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学生应该读的国学经典有哪些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诗经》、《史记》、《论语》等。
‘贰’ 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名着有哪些
《三国志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 、《封神演义》、《喻世名言》、《醒世恒言》 、《儿女英雄传》、《施公案》、《三侠五义》 、《榴花梦》、《笔生花》 、《饮冰室诗话》、 《艺概》、《爱的教育》、《朝花夕拾》、《繁星春水》、《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悲惨世界》、《静静的顿河》、《巴黎圣母院》、《红岩》、《红日》、《小游击队员》、《小兵张嘎》等
‘叁’ 经典诵读内容有哪些
经典诵读篇目有以下这些: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乐府诗集》中的《木兰辞》、《汉乐府》中的《长歌行》、曹操的《短歌行》、曹操的《观沧海》、王维的《使至塞上》等。历史上的经典篇目还有很多很多,都值得我们这些后人细细去品读与学习。
经典诵读篇目就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与学习意义,值得我们后人去一再品读与学习的经典,只有经典才能经得起反复的推敲,只有诵读经典,才能不断地从经典当中获取新的人生感悟。
诵读经典篇目的意义
首先,每一篇经典的篇目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文明,我们诵读这些经典篇目,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从诵读到传承,这是我们诵读的意义,也是我们的职责。其次是诵读经典篇目能够陶冶学生们的品德和情操。
也能够从这些经典篇目中体会到更加深刻的爱国精神,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与爱国精神,也是中国当代学生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义务。最后诵读经典篇目也是当代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从经典中开发学生的智力与品德,使学生能够更全方位的发展,对学生的教育有很重大的意义。
‘肆’ 幼儿读经典先读哪些
幼儿园里面的诵读经典,可以有四大类。
一类是中国历史上自然形成的启蒙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
一类是以唐诗为主的适合幼儿的古代诗词;
一类是童谣儿歌类;
一类是幼儿喜闻乐见的经典故事类。
首先,这样的诵读内容选择符合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教学,彰显中华文化价值观,为幼儿的美好人生打下鲜明中国底色。
其次,这样的诵读内容选择也符合幼儿的语言认知特点,从三言、四言、五言,到七言、长短句,形式丰富多彩,可以很好地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这样的诵读内容选择遵循了启蒙经典教育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开展,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伍’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都有哪些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童蒙须知》。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对韵歌》。
(二)古典诗词:
《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夏日绝句》、《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虞美人·听雨【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魂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
‘陆’ 中华经典诵读有哪些
一、启蒙经典(共3篇)
1、《老子》(《道德经》)
2、《三字经》
3、《弟子规》
一、四书五经
1、《大学》(第1章)
2、《中庸》(第4、20、22、22章)
3、《论语》(10篇)
⑴《学而·学而时习之云章》(第1、4、6、14、15、16章)
⑵《为政·为政以德七章》(第1、4、11、15、17、19、20章)
⑶《里仁·里仁为美九章》(第1、5、8、9、10、14、17、24、25章)
⑷《雍也·乐水乐山四章》(第18、20、23、30章)
⑸《述而·志于道八章》(第3、6、8、12、16、22、34、37章)
⑹《泰佰·任重道远三章》(第5、7、10章)
⑺《子罕·仁者不忧七章》(第4、17、18、19、23、28、29章)
⑻《颜渊·成人之美五章》(第4、16、19、22、24章)
⑼《子路·和而不同九章》(第6、16、17、19、21、23、24、26、27章)
⑽《宪问·修己以安百姓十章》(第2、3、4、24、27、28、30、34、35、42章)
4、《孟子》(6篇)
⑴《公孙丑上·论浩然之气二章》(第2、6章)
⑵《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一章》(第2章)
⑶(离数上·得民心者得天下二章)(第9、10章)
⑷《告子上·舍生取义四章》(第8、10章)
⑸《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三章》(第14、19、24章)
⑹《尽心下·尽信(书)不如无(书)二章》(第3、31章)
5、《周易·泰》
6、《尚书·盘庚上》
7、《诗经》(6篇)
⑴《关睢》⑵《子矜》⑶《鸡鸣》⑷《伐檀》⑸《硕鼠》
8、《礼记》(3篇)
⑴《苛政猛于虎也》(3篇)⑵《不食嗟来之食》⑶《学记·教学为先》
9、《左传》(2篇)
⑴《曹刿论战》⑵《烛之武退秦师》
二、神话故事(5篇)
1、《精卫填海》(《山海径》)
2、《夸父逐日》(《山海径》)
3、《鲧禹治水》(《山海径》)
4、《女娲补天》(《山海径》)
5、《嫦娥奔月》(《山海径》)
三、寓言故事(10篇)
1、《画蛇添足》(《战国策》)
2、《狐假虎威》(《战国策》)
3、《拔苗助长》(《孟子》)
4、《鹬蚌相争》(《战国策》)
5、《自相矛盾》(《韩非子》)
6、《愚公移山》(《列子》)
7、《螳螂捕蝉》(《说苑》)
8、《卖椟还珠》(《韩非子》)
9、《曾子杀猪》(《韩非子》)
10、《朝三暮四》(《庄子》)
四、爱国治国篇(10篇)
1、《国殇》(屈原)
2、《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
3、《阿房宫赋》(唐·杜牧)
4、《木兰诗》(北朝民族)
5、《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6、《满江红》(宋·岳飞)
7、《正气歌》(宋·文天祥)
8、《少年中国说》(三、四稿)(清·梁启超)
9、《前出师表》(诸葛亮)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五、劝学励志名篇(10篇)
1、《劝学》(前3节)(荀子)
2、《师说》(韩愈)
3、《孟母戒子》(韩愈)
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5、《孙权劝学》(司马光)
6、《陋宝铭》(唐·刘禹锡)
7、《爱莲说》(宋·周敦颐)
8、《为学》(清·彭端淑)
9、《卖油翁》(宋·欧阳修)
10、《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孟子》)
六、经典古诗35篇
1、《静夜思》(李白)
2、《游子吟》(孟郊)
3、《清明》(杜牧)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6、《送友人》(李白)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9、《春望》(杜甫)
10、《过零丁洋》(文天祥)
11、《泊秦淮》(杜牧)
12、《题临安邸》(林升)
1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5、《望岳》(杜甫)
16、《观书有感》(朱熹)
17、《元日》(王安石)
18、《雪梅·梅雪争春》(卢梅坡)
19、《山园小梅》(林逋)
20、《乌衣巷》(刘禹锡)
21、《游园不值》(叶绍翁)
22、《登鹳雀楼》(王之涣)
23、《春晓》(孟浩然)
24、《枫桥夜泊》(张继)
25、《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2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27、《江南春》(杜牧)
28、《春夜喜雨》(杜甫)
29、《初春小雨》(杜甫)
30、《示儿》(陆游)
31、《卖炭翁》(白居易)
32、《望庐山瀑布》(李白)
33、《如梦令》(李清照)
34、《西江月》(辛弃疾)
35、《石壕吏》(杜甫)
http://www.qhddj.cn/qhddytw/onews.asp?id=169
三字经.doc,百家姓.doc,
千字文.doc,弟子规.doc,
论语(节选).doc,孟子(节选).doc,
诗经(节选).doc,孝经(节选).doc,
易经(节选).doc,忠经(节选).doc,
大学(节选).doc,中庸(节选).doc,
孙子兵法(节选).doc,老子(节选).doc,
荀子(节选).doc,墨子(节选).doc,
笠翁对韵(上卷节选).doc,笠翁对韵(下卷节选).doc,
增广贤文(节选).doc,幼学琼林(节选).doc
治家格言.doc,礼记(节选).doc
【说明】 形式:晨诵午读暮省。
侧重:低段重点在古代蒙学读物;中段在古诗词;高段在古文。
主题:六个。明礼、勤学、励志、修身、尚美、博采,其中尚美含崇尚美德,博采指博采众长。
低段
明礼
《弟子规》总 叙
孝悌篇(入则孝 出则悌)
谨信篇(次谨信)朝起早,夜眠迟。
《三字经》礼仪篇(为人子……夫妇顺)
《增广贤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勤学
《三字经》学习篇(人之初……不知义)
修身
《德道经》德 篇(第一章)
道 篇(第一章)
尚美
《增广贤文》(一则)美不美,乡中水;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声律启蒙》云对雨 ,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博采
中华古诗词选读
《江上渔者》
《绝句》(生当作人杰)
《将进酒》(前四句)
《忆江南》
《独坐敬亭山》
《望庐山瀑布》
中段
明礼
《增广贤文》(六则)
《弟子规》(四则)泛爱众而亲人
《论语》(六则)
励志
《增广贤文》(三则)
勤学
《增广贤文》(两则)
《三字经》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修身
《增广贤文》(一则)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尚美
《声律启蒙》四则: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
博采
中华古诗词选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滁州西涧》《春江花月夜》(节选)《春思》《题临安邸》《清明》《墨梅》《出塞》《山居夏日》《山园小梅》《望洞庭》《望岳》
高段
明礼
《三字经》(两则)
《礼记》(大同篇)
励志
《陋室铭》《爱莲说》《曹操-短歌行》《少年中国说》
勤学
《荀子-劝学》《论语几则》《韩愈-师说》
尚美
《王勃-滕王阁序》《范仲淹-岳阳楼记》《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洛神赋》
博采
《诗经-蒹葭》《乐府诗集-敕勒歌》《蜀相》《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忆秦娥》《更漏子》《鹊踏枝》《虞美人》《浪淘沙》《清平乐》《渔家傲》《一丛花令》《隆中对》《兰亭集序》《勾践灭吴》《报任安书》(节选)《苏武传》
‘柒’ 国学经典诵读都有哪些
、《静夜思》唐代: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3、《望庐山瀑布》唐代: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4、《赠汪伦》唐代: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5、《送友人》唐代: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捌’ 读哪些经典
读经教育,就是诵读经典的教育。经典不是有价值的书,而是最有价值的书。经典不是泛指的好书,而是特定的那几本经过历史筛选而被中国人称为经典的书。这些书包括儒家的《十三经》,道家经典《老子》《庄子》,佛家经典《金刚经》《六祖坛经》《心经》《地藏经》等。虽然经典只有这几部书,可是它的量也是非常大的。儒家《十三经》中有十三部经典,总共有几十万字。若让学生熟读成诵,也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如果家长很重视读经教育,从0岁开始就采取王财贵倡导的老实读经、大量读经的教育方法,这些经典是完全能够读完的。可是多数家长认识不够或者操作不当,根本无法让孩子读完这些经典。怎么办呢?在这些经典中排个顺序,再进行筛选,筛选出经典中的经典,给孩子读。儒家十三经中,可以先读《论语》《孟子》《诗经》《周易》,从《礼记》中选取《大学》和《中庸》两篇。道家经典中,选取《老子》全本,《庄子》内篇。佛家经典选择《心经》《金刚经》。理论上,这些从这些经典中选择任何书都可以给孩子读,先读哪部后读哪部都没有关系。可是很多家长都问,读经的顺序如何。我可以给出一个建议的顺序,作为参考。先读《论语》《大学》《中庸》,再读《老子》《孟子》《庄子》,然后读《周易》,最后读《心经》《金刚经》。这种顺序是否科学呢?其实这与科学无关,只是个建议的顺序,家长或读经老实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去安排课程。除了以上介绍的书籍之外,其余的书就不是经典了,也不是读经教育范围之内的。为什么要如此强调一下呢。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读经教育是读什么经。一听说读经教育,立刻拿起《三字经》给孩子读。弄错了教材,弄错了方向。《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这些不是经典,历史上称这些书为“蒙学”。有些老师在孩子入学的时候,用这些文章先给孩子读一读。但是没有哪个老师会认真的花很多时间教孩子读这些文章的。那么为什么要教一下《三字经》呢?小孩子刚刚学说话,舌头还没有那么灵便,有些发音咬不准。初读《论语》《大学》会感觉有些困难。于是用《三字经》遛遛口,适应一下,然后正式读经。比如赵元任小时候爷爷教他《大学》,那时候他没有受过任何教育,舌头有点绕不过来。爷爷教了几天,发现这个问题,就改教《三字经》。《三字级》还没等读完,爷爷发现可以读《大学》了,立刻就改回去教《大学》。所以只教孩子读《三字经》《百家姓》的幼儿园或学校,不是在进行读经教育。但是读这些文章也比不读好。这一点要有清醒的认识。那么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呢?它们是诗词中的经典,但是不是中华文化的经典。唐诗宋词很美,很押韵,是中国文学的代表。可以用它来跟孩子玩。比如:接句比赛。说上句,让孩子接下句。比比看谁背诗背得快。赵元任在私塾中没有学诗词,诗词都是跟姐姐玩时候背下来的。这些不是经典的书籍,如果要给孩子学,就放在课后。不要放在课堂上,课堂只读经典。
‘玖’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篇目有哪些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篇目有如下几篇经典文学:
1、《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又叫“三家村”,是我国传统开蒙教育书籍的首选。明代吕坤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三百千”言辞简练,含义丰富,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将早期的识字教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人格修养的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2、《千家诗》
《千家诗》是明清时流行的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大体上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编排诗作,所选的诗基本上是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全书虽然只选了226首诗,却包括了120多位作者,上至皇帝、宰相、官宦、名人学士,下至僧人、牧童、无名氏,甚至还有少量女子的作品。所选作品的题材也很广泛,写景状物,咏物言志;赠友送别,吊古伤今;题画咏史,应酬唱和等等,基本上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包括《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从古至今,两书都是训练儿童作诗对句、掌握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声律启蒙》作者是清代车万育。全书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可以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笠翁对韵》作者是明末清初的李渔,“笠翁”是李渔的号,书的编排方式和《声律启蒙》相同。
4、《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南宋朱熹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文章,与《论语》《孟子》合辑为“四书”。朱熹说:“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四书”蕴含了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记载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在中国思想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在二十一世纪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为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华。
5、《史记》
《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由西汉司马迁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荀子》
《荀子》是荀子的着作,现存三十二篇,内容十分丰富,博大精深,是先秦学术思想成果总结性的着作。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他“荀卿”,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荀子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7、《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相传春秋时老子避祸出函谷关,应关令尹喜之邀,留下的五千言文字。《道德经》《周易》《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着作。
《道德经》玄奥精深,义理博大,堪称哲学第一书,以道法自然为核心,阐述自然无为的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