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古典 » 名人采访经典片段在哪里找
扩展阅读
新手怎么看基础图纸 2024-11-20 01:14:53

名人采访经典片段在哪里找

发布时间: 2022-04-25 16:30:54

‘壹’ 急寻名人访谈录一篇!!!

韩少功访谈录

韩少功 许风海

--------------------------------------------------------------------------------

许:来之前我翻看了你写的一些散文和文章,发现你不只是一个纯粹的作家,还是一个在思想领域里非常活跃的思想者。你开始搞文学创作时,最初并没有想到拓展的范围会这么广,是吗?

韩:当然没有,最初只是写写小说觉得好玩而已,后来写着写着,就会有许多问题促发你去思考,而且小说有许多边角余料用不上
去的,就写一些散文,而散文就需要一些思想去组织它,去保护它,这就需要思想。当然作家是各种各样的,没有一定之规。在国外,今年得诺贝尔奖的德国作家格拉斯,他就写了好多政论,写了很多有关社会有关政治的书,而且他从来就是一个政治上非常活跃的人物。还有一个拉美的作家略萨,也写了很多这些方面的文章,我们(《天涯》——笔者注)也发表过他的政论性随笔,有一篇很有意思,叫《我的儿子是埃塞俄比亚人》。虽然是一篇随笔,却有很丰富的思想内涵。再往前数,19、20世纪的欧洲作家大多写了很多文学之外的哲学,而且我们古代的文学家也是如此。比如说苏东坡,他是海南最熟悉的作家了,但苏东坡其实是一个大的政治家,写了很多策论,给皇帝写改革方略这种文章。而现在的作家就是写一些小说、诗歌,但这也是一个短暂的现象,局部的现象。

许:我所知道的您的作品,就是您翻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当时,这本书的影响的确也很大,您是怎样发现这本书的?最近我看有关介绍,您又翻译了一本书。

韩:是的,翻译了一本葡萄牙作家的书,这个作家相当棒,叫费尔南多·佩索阿,当然他已经死了。我前年在欧洲的时候,到处都在谈他,开了不少的研讨会,报纸上也在整版整版地评价。这个人死后很长时间都没有什么名,就是在这些年才重新发现的,中国的读者可能不太熟悉这个人,我也问过北大搞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翻译的教授,他们也知道这个人很优秀,但在翻译的时候就忘了。按诺贝尔奖的评选办法,死了的人是不能参加评选的,而去年得诺贝尔奖的就是一个葡萄牙作家叫萨拉马戈,他说他沾了佩索阿的光,因为人们从重视佩索阿,所以也重新关注了葡萄牙,于是萨拉马戈就在去年得了诺贝尔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我到美国的时候朋友给我介绍的,看了一些他的作品之后,觉得中国读者特别需要知道他,因为他写的情况同中国很接近,当时捷克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后来从我那本开始,中国把他的作品陆陆续续地翻译了大概80%~90%。我译的都是一些小国家的作家,像捷克作家、葡萄牙作家。我们国家做翻译的人往往看重的是诸如美国、法国这样的大国,但并不一定是大国才出好文学,小国也有需要中国读者去了解的作家。

许:在一些文章中,我很刻意地关注到你对传统和现代关系的论述,这是不是现在新左派和自由主义论争反映的一个方面?

韩:它也牵涉到这样一些问题,比如说所谓的自由主义(当然这个命名有简单化的倾向,也不一定准确,我写文章也尽量避免这样的命名)崇尚的是一种进步主义,就是世界是不断直线进步的。其实进步主义不光是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也是进步主义的,因为马克思说人的历史有五个阶段,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进步,最后进步到共产主义,也是一种直线前进的形式。但“进步”所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新的比旧的好,现代比传统好,所以说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基本上都普遍注重这种观点,甚至成为我们潜意识里的思维定式:对“新”的崇拜。但这种进步仔细分析也有问题。比如,你说三陪小姐是传统是现代?再比如旅游文化,黎族老乡现在已经不住那种房子,还要造一些那样的房子让他们住进去,这是传统还是现代?不是说传统和现代在一切的地方都没有区别,但是在很多地方,你会发现传统和现代不是简单地能够分为两种东西的,传统中有现代,现代中有传统,所以说简单地按80年代确立的这种以现代反传敢想,这种天不怕地不怕,没有约束,没有上帝的控制,你也可以说是一种活力的表现。什么麦当劳,卡拉OK,学得可快了,这中间有很多负面的东西,有很多不该学或者学了不好的东西。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无法无天”。无法就是没有法制,无天就是没有宗教。仅有的一点佛教、道教也很容易变成一些吃喝玩乐的东西,是一种很实用的送子娘娘、财神爷等等,而没有真正的宗教。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一点使中国人很有活力。这是两方面的东西,到底在将来会起到哪一种作用?

许:这三十多年来,知识分子能说真话这一方面有了很大进步,比较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开始多了起来,应该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很缺少独立的精神,无论是在思考问题还是在学术研究方面。

韩:我很同意你的观点,中国知识界的表现确实不是很好,无论是他们做学问做研究的才能还是他们的人品方面都缺乏很多东西,甚至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你到大专院校去看一看,很多教授、讲师在干嘛,像个知识分子吗?甚至我们到中小学去看看,老师们都在干嘛,他们在认认真真地教孩子吗?我们的许多媒体中,这么多知识分子在干嘛?

许:是不是这十多年来,你也在极力营造一个说真话的氛围,从《海南纪实》到今天的《天涯》?

韩:我们只能是做你想做的事情,你没办法估计这样做有什么效果,就是只问耕耘不管收获。人在历史面前是非常渺小的。有的父母连儿子都改变不了,你还想改变社会?《海南纪实》发行了一百多万,《天涯》也有一定的影响,但这样就能改变多少吗?有时候你真不能有这样的奢望,而只是说这个事我愿意做,我觉得是应该做的,我就去做,至于说能否产生效果,天知道。

许:你是怎样看待企业文化的?

韩:我写过一篇文章,提到一个观念,是说“更加看不见的手”。搞经济的都知道有一个“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我就说有一个“更加看不见的手”,就是文化。因为市场是文化塑造出来的,比方如现在的很多品牌,品牌是什么?为什么这包烟卖四块钱,有的品牌的烟就卖四十块钱?它真值四十块钱吗?它就是一种品牌。为什么大家都认这个品牌?这就是很多文化的因素包括传媒广告包括电视新闻文学都在制造新的需求。你说市场讲究供需平衡吧,供需关系决定了价格,决定了市场的运作,问题是这种需求是怎么产生的?传统的古典经济学以为需求是人的天然的本能的要求,比如说吃饭。吃饭肯定是天然的本能的,但是我吃汉堡包还是吃牛肉拉面,这种需求就不是天然就有的,而是一种文化塑造出来的。再比如我打高尔夫,我本来有这种需求吗?没有,但为什么大家要趋之若鹜地去打高尔夫,就是一种文化塑造出来的。如果人真是本能的天然的,人就会像动物狗猫牛,几千年几万年它的需求都不会变,它们会去打高尔夫吗?当然不会,因为它没有文化。又比如说大哥大,有些中学生也带着大哥大,你说他有什么需求,他根本不需要,他和谁打电话呀?也挂着大哥大,他是为了一种荣耀,一种进入某种阶层的身份,这就是一种文化观念。这种文化观念通过各种各样的传媒灌输到他脑子里去,然后就产生一种新的需求。所以我们说看不见的手后面有一个隐藏着的更加看不见的手,这就需要我们研究文化,你只有把文化研究出来,你才会知道我们市场的需求是怎样变化的。很多人做曲线、研究图表研究我们一天能吃多少饭,一天能穿多少衣,用这些东西来指导我们的经济,远远不是这么回事,你以为人就是简单地吃几顿饭穿几件衣吗?有的人一买车就买四辆,他有四台车的需求吗?有的人在新加坡那么热的国家她买貂皮大衣买八件,她有这种需求吗?这都是文化造就的一种市场需求。所以说现在搞经济的人最好还得研究文化,否则就处于一种半盲状态。亚当·斯密就回避了这个问题,没有把这个问题说透。他就说人天生有一种个人利益最大化。问题是不同的文化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解是不同的,对利益的看法不一样。伊斯兰教的人认为这是我的最大利益,但基督教的人就会认为这不是我的最大利益。再比如一个人认为尊严是最大利益,要我丧失尊严去讨五块钱,我是绝对不干的,但另一个层次的人就认为尊严不值钱,能讨五块就讨五块,他们对利益的理解就是绝对不一样的。你说个人利益最大化,首先就要人都照一个模式去行事,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同的文化模型下人的行为就会不一样。人因为文化的构成不同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经济行为。

许:现在的企业家基本上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代是个体户,1985年起来的一批,后来就是从国家机关出来的,但他们中间有些人关心的首先不是市场而是怎样把钱弄到手。可能这几年产生了一批现代的企业家,他们还真是从市场出发。但想想中国这么一个传统的国家,有多少民营企业能够自主地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行事?所谓的民营企业家有多少纯粹的民营企业家?

韩:我想市场的规则没有建立以前,能利用最简单、最快捷的办法赚到钱,就肯定是用一个非市场的手段,因为市场本身的游戏规则没有成熟,我按这个规则玩不行,就按别的规则办。非市场规则就是送红包,与政府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开个发廊我就找个派出所的警察做后台。市场完善的情况下,国家力量就强大,如美国市场完善就产生了很多税收,税收增多,警察的装备就非常好,官员的薪水也非常高,官员怕丢饭碗也会廉政一点,在这方面市场和国家不完全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不完全是有些人说的那样:市场大的时候国家的力量就会萎缩,国家与市场你死我活。这两者之间还有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很健全的国家能够较好地保护市场规则。贪官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家为什么不能保证官员待遇好一些?这种情况导致市场的规则特别乱,有些官员插手市场,把市场规则搞乱了,市场运转不灵,市场产生的税收和效益就少了。

许:你对俄罗斯的改革是怎样看的?

韩:俄罗斯现在稍好一点,但前一段是市场也不灵,国家也不灵。寡头资本形成大的财团以后,力量强大得很,可以与国家对抗,不交税,国家也没办法。国家收不到税,就很穷,发不出工资,贪污受贿也很严重。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自由主义者也不提俄罗斯,因为俄罗斯情况确实不好,但愿会很快好起来。80年代我们还建立了一种简单的模式,就是认为市场经济必然带来民主。但印度就是一个最好的反面的例子。我到印度去,看见它的飞机场就挂了一个很大的招牌——欢迎你到最大的民主国家来。印度确实也民主,它的报纸也是各党各派搞的,但是它的市场经济没有搞好,比中国大约落后二十年,街上的汽车全是破铜烂铁,到处都是叫花子,连新德里也是满街叫花子。所以你不能简单地说民主就等于市场经济。像新加坡,它的民主程度比印度差远了。香港的民主也比不上印度,彭定康以前都是行政主导制,而不是议会主导制,议会的很多议员都是任命的,而不是选举的。但是香港和新加坡的市场经济搞得好,所以不能将民主和市场经济简单地等同起来。非洲还有很多国家也是民主制的,但情况更糟了,每年饿死多少人。所以80年代最值得反思的就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包括后来很多的政府官员实际上都是建立了一种现代化的想象,这种现代化的想象是由很多等号组成的,比如说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等于政治民主等于现代化等于美国,这样一系列的等号划起来就建立了一个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在90年代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而且在下个世纪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我们国家在80年代恢复市场经济是对的,没有市场经济的社会就是没有活力的社会,但是市场经济在世界各地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它是在各种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政治文化条件下形成的,我们要研究这个东西就有必要实事求是地一个一个来看,俄罗斯是什么情况,印度是什么情况,美国是什么情况,非洲是什么情况,中国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这样的研究才会有道理,而不能简单地喊一些口号,建立一些等号。这么多的等号会使我们认识问题变得非常的简单肤浅,从而犯很多莫明其妙的错误。

许:90年代这样的呼声会越来越高,除了对我们过去的认识反思外,是不是也会有一些新的反思?

韩:肯定会有,80年代在肯定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也产生了很多简单化的认识模型,这种模型是需要修正的。就像我们现在内需不足,失业增加,城市贫困问题都在加剧,因为市场有些不灵了,有钱人不投资,不敢投资,他觉得没有规则。结果市场不产生税收,国家如何运转?这个问题不是说就像80年代那种想象,靠市场化就能解决的。这就是为什么在自由主义的讨论中间,我比较赞成对自由主义的一些怀疑,因为讨论自由主义的很多学者都是太简单化的,以为市场化解决一切问题,市场化就是美国化。这种观点连欧洲都不赞成的,但这种观点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了。

许:我们用特别简单特别粗暴的方法拉动市场,比如说拉动股市,以为拉动了股市,让它火起来,大家有钱了就会买东西了。

韩:这些都是权宜之计,可能起到一点作用,但是不能从根本上完全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实际上,内需不足就是一个贫困问题,就是在市场经济纳入全球化格局,与外循环,与内不循环,结果造成了一些富人,但是也造成了更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许:你怎样看待现在出现的贫困现象?

韩:绝对贫困也有一大部分,还有相对贫困就更不用说了。比如在海南的打工仔,一般工资十几年都没变化过,1988年就三百多块钱,现在还是三百多块钱一个月,甚至倒退到两百多块钱一个月就能请到工人了,你说增长了吗?没有。这就是相对贫困。也许你会说他在城市打工比在农村好一点。但你不能这么比,它在家里可以感受家庭的完整,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他还有尊严感,在土地上他是主人,但在城市里他的地位却很低,而且还付出了更多的代价,比如现在的学费这么高,他在城市各种开支的费用也很高,把这些健康成本、教育成本等等抛开,他还是增长的吗?未见得。还有国营企业就更不用说。那么,造成了这么大的贫困,怎么办?我们以为市场能够通过什么边际效应通过各种各样的渗透让这些人也能受益也能搭上车,问题是这个途径没有实现,就像30年代大萧条一样卡住了,穷人富人都着急。六万亿存款分到每个人是五千块钱,三口之家就是一万五,这一万五连孩子读书都不够。所以你说这个内需不足是什么问题?实际上它就是贫困问题。

给你个地址,有好多
http://www.gmw.cn/CONTENT/node_4771.htm

‘贰’ 谁有名人的采访记录~~跪求

网络很多 那我就发一个吧

孔令辉远大亚洲名人堂采访记录

(旁白)看乒乓球赛是孔令辉三岁开始的生活,但往后的日子,他不仅是看,还要天天的在球场上嘶杀。(孔)我觉得那个阶段失去了很多童年的乐趣。(旁白)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比赛的当中他从来不会笑。(孔)我觉得参加比赛的这种重要性,有一定压力的时候,可能会是非常沉重的心情。(旁白)不过在一面面奥运及世界的金牌的后盾下,今天身经百战的孔令辉已经能够在赛后一展欢颜,露出一个27岁男孩的真性情。从运动当中,孔令辉活出自我。(孔)作为运动员来讲,你不能每时每刻都回想过去,你要着眼未来,你要不断努力。(旁白)知道孔令辉的人很多,但是要深入认识这位全球知名的球手为什么会成功,得从他身边几件事开始着手。这个访问让我们先从球拍切入。

主:你六岁的时候开始打乒乓球,那个时候我记得我曾经看到一篇报道上说,你父亲把一个断了把的乒乓球拍,用钉子钉了一钉,把这个胶皮还是用粘的粘上去的。第一面的乒乓球拍对你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孔:因为小的时候不是打专业的,随便拿一块板都可以玩。因为那会儿好的球板也不多,他就找了一块球拍,先颠球或先对着墙打,所以拿什么球拍对我也无所谓,也打不出什么感觉。
(旁白)第一面球拍打出了潜力,不过更重要的是,给他第一面球拍的是孔爸爸。
主:你觉得你在乒乓球上面的运动发挥,父亲占了多重要的角色。
孔:他伴随着我一直成长,从我儿童少年时期,包括青年,包括现在成年时期。因为在国内比赛他会给我做临场指导,而且直到现在在国家队训练,他有时也会指出一些中肯的意见,对我有一些指导。
主:父亲算不算是了解你最深,我指的了解不是个性上的了解,是运动上的,特别是乒乓球技巧上的了解最深的人。
孔:肯定是。因为他本身也是教练,对我的关注肯定不同的。而且又是作为双重的教练和父亲的身份来观察我在比赛中的一些发挥。
(旁白)父亲给的是指导,但是队友们就是打球生涯中的一面面镜子。
主:球迷对你这样的高度关爱之下,会不会让你在球员之间的相处上面容易发生一些磨擦。
孔:我们应该是天天在一起,这个集体是非常融洽的,而且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好。我可能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要远远多于我父母,多于教练。
(旁白)当然在孔令辉口中的感情生活的另外一半也是他球场上的重要支柱。
主:你的人生在球场上开展得非常早,三岁开始看到乒乓球,六岁就开始学打乒乓球,这些起步比别人快很多。但是你的感情生活已经起步了吗?
孔:应该。。。已经起步了。
主:已经找到感情生活上面非常理想的另外一半了吗?
孔:找到了。还在需要慢慢地来接触,来观察。
主:感情生活来讲,对你在球场上的表现会有什么样的一个影响或互动?
孔: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我觉得这是两个方面。但是如果发展得比较顺利,对你打球一定有好处。
主:为什么你会觉得有好处?
孔:这样不至于让你分心,这会是一种动力。
主:如果说跟你父母在球场上对你的关爱或对你的鼓励来比较的话,在感情生活当中的另外一半,她的重要性在哪里?
孔:在沟通上可能比父母更容易一点,因为两个都是同龄人,沟通更容易一点。
(旁白)另外还有所有运动员身后最重要的教练。
主:到目前为止对你的乒乓球生涯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你会说是谁?
孔:影响。。。一个人是吗?应该是蔡振华,蔡指导。因为我觉得从我进国家队,这一步一步取得的成绩跟他都有很大的关系。
(旁白)是那面球拍,是父亲,是队友,女朋友以及至关重要的教练让孔令辉在乒乓球场上一路走来始终如一。出身哈尔滨的孔令辉念幼稚园开始打乒乓球,他从来没有想到这样一打就是二十年。
主:是不是因为你父亲是教练的关系,所以让你在三岁的时候,第一次看到乒乓球的时候,就会有这种想要打球的冲动。
孔:可能是吧。有点遗传的这种可能性。
主:你第一次看到球的时候,就会觉得你可以驾驭好它吗?
孔:没有。因为小的时候我父亲是教练,所以经常跟他去训练馆看他教他队员打球,我就在旁边玩儿,也没有想到以后会成为职业运动员。小时侯六岁开始打,打了一星期以后,我父亲才知道我打乒乓球,才慢慢的鼓励我继续学习。
主: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敢告诉父亲说你要打乒乓球?
孔:因为我小时侯住在幼儿园,就是一个星期回一次家。老师让我打,打了以后,过了一星期我父亲来接我的时候,我才告诉他我刚开始学,打着玩儿,打乒乓球。
主:他的表情是什么,他的反应是什么?
孔:我记得他还是鼓励我,希望我能够打。
主:你会不会觉得你很有天分还是全部是靠后天努力学习出来的?
孔:每个人我觉得打倒后面,如果要打倒一定高度,都需要有一定的天分,才能够冲上一个台阶。小的时候,就是教练都说因为打球的感觉还可以,慢慢的这么玩儿。但是到后天你必须要付出努力才能够有收获。我觉得这是后天努力要多一点。
主:对你来讲,在你年少的时候,年青的时候,这些练球的生涯是苦多于甘,还是甘多于苦?
孔:肯定是苦多于甘。因为做为运动员来讲是与苦与累分不开的。而且在小的时候,必须要坚持。因为一旦半途而废,就前功尽弃了。因为我在小的时候,我父亲不是直接指导我的,而是有其他的业余体校的教练。我觉得那个阶段失去了很多童年的乐趣,但是那个阶段。。。
主:譬如你失去了什么童年乐趣?
孔:比如玩儿一些小孩儿玩儿到的游戏,包括有很多的业余时间。我这个时候需要在训练,不能享受这些乐趣。但是我觉得这个阶段,到目前为止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的基础打得比较好。
主:但是这一段对你来说会不会特别苦?
孔:对。因为小的时候爱动。因为男孩子我觉得大部分都是这样,比较淘气,跟伙伴在一起会打打闹闹。
主:所以要绑住你在一个地方练习,不能够让你去跟一般的小孩子一样去玩儿或做一些其他的户外活动或是开拓,因为我知道你小时侯还有其他的嗜好,譬如说你喜欢写毛笔字,也喜欢画画是不是?牺牲掉这些兴趣,对你来讲是不是很痛苦,很可惜的事?
孔:肯定是。但是我觉得打球本身也是一种乐趣,因为每天接触到新鲜的东西。小时侯进步比较快。而且跟队员一起打,经常打比赛,有很多乐趣。但是画画和写毛笔字只是说我的业余爱好,到最后不得不放弃了。
主:放弃的时候会很难过吗?
孔:小的时候也不觉得难过。
主:刚刚我们讲到少年时期的苦与甘,特别来说说你觉得最难忘的而且是练习上的最辛苦的一些经验,好不好。
孔:因为小时候都是上完学以后去训练,业余体校教练对我的要求很严,经常因为比较调皮,好几次挨教练的揍。我觉得印象还是比较深刻。
主:挨教练的揍你会哭吗?
孔:我觉得小时侯接受教育就是一个男孩子不能轻易哭。所以我还是比较倔的,脾气比较倔强,经常也不容易承认错误,慢慢长大会接受。
主:那个时候,挨揍的时候,心里感受会怎样,会不会想要放弃?
孔:肯定是做错事才会受教训。应该说是没有想到放弃。我觉得打球比较好玩。
主:在你这段训练的过程中,有没有让你觉得苦到‘我受不了了’?
孔:没有。可能长大的时候,随着参加比赛的这种重要性,有一点压力的时候,可能是心情非常的沉重。
主:进入国家队之后,整个训练的方式会不会更加严格?
孔:肯定的。但是在青年队这一段时间是训练最苦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需要加强基本功,是打基础的时候。
主:其实对于我们这些非运动员来讲,我们可能很难想象一个小孩子,他从三岁开始接触乒乓球,然后在你一生整个的成长过程中,每天就是练球,练球,还是练球,你有没有曾经一天想过,‘我,孔令辉不想过这样的日子。’?
孔: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幸运的。最起码到现在还是有所收获。但是我觉得小的时候那段经历,现在回想起来是必须走过的一段,要不然也不会有今天所出的成绩。因为运动员必须要全身心的投入,你不能有任何分散精力的时候。
主:你还记不记得有一次你的父母接受传媒访问的时候,说到过去曾经看到你在笔记本上写着,‘我现在离冠军的距离还很远,但是我就从现在做起。’你还记得你那时候写这段话的心情吗?
孔:小时侯刚进青年队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写一篇等于说是‘我的理想’。进入青年队的门槛也就意味着你就快进入国家队的门槛,而进入中国乒乓球队,你的目标就是要得到世界冠军。所以当时作为自己的理想来慢慢一步一步来实现。
(旁白)除了乒乓球,孔令辉最爱的就是篮球。而且说到篮球,孔令辉眼中露出了不亚于对乒乓球的兴奋。
主:除了乒乓球外,你最喜欢的运动是篮球吗?
孔:对。我喜欢看NBA和网球。
主:为什么?
孔:因为NBA,一个是比较激烈,再一个确实他们水平比较高。网球的话,可能更容易看懂。
主:在NBA上面,你最喜欢的球员是谁?
孔:我以前比较喜欢罗德曼。
主:坏小孩?
孔:虽然他在赛场下是比较坏的人,但是我觉得在赛场上他还是能够全力以赴。
(旁白)坏小孩 Dennis Rodman在赛场上总是全力以赴,而在不同的球场上,孔令辉也是一样。
主:有没有发生一些碰到很大的挫折或是一个很大的瓶颈要突破的过程当中特别的艰辛和困难?
孔:那段时间应该说比进国家队的运动量要大很多。在小的时候可能承受疲劳的...,可能休息一段以后恢复的比较快,体能上好点。但是我觉得进入国家队的第一年是最辛苦的。第一次国际比赛成绩不理想,当时心情非常难过,因为比较想打好,所以跟教练有一个很深刻的谈话,最后自己也比较后悔,因为打不好那次比赛。
主:为什么那一次会打不好?
孔:因为可能刚刚进入国家队,比较有压力,比较想打好。当时是16岁进国家队,第一次的朝鲜公开赛,结果第2轮就输了。所以自己当时非常难过。主要是当时年纪比较小,对胜负看得比较重。
主:你是不是一个求胜心很重的人?
孔:肯定。因为我觉得在赛场上你必须是争取胜利,因为尤其像乒乓球这种运动,在中国不管什么比赛,你如果要是打第二的话,可能就会被骂。所以对每一次比赛都要全力以赴,争取冠军。
(旁白)只准第一,不能第二。孔令辉如何小心翼翼地发出他每一个球呢?练习,练习,不断地练习,这是运动员成功的基础。不过对于20岁就拿到第一个世界杯冠军的孔令辉,成功的原因并非练习一语道尽。
主:你会怎样来区分你在球场上能够拿到冠军的因素,如果要分析你的话,你属于哪一类,哪一种因素让你得到冠军的成分最多,球技,体力还是自信心?
孔:这三个应该是球技跟心理因素比较大吧。因为技术是你的基础,而心态是你保持稳定发挥的一个因素。体力,因为乒乓球可能打得不是很长,我觉得每场比赛,体力要求不是很高。
主:而在球场上面往往可以让你扭转劣势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呢?如果你碰到很强劲的对手?
孔:是心理。我觉得两个水平差不多的人,打倒后面就是心理的较量。因为你会在猜对方使用什么战术,也是要你在最困难的时候顶住。
主:哪个对手,你在跟他打的时候,你会心理的压力最大?
孔:我觉得还是瓦尔德内尔。因为他是一个老将。所以我觉得跟他打比赛,无时无刻不能有丝毫松懈,一旦有放松,可能就会一泻千里。
主:在跟老将对打的时候,你第一次经验是在什么时候?
孔:第一次跟瓦尔德内尔打应该是19岁吧。当时我的心态是摆在拼的位置,并没有什么过重的心理压力。但是觉得跟他打比赛还是比较困难,因为他的变化比较多。你无时无刻必须要跟住他的节奏,必须要猜透他的心理,你才能够在比赛中占上风。
主:你在打了这么多的球赛中,是输了球的经验还是赢了球的经验会在你的脑子最深刻?
孔:肯定是输了球的。因为我基本上不回忆我赢球的经历,都是回忆我输球的。一些大的比赛都是有输球的经历印象是非常深刻。
主:哪一场让你印象最深刻?
孔:我觉得好多场比赛都印象深刻。因为输球,像45届团体赛,我输给了佩尔森,包括46届跟韩国队输两分,还有奥运会,96年的奥运会输给金泽洙都是印象非常深刻的,这也是可以总结很多东西的比赛。
(旁白)1995年20岁的第一面金牌让孔令辉面对小球越来越自信,但是胜利来得快,去得也急。96年奥运单打失利让21岁壮年的他被批评为球技走下坡,孔令辉也遭遇了他生命中第一个低潮期。
主:在那段低谷时期是谁帮助你最大?
孔:因为96年之前的比赛,夺得了大部分比赛的冠军。96年奥运会时失利对我的打击也是比较大的一次。在那之后自己有一段比较彷徨的日子,水平发挥也比较不稳定,那段时间,我觉得除了父母,教练给我的影响是最大的。他们给我的帮助最深。
主:你觉得那个时候水平发挥不稳定是因为自己心理的关系,还是因为技术到了某一个瓶颈必须要突破,而就在那个关口上?
孔:我觉得当时还是自己的心理不够稳定。因为在这之前,从来没有输给过对手,所以在比赛中可能自己的心态不稳定,限制到自己的发挥。
主:你觉得自己是不是一个已经很成熟的专业球手,你可以控制一切在球场上的任何心理状态吗?
孔:还不能这样说,因为有时候比赛是千变万化的。现在肯定打球比以前好一点,但是说能够控制所有的比赛还很难达到。
主:其实在比赛上面最容易让你,已经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的一个乒乓球专业队员,会有乱了阵脚的情况出现,通常会是什么情形?
孔:有过几次,一个是因为对对手的准备不够充分,突然间打乱自己的阵脚。再一个是自己的技术发挥没有达到自己设想的,战术使用包括技术发挥在场上,突然有比较慌乱的这个时候。这个阶段是最困难的。
主:如果在临场发生这样的一个问题的话,怎么样来克服这个问题?
孔:首先要把节奏调慢,再慢慢地想每一个球。这个可能场下的教练会提醒你,怎么样使用战术,因为旁观者清。
(旁白)球场上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克服了自己的心魔,孔令辉再度向金牌下战贴。
主:我常常看到评论上写你的拿手绝活是横拍两面弧圈快攻正手抽,擅打多回合的长途战。像刚刚讲到的这些绝活是怎样练出来的?
孔:这些是需要你不断的刻苦训练。因为除非你有一点的天分在里面,每一个就是需要每天努力,勤奋的训练。我觉得所有的体育项目必须要付出比一般人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有所收获。
主:到底孔令辉是怎么样努力的耕耘呢?你到底是怎么苦练的呢?你有没有想过一天练习的时间会有多少?
孔:最多的时候可能一天练8个小时到9个小时左右。就是在小的时候,因为那时也不知疲倦,就一个劲儿地练,也比较有兴趣。
主:8,9个小时你就站在场上,就这样拼命地打?
孔:对。因为小的时候体能承受得多,但现在的话,因为有很多技术你基本上已经定型了,所以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动脑去训练。现在可能在大赛之前我们每天的训练保持5个小时到6个小时之间,如果在调整期可能在4个小时左右。
(旁白)北京申奥成功那一晚对手握奥运金牌的孔令辉有着深刻的意义。
主:在去年的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天,你在哪里?那个时候的感情怎么样?心情怎么样?
孔:我在中央电视台。因为他们办了一个申奥成功的晚会,所以当时大家都在等待那个时刻。应该说是申奥成功以后,我想所有中国人都非常高兴,包括我从中央电视台回家,走在长安街的时候,基本上车都走不动了,大概有上百万人我觉得在街上,大家都是心情非常激动,非常高兴,我觉得那会儿是能够体现整个国家凝聚力的最好时刻。
主:现在对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准备情形开始了吗?
孔:等于说从今年开始我们就已经开始备战2004年奥运会。因为参加雅典奥运会是我目前远期的第一目标。
主:你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面。
孔:首先肯定是要。。。因为现在国际乒联还有规则在改,首先要适应这个规则。
主:听说这个规则对中国队很不利,是吗?
孔:对。
主:对你自己呢?
孔:对我自己,目前新改的三个规则,可能第一个大球对我是比较不利的,但是后两个规则对我没有很大的影响。
主:大球对你不利你怎样克服?
孔:主要是力量方面。我觉得就是我以前的力量不是很足,等于说是靠速度和旋转来打球。目前,我觉得我已经度过了这个最困难的时期。现在每天需要加强力量,就是肩的力量和腿的力量。因为大球以后,体能付出要比以前小球要多得多,所以可能必须要加强体能训练。现在有体能教练,他们帮我们安排计划。
主:体能教练在安排,譬如说肩膀力量的加强时,大概你每天要花多少的时间?
孔:大概40分钟到1个小时吧。
主:你现在已经可以看到在体能上面已经有改善?
孔:对。有改善。因为我以前不是很重视这个体能训练,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必须要有一些体能作为比赛的基础,可以慢慢地。。。现在也开始重视体能训练。
主:2004年奥运会上你的目标是能拿到什么样的成绩?
孔:因为一个人可以参加两项,所以还希望两项都力争去冲击金牌。因为这两个项目的冠军我以前也都拿过,但是每一次参加下一次比赛的时候,你的目标还是同样的,必须要朝那个方向努力。
主:你刚刚说2004年奥运会是你的远程的第一个目标,那我这边想问你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不是你远程中的第二个或第三个目标?
孔:2008年奥运会是我的,就跟我小时侯一样,是我的理想。因为等于说快7年以后,应该说是非常远的。但是我作为运动员来讲,非常希望能够在北京的赛场上参加奥运会,作为我最后结束我乒乓生涯的一次重大的比赛,所以我可能会尽我一切的潜能来争取参加2008年奥运会。
(旁白)访问结束之后,现场的工作人员还来不及收麦克风,孔令辉已经一个箭步赶去和他的队友会合练习。看着他的背影,我想2008年,我们会在北京奥运会上再见孔令辉。
----摘自CN-TT,alzhang整理

‘叁’ CNN采访视频去哪里看

你直接去网络搜CNN名人视频就有了,如王力宏优酷就有

‘肆’ 哪里可以在线看到英文对话的名人访谈录

有很多啊,在youku 或者 ,薯仔都能搜索到啊,只要输入关键词:英语演讲,英语名人访谈,就OK啦,祝你好运!

‘伍’ 跪求一篇名人访谈录

行深老师访谈网络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https://pan..com/s/1JAa6g9sZb5fQaJnSxxI5WQ

?pwd=bf3s 提取码: bf3s

行深老师访谈 行深老师访谈(一)20_03_26_1585404425275.mp4 行深老师访谈(二)20_03_27_1585404434077.mp4

‘陆’ 谁能为我提供点名人的经典对话

华莱士先后19次获得艾美奖,并在2003年获得艾美奖终生成就奖。

经典语录

-“主持人比议员更棒,因为整个美国都在聆听我的声音,而议员却做不到。”

-“我们更多的记者只把双眼盯在白宫的胸脯和好莱坞的屁股上,这不仅是渎职,而且也是可耻的逃避行为!”

-“是一个个故事让我继续干下去,采访别人是一个发现之旅,工作带给我无穷的乐趣。”

-“我从不认为自己年纪有多大,哪怕那时我已经100岁了,只要新闻需要我,我就会继续干下去!”

“采访肤浅的人别找我。我宁愿辞职也不会这么干。”

阎世铎:
“中国男足从此站起来了!”———2001年,中国队冲进世界杯后阎世铎像伟人一样喊道。

“中国足球要出大事儿”———扫黑风暴前阎世铎说的一句惊世骇俗的话,最后不幸应验。

“搞中国足球队的工作人员应该像生石灰一样,越泼冷水自己越要热气腾腾。”———阎世铎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足球就像一个被扒光衣服的人,什么也不怕,输球也要输得干净!———2000年12月于昆明

“杀无赦,斩立决”———2001年在谈到假球问题时。

“既然干了足球,干不好,干不了,我走人!但任何人不能吃着足球的饭,翻脸却不认人,是和尚,都要剃光头!———2001年1月深圳会议。

“21世纪文盲不能进入白领阶层。染头发不能代表什么,但也意味着什么。———2003年8月谈到青少年足球培养的问题。

桥归桥,路归路。裁判风波是中国足球发展的一个强大动力。因为有问题并不可怕,解决掉不就进步了吗?———龚建平事件后。

“我小时候上小学,读过一篇课文叫《谁是最可爱的人》,现在我才明白,球迷才是中国足球最可爱的人。我掌管中国足球4年,最大的失误就是忽略了球迷的利益和权利,没有从根本意义上把球迷看做衣食父母。”———中超革命事件爆发之后。

“头戴荆冠、身背十字架、脚踏地狱门”阎世铎形容目前自己的处境。

‘柒’ 广西贵港电视台2009年到2010年采访名人的节目视频在哪里可以找到

可以到玉林或者南宁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