一路打过来)
(一)
(一个姐姐与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几个同学上场)
男孩:姐姐,今天荷园怎么这么多人啊?是过节吗?
姐姐:是啊,又是一年端午至,心中犹念屈原子。过两天就是端午节了,弟弟,你知道吗,我们过端午节包粽子,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们投下棕叶包裹着的米饭,就是为了驱逐江底的饿鱼,祭奠逝者的亡灵。
主持人1:我们中国的节日太有意义了,每个节日都有很多故事呢。
姐姐:对,有的节日都延续几千年了。
主持人1:叔叔,我看到很多人家门口都挂了菖蒲和艾叶,您能告诉我为什么吗?(问一个观众)
姐姐:叔叔说的太对了。“端”是开端、开始的意思,“午”也是五的意思,端午是五月的开始也是夏季的开始,夏天到了,民间要除五毒,驱病灾,所以端午节还是个驱邪防灾的节日。人们挂菖蒲,有的还悬挂钟馗画像,都是用来避邪的。
主持人2:端午还有什么习俗呢?
姐姐:还有赛龙舟、戴香囊、饮雄黄酒、穿虎头鞋等等。
男孩:真好玩,我们的节日太让人开心了。
姐姐:快乐的节日快乐的孩子,看,他们来了。
(1、舞蹈:《端午乐》)
(二)
男孩:姐姐,粘粘的糯米饭裹着甜甜的红枣、香香的咸肉,真好吃。
主持人1:糯米饭外面裹上翠绿的粽叶,看着,绿莹莹的,闻着,香喷喷的,吃着,甜滋滋的。
主持人2:我想请大家猜个迷好吗?一个白胖子,裹个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打一什么食物呢?(问一小观众)答对了。
主持人3:我也问大家一个问题吧。屈原投汨罗江后,一群敬仰他的文人年年都去江边洒米饭凭吊他,这些人在过去叫骚客,现在叫什么?(问一小观众)答对了。
姐姐:弟弟,爸爸妈妈今年过节没空回家。妈妈包的粽子和奶奶包的一样既好吃又好看。
男孩:姐姐,爸爸妈妈也能吃到粽子吗?
姐姐:能吃到,妈妈会裹粽子和爸爸一起吃的,全世界的中国人甚至韩国人、日本人都会在端午节吃粽子的。
男孩:姐姐,你会包粽子吗?
姐姐:姐姐会包,可是没有奶奶和妈妈包的好看。看,这一家在包粽子呢。
(2、情景表演剧《包粽子》)
(三)
小主持人1:叔叔,您喜欢吃粽子吗?(问一大人观众)
小主持人2:叔叔,你会包粽子吗?我这里正包着呢,帮我扎起来好吗?(问一大人观众)
小主持人3:听老师说,为了纪念诗人屈原,端午节啊,也叫诗人节。从古到今,很多文人墨客为端午写下了不朽的诗篇。
小主持人:1:叔叔,您能为我们朗诵一下这一首诗吗?(把预先准备好的一首诗递给一位观众,请求对方朗读)
姐姐:叔叔朗诵的太好了。有几个小哥哥要朗诵古诗词呢,我们一起看好吗?
(3,诗伴舞《端午》)
(四)
小主持人2: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歌节,叔叔,我问您一句诗好吗?谁知盘中餐,下一句是什么?
小主持人3:少壮不努力,叔叔,下一句呢?
小主持人2:叔叔,您会唱歌吗?
您会唱古诗词的歌吗?
小主持人1:叔叔们,你们跟我学唱古诗词歌好吗?我唱一句,你们唱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姐姐:好,下面我们看古诗词联唱,还有我们的诗歌女神和小诗童出场呢。
4,音、诗、画:《悯农》《长歌行》《春晓》
第二篇章 荷乡水韵
(五)
姐姐:弟弟,妈妈昨天托人带回来两个祝福的香包,是她自己做的,瞧。
弟弟:姐姐,戴香包是什么意思呢?
姐姐:妈妈用五彩丝线为我们做漂亮的香包,妈妈把爱和希望缝在了香包里,我们挂在胸前就会带着爸爸妈妈的祝福平安快乐地长大。
主持人1:我奶奶教我做香包了,瞧,这是我做的。
主持人2:我们老师让我们做了很多呢。
主持人3:戴香包就意味着平安、祝福、希望,我明白了。
姐姐:现在我们全县人民正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喜气洋洋地奔向幸福、安康的生活。
主持人1:我们宝应这几年变化真大啊,
姐姐:是啊,年年翻新易昔景,岁岁宝应迎新貌。
主持人2:我们老师说,这些变化体现了我们新时期的宝应精神。
主持人3:我知道我知道,开明开放,担当实干,创新突破,争先进位。
主持人1:(对合唱队所有同学说)我们把这些香包给所有叔叔阿姨们戴上,同时也把祝福送给在场的所有人好吗?
主持人1、2、3、男孩、姐姐:好!(给嘉宾戴香包)
姐姐:(对所有观众)现在,朱姗老师带着几个学生要夸夸我们宝应,瞧,她们来了。
(1,音乐快板:夸宝应,民乐伴奏:喜洋洋)
(六)
主持人1:叔叔,您常来宝应吗?您最喜欢我们宝应什么呢?
主持人2:叔叔,您喜欢我们宝应什么呢?
主持人3:我们宝应有大成殿、八宝亭,有荷园、万亩鱼塘;
主持人1:我们宝应有泾河西瓜、宝应湖大闸蟹,
主持人2:我们还有宝胜集团、五琼浆集团、
主持人3:我们有刘宝楠、陈琳,还有京剧鼻祖高郎亭。
主持人1:叔叔,您看过《柳堡的故事》吗?听过《九九艳阳天》吗?
主持人2:我们合唱团的老师们唱歌都很好听,也教会了我们很多歌。
主持人3:今天,我们团的副团长蒋老师和李老师要为我们演唱《九九艳阳天》呢,我们就好好听听这首我们宝应人都会唱的歌吧。
(七)
(大鼓响起,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由远边近响起,小龙船渐渐开过来)
姐姐:“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看,大龙船停在水里,小龙船也来了,
主持人1:哇,红红的龙船在这绿绿的湖水中很好看啊。
主持人2:这眼前就像一幅风景画哎。
主持人3:如一幅泼墨水画般大好风光,好一片如痴如醉的梦里水乡。
主持人1:呵呵,小诗人又诗兴大发了。
姐姐:看,船上有好多孩子呢。
主持人1:我认识,他们是城中和射阳留守儿童合唱团的同学。
姐姐:今天,他们要为大家演唱宝应的号子呢。
主持人2:宝应有什么号子呢?
主持人3:我知道,有栽秧号子,有车水号子,我还听我妈妈唱过呢。
姐姐:栽秧号子简称“秧号子”, 也叫“栽秧打鼓唱”或“格咚代。人们栽秧时边劳动边演唱,一个人领唱,很多人应和。节奏舒展自由,音调明亮悠扬,洋溢着欢快的劳动气氛。车水号子也叫车水锣鼓或锣鼓车,以前人们常常在踩水车的横杆上挂上锣鼓,边车水边敲锣鼓唱歌,敲一阵唱一段,营造一种劳动时的愉快氛围。这两种号子是我们江苏里下河地区的特色,都散发着一股特有的水乡泥土的芳香.。
主持人2:叔叔,您听说过宝应的号子吗?(问一观众)您会唱吗?
姐姐:让我们一起听听船上的同学们唱吧。
(2,号子联唱:《格冬代)
(八)
主持人1:叔叔,您能为我们朗诵一段散文诗吗?是我们的许妈妈写的。
(观众甲朗诵:抹一片晚霞,掬一缕清风,走进你,走进恬静妩媚的荷园, 我仿佛走进了江南的一滴烟雨,一缕水墨。观众乙:眼里,一朵朵荷,披着一身身轻纱,婷婷宛若清丽的女子。撑一柄柄田田绿叶,半遮娇面,轻踏涟漪,向我袅袅而来。观众丙:幽香贴着绿波轻飞,珠露紧抱花魂轻摇,淡淡的荷香弥漫在无边的荷塘里。观众丁:张开温暖的胸怀 溶入这水之湄荷之韵,这已经够我醉卧在你的馨香里,沉睡千年,不愿醒来……)
姐姐:叔叔们刚才朗诵得太好了。看,一群荷乡女孩带着荷的质朴和水的灵性来了。
(4,舞蹈:荷乡女孩)
第三乐章:家国情怀
主持人1:路边的花朵,树上的小鸟,听我欢乐地歌唱,葱绿的田野、憨厚的老牛,看我高高的飞翔。
主持人2:我们星星点灯留守儿童合唱团成立已经四年了,首批的大哥哥大姐姐都上初中了。我们现在已经是一支1700人的团队。
主持人3:今天,我们尽管只来了一部分团员参加演出,但是我们每个团员都捎来了“端午情”手抄报。
主持人1::不管我们将来在哪里,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永远记住教我们唱歌、教我们做人的像妈妈一样的老师们。
主持人2:尽管我们的父母远离我们,但是我们得到了社会的关心,得到了老师们的疼爱,我们快乐地长大了。
主持人3:爸爸妈妈,你们在外面放心吧,我们一切都好,
弟弟:我们也向党表示感谢,向老师表示感谢。我们留守孩子的生活非常幸福美好,谢谢你们。
姐姐:合唱团的所有老师们都希望你们是一只只快乐的百灵在蓝天里自由地飞翔。我们看看王玉老师和同学们同台表演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吧。
(9、师生表演唱《生活多么美好》)
(十)
姐姐: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男孩: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主持人1: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诗人节,更是爱国节。
主持人2:我们每过端午节就会想到屈原想到祖国,让我们一起为祖国高唱几首赞歌吧。
主持人3:这几首歌都是经典的老歌,好几代人都会唱,请在场的叔叔阿姨和我们一起唱起来好吗?
姐姐:好,我来指挥吧。
(10、歌曲联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赞歌要比星星多》)
(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