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古典 » 僧伽咤经是部什么经典
扩展阅读
什么孤单什么的歌词 2025-02-07 03:46:10
如何画动漫鬼步骤 2025-02-07 03:45:27

僧伽咤经是部什么经典

发布时间: 2022-05-20 03:08:15

❶ 僧加咤经是不是伪经

僧加咤经不是伪经。
《僧伽咤经》直接记录了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灵鹫山的教授。佛陀的这次教授,就像所有的大乘经典,是由他的弟子记住之后,再用梵文写下来的。《僧伽咤经》的独特之处在于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亲自从往昔的古佛听受的,而且对读诵者的影响广大、深远。
《僧伽咤经》的梵文是一个术语,意思“连结”或“连系”。《僧伽咤经》属于一种特殊的经类,其功能是转化那些以特殊方式听闻或念诵这些经典的人。其中一项殊胜的利益是,凡是听闻《僧伽咤经》者,临命终时,诸佛会现身来安慰他们。还有,如经中所述,凡是《僧伽咤经》所安立之处,诸佛恒在。因此,读诵此经能够加持诵经之处。
僧伽咤经是那烂陀寺镇寺之宝,那烂陀寺是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学习的寺庙,那烂陀寺曾经是全世界佛法传播的中心,僧伽咤经乃是无数修行者梦寐以求求而不得之法。

❷ 《僧伽咤经》是密宗还是净土

是大乘佛法的经典,归宗应该也算是显宗。但是他只是一部大乘经典,不能说他是一个宗,净土宗也不仅仅一部经典,密宗的经典依据就更多了,几百部经都是属于密宗范畴。
所以《僧伽咤经》是大乘佛教显宗里的一部可以消业培养福报的经典,甚至内在的经文内在的含义如果能悟透修行也可以成佛。

❸ 僧伽咤经出自什么部

大集部

❹ 僧伽咤经 当中讲的 僧伽咤法门 究竟是什么

在大藏经的大集部中,有一部殊胜的大乘经典叫做《僧伽咤经》,据经文记载.若不曾见九十亿恒河沙诸如来者。不能闻此法门.所以大家应该非常庆幸自己能够听闻到这部殊胜的经典.因为大家善根深厚.希望大家能够抽时间受持读诵他.做人尚且亿万劫难得人身.何况能听闻佛法.何况能听闻这些无上的佛法如法华.华严.首楞严经.金刚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僧伽咤经等.如果这些亿万劫难遇的经典我们学佛甚至都没有听闻一下就枉过了此生的话的话 不能不说是白来一趟.此僧伽咤经功德无量 并且只要听闻 就可以获得过于一佛福德之聚的无量福德.佛亲口所说 .绝非虚妄.并且只要听闻此经的人 临终会有超过百亿恒河沙之多的诸佛现身接引入清静佛国.下面简述其无上功德.并且在遥远的佛国净土花上世界 还有无量的七宝之座空着.为听闻修习此僧伽经的佛子准备着.也许来世大家就会因为此受持听闻的功德生此净土.请大家拿出起码的精进至少把此经读上几遍吧.最好是能经常受持读诵.为自己的未来积下无量的功德善根.因为网络上关于此经参考资料很少.除了介绍功德劝持的文章..网络上根本没有任何的参考 .所以我尽全力正确的略释.所以如果有错谬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大家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加上法华也在和大家一起学习中 可能讲解速度上有点慢 大家多包涵下面从其无上功德开始说起:
1尔时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萨埵。有法门名僧伽咤。若此法门在阎浮提。有人闻者。悉能除灭五逆罪业。于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一切勇。于汝意云何。若人闻此法门福德之聚。过于一佛福德之聚。一切勇白佛言。云何世尊。佛告一切勇。如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所有福德。若人闻此法门。所得福德亦复如是。一切勇。若人得闻如是法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不退转。见一切佛。一切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恶魔不恼。一切善法皆得成就。

2一佛福德有几量也。佛言。善男子谛听。一佛功德譬如大海水渧。如阎浮提大地微尘。如恒河沙等众生。悉作十地菩萨。如是一切十地菩萨所有福德。不如一佛福德之聚。一切勇。若人闻此法门福多于此。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尔时一切大众。闻是说已。踊跃欢喜多增福德。

3若有人以净信心读诵此法门福多于前。九十五劫自识宿命。六万劫中为转轮王。于现在世人所敬重。刀不能害。毒不能伤。妖蛊不中。临命终时。得见九十五亿诸佛。安慰之言。汝莫怖畏。汝在世时闻僧伽
咤法门。九十五亿佛。各将其人至其世界。一切勇。况复有人得具足闻如是法门。

4我当听受如是法门得何福德。佛告一切勇。如恒河沙诸佛如来所有福德。闻是经者所得福德亦复如是。时一切勇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我听此法心无疲厌。佛告一切勇。善哉善哉。汝能如是闻法无厌。我亦如是闻法无厌。况复凡夫心生厌想。一切勇。若有善男子。闻此法门生信心者。于千劫中不堕恶道。五十劫中不堕畜生。万二千劫不堕愚痴。万八千劫不生边地。二万劫中生处端正。二万五千劫常得出家。五万劫中作正法王。六万五千劫修行念死。一切勇。彼善男子善女人。无少不善。恶魔不得其便。不入母胎。一切勇。闻此法门者。生生之处。九十五阿僧只劫不堕恶道。于八万劫常得闻持。十万劫离于杀生。九万九千劫离于妄语。

5世尊。何人功德与
如来等。佛告一切勇菩提萨埵。善男子。法师善根与如来等。一切勇菩提萨埵言。世尊。何等是法师。佛告一切勇菩提萨埵。流通此法门者。名为法师。一切勇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闻此法门得何等福。书写读诵此法门者。得几所福。佛告一切勇菩提萨埵言。善男子。于十方面一一方各十二恒河沙诸佛如来。一一如来住世说法满十二劫。若有善男子。说此法门功德。与上诸如来等。若有善男子。书写此经。四十八恒河沙诸佛如来。
说其功德不能令尽。况复书写读诵受持。时一切勇菩提萨埵问佛言。世尊。若读诵者得
几所福。尔时世尊说颂答曰
读诵四句偈 得此最胜福 如八十四恒 诸佛所说法
读诵此法门 得如是福德 如是诸功德 言说不能尽
十八亿诸佛 住世满一劫 十方一切佛 常赞大乘法
善说此法门 而无有穷尽 诸佛难值遇 此法亦如是

6一切勇。若有得闻如是法门经于耳者。八十劫中自识宿命。六十千劫作转轮王。八千劫中作天帝释。二十五千劫作净居天。三十八千劫作大梵天。九十九千劫不堕恶道。百千劫中不堕饿鬼二十八千劫不堕畜生。十三亿百千劫不堕阿修罗中。刀剑不伤。二十五千劫不生愚痴中。七千劫中具足智慧。九千劫中生处
端正。具足善色如如来身。十五千劫不作女人。十六千劫身无病恼。三十五千劫常具天
眼。十九千劫不生龙中。六千劫中无瞋恚心。七千劫中不生贫贱家。八十千劫主二天下。
极最贫穷受如是乐。十二千劫不生盲冥。十三千劫不生聋中。十一千劫修行忍辱。临
命终时识行将灭。不起倒想。不生瞋恚。见东方恒河沙等诸佛如来。面见南方二十亿
佛。面见西方二十五恒河沙诸佛如来。面见北方八十恒河沙等诸佛如来。面见上方九
十亿恒河沙诸佛世尊。面见下方百亿恒河沙等诸佛世尊。善男子。彼诸世尊安慰其人。
善男子。汝莫恐怖。汝已听受僧伽咤法门。善男子。汝见如是恒河沙等百千亿佛世尊
不。唯然已见。世尊告曰。此诸如来故来见汝。是善男子问言。我作何善诸佛见我。诸
佛告言。善男子。汝在人中曾闻僧伽咤法门。是故诸佛故来见汝。是善男子白佛言。世尊。
我曾少闻得如是福。况复具足受持是经。彼佛告言。善男子。莫作是说。闻四句偈所有
功德我今说之。善男子。譬如十三恒河沙诸佛如来所有福德。闻此法门福德胜彼。若有
供养十三恒河沙诸佛如来。若有于此法门闻一四句偈。此福德胜彼。况具足闻。

7善男子。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胡麻。以此胡麻数转轮王。若有人布施如是转轮王。不如布施一须陀洹。若施三
千世界一切须陀洹所得福德。不如施一斯陀含。若施三千世界诸斯陀含。不如施一阿
那含。若施三千世界诸阿那含。不如布施一阿罗汉。若施三千世界诸阿罗汉所得福德。
不如布施一辟支佛。若施三千世界诸辟支佛所得福德。不如施一菩提萨埵。若施三千
大千世界菩提萨埵。不如于一如来所起清净心。若于三千大千世界诸如来所生清净
心。不如凡夫闻此法门功德胜彼。何况书写读诵受持。

8一切勇。若不曾见十八亿恒河沙诸佛如来。不能书写如是法门。若不曾见九十亿恒河沙诸如来者。
不能闻此法门。若人曾见百千亿如来者。闻此法门不生诽谤。一切勇。若有曾见百千亿恒河沙如来。闻此法门能生净信。起如实想不生诽谤。一切勇。听若有书此法门一四句偈。彼过九十五亿千世界。如阿弥陀国。
彼人佛土亦复如是。一切勇。彼诸众生寿命八万四千劫。一切勇。若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于此法门闻四句偈。诸众生设使造五逆罪。教人随喜。若能听受一四句偈。所有罪业能令除灭。

9我亦忆念往昔之时。既杀王已愁悲啼泣自责悔过。尔时我以大悲之心为彼说法彼闻法已逆罪消灭。问言。当于
尔时说何等法。答言。尔时演说僧伽咤法门。若闻此法。当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灭一
切罪烦恼伏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令汝闻已速得解脱。闻四句偈令不中阙。尽一切
恶得须陀洹。然后布施远离诸苦。受苦众生令得解脱。怖畏众生令得远离。

10大仙答言。我忆念百千亿阿僧只劫。问大仙言。以何善根忆尔许事。答言。以
曾听受僧伽咤法门。在彼众中闻此法门发净信者。皆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若
人造作五逆之罪。闻此法门须臾之间。悉能除灭无量百千亿劫。闭恶道门开生天道。于
此法门闻四句偈功德如是。况复书写读诵。供养华香幡盖。恭敬尊重。合掌礼拜一言赞
善。如是功德不可思议。尔时一切勇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云何合掌得功德等。谁读
此经一合掌礼。佛告一切勇。善男子。若人造作五逆之罪。若教人作若随喜作。于此法
门闻四句偈。合掌净信能灭五逆。何况有人。于此法门具足书写读诵供养如此功德多彼
无量。

僧伽咤经—无尽善根不可思议福报之经僧伽咤经卷
尔时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萨埵。有法门名僧伽咤。
1、若此法门在阎浮提。有人闻者。悉能除灭五逆罪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一切勇。于汝意云何。若人闻此法门福德之聚。过于一佛福德之聚。一切勇白佛言。云何世尊。佛告一切勇。如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所有福德。若人闻此法门。所得福德亦复如是

2、若人得闻如是法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不退转。见一切佛。一切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恶魔不恼。一切善法皆得成就。

3、一佛功德譬如大海水渧。如阎浮提大地微尘。如恒河沙等众生。悉作十地菩萨。如是一切十地菩萨所有福德。不如一佛福德之聚。一切勇。若人闻此法门福多于此。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4、若有众生闻此法者寿命几劫。佛言。其人寿命满八十劫。一切勇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劫以何量。佛言。善男子。譬如大城纵广十二由旬高三由旬。盛满胡麻。有长寿人过百岁已取一而去。如是城中胡麻悉尽劫犹不尽。一切勇。又如大山纵广二十五由旬。高十二由旬。有长寿人过一百岁。以轻缯帛一往拂之。如是山尽劫犹不尽。是名劫量。时一切勇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一发誓愿尚得如是福德之聚寿八十劫。何况于佛法中广修诸行。

5、若有人以净信心读诵此法门福多于前。九十五劫自识宿命。六万劫中为转轮王。于现在世人所敬重。刀不能害。毒不能伤。妭蛊不中。临命终时。得见九十五亿诸佛。安慰之言。汝莫怖畏。汝在世时闻僧伽咤法门。九十五亿佛。各将其人至其世界。

6、若有善男子。闻此法门生信心者。于千劫中不堕恶道。五十劫中不堕畜生。万二千劫不堕愚痴。万八千劫不生边地。二万劫中生处端正。二万五千劫常得出家。五万劫中作正法王。六万五千劫修行念死。一切勇。彼善男子善女人。无少不善。恶魔不得其便。不入母胎。

7、闻此法门者。生生之处。九十五阿僧只劫不堕恶道。于八万劫常得闻持。十万劫离于杀生。九万九千劫离于妄语。一万三千劫离于两舌。

8、佛告一切勇菩提萨埵。若有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诸佛。施诸乐具。若复闻此法门者。所得福德与前正等。

9、于十方面一一方各十二恒河沙诸佛如来。一一如来住世说法满十二劫。若有善男子。说此法门功德。与上诸如来等。

10、此法难值亦复如是。一切勇。若有得闻如是法门经于耳者。
八十劫中自识宿命。
六十千劫作转轮王。
八千劫中作天帝释。
二十五千劫作净居天。
三十八千劫作大梵天。
九十九千劫不堕恶道。
百千劫中不堕饿鬼二十八千劫不堕畜生。
十三亿百千劫不堕阿修罗中。刀剑不伤。
二十五千劫不生愚痴中。
七千劫中具足智慧。
九千劫中生处端正。具足善色如如来身。
十五千劫不作女人。
十六千劫身无病恼。
三十五千劫常具天眼。
十九千劫不生龙中。
六千劫中无嗔恚心。
七千劫中不生贫贱家。
八十千劫主二天下。极最贫穷受如是乐。
十二千劫不生盲冥。十三千劫不生聋中。
十一千劫修行忍辱。临命终时识行将灭。不起倒想。不生嗔恚。见东方恒河沙等诸佛如来。面见南方二十亿佛。面见西方二十五恒河沙诸佛如来。面见北方八十恒河沙等诸佛如来。面见上方九十亿恒河沙诸佛世尊。面见下方百亿恒河沙等诸佛世尊。善男子。彼诸世尊安慰其人。善男子。汝莫恐怖。汝已听受僧伽咤法门。
11、闻四句偈所有功德我今说之。善男子。譬如十三恒河沙诸佛如来所有福德。闻此法门福德胜彼。若有供养十三恒河沙诸佛如来。若有于此法门闻一四句偈。此福德胜彼。况具足闻。

❺ 僧伽咤经出自哪部经典

僧伽咤经就是一部独立的经典,不是出自哪里。

❻ 南无僧伽咤经。南无毗婆尸佛。 请问您有没有读过僧伽咤经这部经主要讲的是什么

南无阿弥陀佛!

《僧伽咤经》是一部殊胜的大乘经典,一直是所有大乘经典中最广为读诵、流通的经典之一。据经文记载,若不曾见九十亿恒河沙诸佛如来者,不能闻此法门。佛亲口说此《僧伽咤经》功德无量,并且只要听闻,就可以获得过于一佛福德之聚的无量福德,绝非虚妄,并且只要听闻此经的人,临终会有超过百亿恒河沙之多的诸佛现身接引入清净佛国。

《僧伽咤经》特别详细说明:读诵这部经得以消除苦的种子,带来未来多生多世长远的果报,并保障诵经者获得直到成佛的安乐。

《僧伽咤经》直接记录了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灵鹫山的教授。佛陀的这次教授,就像所有的大乘经典,是由他的弟子记住之后,再用梵文写下来的。《僧伽咤经》的独特之处在于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亲自从往昔的古佛听受的,而且对读诵者的影响广大、深远。



《僧伽咤经》直接记录了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灵鹫山的教授。佛陀的这次教授,就像所有的大乘经典,是由他的弟子记住之后,再用梵文写下来的。《僧伽咤经》的独特之处在于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亲自从往昔的古佛听受的,而且对读诵者的影响广大、深远。

《僧伽咤经》的梵文是一个术语,意思“连结”或“连系”。《僧伽咤经》属于一种特殊的经类,其功能是转化那些以特殊方式听闻或念诵这些经典的人。其中一项殊胜的利益是,凡是听闻《僧伽咤经》者,临命终时,诸佛会现身来安慰他们。还有,如经中所述,凡是《僧伽咤经》所安立之处,诸佛恒在。因此,读诵此经能够加持诵经之处。

一般来说,读诵大乘经典是净障的六种善行之一;而《僧伽咤经》本身特别详细地说明:读诵这部经得以消除苦的种子,带来未来多生多世长远的果报,并保障诵经者获得直到成佛的安乐。本经还开示念死无常,包括死亡时身心变化的过程。一九三零年代,在英国统治的北巴基斯坦所做的一次考古挖掘中,挖出埋在地下的一个佛教图书馆。这次的考古挖掘对于历史学家十分重要,因为它发掘了 大量的第五世纪手抄本,远比印度本土其他任何地方更多。在这许多重要的手抄本之中,《僧伽咤经》的数量最多,甚至远超过现今我们比较熟悉的妙法莲华经、金刚 经或般若经。好几世纪以来,《僧伽咤经》一直是所有大乘经典中最广为读诵、流通的经典。

❼ 佛教十二部大乘经典都是什么名字

一、修多罗、素怛缆,此译为经或契经,如《四阿含》、诸大乘经、戒经以及三藏外的一切经典,皆名契经。但此处所说的契经,是单指经中直说法义的长行经文,故又称长行经。

二、只夜,此译重颂或应颂,颂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为一颂不定。凡经中偈颂,以偈颂体裁重颂前经长行经文之义,此类颂经,名“重颂经”。

三、和伽罗那,此译授记,凡经中佛于菩萨授当来必当成佛之记,于缘觉后世当得道,于声闻人今后世得道,记余六道众生后世所受果报之处,即名“授记经”。

四、伽陀,此译讽诵,或孤起颂,不依长行,直以偈颂显示诸法的经,如《法句经》等,名“讽诵经”。

五、优陀那,此译自说或无问自说经,凡无请问者佛自宣说之经文,如《阿弥陀经》,名“自说经”。

六、尼陀那,此译因缘经或缘起经,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故名“因缘经”。

七、阿波陀那,此译譬喻,凡经律中所说譬喻,以譬喻显示法义之处,故名“譬喻经”。

八、伊帝目多伽,此译本事,或如是语经,即经中讲弟子菩萨声闻等过去世行业事历之经文,及教令精进求道解脱因缘之处,即名“本事经”。

九、阇陀伽,此为本生经,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经”。

十、毗佛略,此译方广,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辨诸法甚深真理的经。如《菩萨地持经》卷三:“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小乘的方广经,唯以语广,此类经文,名“方广经”。

十一、阿浮陀达摩,此译未曾有,即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名“未曾有经”。

十二、优波提舍,此译论议,即佛所说诸经,若作论议问答辩理,分别广说之经文,即名“论议经”。

(7)僧伽咤经是部什么经典扩展阅读

十二部经,又称十二分教,或十二分经。佛说的一切法,皆可统摄为一修多罗,类集为经律论三藏。由于一切经的经文体裁和所载的事相不同,故从三藏分出十二种名称,通称三藏十二部经,总则称一切经,别则称十二部,但并非每一经都具有十二部之名。

佛教经典分为三藏,最基本的佛法概念全部被囊括在三藏之中。“藏”是梵文“毗扎嘎”的汉译,意思是总聚、含藏。因能总摄归纳同类于一处,所以称之为“藏”。

三藏即律藏、经藏和论藏。为了调伏众生摆脱受苦与享乐的两边生活,讲说了律藏,开显佛教的戒律道德规范;为了让众生断除对世间存在三宝四谛等真理的疑惑,宜说了经藏,开显摄心一处的禅定;为了对治众生与生俱来执我的错误观念,宣说了论藏,同时阐发智慧。

❽ 佛教《僧伽咤经》主旨是什么

《僧伽咤经》这个法门是无相,无上的,是一切正法聚。本经讲到了布施、善知识、还开示念死无常,包括死亡时身心变化的过程!

对这个有疑惑的朋友很多

今天看到的《僧伽咤经》,是南北朝时期一位王子翻译的。这部经另有一个译本,即北宋时期施护三藏法师翻译的《大集会正法经》,我个人认为这个译本比前面的好。在这里,三藏法师将‘僧伽咤’意译为‘大集会’,属大集部。此经开示了大集会法门,按照字面含义是指大集部法门。历史上,《僧伽咤经》在汉传佛教中重视程度似乎不高。

目前网络上所说的‘僧伽咤法门’,一般是指某位居士传播的,以抄、诵《僧伽咤经》为主的积功德、求福报方法。我不清楚这位居士的证量,但此方法未有从浅至深的体系,也非历史上的大成就者弘传过。以我个人的看法,只能说是这位居士的修行心得,尚未可以被称为法门。

《僧伽咤经》这个译本并不是很好,有些地方没有讲清楚,容易让人疑惑。我见过不少人读完之后疑问:‘经里讲了僧伽咤法门,但僧伽咤法门到底是什么呢?世尊没说明白呀!’如果我们打开另一译本《大集会正法经》,这个问题就清楚多了——‘尔时佛告普勇菩萨言:我有正法名大集会,于阎浮提广大流布。’这里讲得很清楚,此‘大集会正法’,已经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广大流布’了,所以世尊在此经中没有再重复说明,只开示了正法的殊胜处。

抄此经时,我个人建议最好同时阅读大集部的其他经典。大集部精义甚深,虽然此经没有具体开示,仅介绍了其中的殊胜之处。但对于有意求学修行的人来说,只在门口转悠不是很无趣的吗。

另外,可能有人认为怀着各种欲望去抄经求福太庸俗了。其实这也不算什么问题,《佛说骂意经》云:‘学经有五辈,一者意欲多闻经,二者欲多行福,三者欲解经,四者为他人说经,五者欲断生死。’别人是否想求福报,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们暂时没有办法帮助这样的人‘提升境界’。不过我想,现在比较重要的是想一想,自己学经是为了什么。事实上,除了第五类‘欲断生死’外,前四类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说实话,大乘为何叫大乘是因为有菩提心,要发广利众生之心。要让众生都获得利益并最后获得佛果。有这种心才能真正叫大乘佛子。

❾ 僧伽咤经多少字,好长哪

在word中处理后统计的数字:《僧伽咤经》带标点总共有27812字(不含文中括号内注明语),去除标点后共有23102个汉字。

僧伽咤 中文读作 sēng qié(二声,同“茄”音。) zhà。根据尼泊尔贝叶经梵文《圣僧伽咤经》梵文आ य सं घा ट,其标注的罗马拼音发音是saṁghāṭa

中文有三种译本。赵城金藏收藏的宋朝金惣持等奉诏译《佛说大乘僧伽咤法义经》,宋朝施护奉诏译《佛说大集会正法经》,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僧伽咤经》。僧伽咤是法义的代名词,映射一切正法,总集一切正法。何为法义,《金刚经》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同样,诸法之义可以映射所有如来。了“义”是古往今来修行者追求的目标。而“义”无法用文字概念相描述。 本经最特殊的一点是,经文没有明确定义僧伽咤法门具体是什么,但是只要听闻“僧伽咤”这个词,便可以获得无量功德。这便是了义的法的僧伽咤的妙用。

“彼闻法者所获福聚,与殑伽沙数量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有福聚等无有异。”


(9)僧伽咤经是部什么经典扩展阅读:

《僧伽咤经》直接记录了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灵鹫山的教授。佛陀的这次教授,就像所有的大乘经典,是由他的弟子记住之后,再用梵文写下来的。《僧伽咤经》的独特之处在于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亲自从往昔的古佛听受的,而且对读诵者的影响广大、深远。

《僧伽咤经》的梵文是一个术语,意思“连结”或“连系”。《僧伽咤经》属于一种特殊的经类,其功能是转化那些以特殊方式听闻或念诵这些经典的人。其中一项殊胜的利益是,凡是听闻《僧伽咤经》者,临命终时,诸佛会现身来安慰他们。

还有,如经中所述,凡是《僧伽咤经》所安立之处,诸佛恒在。因此,读诵此经能够加持诵经之处。

参考资料:网络-僧伽咤经

❿ 僧伽咤经!

师兄您好!僧伽咤经是一部特殊的经典,这部经典消业增福不可思议。如果你在读诵,抄写之后,做梦梦见可怕的事,这都是在消业障,以做梦的形式消除了,不再以人身受报。你读诵这部经典能直接利益父母家人和冤亲债主。念完后回向给自己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平时可以多念佛。这样就不会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