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的四书五经分别是哪些做与=于什么时期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书。
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之后各朝皆以《四书》列为科举考试范围,因而造就《四书》独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后《四书》已凌驾《五经》的地位。
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着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着《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书。 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 《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着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己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 “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 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 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 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 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由于这些因素,使《四书》不仅成为 了儒学的重要经典,而且也成了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成了直到近代全国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所以,有人把《四书》与西 方的《圣经》相比,认为它是东方的“圣经”。事实上,无论就其流传的广泛,还是就其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铸造影响的深刻来看,这种比拟都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❷ 四书之名始于什么朝代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客学子研习之核心书经。南宋理学家朱熹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两篇分章断句,加以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❸ 四书是什么朝代谁写的,由哪四本是编写在一起的
四书是南宋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记录孟子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
四书增删注释包括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编撰时间间隔达一千八百年。
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在中华思想史上产生深远影响。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
但《四书》中也存在着先人思想的局限性。
(3)四书哪个朝代是核心经典扩展阅读:
《四书》地位:
儒家的重要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
《论语》在汉代妇女和儿童被要求读一本书,《四书》自宋代是中国必须阅读的书,当人们的基本信仰和信念,成为了的生活方式,阅读是知识,即使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村甚至不识字的劳动者。
通过口口相传,可怜的阅读和民间文学和艺术元素,接受和人类理性的自觉实践。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为四书,并通过私立学校、乡村学校、教学、唱歌、讲故事等,从各种渠道流向社会,影响着世界。
《四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四书》告诉了很多关于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理想,也是他对儒家思想精髓的总结。
❹ 四书之名始于哪个朝代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四书是南宋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记录孟子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
❺ 儒家文化的核心经典是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 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和思想体系。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明清时期,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核心科目。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 五本古代经典书籍的合称,包括 《诗》、《书》、《礼》、《易》和《春秋》。西汉时期,儒被国教化, 五经也因此变得更加重要,明清时期被用作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它在世界文化史、 思想史上也具有极高的地位。
❻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什么出现在什么朝代
在我国古时候,文人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必须要学四书五经,而这四书五经更是成为了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儒家学子钻研必须要阅读的经书,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里面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四书包括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作品。 这四本书出现的时代都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着名的战乱时代——春秋战国。
《大学》相传是春秋时期的曾子所作,在书中作者阐述了自己对于儒家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思想。虽然相传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做着作的,但是实际上是秦汉时期的儒学作品。在北宋的时候被程颢、程颐两兄弟极力推崇,是我国古代关于教育理论的一本较为着名的作品。
《孟子》是由战国时期孟子和他的弟子公孙丑等人所着作的一本儒家经典。《孟子》这一本书是对战国时期孟子说提出的言论的一些总结,其中还包括了他和其他流派的思想家在辩论时候的纪录,对于当时的治国和政治发展都是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❼ 四书五经是什么朝代的
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之后各朝皆以《四书》列为科举考试范围,因而造就《四书》独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后《四书》已凌驾《五经》的地位。
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儒家本来有六经,它们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和《春秋》。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着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❽ 四书五经是哪个朝代的
四书之名始立于宋代,五经之名始称于汉武帝时。
四书五经详细的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分别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刊。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四书地位远大于五经
四书则是孔子之后产生的,其中,《大学》是曾子所做、《中庸》是子思所写、《孟子》则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写,还有一部记载孔子话语的《论语》。
汉代的儒生认为,五经是孔子亲自整理,其中蕴含了孔子真意,是最纯正的儒家经典,而四书相对而言并不正经。
于是,等到汉朝独尊儒术的时候,就规定每个儒生都要学习五经,四书并不重要。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科举考试考四书五经,那到底是四书重要还是五经重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四书五经
❾ 四书和五经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起源于什么年代
四书和五经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起源于什么年代?四书五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众多文学作品中,记载了关于中国古代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最详细的书。 四书五经不是一本书,而是多本书的总称。 具体来说四书五经是什么样的书,四书五经是什么样的家的思想,以及四书五经适合谁读。 以下,小编将为大家提供详细的介绍。
三、四书五经适合谁读
1、四书五经作为阐述思想文化的经典书籍,那么四书五经适合谁读呢? 四书五经是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大学生,甚至大人都能看的书。 四书五经所包含的思想文化,在现代也有很多适用。 适用于现代人的生活和交流,如《礼记》美丽语言的一部分。 《易经》南宋以后儒学的根本书目,作为儒家学子的必读书籍,现代人时间读得多,思想文化的扩张,需要文化素养的培养。四书五经是什么书四书五经? 什么样的房子思想四书五经适合什么样的人?
2、现在,四书五经部分也被列为学生学习必备的知识点。 例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起来的四书作为儒家传教、授课的基本教材。 其中有许多妇女和儿童都知道的格言警句,现在在日本文化中广泛普及学习。 读四书五经对《为官从政、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都有帮助。 所以任何年龄段的人,都能读四书五经。
3、但是,读四书五经时,要按正确的顺序读,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思想道理。 关于四书五经阅读的正确顺序,我向您推荐。
四书部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五经部分:易—书—诗—礼—春秋。
❿ 四书什么朝代成为核心经典
唐朝科举考试考九经,即“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外加《易》、《书》、《诗》,并称九经。到了晚唐时,内容除了“九经”外,还加上《论语》、《尔雅》、《孝经》。南宋时又加入了《孟子》成为“十三经”。
至于所谓“四书”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若要说什么时候“四书”成为核心经典,那么应该是在明清时期,因为当时“四书”成为了官方考试用书。当时最为流行的八股文,就是从四书里面找几句话出题。比如,“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以这句话写一篇八股文。其所论内容,都要根据宋代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代圣人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