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清华大学共有9个门,为什么只有西门最受欢迎
清华大学西门之所以最受欢迎,是因为它的对面就是圆明园,而且从西门进入可以看到充满历史味道的“西二门”。对于清华学子来说,西二门绝对是进入清华大学后必须停留的地方,因为这才是清华大学真正的西门,也是清华大学最具历史的牌坊;“西二门”上面的“清华园”才是清华大学最初的名字,最有历史意义的见证。
清华大学的西门可以直接通往“西二门”,自然更吸引孩子从这门口进入。
‘贰’ 北大、清华校门
北大老宅子似的大门是西门
清华是西门,清华南门最气派
从北大东门走到清华西门之需要10分钟
‘叁’ 清华大学的正门在哪里啊就是白色的那个清华园
清华大学的正门在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路清华大学主干道之一的清华路。
清华大学二校门,位于清华大学主干道之一的清华路,是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清华大学的象征。
清华大学二校门,为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门额上刻有晚清军机大臣那桐1911年题写的“清华园”大字。站在清华路,北望二校门,可遥看清华大礼堂、日晷和清华学堂等景观。
二校门始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原为清华正门,1966年8月24日,二校门被“清华大学红卫兵”推倒、砸毁。1991年清华校庆80周年之际,在清华校友捐助下,二校门得以原址重建。
(3)清华大学经典的大门是哪个门扩展阅读:
在清华东西主干道中央路北,有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该建筑中间大拱门的两侧各嵌建两根陶立克西式立柱,门楣上书刻有清末要臣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这便是清华建校之初最早的主校门。
因1933年至1934年间校园扩建,先后有了新的大门——西校门和南校门,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了。
清华园曾是康熙皇帝的行宫——熙春园的一部分,1909年清政府将其拨做游美肄业馆(1911年在清华园开学时更名为清华学堂)馆址。
1909年10月游美学务处动工兴建校舍。首先修筑围墙和校门,修建围墙共六百五十二丈(含修补原有六十余丈未倒之墙),“原砌墙高至顶一丈,厚均二尺,下宽上窄”,修筑费用“合银7172两”。
至1911年初,随着围墙的合拢,校门随之建成,此时校园面积450余亩。原来,在二校门附近曾有过一座宫殿式的建筑,有大殿一座名“永恩寺”,为园主的家庙。建校时决定将大殿拆除,并由游美学务处发给寺庙主持僧人恤银,将他们遣往他处。
现在,尚有两株钻天的古柏和甬路东侧草坪上用水泥板块覆盖着的那口古井,即永恩寺遗物。校门的原负责施工者为斐士(E.S.Fischer)。
梁实秋(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曾对早年校门姿貌做过描述:“清华的校门是青砖砌的,涂着洁白的油质,一片缟素的颜色反映着两扇虽设而常开的黑栅栏门。”无论远望还是近观,校门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外形挺拔清丽又不失巍峨庄重,在背后两棵古柏的俯抚下更显得美丽。
‘肆’ 清华大学清华园是哪个门
清华大学清华园是二校门。清华园就是清华大学的第二个校门,距今也有上百年的历史,这道美丽的古门上面的清华园三字可以说是每年吸引了不少的游客以及毕业季的大四学生们。清华园不仅仅是古代的一个建筑,如今更是清华大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校门为清华最早的主校门,始建于1909年。1933年,校园扩建,园墙外移,有了新的大门即西校门。此后,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春夏秋冬,年年岁岁,时光荏苒,矗立在校园主干道上的二校门,在风雨中,默默见证着清华大学的历史与发展。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
清华的象征性建筑物,二校门。乳白色的石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纵向的流畅弧度与横向的方正线条完美结合,流露出清丽庄严之美。这座石门原是清康熙帝的行宫,清华园的大宫门,石门上端清华园三字出自时任军机大臣、中堂那桐之手。踱过石门,道旁树木葱郁,林荫之间光点斑驳。
‘伍’ 请问清华大学的正门在哪里啊
清华里的人从不提“正门”,都是“东南西北”门这样说的
在东门修之前,西门是清华的标志之一,也是重要的出入口,但这2年西门不怎么让机动车进出,知名度就下去了
东门修过之后,宽度和豪华程度都盖过了西门,很多人又开始认为那是正门。
这几年变化就更大了,东北那边紫荆公寓也修了很多门,多了个西北门,还有外人不怎么知道的正南门,西南门。。。
‘陆’ 清华大学的清华园门朝向哪个哪个方向
清华大学的清华园共有两个大门朝向爱你个分别是东南、西北。
‘柒’ 清华大学哪个门最值得一看
清华大学正门。
清华建校初期,以外籍教师为主。
后来,中国教师逐渐增多并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主干。在教学上受美国影响较大,课程、教材、教学法等仿照美国,重视英文训练,教学严格,考试频繁,淘汰率高。
高等科重视英文和数理等自然科学,到高等三、四年级,主要学习美国大学的若干课程。高等科毕业生一般可以插入美国大学二、三年级就读。
“九一八”事变后,清华师生通过募捐、慰问、研制防毒面具和烟幕弹等多种形式支援抗日救亡。一些学生投笔从戎走上抗日前线。
“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清华成立教职工会对日委员会,师生即开展各种抗日活动。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未设校长,由三校校长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担任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日常校务由梅贻琦实际主持。
全校设置文、理、工、法商和师范等5个学院26个学系、2个专修科和1个先修班,在校学生约3000人。
‘捌’ 清华大学有几个大门
清华9个门:
主校门:通常称东门,实际是在学校东南方,朝南开,门外是成府路。
西校门:照片上面经常出现的那个大理石的“清华大学”
南门:门外是文津
北门:以前门外是翅香园,近期拆了
东北门:留学生公寓附近的门,从紫操南面的路直接出去。
西北门:在理学院和医学院附近
西南门:在照澜院。
这几个是比较大得门,人车都可以通行的,其他还有些小门
‘玖’ 清华大学哪个门最值得一看
清华园门,这是早期清华的正门。由于校区的扩建,这个门现在就处于学校中央略偏西的位置,一般称为二校门。
‘拾’ 清华大学校园有几个门哪个是主门
清华的门算上大门小门,一共有9个门。
主校门,在“绿十字”南端百米处,是清华大学的主校门。主校门全部由花岗岩装饰,八根高大的石柱,使校园景色内外通透。校门外,绿地正中横卧一块巨大的卧壁,南北两面分别刻着毛泽东同志手书的“清华大学”校名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
清华南门,直面是一条通畅的南北大道,两侧是葱葱茏茏的树木。这条南北干道原本是京张铁路的路基,这也许不是为众人所知的。时间变幻,这条干道现在承载的不是呼啸的火车,而是清华人开往未来的梦想。沿大道直行,及至南北大道与东西大道交汇的路口,渐渐深入到清华腹地。
二校门是清华的象征性建筑物。乳白色的石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纵向的流畅弧度与横向的方正线条完美结合,流露出清丽庄严之美。这座石门原是清康熙帝的行宫——清华园的大宫门,石门上端“清华园”三字出自时任军机大臣、中堂那桐之手。踱过石门,道旁树木葱郁,林荫之间光点斑驳。
西校门东门和南门都在成府路上,而且都朝南,区别在于,南门在东门西边大约500处。
西门在中关村北大街上,对着清华西路。
二校门在校内,从西门进去后,沿着右手边的那条路一直往东走,差不多1000米—1500米的地方,就是最着名的经常上照片的那个清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