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古典 » 经典黄梅戏曲目源自哪里

经典黄梅戏曲目源自哪里

发布时间: 2022-05-05 01:02:27

㈠ 黄梅戏。是哪个地区的。代表曲目是什么

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着称。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是黄梅戏的着名演员。

黄梅戏的类别主要有花腔和平词。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平词,正本戏中的主要唱腔,常用大段的叙述、抒情,韵味丰富,如行云流水。

㈡ 黄梅戏的来源是什么样的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起源于湖北黄梅人,是中国五大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该戏曲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你真是活泼着称,被列入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㈢ 黄梅戏哪个省

黄梅戏最初是在湖北省黄梅县所起源的,之后在安徽省发展起来,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了安徽当地主要的地方戏曲。在咱们国家是存在着五大戏曲剧种的,其中京剧是国粹,另外还有越剧,评剧,豫剧以及黄梅戏,所以黄梅戏在五大戏曲剧种之中也是占有了一席之地。自古至今黄梅戏有很多经典的剧目,像是《天仙配》,可以说是广为流传,甚至走出国门,在海外的呼声都非常的高。黄梅戏它的特点是融合了很多不同剧种的因素自成一派,尤其是唱腔方面比较淳朴流畅,而且表现力也比较丰富。

㈣ 黄梅戏源自于中国的哪个省市

黄梅戏原名叫做黄梅调,与京剧、越剧、豫剧、评剧并称“中国的五大戏曲剧种”。起源于湖北省黄冈市的黄梅县,发展壮大在安徽安庆市,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而人们对于黄梅戏的喜爱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当时的娱乐项目比较少,人们并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所以黄梅戏成为了最佳选项;其次就是黄梅戏的受众比较广,对于文化阶层并没有什么要求,同时维持这个兴趣也不用花什么钱;还有就是黄梅戏的发展时间久远,具有丰富的流传历史;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黄梅戏本身具有一定的特色,唱腔流畅,表现力丰富,能够抓住观众的内心。

黄梅戏传承的是悠久丰富的文化,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智慧。因此当代人更应该学会保护和宣扬黄梅戏,让它继续发扬光大。

㈤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因何在安徽兴盛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还是安徽安庆,这个其实没什么好争论的,因为官方早有论调: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不仅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还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当时申报非遗时,就是湖北黄梅和安徽安庆联手申报。申报前达成共识,黄梅是起源地,安庆是发展之地。

据说,1958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次看完黄梅戏演出后,毛主席问:“你们湖北的黄梅戏怎么跑到安徽去了?”当时的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梅白向毛主席汇报了有关情况之后,毛主席恍然大悟地说:“原来你们的黄梅戏是大水冲到安徽去的啊!”

㈥ 黄梅戏被列入中小学课程,黄梅戏起源于湖北哪里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但黄梅戏是安徽省主要戏种,黄梅县主要在湖北,但是正好处于三省交界的地区。黄梅戏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最近,黄梅戏被列入了中小学课程,为什么黄梅戏会被做这种要求呢?

一、黄梅戏

黄梅戏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是中国五大戏种之一,是安徽地区的主要戏种。2006年时,黄梅戏经过国务院批准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普通民众的记忆里,一曲《天仙配》是耳熟能详的电视记忆,在海外也有一批受众。连毛泽东都称赞说黄梅戏乡土气味很深,他也成了黄梅佬。

㈦ 黄梅戏是湖北的还是安徽的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

黄梅戏肯定是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发展壮大在安徽安庆,历史有定论,主要还是黄梅县位置有关系,黄梅县是被称为鸡鸣三省的湖北边缘县,在中国唱黄梅戏的就三个地区为主,看地图就清楚黄梅县所处的位置,黄梅县属于湖北黄冈、黄梅北面蕲春西面武穴属于湖北黄冈,东面宿松属于安徽安庆、南面九江属于江西,这三个地区地理位置近,口音相同,区别不大,都属于江淮方言,几乎不用说普通话,都可以听懂,语言差别很小,黄梅戏老剧本多数讲的都是发生在湖北的民间故事,现代新编的戏才有安徽的一些内容,经典的老戏《七仙女》的故事发生在湖北孝感 《女驸马》的故事发生在湖北襄阳、《蔡鸣凤辞店》里的蔡鸣凤是黄冈浠水人士,柳凤英是黄梅籍女士,经典老戏湖北故事多,黄梅戏是有历史渊源的。

被称为黄梅戏祖师,邢绣娘:本名秀莲,因会挑花绣朵,后改名绣娘。生于干隆十四年,死于嘉庆二十三年(1749-1818),黄梅县孔垄镇邢大墩人。 邢绣娘出身贫寒,自幼聪明伶俐,乖巧可人,喜爱歌唱,且歌喉婉转,音韵悠扬,她的演唱别具一格,深受民众喜爱,她曾经四次为干隆皇帝献艺,并获得了“黄梅名伶”的御赐墨宝。、

邢绣娘是我国五大剧种“黄梅戏”早期表演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她在前人基础上,苦心钻研黄梅戏的演唱技艺,组建戏班,将黄梅采茶小戏,推进成高台大戏,并一路唱到京城。她是清干隆年间鄂赣皖三省黄梅戏代表人物,也是黄梅戏从民间小戏发展成高台大戏的奠基人,堪称一代宗师。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说严凤英是黄梅戏的皇后的话,那么,邢绣娘便是黄梅戏的皇太后”

邢绣娘(1749-1818),本名邢秀莲,出生于演唱世家。从小与兄嫂一起出门卖唱,因扮相俊俏,唱腔甜美,出道不久便赢得了“不要钱,不要家,要听绣娘唱采茶”的美誉。邢绣娘出身贫寒,自幼聪明伶俐,乖巧可人,喜爱歌唱,且歌喉婉转,音韵悠扬,她的演唱别具一格,深受民众喜爱,她曾经四次为干隆皇帝献艺,并获得了“黄梅名伶”的御赐墨宝。

黄梅县“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戏”和黄梅县几乎人人都是“戏迷”的地域氛围,从而为邢绣娘最后完善黄梅采茶戏的创建,提供了必要条件。 干隆二十九年,黄梅发大水,父病故,兄嫂携她和两岁侄子到江西卖唱。景德镇一个花花公子,见绣娘年青貌美,要纳她为妾,后在四川拳师吴荣帮助下,才逃回黄梅。回到家中,匆忙嫁给小时候订就的“娃娃亲”丈夫梅火望。成家后,一心收徒唱戏,组建班社。 干隆三十年,干隆第四次下江南期间,在苏州第一次为干隆献艺。 干隆三十一年,丈夫被歹人所害。为报仇和救瞿学富,风餐露宿奔波京城,用唱曲方式告御状。最终,救出瞿学富,贪官污吏遭到严惩,帮黄梅人民出口恶气。干隆皇帝被其婉转动听的曲调和生动逼真的表演所打动,亲笔题写“黄梅名伶”。这是第二次为干隆献艺。从京城一路卖唱回家后,因夫亡又回到娘家跟兄嫂生活,农闲时搭班唱戏,工小旦。她戏路很广,以扮演《蔡鸣凤辞店》中的卖饭女、《上天台》中的祝英台、《白扇记》中胡金莲等小旦而闻名。又相继获得“北方梆子有二,黄梅调子无双”和“不接京城大戏王,愿请黄梅邢绣娘”等美誉。绣娘告御状得罪奸人太多,不敢在黄梅久待,族长又要将她卖给当地一个富户作妾,秀娘只好再次逃离黄梅,到江西安徽唱采茶戏谋生。期间和志同道合,隐姓埋名的戏子王耀文(汪永贤)结合,王耀文(汪永贤)生于干隆十五年,比邢绣娘小一岁。 干隆四十五年邢绣娘与丈夫王耀文(汪永贤)在安徽省青阳县离九华街约30华里杨家河村正式安家落户。那一年干隆第五次下江南,期间,在扬州邢绣娘第三次为干隆献艺。 干隆四十九年,干隆第六次下江南期间,也是在扬州邢绣娘第四次为干隆献艺。 嘉庆二十三年,邢绣娘逝世,享年六十九岁,葬在九华山。

清道光年间,王耀文(汪永贤)与邢绣娘的长子汪敬延,次子汪敬宜,带着他们的儿孙,到湖北黄梅县汪黎许村认祖归宗。后代一直在安徽定居落户。 邢绣娘旧居位于黄梅县孔垅镇邢大墩。故居为二间土砖房。内有邢绣娘青少年时期使用过的木床、连厢、道情筒和“采茶戏”戏装等纪念物及《蔡鸣凤辞店》、《上天台》、《白扇记》等剧本。

㈧ 黄梅戏是哪里的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壮大于安徽安庆。

1958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武汉洪山礼堂观看黄梅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黄梅戏《过界岭》。

毛主席看完戏后,有疑问地说:“你们湖北的黄梅戏怎么跑到安徽去了?”

当时的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梅白向毛主席汇报了有关情况之。

黄梅县地处长江北岸,旧时大部分地势低于江岸,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更为突出。

频繁的灾害,迫使黄梅人纷纷学唱黄梅戏,以适应灾年逃水荒、打连厢、唱道情行乞他乡求生存的需要。这就大大促进了黄梅戏由山区向江湖平原地区的发展,向鄂赣皖毗邻地区的辐射。

毛主席恍然大悟地说:“原来你们的黄梅戏是大水冲到安徽去的啊!”毛主席还称赞说:“你们黄梅人还是演自己的土戏好,乡土气味很深,很感人,我也成了黄梅佬。”

1995年2月,黄梅县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黄梅戏之乡”。1995年8月,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黄梅戏之乡”称号。

(8)经典黄梅戏曲目源自哪里扩展阅读

黄梅戏鼻祖

邢绣娘:本名秀莲,因会挑花绣朵,后改名绣娘。生于干隆十四年,死于嘉庆二十三年(1749-1818),黄梅县孔垄镇邢大墩人。

邢绣娘出身贫寒,自幼聪明伶俐,乖巧可人,喜爱歌唱,且歌喉婉转,音韵悠扬,她的演唱别具一格,深受民众喜爱,她曾经四次为干隆皇帝献艺,并获得了“黄梅名伶”的御赐墨宝。

着名演员

严凤英、王少舫、张云风、潘璟琍、黄宗毅、黄新德、马兰、陈小芳、张辉、吴琼、杨俊、吴亚玲、袁玫、韩再芬、周莉、李萍、汪菱花、汪静、李文、赵媛媛、孙娟、余顺、周源源、周珊等。

经典剧目

1、《梁祝》

2、《红楼梦选段:黛玉葬花》

3、《女驸马选段》

4、《天仙配》

5、《相思泪》

6、《琵琶颂》

7、《夫妻观灯》

8、《谁料黄榜中状元》

9、《赏花》

10、《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参考资料

安徽省人民政府-黄梅戏

㈨ 黄梅戏起源于什么地方

黄梅戏源于湖北省黄梅县。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剧种。黄梅县本身就在湖北,不过,是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区。一百多年以前,这里流行“黄梅调”也叫“采茶戏”。这种小戏中的一个支派逐渐东移,在安徽安庆地区成了气候,形成了后来的黄梅戏。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9)经典黄梅戏曲目源自哪里扩展阅读:

从生成环境来看,黄梅戏艺术最初孕育在鄂、皖、赣三省交界地区。后来在安徽省安庆地区形成并迅速向全国扩展。这个地区恰恰是当年青阳腔、徽调发生成长的地区。

这个地区是荆楚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的交汇处,民间艺术宝藏丰富,南北艺术长期在这里交流,有着深厚的文化艺术传统。为黄梅戏艺术孕育、成长提供了优生的环境。

号称戏曲活化石的傩戏和目连戏,在这块土地上更是源远流长。对中国戏曲艺术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青阳腔、徽调,也是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产生一方艺术,这块艺术营养极其丰富的土壤,为黄梅戏艺术的孕育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生优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