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古典 » 佛经有哪些经典语句
扩展阅读
哪些动漫有闪闪 2024-11-25 01:45:07
护理跟小学教育哪个好 2024-11-25 01:27:46

佛经有哪些经典语句

发布时间: 2024-09-13 10:35:52

Ⅰ 比较经典的佛经佛偈有哪些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能的悟禅之言。佛家语:万事万物都是妄念牵动自性而起的幻相,而非自性起用,身也是因心有尘。

2.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3.一切皆为虚幻。出自《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4.不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5.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佛家认为“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

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6.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不过一花一草,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皆是佛。

(1)佛经有哪些经典语句扩展阅读:

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经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论是对经、律的解释或阐述。

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其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

Ⅱ 佛经的经典语句~~~

佛经经典名言10条做人道理 一、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二、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自己。三、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四、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五、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六、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自己。七、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个人却要干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八、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九、你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委屈,你应该要想,他对我这样已经很好了,这就是修行的功夫。十、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很多。佛经经典语录大全 401 .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402 .无心者,无一切心。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寒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 403 .言下便自认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心却成有,默契已。 404 .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灵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 405 .不即不离,不住不着,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406 .当下无心,便是本法。 407 .如来藏本自空寂,并不停留一法。 408 .忘机是佛道,分别是魔境。 409 .无法,无本心,始解心心法,法即非法,非法即法,无法无非法,故是心心法。 410 .一切法本空,心即不无,不无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 411 .无名即是一切诸法得道之处。 412 .心不可传,以契为传。心不可见,以无为见,契亦无契,无亦无无。 413 .无心似镜,与物无竞。无念似空,无物不容。 414 .欲求大道。先正其心。 415 .妄念无生,乃名真心不动。 416 .妄息心空,真知自现。 417 .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 418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419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已显现。 420 .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421 .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 422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423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424 .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 425 .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426 .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 427 .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 428 .法性本无生灭去来。 429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430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431 .此心本净,无可取舍。 432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433 .离相为离念之方便,离念为离相之究竟。 434 .能不起念,一切相不离自离。 435 .取相之病若除,则内而五蕴,外而山河等一切法,便如楞严经所说咸是妙净明心净明体。 436 .性乃本具,万古恒常,非由因缘聚会而生者也。 437 .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438 .诸法缘生者,谓一切法本来无生,但由因缘聚会,假现生相耳。 439 .夫众生处处执着,一言执着,便有能所。就能执一面言,无非妄念。就所执一面言,便是诸法。 440 .欲遣我执,最妙观空。 441 .佛称医王,又称空王,即谓能医众生执实之病耳。 442 .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 443 .不得一法,名为传心。 444 .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 445 .诸法如梦,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 446 .道元圆成,不用修证。道非声色,微妙难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说也。唯有如来能知。 447 .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是处。 448 .欲得作佛去,不舍众生心,但莫污自性,即是解脱义。 449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450 .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 451 .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 452 .佛法以心为本,以身口为末。 453 .心外见法即是外,若悟自心,即离生死,即是涅 槃 。 454 .佛与众生,唯止一心,更无差别。此心无始以来、无形无相,不曾生,不曾灭,当下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 455 .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 456 .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 457 .非有之有为妙有,非空之空为真空。 458 .空心静坐,百无所思,以为究竟,即着空相,断灭诸法。 459 .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460 .种种形貌,喻如屋舍。舍驴屋入人屋,舍人身至天身,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佛屋,皆是汝取舍处,所以有别。本源之性,无取无舍,何得有别。 461 .无得无证者,即是证佛法身;若有得有证者,即邪见增上慢人,名为外道。 462 .即色即空,名为等觉;二性空故,名为妙觉。 463 .无觉无无觉,名为妙觉。 464 .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465 .般若体毕竟清净,无有一物可得,是名无法可说;即于般若空寂体中,具恒沙之用,即无事不知,是名说法。 466 .如来五眼:见色清净名为肉眼;见体清净名为天眼;与诸色境乃至善恶,悉能微细分别,无所染着,于中自在,名为慧眼;见无所见名为法眼;无见无无见名为佛眼。 467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468 .尽无尽。为二性空故,见闻无生是尽,尽者诸漏尽。无尽者,于无生体中,具恒沙妙用,随事应现,悉皆具足,与本体中亦无损减,是名无尽。 469 .天地在乎,万化由心。 470 .圣人妄念忽起,即同凡夫;一念回机还同本得,凡夫即圣。 471 .深深拔,有些子。平生事,只如此。 472 .深潭月影,任意撮摩。清谈对面,非佛而谁。 473 .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474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475 .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 476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477 .物自有去来,见性无来去也。 478 .念有念无即名邪念,不念有无即名正念。念善念恶名为邪念,不念善恶名为正念。 479 .正念者,唯念菩提;菩提无所念,一切处无心。 480 .只个无念,是名真念。 481 .但知一切处无心,即是无念也;得无念时,自然解脱。 482 .不行一切行,即名佛行。 483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484 .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 485 .罪从心生,还从心灭。善恶一切,皆由自心。 486 .于外相求,无有是处。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倾,即证菩提。 487 .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 488 .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 489 .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菩提。 490 .心住无住处;心不住一切处;心不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不住不空,不住定不住不定;如是名无住心也。 491 .不住六尘生心。 492 .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意谓一切法无体,体惟净性,即是一切法体惟净性,所以诸法一如,称为一真法界。 493 .盖心虽无法,而法从心生。故十法界之性,不离乎惟一真心。 494 .念是业识,而性体中并无是事。 495 .虽业识纷动,而性净自若,犹之虚空中万相森罗,而虚空仍自若也。 496 .念乃随起随灭,并无实物,一犹之空花,幻有实无也。 497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念自性定,心地无我自性慧。 498 .二性空是体,知二性空是解脱,更不生疑,即名为用。 499 .布施何物?布施却二性。所谓善恶性,有无性,爱憎性,空不空性,定不定性,净不净性,一切悉皆施却。 500 .所谓同体慈悲,便是如实的了知,一切众生和己身无二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