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看日产轩逸车身宽度比较窄是不是里面的空间也小啊
这个不会的,日产轩逸,他的空间设计还是比较好的,内部表现宽大,舒适度好。
⑵ 轩逸宽体造型打脸,新车尺寸全领先,德系“真宽体”来了
最近汽车圈热度最高的莫过于上海车展了,新车的亮相再加上众多新车上市,现场可谓是一片火热的氛围。当然现场的主角还是各大车企带来的重磅新车,其中在上汽大众斯柯达展台亮相的明锐Pro就已经被消费者期待已久。15万左右的预估价格可以说和当前合资家轿市场的轩逸等车,直接打起了竞争战。相信不太了解这些车型的小伙伴对它们的车型亮点毫无头绪,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明锐Pro与轩逸这两款车分别有哪些亮点和优势。并且,还可以为准备购车的小伙伴提供一些参考。
一:轩逸
明锐Pro的尾部还是电动尾门的配置,比轩逸的手动尾门在科技感上就赢了,开关更省力,
舒适性也会有所提升。
总结
其实,能够吸引消费者A级车一般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不会太差,不管是更加适合年轻人的外观设计,还是更加适合国人的大空间设计,照顾舒适性需求的配置,这款来自全新MQB EVO数字智能架构明锐Pro都没有缺席,虽然轩逸在这几方面也有做出“努力”,但很明显性价比就落后不少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12缸大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⑶ 买车该怎么选配置轩逸1.6XE自动舒享版性价比高么
【车讯网报道】15万预算应该买哪款车呢、XX车选哪个配置更合适呢、是该等新款还是该入手老款……日常和车友沟通时经常遇到这类问题,这也说明对于很多车友来说,一辆汽车并非刚需,所以才会纠结,才会有“拿自己的钱买别人喜欢的车”类似说法。
建议2:如果指导价12.99万元的轩逸1.6XE悦享版CVT超出了预算,这时可以返回头来看看轩逸经典1.6XLCVT豪华版,指导价11.86万元,来看官方配置表。
行驶机构:铝轮辋,轮胎规格195/60R16,后轮盘式刹车;
俊朗造型:带天窗;
智能互联:8英寸高清电容触控屏;
舒适便利:PVCMulti-Layer人体工学低重力座椅;
安全屏障:倒车影像;
很显然,指导价11.86万元的轩逸经典1.6XLCVT豪华版在配置方面要比指导价11.90的轩逸1.6XE舒享版CVT相对实在,何况在优惠幅度方面还有1万元的差价呢。
如果预算够不到轩逸高配,其实选轩逸经典的高配也不错,这时只需要求证轩逸经典的空间表现是否能满足家庭成员的具体需求就好了。
综述:
选车购车没有十全十美,不是这方面妥协,就是那方面妥协,完成两款车型的试乘试驾之后,这些问题通过仔细对比配置差异/价格差异,重新审视购车预算,就能得出“哪一款车更能满足自己需求”的结论了。
注:文内配图源于网络,优惠幅度仅供参考,具体优惠以各地到店为准。本文首发拆车坊,欢迎分享并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laoniu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新老轩逸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在尺寸上,新轩逸轴距依旧维持现款车型的2700mm,车身长宽高为4610/1760/1495mm,车身尺寸也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在车身宽度方面增加了60mm,长度和高度都分别减少55mm和15mm。
1. 说起新轩逸,又把我们的目光拉回到4月的北京车展现场上,东风日产正式发布了新一代轩逸,就当是的反响来看非常不错,起码在外观方面博得了人们较多的赞赏。就在上周凤凰汽车也对新轩逸进行了试驾,他的表现究竟如何,我相信各位已经有目共睹。
2. 熟悉车型历史的人都知道,轩逸在国内一开始是作为蓝鸟的后继车型,属于中级车范畴,天籁的出现让其定位产生改变,于是它转战低一级的紧凑级家轿市场。在紧凑级车型中,轩逸一直稳定在月销量万辆以上,也受到了市场的认可。但随着新轩逸上市的临近,我们从4S店获悉,现款车型有着万元现金优惠,面对性价比和新技术我们究竟如何选择。
3. 第一眼看到新轩逸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台缩小版的天籁。近几年来,日产也开始形成统一风格的家族化造型特征,主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外观细节和车身线条。细节方面,前脸是最明显的,宽幅镀铬格栅呈倒梯形,两侧为弧线,与前保险杠下方的造型正好组成"X"型。与老款轩逸相比,新轩逸造型的变化让车头层次感鲜明,吸引力十足,整体风格更年轻、时尚运动感也增强许多。
4. 前格栅部分,新轩逸的设计和新天籁相同,大面积的镀铬装饰很男性化,而且相比现款更有商务气息,而现款的细条双条幅格栅则更简洁一些,更加成熟稳重。大灯也由现款的L型设计变为了带有回折的剪头型,并加入了一排LED日间行车灯和透镜,从而提高了轩逸的高级感。
5. 在尺寸上,新轩逸轴距依旧维持现款车型的2700mm,车身长宽高为4610/1760/1495mm,车身尺寸也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在车身宽度方面增加了60mm,长度和高度都分别减少55mm和15mm,这样也使得新轩逸看起不再那么消瘦。而现款车型的长度和高度分别占据优势,三围尺寸为4665/1700/1510mm。单从数字上看这些优势并不能说明问题,是否可以能提供更宽敞的车内空间才是关键。
⑸ 日产轩逸经典后备箱尺寸长宽高
轩逸后备箱尺寸为纵深985mm,宽为980mm,最大宽为1610mm,高度为610mm,容积为510L。如下图所示(测量有部分偏差)。
轩逸后备箱空间比较平整,高度在同级车型中比较有优势,但是可惜的是后排的座椅不能放倒。
⑹ 轩逸之优缺
轩逸优缺点总汇。
本人2.0科技天窗版。现在用轩逸3个月了,写点东西给新人。
优点:
1.安静 发动机的声音很小。几乎没有噪音,即使高速时也依然很安静。
2.舒适 后排空间很大,很舒适,适合家用。
3.省油 这个不是太明显,也许是2.0的缘故吧,我的车接近8个油。这车城市里堵车开甚至比其他车更费油,但在高速上绝对的省油。综合油耗比同排量的车比,还是比较厚道的。
4.发动机转速 反正我从来都没有超过2000转的,这和平时驾驶习惯有关,因为我从不急加油,我在100-110时速时候,也只是1800转多一点。但有说这容易造成发动机积碳,具体不是很清楚。
5.造型 有人说轩逸圆头圆脑,可我觉得轩逸车造型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很耐看,这车7,8年内,外形应该不会落款。
6.三色显距倒车影像监视系统 这确实是个好东西,我倒车的时候几乎都不看后面,都是直接看显示屏的。不过有一次侧面没看见,差点撞到自行车。
7.音响效果很好
8.座椅 这座椅几乎很沙发的等级一般了。
9.小幅度的转动方向盘,车子方向几乎不跑动,这对有着喜欢乱动方向盘的不良习惯的我来说,的确是很大的优点。
10.开车的时候,几乎感觉不到加速,完全没有顿挫感。因为CVT根本没有挡位,即使放满满一杯水在上面,在加速时,水也不会溢出来。但车速却是在急速增加。加速性相对于其他自动挡的车强很多,但比手动挡稍差是肯定的。
缺点也是有的,而且还不少。
缺点:
1.不能自动升降车窗 这还是比较严重的,17万的车,连这功能都没有。就连最高配的版本也没有。不但如此,而且还一定要在3挡模式下才能升降窗户,很不方便,每次下车的时候,还要先把窗户先关起来在熄火,或者先熄火,再调成3挡然后再升降窗子。这样车子档次就显得稍稍低一点了.我朋友的比亚迪F3,他一下车,钥匙一按就自动关窗户了,而我的车却没有,哎,尴尬......
2.悬挂太软,脚刹式手刹 车转向的时候,侧倾明显,这其实也不能算缺点,因为悬挂软,平时乘坐的时候比较舒适。脚刹式手刹其实也不是缺点,甚至是它的一个卖点之一,但因为不太适应,所以就和悬挂软组合起来作为一点说吧。这样对轩逸也比较公平一点。(前几天绕过一次桩,简直是对自己的虐待~~~ 悲~~~ 晕车了~~~ 这才知道悬挂软的要死)
3.底盘 这也是受不了的地方,底盘不是低,而是太低了,非常低,车头又比较长,这车太娇气了,上不能上,下不能下,路况差又不能开。车头长,在上下大的坡道的时候,总是担心车头会“碰壁”. 而底盘低,又导致开农村土路的时候,一不小心底盘就刮到了,泥土倒还受到了,要是石头,那就不得了。当然真正刮到重要部分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但如果车底下有石头子碰到哪里,心里总是砰砰跳。上次去吃大闸蟹,车底下就被块大石头刮了一下,发动机箱差点就通了个洞,我首保的时候看见的,4S的师傅强烈推荐要装发动机护板。但我没装,第一,他说要500,我认为太贵了。第二。有人说,装了之后方向盘会有异响。
4.无级变速器 这是个好东西,而且变速箱油是终身免维护的,可是如果坏了的话,无法维修,必须整个换掉,这东西费用可不低啊,4S的人说这东西换一下8万啊,8万当然是废话,车才多少钱?但我估计没个4 5万你换不了。而且这东西,保险公司可能不陪的(陪不陪我不确定)。
5.后排空间大,但横向空间不足,才1700,连马三这小车都1755呢,思域也是1755.而且轩逸的后门车内的扶手又比较大,这样更显得横向小了,因为我买轩逸是为了家用的,后排座四个人的情况常有发生,这就导致后排座四个人的时候比较拥挤,况且后排因为包裹性座椅,中间的人就不怎么舒服了。这样就导致后排空间的卖点蒙上了不大不小的污点。
6.空调制冷非常慢,这点倒是可以忍受。
补充一下:
关于地盘,我最终还是在4S装了护板,480,不还价,4s确实是贵,不过效果不错,不像有些网友说的会引起共振,出现异响。
还是就是中控台异响,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包括我和很多轩友交流,都出现这个问题,有人说就算奔驰宝马也有这个问题。尤其是在晚上的时候,冬天则更加严重。(我估计是这样,冬天中控台前接缝处的塑胶冷缩,所以链接不紧密了。)二保的时候,我和4s的师傅说了,师傅帮我检查了一下,后来他出去开了一圈,告诉我说是空调出风口的一根线接的不好,已经帮我搞定了。回来后,异响问题依然存在,但有所改善。不过还是响。
所以护板我建议大家还是装一块吧,作用还是有的,至少安心不少。装还是建议去4S装,贵点,但是正规些。
至于中控台异响,始终都没有解决
⑺ 轩逸车身尺寸是多少
在尺寸上,新轩逸轴距依旧维持现款车型的2700mm,车身长宽高为4610/1760/1495mm,车身尺寸也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在车身宽度方面增加了60mm,长度和高度都分别减少55mm和15mm。
注意事项:
表现: 新轩逸动力输出非常线性,得力于CVT的大力协助,整个加速都显得非常平顺,但运动性能稍差。
操控乐趣:保持清晰的路感,但过于轻巧的转向让人难以找到操控的感觉,悬挂的调节也主要是以舒适为主,在高速稳定性方面的表现尚不能让人满意,似乎更适合城市代步。
车辆的种类虽然多,构造却大同小异。这应该说是标准化的功劳,也是大型生产流水线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铁路车辆的外形开始有了改变,尤其是客车车厢不再是清一色的老面孔。但是它们的基本构造并没有重大的改变,只是具体的零部件有了更科学先进的结构设计。
一般来说,车辆的基本构造由车体、车底架、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五大部分组成。车体是车辆上供装载货物或乘客的部分,又是安装与连接车辆其他组成部分的基础。早期车辆的车体多以木结构为主,辅以钢板、弓形杆等来加强。近代的车体以钢结构或轻金属结构为主。
⑻ 轩逸和经典比颐达宽多少
轩逸经典比颐达车宽65mm。轩逸经典的车宽为1760mm,颐达的车宽为1695mm。
颐达最大优点:空间大,油耗低,舒适感强;最大缺点:皮薄,底盘较软导致车子容易发飘,小毛病多。外观:外观争议比较大,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内饰:内饰做工细致,配置丰富,较强的舒适性是网友普遍比较满意的地方,有网友称比家里的沙发还舒服;中控台简洁美观,音响效果很棒,无钥匙启动很方便。
空间:超大的内部空间及尾箱受到网友的一致好评。操控:方向盘非常轻,油门灵敏,挡位很清晰,挂挡有吸入感;悬挂偏硬,颠簸感较强,底盘及刹车偏软,车身稳定性不是很好,过弯及高速时容易发飘,较低的底盘也容易发生刮蹭。
动力:颐达发动机噪音小是网友比较认同的优点,但起步较慢,加速性能差,总体来说是款中规中矩的家用轿车。
油耗:颐达燃油经济性强,油耗低,平均油耗在6-7个左右。
轩逸智能配置
新车搭载全新的Nissan Connect超智联系统,外置一块8英寸高清电容触控屏,包含了语音控制车辆、远程控制车辆等功能。语音控制,能够通过简单的对话实现对车辆在线影音娱乐系统、全时在线导航系统、蓝牙电话、行车记录仪、空调的基本操控。
远程监测与控制功能,能够通过智能APP与手机建立无障碍链接,让用户时刻保持对车辆状况的全面了解,并根据具体需求对车门锁、闪灯&鸣笛、发动机、空调进行远程控制。
⑼ 2012新轩逸1.6豪华手动档怎么样
当时2012新轩逸没出,市面上是经典轩逸,给人感觉瘦高长的造型,看起来不那么稳定的样子,虽然看着也行,但是总觉得还不足以吸引我。期间,一路看了宝来,朗逸,明锐,还有英朗。不得不说,英朗的外形赢得了我的相当好感,一度以为这个就是我最终的选择。不过,在7月份,这个情况完全变化了:新轩逸上市了。新轩逸与经典轩逸相比,虽然简短了车身长度,但是车宽加宽,高度适当降低,这就很对我的STYLE了。 选车过程中,看来看去,我总结了几点: 1,车没有好车。我们看到的都是外在的光鲜,拆开了看,基本可以说惨不忍睹。家用车的细节、用料和内部做工,存在各种简配甚至简配现象,首先就不能对汽车期望过高,它只是商家生产的一个商品。 2,车没有坏车。无论法系,德系,还是日系,他们都有值得称道和抓住人心的技术和优点。比方德系汽车的发动机低转速高扭矩技术,日系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韩系的外观和造型。市场是最不讲道理的,销量决定一切。 3,没有安全的车,只有让行车变得更安全的人。汽车的安全装备主要还是被动安全装置,而且是有限制的
⑽ 日产经典轩逸门的宽度
日产经典轩逸门的宽度1700mm。
2019款经典1.6XE+CVT智联领先版。车身尺寸:车长4665mm,车宽1700mm,车高1505mm,轴距2700mm。
2022款日产轩逸经典变化集中在配置部分,其中舒适版车型从老款车型的16英寸钢制轮辋升级为16英寸铝合金轮辋,其他配置基本延续老款车型配置。值得注意的是,新车取消了手动豪华版配置车型。
至于动力部分,2022款日产轩逸经典继续搭载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90千瓦,最大扭矩为155牛·米。传动方面,与之匹配的为5速手动或CVT变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