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唐诗三百首是国学经典吗
唐诗三百首是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唐诗三百首》是蘅塘退士所编的版本。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诗歌是唐代文学的最高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的风景线。清干隆二十八年春,蘅塘退士(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以“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为标准,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于清干隆二十九年(1765年)编辑完成。当时《唐诗三百首》的选本不下十余种,然而在众多的选本之中,以蘅塘退士所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❷ 关于国学经典的诗词
《满江红·写怀》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我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红旗指引劲旅,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的惊心动魄!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高原阔野中奔涌的江水,偶遇坎谷,略作回旋,激流跌宕,随即继续流向旷远的前方,广阔的大海,才是它的归宿。
《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人生短暂,不妨看得开一点,活得潇洒一点,悲壮中亦是辉煌。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人世间所有的人和事,我们没有力量能挽回,无可奈何的绝望感,古人有,今人也有。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畅饮酒酣后,就要奔赴战场,愿能大战敌军,早日衣锦还乡。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骑士披一身月色,顶凛冽寒风,鏖战而归。但他全副精神仍沉浸在烟尘滚滚的沙场,那咚咚的进击鼓声还响彻耳畔。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辰都显得不值一提了。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这是红军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金菊傲霜盛开,金灿灿辉光耀目,威凛凛豪气冲天!
❸ 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3.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4.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5.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6.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7.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8.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❹ 国学经典诗句
公初升国学,官止教生徒
《挽杜华父》
宋 · 陆文圭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
《赵氏鄮山书院诗》
宋 · 方回
国学先生石与孙,金铃木舌士林间,欲将天下观诸掌,之子从今上泰山
《送傅野》
宋 · 李觏
员郎犹小小,国学大频频
《常州孟谏议座上闻韩员外职方贬国子博士有感五首》
唐 · 卢仝
❺ 关于“国学”的古诗有哪些
《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
唐代:令狐峘
肃肃先师庙,依依胄子群。满庭陈旧礼,开户拜清芬。
万舞当华烛,箫韶入翠云。颂歌清晓听,雅吹度风闻。
澹泊调元气,中和美圣君。唯馀东鲁客,蹈舞向南熏。
译文:严肃庄重的祖庙,风度翩翩的君子。古朴的庭院礼仪,门前清芬致敬。万千舞蹈像一支蜡烛。颂歌清清楚楚,随风飘扬。谭波调整活力,中和美的圣人。只有东路舞向南。
(5)国学经典有哪些古诗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遇“安史之乱”发生,他避乱入终南山。肃宗朝他初仕为华原县尉。当初他曾几次跟随杨绾求学。时杨绾在朝任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即推荐他充任修史之职,被擢为右拾遗,累迁为起居舍人。
代宗大历年间,他任刑部员外郎,迁司封郎中,知制诰,仍兼史馆修撰。德宗时被贬为衡州别驾,后迁为衡州刺史。
贞元三年(787)李泌为宰相,将他召入朝授太子左庶子,复任史馆修撰。五年初,窦参任宰相,以他从前在衡州时有冒功之过,将他贬为吉州别驾,后迁为刺史,最后贬为衢州别驾。他在此住了10年,于艰辛之中坚持写完《代宗实录》。
令狐峘知识渊博,性格孤傲,不善攀结权贵,因而多次受贬。805年,顺宗即帝位,召他回朝任秘书少监,卒于北返途中。元和年问,其子令狐丕将《代宗实录》交予朝廷,朝廷以撰写之劳追赠他工部尚书衔,有感而发创作此诗。
❻ 国学经典有哪些古诗
1、《静夜思》
唐代: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3、《望庐山瀑布》
唐代: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4、《赠汪伦》
唐代: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5、《送友人》
唐代: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❼ 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
国学经典的诗句【精选篇】
1.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 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4.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5.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6.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7.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8.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9.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10.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1.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13.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