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明天想去清华大学参观,请问应该从哪个门进能进去,
北京大学保卫部规定:假期或周六日游客从东侧门排队登记身份证入校,工作日办事可从其他门口登记身份证入校。
结合“北大清华状元学习力游学课”,孩子有机会接触最核心的励志和学习力文化。
一、前言
培养出顶尖的孩子难吗?引导孩子成长最正确的方向是往上看,跟最顶尖的学生对比,才能看到巨大的成长空间。
这是一个让孩子跟北大清华高考状元学习力文化对比学习的教育项目;
这是一个最能代表绝大多数高考状元共性学习、成长特点的教育项目;
这是一个能让追求上进的孩子变得更加积极、自信、强大的教育项目。
二、课程介绍
北大清华状元学习力游学课是由北京大学校友企业主办的“北大清华凯旋游学”重磅整合推出。体验北大清华文化、砥砺成长动力的同时,游学课将深挖状元学习力文化,带学生体验高考状元智慧学习的谋略,让学生不再反复做无用功,让家庭不再做盲目的教育投资!
三、课程背景
“孩子进步的障碍:不缺少物质,缺少精神;不缺少努力,缺少对比”。随着中小学生升学竞争压力的增大和未来更高的人才需求,对中高考分数的高期待,让亲子家庭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1、家教补习泛滥:不会学习的学生往往疲于各种课外补习,北大清华的高考状元九成以上没报过补习班,揭示高分的成绩不是补出来的;如果学习痛苦还无法突破,说明学生已经被耽误了!
2、应试教育有局限:应试教育的最基本任务是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最基本的水平,称为基础或保底教育,培养普通学生没有问题,培养大量的顶尖学生远远不够。
3、家长的教育智慧有待提升:很多家长未参加过专业的教育文化培训,不了解孩子的心智规律和成长知识,由着自己的认知盲目教育,孩子无法与家长形成合力,这样的教育,导致孩子后劲不足!
四、课程模式
北大清华励志+状元学习力+智慧亲子关系 = 学业第一的成长路径。
五、课程模块
1、“发现自我”——北大清华励志参观课程
(1)课程简介:“砥砺成长梦想,走进北大清华”,学生的优质成长需要拿最积极的文化来刺激引导,本课程全面解读两校校史文化、校园景点文化、人才机制、校内师生生活、危机与使命五大内容,带学生从多角度深入学校文化与之思想激烈碰撞,刺激学生的成长欲望,制造不满足、强烈期望改变现状的励志效果,是刺激和引导学生积极性和发展方向的一堂课,是一项精英学生成长的必备体验。
(2)突破点:
1)北大清华的历史地位是如何成就的;
2)校园景点背后的精神财富;
3)北大清华为什么培养出那么多栋梁;
4)北大清华人的荣誉与责任
(3)核心价值:通过融入北大清华文化平台,刺激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方向,带学生体会“平台,对自身人生价值和生存品质的影响”。
(4)基本路线
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图书馆、振兴中华碑、博雅塔、未名湖、斯诺墓、钟亭、翻尾石鱼、蔡元培先生像、李大钊先生像、北大静园六院、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塞万提斯像、西南联大纪念碑、原燕京大学建筑群、北京大学校友门;
清华大学:图书馆、大礼堂、同方部、清华学堂、水利实验馆、土木工程馆、世纪鼎、日晷、二校门、闻一多像、清华池、水木清华、工字厅、古月堂、荷塘月色、近春园遗址公园。
2、“冲出歧途”——北大清华状元学习力课程
(1)课程简介:绝大多数的学生属于“专业的学生身份、业余的学习技能”,严重缺失对“学习”的科学规律的掌握,逻辑错乱。本环节将带学生跟北大清华“高考状元”的学习策略作系统的对比,演绎“状元学习力”的学习文化,体验快乐、轻松、高效的学习模式,99%以上的学生会突然产生“发现自己从来都没有真正学习过”的方向感。整体矫正学习策略的同时,为学生极速提升成绩和冲击名校打开大门。
(2)突破点:
1)学生学习的两大障碍;
2)状元学习力的三大特性;
3)状元学生的三大提分魔术;
4)引导学生自动自发的四大方法;
5)学生学习危机管理与处理;
6)学生与家长、学校、社会的良性定位。
(3)核心价值:转变学生努力而不得要领的学习状态,化解被动学习、盲目补习的教育痛点,让“学”变的“势如破竹”,孵化学校、家庭做不到的提升!
3、“爱的助力”——北大清华状元亲子关系课程
(1)课程介绍:教育规律证明,“学习”的很多问题不在学生身上,而在家庭亲子文化上。比如一个学生在家里,只要把学习搞好就可以了,遇到其他生活责任和困难都可以推卸和放弃,那么这个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不大可能会主动往前冲!因为他在生活的某一方面养成的品质都会带到他其它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现实中“家庭亲子关系”和学生的“学习”问题通常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解决学习的问题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梳理。
(2)突破点:
1)高考状元亲子关系的特点;
2)亲子需要把握的三大成长规律;
3)亲子关系常见的三大致命失误;
4)亲子关系的实质和层次。
(3)核心价值:本课程以辅助家庭培养孩子成才为目的,探讨、发现家庭亲子关系的失误和方向,是亲子共同学习的过程,是亲子互谅互解的过程,最后也是亲子形成合力的过程。
六、课程目标
1、成长动力:体验名校魅力,引发成长思考,孵化成长动力!
2、学会学习:对比高考状元学习力,半日课让你在“学习”上大开眼界!
3、亲子合力:优化亲子良性沟通关系,增强学习力提升基础!
七、课程特色
1、时间短:半日或一日,不受周末或假期限制;
2、强度大:“对比”的教育艺术,“励志+状元学习力”的课程设计,效果显着;
3、个性化强:每组开课最多不超过三名学生,重视个性;
4、配套工具书:《游学宝典》提升游学效果,经典、高端游学课专用。
八、招生对象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7至18周岁),亲子家庭。
九、课程时长
半日/一日
十、学习费用
励志游学课:两校2300元(编号:11),单校1900元(编号:12)
经典游学课:两校3800元(编号:21),单校3100元(编号:22)
高端游学课:两校5600元(编号:31),单校4800元(编号:32)
(详见凯旋游学官网“北大清华状元学习力游学课”标准明细表)
十一、开课时间
1、常年开课,经典课每日仅限开4组课,须提前两日以上报名;
2、上午8:30或下午2:00开课。
十二、上课地点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内
十三、到校接站
北京地区以外省市14周岁以下学生单独到校的,可协助安排接站/接机和住宿。
十四、主办单位
北京仁杰动力文化发展中心(北京大学校友企业)
北大清华凯旋游学项目运营中心
十五、学术支持
北大清华状元学习力课题组
B. 清华大学哪个门最值得一看
清华园门,这是早期清华的正门。由于校区的扩建,这个门现在就处于学校中央略偏西的位置,一般称为二校门。
C. 清华大学的正门在哪里啊就是白色的那个清华园
清华大学的正门在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路清华大学主干道之一的清华路。
清华大学二校门,位于清华大学主干道之一的清华路,是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清华大学的象征。
清华大学二校门,为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门额上刻有晚清军机大臣那桐1911年题写的“清华园”大字。站在清华路,北望二校门,可遥看清华大礼堂、日晷和清华学堂等景观。
二校门始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原为清华正门,1966年8月24日,二校门被“清华大学红卫兵”推倒、砸毁。1991年清华校庆80周年之际,在清华校友捐助下,二校门得以原址重建。
(3)清华经典大门哪个门扩展阅读:
在清华东西主干道中央路北,有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该建筑中间大拱门的两侧各嵌建两根陶立克西式立柱,门楣上书刻有清末要臣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这便是清华建校之初最早的主校门。
因1933年至1934年间校园扩建,先后有了新的大门——西校门和南校门,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了。
清华园曾是康熙皇帝的行宫——熙春园的一部分,1909年清政府将其拨做游美肄业馆(1911年在清华园开学时更名为清华学堂)馆址。
1909年10月游美学务处动工兴建校舍。首先修筑围墙和校门,修建围墙共六百五十二丈(含修补原有六十余丈未倒之墙),“原砌墙高至顶一丈,厚均二尺,下宽上窄”,修筑费用“合银7172两”。
至1911年初,随着围墙的合拢,校门随之建成,此时校园面积450余亩。原来,在二校门附近曾有过一座宫殿式的建筑,有大殿一座名“永恩寺”,为园主的家庙。建校时决定将大殿拆除,并由游美学务处发给寺庙主持僧人恤银,将他们遣往他处。
现在,尚有两株钻天的古柏和甬路东侧草坪上用水泥板块覆盖着的那口古井,即永恩寺遗物。校门的原负责施工者为斐士(E.S.Fischer)。
梁实秋(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曾对早年校门姿貌做过描述:“清华的校门是青砖砌的,涂着洁白的油质,一片缟素的颜色反映着两扇虽设而常开的黑栅栏门。”无论远望还是近观,校门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外形挺拔清丽又不失巍峨庄重,在背后两棵古柏的俯抚下更显得美丽。
D. 参观清华从哪个门进
清华大学一般西门最严 东门(清华东门朝南开)次之。建议从西北门或者南门或者东北门进。
清华大学校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与北五环之间,东临地铁13号线,西临北大、圆明园,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清华园原为皇家园林,清朝康熙年间称熙春园,雍正、干隆、咸丰先后居住于此,咸丰年间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
校园总占地面积392.4公顷(校本部306.0公顷,不含附属医院),总建筑面积198.1万平方米;校园绿化率54.8%,拥有树木1152种,其中乔木4.5万株,灌木18.8万株,百岁以上古树240棵;公共教室面积5.3万平方米,教室276间,学生公寓共45万平方米,1.39万间。
校园内各个不同时期的建筑自然形成各具风格的建筑群落,为师生创造了适宜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清华园大礼堂的草坪前日晷上在风雨中挺立数十载,上面刻着清华的校风:“行胜于言”。“行胜于言”不是不言,而是言必求实,以行证言。
清华校园按照南门主路(学堂路)分为东区、西区。西区校园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大礼堂为中心景观,图书馆(一、二、三期工程)、科学馆、清华学堂、同方部、西体育馆及理学院等建筑分布其间,原王府庭园工字厅、古月堂、水木清华等古建筑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荷花池”(近春园遗址)则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园林风格;东区则以1950年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体,以及建筑馆、明理楼、经管学院、逸夫科技馆等现代风格的建筑物。
在清华二校门北边小山下,有一块被清华校友称为“清华第一碑”的“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为当年国学研究院师生为纪念王国维而立,碑铭上陈寅恪撰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恰是一代代清华学人精神的写照。
E. 清华大学有9个门,为何只有西门最受欢迎
清华大学作为国内最负盛名的大学吸引着无数学子以及游客,清华大学有9个门,为何只有西门最受欢迎?
F. 清华大学有几个门
清华大学的门算上大门小门,一共有9个门。
主校门,在"绿十字"南端百米处,是清华大学的主校门。主校门全部由花岗岩装饰,八根高大的石柱,使校园景色内外通透。校门外,绿地正中横卧一块巨大的卧壁,南北两面分别刻着毛泽东同志手书的"清华大学"校名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
清华南门,直面是一条通畅的南北大道,两侧是葱葱茏茏的树木。这条南北干道原本是京张铁路的路基,这也许不是为众人所知的。时间变幻,这条干道现在承载的不是呼啸的火车,而是清华人开往未来的梦想。沿大道直行,及至南北大道与东西大道交汇的路口,渐渐深入到清华腹地。
二校门是清华的象征性建筑物。乳白色的石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纵向的流畅弧度与横向的方正线条完美结合,流露出清丽庄严之美。这座石门原是清康熙帝的行宫--清华园的大宫门,石门上端"清华园"三字出自时任军机大臣、中堂那桐之手。踱过石门,道旁树木葱郁,林荫之间光点斑驳。
西校门 东门和南门都在成府路上,而且都朝南,区别在于,南门在东门西边大约500处。
西门在中关村北大街上,对着清华西路。
二校门在校内,从西门进去后,沿着右手边的那条路一直往东走,差不多1000米-1500米的地方,就是最着名的经常上照片的那个清华门。
G. 清华大学主校门是哪个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是中国着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清华大学主校门是哪个?校门是一个学校的脸面和标志,也是学校历史的见证。清华大学在百年的历史上曾有过三个主校门,即建校时的第一个主校门,俗称“二校门”;上世纪30年代建的第二个主校门,称“西校门”;以及2000年建的第三个主校门,即“东校门”。清华三个主校门代表了百年清华发展历程的形象。其中清华大学二校门,位于清华大学主干道之一的清华路,是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清华大学的象征。清华大学二校门,为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门额上刻有晚清军机大臣那桐1911年题写的“清华园”大字。站在清华路,北望二校门,可遥看清华大礼堂、日晷和清华学堂等景观。
H. 清华大学清华园是哪个门
清华大学清华园是二校门。清华园就是清华大学的第二个校门,距今也有上百年的历史,这道美丽的古门上面的清华园三字可以说是每年吸引了不少的游客以及毕业季的大四学生们。清华园不仅仅是古代的一个建筑,如今更是清华大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校门为清华最早的主校门,始建于1909年。1933年,校园扩建,园墙外移,有了新的大门即西校门。此后,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春夏秋冬,年年岁岁,时光荏苒,矗立在校园主干道上的二校门,在风雨中,默默见证着清华大学的历史与发展。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
清华的象征性建筑物,二校门。乳白色的石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纵向的流畅弧度与横向的方正线条完美结合,流露出清丽庄严之美。这座石门原是清康熙帝的行宫,清华园的大宫门,石门上端清华园三字出自时任军机大臣、中堂那桐之手。踱过石门,道旁树木葱郁,林荫之间光点斑驳。
I. 清华大学校园有几个门哪个是主门
清华的门算上大门小门,一共有9个门。
主校门,在“绿十字”南端百米处,是清华大学的主校门。主校门全部由花岗岩装饰,八根高大的石柱,使校园景色内外通透。校门外,绿地正中横卧一块巨大的卧壁,南北两面分别刻着毛泽东同志手书的“清华大学”校名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
清华南门,直面是一条通畅的南北大道,两侧是葱葱茏茏的树木。这条南北干道原本是京张铁路的路基,这也许不是为众人所知的。时间变幻,这条干道现在承载的不是呼啸的火车,而是清华人开往未来的梦想。沿大道直行,及至南北大道与东西大道交汇的路口,渐渐深入到清华腹地。
二校门是清华的象征性建筑物。乳白色的石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纵向的流畅弧度与横向的方正线条完美结合,流露出清丽庄严之美。这座石门原是清康熙帝的行宫——清华园的大宫门,石门上端“清华园”三字出自时任军机大臣、中堂那桐之手。踱过石门,道旁树木葱郁,林荫之间光点斑驳。
西校门东门和南门都在成府路上,而且都朝南,区别在于,南门在东门西边大约500处。
西门在中关村北大街上,对着清华西路。
二校门在校内,从西门进去后,沿着右手边的那条路一直往东走,差不多1000米—1500米的地方,就是最着名的经常上照片的那个清华门。
J. 清华大学共有9个门,为什么只有西门最受欢迎
清华大学西门之所以最受欢迎,是因为它的对面就是圆明园,而且从西门进入可以看到充满历史味道的“西二门”。对于清华学子来说,西二门绝对是进入清华大学后必须停留的地方,因为这才是清华大学真正的西门,也是清华大学最具历史的牌坊;“西二门”上面的“清华园”才是清华大学最初的名字,最有历史意义的见证。
清华大学的西门可以直接通往“西二门”,自然更吸引孩子从这门口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