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古典 » 经典读诵都有什么
扩展阅读
铁塔基础钢筋套什么定额 2025-01-23 03:21:05
当下的教育该如何反思 2025-01-23 03:15:25

经典读诵都有什么

发布时间: 2023-11-05 01:34:33

1. 经典诵读名篇推荐

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一、经典古诗35篇

1、《静夜思》(李白)

2、《游子吟》(孟郊)

3、《清明》(杜牧)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6、《送友人》(李白)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9、《春望》(杜甫)

10、《过零丁洋》(文天祥)

11、《泊秦淮》(杜牧)

12、《题临安邸》(林升)

1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5、《望岳》(杜甫)

16、《观书有感》(朱熹)

17、《元日》(王安石)

18、《雪梅·梅雪争春》(卢梅坡)

19、《山园小梅》(林逋)

20、《乌衣巷》(刘禹锡)

21、《游园不值》(叶绍翁)

22、《登鹳雀楼》(王之涣)

23、《春晓》(孟浩然)

24、《枫桥夜泊》(张继)

25、《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2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27、《江南春》(杜牧)

28、《春夜喜雨》(杜甫)

29、《初春小雨》(杜甫)

30、《示儿》(陆游)

31、《卖炭翁》(白居易)

32、《望庐山瀑布》(李白)

33、《如梦令》(李清照)

34、《西江月》(辛弃疾)

35、《石壕吏》(杜甫)

2. 中华经典诵读有哪些

一、启蒙经典(共3篇)
1、《老子》(《道德经》)
2、《三字经》
3、《弟子规》
一、四书五经
1、《大学》(第1章)
2、《中庸》(第4、20、22、22章)
3、《论语》(10篇)
⑴《学而·学而时习之云章》(第1、4、6、14、15、16章)
⑵《为政·为政以德七章》(第1、4、11、15、17、19、20章)
⑶《里仁·里仁为美九章》(第1、5、8、9、10、14、17、24、25章)
⑷《雍也·乐水乐山四章》(第18、20、23、30章)
⑸《述而·志于道八章》(第3、6、8、12、16、22、34、37章)
⑹《泰佰·任重道远三章》(第5、7、10章)
⑺《子罕·仁者不忧七章》(第4、17、18、19、23、28、29章)
⑻《颜渊·成人之美五章》(第4、16、19、22、24章)
⑼《子路·和而不同九章》(第6、16、17、19、21、23、24、26、27章)
⑽《宪问·修己以安百姓十章》(第2、3、4、24、27、28、30、34、35、42章)
4、《孟子》(6篇)
⑴《公孙丑上·论浩然之气二章》(第2、6章)
⑵《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一章》(第2章)
⑶(离数上·得民心者得天下二章)(第9、10章)
⑷《告子上·舍生取义四章》(第8、10章)
⑸《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三章》(第14、19、24章)
⑹《尽心下·尽信(书)不如无(书)二章》(第3、31章)
5、《周易·泰》
6、《尚书·盘庚上》
7、《诗经》(6篇)
⑴《关睢》⑵《子矜》⑶《鸡鸣》⑷《伐檀》⑸《硕鼠》
8、《礼记》(3篇)
⑴《苛政猛于虎也》(3篇)⑵《不食嗟来之食》⑶《学记·教学为先》
9、《左传》(2篇)
⑴《曹刿论战》⑵《烛之武退秦师》
二、神话故事(5篇)
1、《精卫填海》(《山海径》)
2、《夸父逐日》(《山海径》)
3、《鲧禹治水》(《山海径》)
4、《女娲补天》(《山海径》)
5、《嫦娥奔月》(《山海径》)
三、寓言故事(10篇)
1、《画蛇添足》(《战国策》)
2、《狐假虎威》(《战国策》)
3、《拔苗助长》(《孟子》)
4、《鹬蚌相争》(《战国策》)
5、《自相矛盾》(《韩非子》)
6、《愚公移山》(《列子》)
7、《螳螂捕蝉》(《说苑》)
8、《卖椟还珠》(《韩非子》)
9、《曾子杀猪》(《韩非子》)
10、《朝三暮四》(《庄子》)
四、爱国治国篇(10篇)
1、《国殇》(屈原)
2、《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
3、《阿房宫赋》(唐·杜牧)
4、《木兰诗》(北朝民族)
5、《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6、《满江红》(宋·岳飞)
7、《正气歌》(宋·文天祥)
8、《少年中国说》(三、四稿)(清·梁启超)
9、《前出师表》(诸葛亮)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五、劝学励志名篇(10篇)
1、《劝学》(前3节)(荀子)
2、《师说》(韩愈)
3、《孟母戒子》(韩愈)
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5、《孙权劝学》(司马光)
6、《陋宝铭》(唐·刘禹锡)
7、《爱莲说》(宋·周敦颐)
8、《为学》(清·彭端淑)
9、《卖油翁》(宋·欧阳修)
10、《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孟子》)
六、经典古诗35篇
1、《静夜思》(李白)
2、《游子吟》(孟郊)
3、《清明》(杜牧)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6、《送友人》(李白)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9、《春望》(杜甫)
10、《过零丁洋》(文天祥)
11、《泊秦淮》(杜牧)
12、《题临安邸》(林升)
1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5、《望岳》(杜甫)
16、《观书有感》(朱熹)
17、《元日》(王安石)
18、《雪梅·梅雪争春》(卢梅坡)
19、《山园小梅》(林逋)
20、《乌衣巷》(刘禹锡)
21、《游园不值》(叶绍翁)
22、《登鹳雀楼》(王之涣)
23、《春晓》(孟浩然)
24、《枫桥夜泊》(张继)
25、《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2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27、《江南春》(杜牧)
28、《春夜喜雨》(杜甫)
29、《初春小雨》(杜甫)
30、《示儿》(陆游)
31、《卖炭翁》(白居易)
32、《望庐山瀑布》(李白)
33、《如梦令》(李清照)
34、《西江月》(辛弃疾)
35、《石壕吏》(杜甫)
http://www.qhddj.cn/qhddytw/onews.asp?id=169
三字经.doc,百家姓.doc,
千字文.doc,弟子规.doc,
论语(节选).doc,孟子(节选).doc,
诗经(节选).doc,孝经(节选).doc,
易经(节选).doc,忠经(节选).doc,
大学(节选).doc,中庸(节选).doc,
孙子兵法(节选).doc,老子(节选).doc,
荀子(节选).doc,墨子(节选).doc,
笠翁对韵(上卷节选).doc,笠翁对韵(下卷节选).doc,
增广贤文(节选).doc,幼学琼林(节选).doc
治家格言.doc,礼记(节选).doc

【说明】 形式:晨诵午读暮省。
侧重:低段重点在古代蒙学读物;中段在古诗词;高段在古文。
主题:六个。明礼、勤学、励志、修身、尚美、博采,其中尚美含崇尚美德,博采指博采众长。

低段
明礼
《弟子规》总 叙
孝悌篇(入则孝 出则悌)
谨信篇(次谨信)朝起早,夜眠迟。
《三字经》礼仪篇(为人子……夫妇顺)
《增广贤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勤学
《三字经》学习篇(人之初……不知义)
修身
《德道经》德 篇(第一章)
道 篇(第一章)
尚美
《增广贤文》(一则)美不美,乡中水;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声律启蒙》云对雨 ,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博采
中华古诗词选读
《江上渔者》
《绝句》(生当作人杰)
《将进酒》(前四句)
《忆江南》
《独坐敬亭山》
《望庐山瀑布》

中段
明礼
《增广贤文》(六则)
《弟子规》(四则)泛爱众而亲人
《论语》(六则)
励志
《增广贤文》(三则)
勤学
《增广贤文》(两则)
《三字经》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修身
《增广贤文》(一则)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尚美
《声律启蒙》四则: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
博采
中华古诗词选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滁州西涧》《春江花月夜》(节选)《春思》《题临安邸》《清明》《墨梅》《出塞》《山居夏日》《山园小梅》《望洞庭》《望岳》

高段
明礼
《三字经》(两则)
《礼记》(大同篇)
励志
《陋室铭》《爱莲说》《曹操-短歌行》《少年中国说》
勤学
《荀子-劝学》《论语几则》《韩愈-师说》
尚美
《王勃-滕王阁序》《范仲淹-岳阳楼记》《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洛神赋》
博采
《诗经-蒹葭》《乐府诗集-敕勒歌》《蜀相》《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忆秦娥》《更漏子》《鹊踏枝》《虞美人》《浪淘沙》《清平乐》《渔家傲》《一丛花令》《隆中对》《兰亭集序》《勾践灭吴》《报任安书》(节选)《苏武传》

3. 经典诵读内容有哪些

经典诵读篇目有以下这些: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乐府诗集》中的《木兰辞》、《汉乐府》中的《长歌行》、曹操的《短歌行》、曹操的《观沧海》、王维的《使至塞上》等。历史上的经典篇目还有很多很多,都值得我们这些后人细细去品读与学习。



经典诵读篇目就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与学习意义,值得我们后人去一再品读与学习的经典,只有经典才能经得起反复的推敲,只有诵读经典,才能不断地从经典当中获取新的人生感悟。



诵读经典篇目的意义



首先,每一篇经典的篇目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文明,我们诵读这些经典篇目,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从诵读到传承,这是我们诵读的意义,也是我们的职责。其次是诵读经典篇目能够陶冶学生们的品德和情操。

也能够从这些经典篇目中体会到更加深刻的爱国精神,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与爱国精神,也是中国当代学生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义务。最后诵读经典篇目也是当代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从经典中开发学生的智力与品德,使学生能够更全方位的发展,对学生的教育有很重大的意义。

4.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静夜思》、《游子吟》、《清明》、《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友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春望》、《过零丁洋》。

1、《静夜思》

作者:李白,朝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游子吟》

作者:孟郊,朝代: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清明》

作者:杜牧,朝代: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朝代: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朝代:唐。

译文对照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送友人》

作者李白,朝代: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朝代: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朝代: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春望》

作者杜甫,朝代: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朝代: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 经典诵读篇目有哪些

经典诵读篇目:

1.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橘颂(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圜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修,婷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术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久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4.国殇(屈原)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6. 国学十大经典诵读

国学十大经典诵读有《长歌行》、《短歌行》、《观沧海》、《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咏怀》、《爱莲说》、铅余《蜀道难》、《木兰诗》和《满江红》。

1、《长歌行》

汉乐府中的一首诗,属《相和歌辞》,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诗篇。此诗主要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2、《短歌行》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全诗悲叹人生太短,写法上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3、《观沧海》

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4、《迢迢牵牛星》

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5、《行行重行行》

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是汉末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6、《咏怀》

抒发诗人怀抱情志的诗,它所表现的是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体悟,对于生命存在的思考,对个体生命的把握,对未来人生的设计与追求。

7、《爱莲说》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皮激孝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8、《蜀道难》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

9、《木兰诗》

中国南北朝时期传唱的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10、《满江红》

全燃稿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奋发的精神。

国学经典名着推荐

1、《论语》

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2、《道德经》

春秋时期老子所着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着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3、《庄子》

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着道家学说汇总。《庄子》对工具理性也进行了深刻批判。《庄子》进一步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7.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篇目有哪些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篇目有如下几篇经典文学:

1、《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又叫“三家村”,是我国传统开蒙教育书籍的首选。明代吕坤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三百千”言辞简练,含义丰富,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将早期的识字教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人格修养的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2、《千家诗》

《千家诗》是明清时流行的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大体上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编排诗作,所选的诗基本上是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全书虽然只选了226首诗,却包括了120多位作者,上至皇帝、宰相、官宦、名人学士,下至僧人、牧童、无名氏,甚至还有少量女子的作品。所选作品的题材也很广泛,写景状物,咏物言志;赠友送别,吊古伤今;题画咏史,应酬唱和等等,基本上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包括《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从古至今,两书都是训练儿童作诗对句、掌握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声律启蒙》作者是清代车万育。全书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可以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笠翁对韵》作者是明末清初的李渔,“笠翁”是李渔的号,书的编排方式和《声律启蒙》相同。

4、《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南宋朱熹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文章,与《论语》《孟子》合辑为“四书”。朱熹说:“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四书”蕴含了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记载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在中国思想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在二十一世纪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为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华。

5、《史记》

《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由西汉司马迁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荀子》

《荀子》是荀子的着作,现存三十二篇,内容十分丰富,博大精深,是先秦学术思想成果总结性的着作。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他“荀卿”,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荀子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7、《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相传春秋时老子避祸出函谷关,应关令尹喜之邀,留下的五千言文字。《道德经》《周易》《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着作。

《道德经》玄奥精深,义理博大,堪称哲学第一书,以道法自然为核心,阐述自然无为的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