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国学经典的方法与技巧
国学经典的教学方法:
一,一般的朗读法,集体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老师可在课堂上灵活用。
二,拍手朗读,借助动作帮助记忆。拍手还可以控制节奏,多经典重在读出韵味,明白句子间该有的停顿。这种方式很实用。
三,擦字记忆法,老师板书随着学生朗读逐渐擦去内容。这样对单个的字记忆很有效。深深刻在脑海里。
四,角色调换法,让学生来教老师读。这样可以检验学生的注意力,锻炼他们的胆量。
五,卡片记忆法,用于内容难读处,卡片可写每句开头字,让学生联想记忆。
六,游戏巩固法,游戏失败的同学朗读,可让学生一起读。比如《三字经》中历史部分,可制作一些帽子,写上历史人物名字朝代,会背的同学先发,然后表演历史剧。
七,实物图片展示,加深学生理解记忆。例如,《三字经》中提到 “八音” 是匏土革,木石金,其实是这一系列物品作成乐器发出的声音。为使学生明白就准备了葫芦丝,埙,鼓,快板,石磬(图片),小号。
八,故事演练法,内容加一些故事并让学生表演。例如,《弟子规》中的故事“孝感动天”,“孔融让梨”。可增强理解和记忆。
九,鼓励法,分块朗读记忆,完成奖励红旗,整体奖励为好。学生为做到老师满意很起劲。
方法的关键是老师同学间的配合和互动,让气氛活跃,参与积极性高~
‘贰’ 如何运用国学经典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这篇文章是根源小编从游学里面找的一则阳明心学知行合一
1、“学以立德,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使理论转化为思路,转化为效果,转化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动力。
2、 学习国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它当古董摆设,也不是食古不化、作茧自缚,而是要变成内心的源泉动力,做到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3、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4、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6、中国人讲“知行合一”,法国人讲“打铁方能成铁匠”,都强调要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
7、要修炼道德操守,提升从政道德境界,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读书修德,并知行合一,付诸实践
8、读书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9、要充分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和现实的确切真实,注重研究新情况,认真分析新问题,积极寻求新对策,努力做到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实实在在地做事情,尽心尽力地干工作。
10、注意加强现代社会管理、危机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并知行合一、付诸实践,使自己的领导管理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11、要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在读书的过程中增强运用能力,在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读书水平。
12、“中国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是知行合一、说到做到的。
13、勉励大学生们要“志存高远,知行合一,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4、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
‘叁’ 如何让经典诵读落实到实处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哪些可供借鉴的方式?如何避免形式主义?如何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同时,积淀深厚文化底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既然是经典,就不是仅靠一次活动或一次诵读,就能将国学铭记于心.学生年级越低越应注重此类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从小就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国学经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更适合采用课外活动的方式进行,使其成为课堂外的有效补充.
在进行经典诵读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诵读经常化,每日阅读,反复熟悉,读中感悟;诵读全员化,不仅是全体学生的参与,老师、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诵读交流化,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需要师长的点拨,同伴交流;诵读活动物质化,即通过物质环境营造诵读氛围,如学校宣传栏彰显国学经典的身影.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师是关键,学校要培养一批国学经典教育需要的优秀教师队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国学素养,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行动感召学生.
诵读并学习“国学经典”应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国学经典应从幼儿抓起,先紧后松,幼儿园、小学、中学应有不同的评价方式,将国学经典纳入学校的课外活动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国学经典不仅要从学生抓起,还需从落实教师的学习情况抓起,只有教师掌握了,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获得知识.
国学经典不仅仅是让学生们能诵读经典,而且要能践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采取两种评价方式:对于学生学习国学经典不应只看其会背、会写多少,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我们重视学生在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中的兴趣、态度等诸多因素.二是多元化的评价.“国学经典”的学习,我们不能像高考一样,用考的方式作一种评价.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定相应评价内容.如为能背得最多古诗的学生授予“国学小博士”称号等.
国学经典不但要让学生诵读经典,更重要的是要能践行.如果单一地纳入考试范围,与评优、升学挂钩,学生未免会死记硬背,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国学经典应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畴,当务之急是更新现有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学生实行多元化评价.
‘肆’ 濡备綍鍦ㄦ暀瀛﹀疄璺典腑娓楅忓浗瀛︾粡鍏
锲藉,鏄绁栧浗鍑犲崈骞寸殑浼樼浼犵粺鏂囧寲镄勭Н娣,鍗氩ぇ绮炬繁銆傚湪鏁椤﹀疄璺典腑,娓楅忓浗瀛︾粡鍏告暀镶叉槸镞朵唬鍙戝𪾢镄勯渶瑕,鍏锋湁閲嶈佺殑鐜板疄镒忎箟銆傛垜浠鏁椤笀瑕佸︿範鍜屼紶鎾锲藉︾粡鍏,锷锷涜惀阃犺惧爞镄勫浗瀛︽枃鍖栨皵姘,璁╁︾敓鍦ㄥ︿範涓镒熷弹绁栧浗璇瑷鏂囧瓧镄勭缇,鍙楀埌绁栧浗浼樼鏂囧寲镄勭啅闄躲傚备綍鍦ㄦ暀瀛﹀疄璺典腑娓楅忓浗瀛︾粡鍏稿憿?鍙浠庝互涓嫔嚑涓鏂归溃锅氲捣:涓銆佷妇琛岀粡鍏歌佃绘椿锷ㄤ织璇濊:镡熻诲攼璇椾笁锏鹃,涓崭细浣滆疭涔熶细钖熴傚彲瑙,鍦ㄨ佃荤粡鍏歌疭璇岖殑杩囩▼涓,瀛︾敓镄勯槄璇昏兘锷涖佹枃瀛︿慨鍏诲拰鍐欎綔姘村钩涔熷湪阃愭笎鎻愰珮銆傚彜浠h疭鏂囧湪涓瀹氱▼搴︿笂浠h〃浜嗕腑锲藉彜浠f枃鏄庣殑绮剧,鍊煎缑鎴戜滑浠旂粏鍦版h祻銆佸搧锻炽傚湪锲藉︾粡鍏歌疭璇嶅綋涓链夎稿氲剭镣欎汉鍙g殑钖嶈疭浣冲彞,鏁椤笀瑕佸紩瀵煎︾敓鍝佸懗鍏朵腑镄勭簿楂揿拰鐪熸g殑鍐呮兜,镒熷弹鍙よ疭鏂囨墍鍑濈粨镄勬枃鍖栫簿楂撱傗滀竴绮ヤ竴楗,褰撴濇潵涔嬩笉鏄撯濄佲灭帀涓岖悽,涓嶆垚鍣ㄢ濄佲滀汉涓嶅,涓岖煡涔夆濈瓑鍙や汉镄勫悕瑷璀﹀彞,浣垮︾敓镊瑙夋寜鍦h搐镄勮佹眰绾︽潫镊宸,韬浣揿姏琛屽幓瀹炶返銆傜粡鍏歌疭璇崭腑,杩樿暣钖浜嗏滈暱椋庣牬娴浼氭湁镞,鐩存寕浜戝竼娴庢钵娴封濈殑锷卞织鍝茬悊,
‘伍’ 浅谈如何在小学道德教育中实施国学经典教育
第一、让国学经典教育走进校园,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把国学教育与早间操活动、早晨读、环境创设、校园活动、民间游戏等各个方面相互渗透和整合,走进了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角落,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在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规范着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同时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培育高尚德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开展国学活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着作。传承文明是教育的重要责任。良好生活行为习惯是健康生活的基础。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在开展小学国学经典活动时,我坚持古为今用,挖掘潜在的积极因素,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我班有一位孩子上学经常迟到,家长生气的跟我说这几天早上起床他总是磨磨蹭蹭的,还闹着不洗手,不刷牙不洗脸,于是我抓住契机,将《弟子规》纳入健康教育,除了让其诵读《弟子规》外,还讲其中涉及到行为习惯养成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孩子明白了应该从小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好习惯会成就好人生。
除此之外,我还通过讲国学故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国学故事能让小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我借助蕴含中国经典文化要义的故事的叙述,让小学生逐渐熟悉、理解和掌握中国经典文化。国学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它蕴含有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而科学文化也正是其生命躯干上的一个有机活体。其中《三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还包括着天文、地理等。在科学领域中,我将《三字经》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渗透到科学领域中,让小学生感受优秀的文化精神和智慧结晶。通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教育学生学生要善待他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从语言活动入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小学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国学经典内容丰富,往往简短的几句话就包含了很深的意义。因此我又丰富多彩又行之有效的语言教学活动与国学经典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此来促进小学生语言的发展,也达到强化复习与记忆国学的效果。
第四、让音乐与国学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国学由于以古文化为主,枯燥无味,不但学起来较难,而且学生对这些也不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编节奏,把那些国学经典作品很长,读起来拗口的句子编成歌曲,让小学生在节奏中轻松学会诵读国学,感受音乐的美妙。通过将音乐教育与国学经典教育融合为一体,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富有情趣,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小学学习国学,应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掌握小学生的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培养与训练,主要在于通过听、读及直接感知来加深对经典着作的理解。听、读是基础,“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释,自晓其义也。尽管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然而通过听教师范读,小学生跟读乃至自读,把经典着作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个过程还是有利于小学生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直接感知是关键,也就是要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国学学习环境,丰富小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知。结合生活情境讲解国学,经典来自于生活,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小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小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使他们更加喜爱学习国学,更深切体会国学的深意。故此,在小学开展国学课程建设必须立足小学生的视野,才可能取得成效,不然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使小学生从小产生枯燥乏味的国学认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