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要学国学经典有什么目的和意义吗
国学,首先是汉字,单个汉字意思,一连串的汉字意思。
国学主要是指古代传承下来的学问。
国学的经典主要是系统思考,是在考虑事情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现在的状态,也要考虑过去的历史,还要考虑将来的结果。系统思考是可以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现在的文化以西方文化为主,多数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也是一种一蹴而就的解决方式。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也是一种支离破碎的思考方式。在现在的发展中出现了众多的问题,人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和光辉的亮点,所以现在鼓励大家学国学经典。
比如,一个男人,不去成家是不行的,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家庭不负责任,对社会不负责。
另一个男人,有家庭还有二奶,自己受累不说,对家庭产生问题,造成社会不稳定。
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是在迷中。古代的先人们看到了这些,提出了修身齐家汉国平天下的思想,还提出了中庸的问题,都可以帮助人们解开心中的迷,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
② 认识什么是“经典”
经典,是指一些具有典范性、权威 性、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是经过历史选择、千古流传的极有价值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是对“经典”二字下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定义。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经”与“典”的本义。
一、“经”的本义
《说文解字》对“经”的解释是,“经,机纵丝也”,就是说,经是织布机上的直线,是纵向的丝。我们知道,布匹是由纵线和横线交织而成,直线或纵线叫“经”,那横线就叫“纬”。经和纬都是织布机上的丝线,但是方向是不相同的,所以概念也就不同。两者相比较而言,“经”就显示出了几个特征:第一,经线比纬线要先摆上去,所以“经”具有先在性;第二,先摆好了经线,就决定或主导了布匹的品质和长度(因为宽度是一定的),所以“经”具有主导性;第三,在织布的时候,经线几乎是不动的,动的只有纬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具有不变性,或者叫永恒性。在经典推广大家王财贵先生看来,因为经线具有这几个特征,再把它抽象化、普遍化之后,就有了“经常不变,天经地义”的意思。而由此再进一步,凡是记载人类永恒的智慧,是天经地义不可改变的着作,就渐渐称为“经”了。二、“典”的本义
“典”是个会意字,由两个字组成,“典”的本义也就是这两个字的合意。那么,是哪两个字呢?“典”的上半部分是个“册”字,下半部分是个“几”字。“册”是象形字,就好像竹简用线穿起来,也就是古代竹的样子;“几”也是象形字,就是高脚的桌子。两个字的意义合起来就是“放在高脚桌上的简册”,这应该是比较贵重的“书籍”了所以有个成语叫“高文典册”(指古代朝廷重要的文书、诏令等)由此“典”就引申为非常珍稀、贵重的事物,如“典藏”、“典礼”等。综上,“经典”合起来说,就是永垂不朽的高文典章。
三、“经”都包括什么
在春秋时代,就有一些书被称为“经”。道家代表人物庄子首先提到“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尽管庄子属于道家,但他所提到的“六经”都是儒家的代表作。这也可以看出,在那时代已经对“经”的用法非常明确了,也就是把世间最高明的、最有代表性的着作称为“经”。到了汉朝,又有了“纬书”的说法,也就是辅佐“经”的书,跟“六经”相对,每本书都有一本“纬书”相辅佐,所以就有了“六纬”。
后来,大概只有儒家的书才称得上是“经”,从“六经”到“五经(《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到“九经”(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说法,但“六经”一般是包含在其中的,再到“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都是儒家的“经”,而且都有“六经”在其中。
我们知道,《四库全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分经、史、子、集四部,“经”是排在第一位的。这个次序不是随意排列的,而是有意排列,排在最前面的当然也就是最有价值的。可见,在整个中国学术史中,“经被认为是有着最特殊意义的,并不是任何书都可以称为“经”的。
到了唐朝,皇家非常尊崇道家,推崇老子,所以就把老子的书称为《道德经》。
国《道德经》但是,老子的《道德经》其实并不是宣扬“道德”的,这本票书之所以被称为是《道德经).是因为它有“五千言”,如果都写在竹简上就会非常笨重,所以就把它分成上下两卷,上卷开头是“道可道,非常道”,道”是第一个字,于是上卷就被称为是《道经》下卷开头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第一个字是“上”,但不好叫《上经》.只好就叫《德经》了上卷的《道经》与下卷的《德经》合称为《道德经》。而道家的第二位代表人物庄子的书《庄子》也升级为《南华真经》。虽然在历史民俗中,尊崇老庄的人有时把《老子》《庄子》称为“经”,但在当代大学,如果讲老子和庄子的课,课程名称一般就是《老子》和《庄子》.而很少叫《道德经》和《南华真经》。由此可见,即使是贵为皇帝,想要把某部书拔高为“经”,也是比较困难的。
再说佛教。古代高僧大德翻译佛典,对经、律、论的称呼是非常严谨的,比如,三藏经典(结集了佛陀弘法四十五年的教义,以巴利文记录的佛教经典,其中包括律藏、经藏和论藏。三藏经典是由亲耳听闻佛陀言说的阿罗汉们所结集的)里的“经”,就好像《四库全书》里的“经”,般来说,“经”就是佛之所说,而“论”则是菩萨之所论,是不能乱的。中国高僧大德的着作也很多,但却只有一部着作可以称得上是“经”,这就是《六祖坛经》,这是佛教界共同的认定,是对六祖惠能大师的尊崇。
至于像《三字经》《女儿经》《马经》《茶经》等,虽然也是“经”,却不能与前面提到的那些“经”相提并论。尽管如此,因为从古至今,《三字经》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还是会在后面的章节中对《三字经》有进一步的讲述。
总之,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们永垂不朽,就是因为它们历久弥新!
四、研读经典,传承经典
现在,推动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要求我们去认识经典,去研读经典,去接受经典,去践行经典,去传承经典。“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我们虽然是老师,但更应该以古圣先贤为师,努力学习经典,重新做回“学生”,才能更好地“为师”!
我们做老师的都知道一个成语—数典忘祖,事实上,我们今天很多人只有“忘祖”的资格,而没有“数典”的资格,因为已经不知道“典”是什么,“典”又在哪里。所以,既然为人师,就一定要补上这一课,更不要一说经典,就一棒子打死!只有重读经典,我们才会更好地开启智慧,才能真正让中华文化得以复兴。
凡是经典,都值得我们认真品读。只要去读,哪怕只读懂一两句,那也是人生的智慧,可能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碰几次壁都总结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多读经典,也引导我们的学生多读经典。
经典是经久不衰的人生智慧,可以作为我们一生的座右铭,指导我们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如果我们能够把经典作为每天亲近的“仁者”能够把经典学习作为每天的功课,并把这些经典作为做人做事的标准,作为自己待人接物的指导思想,那么我们就等于是在亲近“仁者”了。
每天坚持读经典,让大人孩子终身受益。
③ 诵读国学经典有什么好处和意义
诵读国学经典的好处和意义如下: 第一,国学经典诵读能够传承我们中华名族的优秀文化,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源远流长的名族精神,特别是那些经典的篇目能够让孩子的智慧得以提升; 第二,国学经典诵读能够陶冶孩子的品德和情操,在朗诵当中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让孩子的'性情得到开朗,培养他们的自信。 第三,国学经典诵读也是一种素质教育,能够让孩子的心智得到开发,使得孩子的道德、文化、智力等方面都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当然,在进行国学诵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自觉诵读的原则,要让孩子锻炼自主诵读的好习惯,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问题的话,家长朋友可以进行讲解。千万不能够敷衍孩子哦,这会影响到孩子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情。 国学经典诵读的好处和意义有哪些,希望能够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哦。在平时的生活中选择一些经典诵读的篇目,好的国学书籍也是必不可少的。④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
回顾过去的一个世纪,国学可谓命运多舛,几经兴衰沉浮。新文化运动时期,作为国学代表的儒学,曾一度被视为民族落后的根源,受到猛烈的抨击。此后,历次政治运动中,国学都免不了被严重冲击。这是时代的悲剧,当一个国家民族落后于时代,原有的经典就会被颠覆,原有的传统就会被遗弃。当一个国家民族走上正轨的时候,传统文化也就成为一个民族走上现代化的宝贵财富。当今,中华民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国学也顺应时代走上了复兴之路。国学的复兴,是重建民族文化、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
汉字中的“经”,本义是“织布的直线”,是织成一匹布的先导,引申为常理常道;汉字中的“典”,本义是“五帝的书册”,引申为重要的文献、典籍。“经典”便是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这些书自古流传,每个民族都有其历史上共认的“经典”。她是人类智慧的直接表露,是抟造文化和推动历史的动力核心。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人们在物欲驱动下,变得比较浮躁,优良的古典读书精神几被扫荡无遗,真正能够坐下来认真读书的人也不多,这要求我们要懂得选择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些国学经典着作就是经过了时代考验的,是历久弥新的永远具有阅读价值的圭臬。我们相信,它们是抚慰人们心灵的一剂良药,是永远值得我们珍惜的一笔精神财富。
俗话说“树无根不活,人无本不立”。学习国学,一定要从最原始的经典入手。“经”是智慧的升华,“典”是行为的法则;“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民族文化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经典”也是文化的根源所在,有了根源性的文化教养,很容易开发一个人的理性,而涵养出广阔的心胸和互敬互重的美德。人的生命有限,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我们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轻便地汲取到人生的智慧,迅速地启迪自己的理性,而后对比较浅显性、应用性的学问,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吸收。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见识”,亦即现今所谓的“文化教养”。要启发理性,开拓见识,教养文化,除“读经”外,恐怕别无切实可行之方。毋庸置疑,国学经典教育对于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徐梓教授说得好:“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是奠定一个人成长的根本。”
一、国学经典教育是通识教育,有利于人的适应能力的培养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专业教育要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从事特定的职业做准备。它试图通过早年的学校教育,使受教育者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技能。然而,过早的专业学习、过细的专业划分,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不仅如此,由于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甚至是比较长的时间。当学生经过数年学校教育,学成单一的技能毕业时,社会上特定岗位的人才空缺,也许已经由于转岗或在职培训等其他途径而得到补充。而仅仅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既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也没有其他技能,势必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通识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某种特定的技能,也不是为受教育者谋求某种职业而做准备。它的目的不是获得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要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它不在于教人思考什么,而在于教人如何思考。它精心设置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科学原则和方法在内的一系列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对真、善、美的崇敬之心,旨在唤起学生对一切伟大、深邃、美丽事物的敏感和惊奇,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探寻知识过程中思考的重大课题和运用的基本原则。因此,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西方通识教育的最基本形式。西方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西方文明”和“经典研读”两大门类。一些具体的课程,都是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
我国的通识教育,也有必要以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经典为核心,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三百千千”、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为主要学习内容。学习国学经典,也就是在与我们的“先圣先贤”对话和交流,在一步步地渗入我们的历史和传统。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可以亲近我们的祖先,领会他们的志趣,把握他们的神髓,形成恢弘的历史意识,从而能对各种事务应付自如。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作为家长,不能简单快捷地给予孩子多少“黄金”,而是要花费必要的时间和耐心,让孩子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接受通识教育,学会“点金术”,从而令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二、国学经典教育是素质教育,有利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历练
素质教育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提出来后,得到举国上下的广泛认同,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很多人简单地把素质教育等同于撇开教材的学习,开设琴棋书画等培训班,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素质教育就这样被曲解成了技能的培养。
那么,何谓“素质”呢?素质是指人或事物根本性的结构,具有基础或前提的意义,并蕴含着无限发展的可能。“素”有白色的、本来的、最初的意思;“质”则有形体、根本、质地的意思。所谓素质,实际上指的是可为各种具体技能提供依托和基础,又潜藏着发展的动力,并且能够突破局限,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统一体,并不断完善和优化素质结构的活动和过程。
只有触及人的素质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打一个比方,素质好比一块土地,而各种技能,不过是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庄稼。土地为庄稼的生长提供了依托和基础,使得种子所具有的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的潜能得以实现。素质教育,好比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工作。下下棋、弹弹琴,乃至学习绘画、唱歌和跳舞不过是在素质的沃土上栽种一些花草,而并不是根本地改良土地;不过是在素质的模板上增加一些案图,而并不是改善这模板的结构。说到底,学习具体技能是仅仅着眼于“器”、“用”、“末”的问题,而不是着眼于“道”、“体”、“本”的问题,都并没有抓住问题的症结和关键。
国学经典教育不仅与素质教育具有一致的指向,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不二法门。表面上看,国学经典教育不直接养成某种技能,是一种“无用术”,但它实际上是从更深厚和高远的层面做好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完善素质的工作,是一种源于根本、专注根本、为着根本的教育。浸润在国学经典中,能感受和体味经典世界所蕴含的古人的思索,从而获得智慧和力量。所以,国学经典是锻炼思维能力的工具,具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意义。正如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的序中指出的那样,“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国学经典教育对于提高人文素养均具有其他任何教育内容所难以比拟的作用。
三、国学经典教育是博雅教育,有利于人的高尚品格的塑造
香港岭南大学前任校长陈坤耀曾解释博雅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教导人“学识广博,生活高雅”。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则是博雅教育的另一种表达。“博雅”一词由“博”、“雅”两个单字组成,分别说的是知识和为人两个方面:“博”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雅”就是要德行完美,气质优雅,摆脱庸俗,走向卓越。
近一个世纪以来,主流意识对于我们祖先的传统和文化曾经一度持鄙薄、仇视和批判的立场。很多人之所以会狠心的用手割断自己的“脐带”,挖掉自己的“心”,大抵是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不了解传统,基于从众的心理,人云亦云;一方面是因为近代以来国力不振,国势衰颓,传统文化被当作了替罪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认为国学经典内容没有实际用处。在是否有用,特别是这种用处能否看得见作为评判尺度的前提下,国学经典的学习才长期处于被忽视、被轻贱的尴尬境地。
实际上,在西方教育中,一直存在着和中国古典教育在具体内容上不同,但精神实质相一致的博雅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度古典文化修养的传统精英,其核心内容是经典文本研读、古典语言训练和古典文化熏染。英国有句名言:“虽然希腊文、拉丁文对于管理印度殖民地毫无用处,但只有精通希腊文、拉丁文的人,才能统治印度”。在古代中国,虽然“四书”、“五经”和八股文没有提供治国经邦的具体策略,但它们却是训练治国之术的有效手段。只有精通“四书”“五经”和擅长写作八股文的人,才可能以此打开科举之门,参与国家管理。
知识和道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学经典所代表的传统学问,更是具有极为厚重的伦理色彩,所谓“学优者德厚,学浅者德薄”。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不仅是增进知识的过程,不仅是把知识消化于生命,转化为生命所具有的德性的过程,而且具有熏陶气质、变化性情、提高涵养的意义。国学经典教育不仅培养文义通晓、才华擅长、经书熟习、学问通彻的博学之士,更是要培养行谊谨厚、立品端正、品行端方、敦品励行的谦谦君子,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既博又雅。
四、国学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有利于民族人文精神的提升
教育以人为对象,本来是人的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是要将人从不成熟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带到更自觉、更理想、更圆满的境地。所谓人文教育,就是为了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为了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人文教育主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丰富、健康的人性,使教育的对象不只是学得表浅的知识,而且通晓支撑这些知识的文化意蕴;人文教育不是要培养没有灵魂的专家,而是要造就具有文化修养的个体。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学经典已经深植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里,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经典是连接我们和历史传统之间的一座桥梁,缺乏经典教育,我们就无法踏上回到自己精神家园的道路,只能成为文化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学习国学经典,实质上就是走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感受这个家园的温馨,参加这个家园的建设,形成对她的情感皈依。接受经典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把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根于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的过程;就是把自己从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变成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的过程。我们倡导国学经典教育,是基于传统经典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真切的体验,是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尊重和发扬,是我们承认自己成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并且永远也不想割断这种亲缘关系的深情回顾。
总而言之,国学经典教育既是实施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开展博雅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方式。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砥砺我们的品行、健全我们的人格,使我们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让年轻人汲取民族传统的优良养分,掌握祖国特有的优雅语言,使之成长为既有崇高理想,又有典范道德;既有文化知识,又有文明素养的新一代中国人。
⑤ 为什么中国人必须要学习国学经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好地认识经典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经典的传承。中国国学经典,文化蕴含丰厚,蕴藏着丰富的文明礼节和做人道理。如《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许多循循善诱之言,至今仍被世人奉为至理;也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在《孟子》卷十二的“丹之活水”中,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否定了他的说法。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令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这件事讲了白圭总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只图个人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自私自利的表现。孟子则用和蔼的态度、尊敬的言辞批评了白圭自以为是、以邻国为壑的错误做法,体现了孟子的仁爱思想。主要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处理事情的时候既要有利于自己,又要有利于邻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一首《游子吟》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母爱如空气,阳光和水,拥有他就拥有了世上的珍宝,什么也不能换取,她却让平凡的生活充满色彩。但没有她,即使有世上的珍宝,也不过是一堆货物而已。母爱神圣、淳朴,只求给予,不求回报。但我们一次次的辜负她,只求索取,不求报答。可恶的我们却将母亲一声声甜蜜的问候当做一次次烦躁的唠叨,将母亲一次次的关心当做是一种施舍、、、苍天无情,世间万物,唯独将母亲渐渐变老。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如此孝顺的孔融,一个只有四岁的小孩都知道孝顺和谦让。孝顺是一个人的品德,谦让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当今社会发展较快,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素质越来越低,都遗失了自己的思想品德。现在一个比孔融大三四倍的青少年也不一定会做到孝顺和谦让。好听的话语谁都会说,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去做呢?语言在行动面前往往都是苍白的。经典文学都是易学难行。
放眼望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虽然生活贫困,但精神的财富战胜了生活的贫寒。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明白了只有精神财富才能托起民族的骨气。经典诵读可以提高我们自身文化品味和人文素养,通过诵读经典可以使我们了解中华文化历史,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让经典浸润人生,传承国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