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文化必读书目
读书能改变气质,读书能提升内涵,尤其是读中国人自己写的书。哲学诗画今天为你推荐10本关于中国文化的经典书单,让其的气质与众不同,站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被别人认出。
1,《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文化要义》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作者为梁漱溟。书中充满着“问题意识”。揭示了我们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把梁漱溟这位文化大师引向了同一个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
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颗入手来探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纳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人们总说西方人是个人本位,中国人是社会本位,但如何解释中闻人的“一盘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中国文明那么早就开始迸发出灿烂辉煌。但何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科学体系?中国缺的是民主本身,还是西洋近代国家所提倡的新型民主?
看完此书,以上问题将会变得更清晰,更深刻。
2,《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流传最广泛的书信作品,全书集结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 至同治十年(1872年) 前后撰写的致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所涉内容小到家庭生计,大到治国带兵,涵盖修身、为官、处世、教子、养生等方方面面,极为广博,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思想和社会活动以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家书读来平平淡淡,背后却蕴育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这些思想精髓对当令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同样大有裨益。
3,《论语别裁》
我们要了解传统文化,首先必须了解儒家的学术思想。要了解儒家的思想,首先便要知道孔孟的学术。要知道孔子的思想学术,必须先要了解《论语》。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儒家经典,相关章句注疏累代不绝,南怀瑾先生曾于1962年至1975年间三次讲述《论语》。第三次讲记结集出版时,南先生定名为“别裁”,意谓其讲述是个人所见,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南先生认为历来对《论语》的讲解,错误甚多,主要问题在于所讲的义理不对,内容的讲法也不合科学。他讲述《论语》,“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重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地体验”。
4,中国文化常识
《中国文化常识》由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教授执笔主编,是一部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微型网络。它全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包括思想、艺术、文学、日常生活、传说故事、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文风通俗易懂,知识全面,结合精美的插图,既可以作为休闲读物,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头工具书。
5,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中国文化史,借鉴古代史书的典制体,按章节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等十八个专题,内容之广泛,完全与今日之“大文化”涵义相合;下册是中国政治史,从民族起源开始,叙术历朝历代史事直至民国开创。浓缩了中国五千年历史于一书,仅用了三十八万字,其功力非同一般,《中国通史》渗透着吕思勉用新方法、新思想来整理旧国故的精神,全书以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为通史的写作开辟了新纪元。
6,《中国历史常识》
《中国历史常识》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吕思勉在我国现代史学史上,是第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城里都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其史学研究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国学基础深厚,治史意趣生动。
《中国历史常识》从民族起源开始,叙述历朝历代史事直至民国开创,几乎囊括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重要事件和文史常识、典章制度,是学习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经典读物,被业绩称为是深入中国历史骨髓的的经典之作。
7,《苏轼与朱熹》
《苏轼与朱熹》是2014年5月10日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毅。此书从另外一个角度、另外一种眼光、笔调审视和描画了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在对中国古代知识分的研究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思想、学说、着作、经历和政绩,而很少对他们的心态做认真的分析和描述。这种缺陷无疑给历史文化留下了一行空白。
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是人类的心灵史,如何用清新脱俗的笔墨描述出人类心灵发展的轨迹,也许正是新一代学者需要担负的工作。
8,《明史不忍细看》
《明史不忍细看》是一本历史类通俗读物,作者是张朝山,他精心挑选了明朝24件影响深远的悬案,阐述了明朝是如何从兴盛走向灭亡的。
书中叙述了明朝15位皇帝的悲喜人生,诠释了张士诚、况钟、于谦、张居正、严嵩和魏忠贤等一众人物的政治命运。24件悬案提供了一个了解明朝历史的基本线索,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明王朝。
9,《细说康乾盛世》
1681-1796年,中国经历了一个长达110多年的盛世王朝,《细说康乾盛世》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着重讲述康熙、雍正、干隆三位皇帝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排除异己,赢得万民之心,然后坐拥大好江山的;又是如何呕心沥血地打造了康乾盛世的;又经历了哪些政治与生活上的光辉与缠斗;国事与家事之间的利弊权衡。
本书从点到面,全面立体地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康乾盛世。
10,《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一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
兹一面世,该书就以文采飞扬,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量,由此开创了“历史大散文”的一代文风,令世人重拾中华文化价值。
余秋雨的散文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到历史文化长河,启迪暂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文化价值。
2. 中华经典书籍有哪些
中国古代百的经典书籍有:
1、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度
3、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唐太宗李靖问对》
4、医药类:《千金方》《本草纲目版》《难经》《内经》《伤寒杂病论》。
5、史书类:《史记》《战国权策》《三国志》《后汉书》《竹书纪年》《世本》等。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诸子百家丛书:《老子》、《庄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孙子》、《孔子集语》、《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春秋繁露》、《扬子法言》、
《文子缵义》、《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说》、《山海经》、《阴符经》、《关尹子》、《亢仓子》、《鬻子》、《公孙龙子》、《鬼谷子》、《子华子》、《尹文子》、《鹖冠子》、《穆天子传》、《十洲记》、《列仙传》、《抱朴子》、《握奇经》、《尉缭子》、《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盐铁论》、《说苑》十、《独断》、《傅子》、《神异经》、《博物志》、《神仙传》文、《六韬》、《司马法》、《吴子》、《邓析子》、《慎子》本);、《孔子家语》、《孔丛子》、《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太玄经》、《新语》、《新序》、《白虎通德论》、《风俗通义》、《论衡》、《潜夫论》、《申鉴》、《中论》、《人物志》
廿五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宋书》、《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四大名着:《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上面的问答是复制粘贴的,我告诉你的是,如果你想要这些书,可以去公众号:慢节奏久读书回复:我要领书就可以得到这些书了,或者你可以直接回复书名,也或许可能得到吧
3. 中华传统文化的书籍有哪些
1.“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中国的“圣经”。“四书五经”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书)及《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的总称,这是一部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
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理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书里许多语言,如“当仁不让”、“名正言顺”、“巧言令色”等等,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拓展资料
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
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4. 中国古代有哪些经典书籍
1、《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2、《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 杂录《庄》、《列》、 《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
3、《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4、《周易》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5、《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共8208字,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
5. 中国古代的哲学书籍主要有哪些
1、《孟子》是儒家的经典着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着。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6. 中国古典文学书籍有哪些
1、《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着。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
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着作。
7. 中国四大经典书籍是什么
中国古典四大名着《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 清代小说家。《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水浒》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1、《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
描写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预见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8. 中国传统经典读物有什么
中国传统经典读物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资治通鉴》等。
1、《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4、《孟子》
《孟子》,《四书》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着。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着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
5、《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