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古典 » 大乘经典有哪些
扩展阅读
cass经典模式怎么设置 2025-01-11 06:57:49

大乘经典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4-19 23:17:32

① 大乘12部经典有哪些

十二部,并不是指十二本佛经,而是依佛经的体载,内容,文法分为十二个种类

又称十二分教,或十二分经。佛说的一切法,皆可统摄为一修多罗,类集为经律论三藏。由于一切经的经文体裁和所载的事相不同,故从三藏分出十二种名称,通称三藏十二部经,总则称一切经,别则称十二部,但并非每一经都具有十二部之名。

1、修多罗、素怛缆,此译为经或契经,如《四阿含》、诸大乘经、戒经以及三藏外的一切经典,皆名契经。但此处所说的契经,是单指经中直说法义的长行经文,故又称长行经。

2、祇夜,此译重颂或应颂,颂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为一颂不定。凡经中偈颂,以偈颂体裁重颂前经长行经文之义,此类颂经,名“重颂经”。

3、和伽罗那,此译授记,凡经中佛于菩萨授当来必当成佛之记,于缘觉后世当得道,于声闻人今后世得道,记余六道众生后世所受果报之处,即名“授记经”。

4、伽陀,此译讽诵,或孤起颂,不依长行,直以偈颂显示诸法的经,如《法句经》等,名“讽诵经”。

5、优陀那,此译自说或无问自说经,凡无请问者佛自宣说之经文,如《阿弥陀经》,名“自说经”。

6、尼陀那,此译因缘经或缘起经,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故名“因缘经”。

7、阿波陀那,此译譬喻,凡经律中所说譬喻,以譬喻显示法义之处,故名“譬喻经”。

8、伊帝目多伽,此译本事,或如是语经,即经中讲弟子菩萨声闻等过去世行业事历之经文,及教令精进求道解脱因缘之处,即名“本事经”。

9、阇陀伽,此为本生经,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经”。

10、毗佛略,此译方广,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辨诸法甚深真理的经。如《菩萨地持经》卷三:“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小乘的方广经,唯以语广,此类经文,名“方广经”。

11、阿浮陀达摩,此译未曾有,即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名“未曾有经”。

12、优波提舍,此译论议,即佛所说诸经,若作论议问答辩理,分别广说之经文,即名“论议经”。

② 佛教大乘经典有哪五大部

比如:《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金刚经》《心经》《阿弥陀经》《无量寿佛经》《大乘起信论》等,还有很多很多的经、论,都是大乘经典。

③ 佛教十二部大乘经典都是什么名字

一、修多罗、素怛缆,此译为经或契经,如《四阿含》、诸大乘经、戒经以及三藏外的一切经典,皆名契经。但此处所说的契经,是单指经中直说法义的长行经文,故又称长行经。

二、只夜,此译重颂或应颂,颂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为一颂不定。凡经中偈颂,以偈颂体裁重颂前经长行经文之义,此类颂经,名“重颂经”。

三、和伽罗那,此译授记,凡经中佛于菩萨授当来必当成佛之记,于缘觉后世当得道,于声闻人今后世得道,记余六道众生后世所受果报之处,即名“授记经”。

四、伽陀,此译讽诵,或孤起颂,不依长行,直以偈颂显示诸法的经,如《法句经》等,名“讽诵经”。

五、优陀那,此译自说或无问自说经,凡无请问者佛自宣说之经文,如《阿弥陀经》,名“自说经”。

六、尼陀那,此译因缘经或缘起经,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故名“因缘经”。

七、阿波陀那,此译譬喻,凡经律中所说譬喻,以譬喻显示法义之处,故名“譬喻经”。

八、伊帝目多伽,此译本事,或如是语经,即经中讲弟子菩萨声闻等过去世行业事历之经文,及教令精进求道解脱因缘之处,即名“本事经”。

九、阇陀伽,此为本生经,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经”。

十、毗佛略,此译方广,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辨诸法甚深真理的经。如《菩萨地持经》卷三:“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小乘的方广经,唯以语广,此类经文,名“方广经”。

十一、阿浮陀达摩,此译未曾有,即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名“未曾有经”。

十二、优波提舍,此译论议,即佛所说诸经,若作论议问答辩理,分别广说之经文,即名“论议经”。

(3)大乘经典有哪些扩展阅读

十二部经,又称十二分教,或十二分经。佛说的一切法,皆可统摄为一修多罗,类集为经律论三藏。由于一切经的经文体裁和所载的事相不同,故从三藏分出十二种名称,通称三藏十二部经,总则称一切经,别则称十二部,但并非每一经都具有十二部之名。

佛教经典分为三藏,最基本的佛法概念全部被囊括在三藏之中。“藏”是梵文“毗扎嘎”的汉译,意思是总聚、含藏。因能总摄归纳同类于一处,所以称之为“藏”。

三藏即律藏、经藏和论藏。为了调伏众生摆脱受苦与享乐的两边生活,讲说了律藏,开显佛教的戒律道德规范;为了让众生断除对世间存在三宝四谛等真理的疑惑,宜说了经藏,开显摄心一处的禅定;为了对治众生与生俱来执我的错误观念,宣说了论藏,同时阐发智慧。

④ 大乘经典包括哪些

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经、律、论三藏。
十二部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

⑤ 大乘经典有那些,各有什么侧重点

唯识学理论精深,体系严密,以至许多人对之望而生畏。学习《唯识三十论》的主
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在短时间内对唯识宗有概括性的认识。以往,我们对唯识的学
习多侧重于“唯识见”,即唯识理论的成立。这就容易使唯识学习导入哲学式的思辩,
与修行严重脱离。我认为,对于一个宗派的学习,不仅要重视它的“见”,更应结合
“行”。以下所谈的九个问题,不少是以往唯识弘扬中忽略的,如菩提心、菩萨戒、瑜
伽止观等。对于这些问题,将结合我近阶段对佛法的思考向大家进行介绍。

一、菩提心

任何一位菩萨行者的修行,皆须以菩提心为起点;任何一个大乘法门的修学,亦须
以菩提心为基础。

何谓菩提心?《瑜伽师地论?发心品》云:“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
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盘,及
以如来广大智中。”可见,发心是一种意愿,一种希望自己“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
提”,并“能作有情一切义利”的强大意愿。这种意愿和常人意愿的最大不同,在于所
缘境的差别,即以无上菩提及有情义利为所缘。当心中生起这种伟大希求时,便是菩提
心的表现。

菩提心又分愿菩提心与行菩萨心两类:愿菩提心是利益一切众生的强大意愿,行菩
提心,则是将意愿落实于自利利他的行为中,如六度、四摄等。在凡夫境界上,所行的
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都属于世俗菩提心,难免有我、执相。唯有以空性正见为指导,世
俗菩提心才能升华为胜义菩提心。

对于大乘学人来说,菩提心的有无,是菩萨道修行的关键,原因有三:

首先,发起菩提心才是大乘佛子。过去,我们往往以为学习大乘经教即属大乘行
者,学习小乘经教便是小乘行者。其实,菩提心的有无才是判断是否大乘佛子的标准。
《菩提道次第略论》云:“如是若念须入大乘,何为入大乘之门耶。此中佛说有波罗密
多乘及密乘二种,除彼更无余大乘矣。然此二由何门而入耶?唯菩提心是。此于身心何
时生起,虽其他之任何功德未生,是亦住入大乘。若何时与菩提心舍离,则纵有能达空
性等功德,亦是堕入声闻等地,退失大乘。此众多大乘教之所说,理亦成也。是故大乘
者,以菩提心之有无而作进退。”明确告诉我们:菩提心乃判断是否大乘佛子的唯一标
准,此心生起,即使其他功德尚未具足,也是大乘行者。反之,虽具足通达空性等功
德,也不能称为大乘学人。

其次,菩提心是成佛不共因,空性见则是共因。从汉传佛教的传统来看,似乎更重
视空性见。各大宗派皆有非常丰富的空性理论,而对菩提心、菩萨行的提倡相对薄弱,
使积极利他的大乘佛教,多少带有自利、自了的色彩。大乘佛法有三大要领,即菩提
心、菩萨行、空性慧。因此,任何大乘经典都强调发菩提心,任何大乘法门也都是以发
菩提心为开端。如果只修习空性见,却忽略菩提心、菩萨行,即使有所成就,也只能是
二乘圣者,而非无上佛果。所以说,离开菩提心就不能称为大乘行门。

第三、依菩提心才能成就佛陀品质。成佛并非成就外在的什么,而是成就佛菩萨所
具有的品质,即是大慈悲和大智慧。这必须从发菩提心开始,以利他行成就大慈悲,以
空性见成就大智慧。《无垢称经》云:“诸菩萨之系缚云何?解脱云何?答曰:无方便
摄之慧者,系缚也。方便摄之慧者解脱也,无慧摄之方便者系缚也,慧摄之方便者解脱
也。”《象头山经》亦云:“诸菩萨之道者,总略为二,云何为二?所谓方便及慧
也。”这就说明,成佛要从方便与慧两方面入手,方能圆成佛果功德,成就无上菩提。

唯识典籍中,关于菩提心的教法非常丰富。如《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大乘庄
严经论》都有专品论述发菩提心;《解深密经》、《辨中边论》、《摄大乘论》、《成
唯识论》在论述菩萨道修行内容时,也是以菩提心、菩萨行作为重要内容。此外,唯识
宗的祖师慧沼专门撰写《劝发菩提心集》,系统阐述了菩提心的相关内容。智周在《大
乘入道次第》中,也对菩提心的修学有详细说明。

在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中,唯识宗对菩提心、菩萨行的论述可谓最详尽的。在藏传
格鲁派的修证体系中,关于广行的内容,便直接继承弥勒、无着这一体系的菩萨道思
想。我们今天弘扬大乘佛法,更应重视对这一思想体系的继承,以此改变大乘佛教徒具
形式的现状。

二、三性三无性

佛法虽以有情为中心,同时也关注有情生存的世界。佛法认为,有情与世界之间是
正报与依报的关系,二者息息相关。有情因不能正确认识世界而产生诸多痛苦,乃至流
转生死。所以,在佛陀的教法中,时常教导我们应如何正确观察、认识世界。

佛教的各个宗派,对世界有不同的认识方法。声闻教法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观
察世界;中观从二谛认识世界;唯识则从三性透视世界。佛法对世界的认识,包含对世
界的分类和归纳。五蕴,是将世界归纳为色、受、想、行、识五种元素;十二处,是将
世界归纳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十二
种元素;十八界,是将世界归纳为十八种元素,在十二处之外增加眼识、耳识、鼻识、
舌识、身识、意识。

唯识以三性认识世界,不仅是对现象世界的归纳和分类,更带有智慧的审视。世界
虽然复杂,但若通过三性观察,一切将变得简单明了。所谓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
起性、圆成实性。三性的理论,基本统摄了整个唯识学的理论体系,甚至可以说,统摄
着整个大乘佛法。太虚大师曾撰写《佛法总抉择谈》,以三性统摄大乘三大体系教法。
《太虚大师年谱》云:“三宗各统摄一切法无遗,然在方便施设言教方面,对于三性各
有扩大缩小。般若中最扩大遍计执性而缩小余二性,凡名想所及都摄入遍计执,唯以绝
言无得为依他起、圆成实性。故此宗说三性,遍计固遍计,依他、圆成也是遍计。唯识
宗最扩大依他起而缩小余二性,以佛果有为无漏及遍计执之所遍计都摄入依他起,唯以
能遍计而起的能所执为遍计执,无为体为真如。故此宗说三性,依他固依他,遍计、圆
成也是依他。真如宗最扩大圆成实性而缩小余二性,以有为无漏及离执遍计摄入圆成
实,归真如无为之主,唯以无明杂染为依他、遍计执相。故此宗说三性,圆成固圆成,
遍计、依他也是圆成。”说明了三性与整个大乘佛法的关系。

遍计所执性,代表着凡夫认识的世界。“遍”,即普遍,“计”,即分别,但这种
分别是虚妄颠倒的分别。产生分别之后,心行随之陷于执着中。因为分别是错误的,故
由此产生的执着也是荒谬的。这种遍计所执,使凡夫生活在错觉的影像中。

遍计所执性非凭空而有,其建立基础为依他起性,这正是唯识学所说的“假必依
实”。也就是说,有情的妄执是以因缘的假相为依托。其中,包含能缘之心(见分)和
所缘境界(相分)两方面,这是形成遍计所执性不可或缺的条件。能缘的心,特指无
明、颠倒的心。因为智慧的心能照见诸法实相,不被境界所转。而妄心才能显现妄境,
产生妄执,形成凡夫心的妄流相续。

我们这个世界,是遍计所执性和依他起性的世界。但对一般人来说,根本无法将遍
计所执性和依他起性分辨清楚。凡夫的认识都停留于遍计所执性,无法触及依他起性的
层面。比如我们将认识投射于一张纸上,所认识的这张纸(遍计所执性)和实际上的纸
(依他起性)并非一回事。但一般人总是将之混淆起来,以为自己见到的是事物真相。

圆成实性是法的实质,法的共相。但圆成实性并未离开依他起性,必须透过依他起
性,才能认识圆成实性。圆成实性与依他起性是不一不异的关系。所谓不一,乃因圆成
实性是无差别的,而依他起性是有差别的。所谓不异,则因圆成实性乃依他起性的本
质,是共相,并未离开依他起性,故不可在依他起性之外另觅圆成实性。圆成实性是真
如,空性,要通过无分别智方可现量证得,非凡夫的语言、思维所能及。

三性代表着人类认识世界的三个层面:遍计所执性代表有情的错觉世界;依他起性
代表缘起的现象世界;圆成实性代表着世界的本质、真相。三性的思想告诉我们,什么
是假有,什么是真实有。其中,遍计所执性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意识的错觉显现;依
他起性是依缘而生的现象世界,这种现象虽然是有,但只是假有;唯圆成实性,才是真
实的有。

因为遍计所执性的关系,所以我们现在看不到依他起性的真相。唯有证得空性之
后,再反观依他起的现象,才能真正认识它的如幻如化。《厚严经》有个着名的偈颂:
“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皆如幻事等,虽有而非真。(引自《成唯识论?卷
八》)”大意为:若非通达真如,是不可能了知缘起的如幻。相反,唯有通达空性,才
能了知缘起的虚幻本质。许多停留于闻思正见上的学人,虽已在认识上了知依他起相的
虚幻,但面对事相时,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其视为恒常的存在。必须有了空性体悟,
并安住于空性中,才能透视缘起的真相。

三无性之说是建立在三性基础上。之所以提出三无性,是有针对性的,主要为了解
释《般若经》中“一切法无性”的道理。在唯识体系的经论看来,《般若经》所讲的
“一切法无性”及“空无自性”是有密意的,决不能仅从字面去理解。对于“一切法无
性”的思想,唯识经论通过“三无性”来理解:即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这三无
性正是建立在三性的基础上。

第一、相无性。根据遍计所执性建立,即遍计所执性的体相是没有的。第二、生无
性。根据依他起性建立,因一切皆是缘起,所以无生。所“无”的是自然性,相当于中
观否定的自性。所谓自然性,即不依赖因缘产生的自性,从依他起性的角度审视,是不
存在的。第三、胜义无性,所“无”的仍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否定的“自然”是遍
计所执性,而圆成实否定的“自性”,仍是遍计所执性。这就是《般若经》所讲的无自
性不否定依他起性。依他起的假相是有,而圆成实的胜义也是有。但要认识依他起性的
假有和圆成实性的真实相,必须彻底否定遍计所执性,清除我们认识世界时介入的错误
认识和执着,方能通达诸法实相。

如实了解三性、三无性的思想,能帮助我们通达中道实相,进而认识到,哪些需要
了知,哪些需要断除,哪些需要证得。这正是《解深密经》所说的“所应知、所应断、
所应证”:遍计所执性是应该了解的,因为它是虚妄的;依他起性是应该断除的,因为
它是杂染缘起;圆成实是应该证得的,因为它是诸法实相。

三、八识

八识是唯识学的基本理论,也是修学佛法的重点。在修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将重点
放在经教上。事实上,经教只是方法、手段。正如禅宗所说的标月指,经教是手指而非
月亮;又如过河舟,经教是渡船而非彼岸。那么,学法重点何在?正在于我们的心。

佛法中,关于心的教法极多,既有真心说,也有妄心说。早期的阿含圣典及部派佛
教的阿毗达磨,如《俱舍论》、《大毗婆沙论》等,对心的分析已非常详尽。但在声闻
教法中,关于心识的分析一般只讨论到六识为止。至于心所的区分,《俱舍论》讲到四
十六种,不论数量还是名称、分类,都与本论有所不同。

唯识学属于妄心说,着重对于妄识的分析,尤其是关于八识、五十一心所的阐述。
玄奘三藏曾撰写《八识规矩颂》,全论由十二颂组成,每三颂为一组,分别对前五识、
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进行阐述。前二颂说明识的杂染状态,后一颂说
明转识成智后的情况。此外,《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对五十一心所都有详细论
述。这些,都是我们了解八识、五十一心所的重要资料。

八识的前五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对于有情认识世界有共同作用,
故玄奘三藏在《八识规矩颂》中将前五识合为一组进行说明。我们的眼睛观察世界、耳
朵聆听声音、鼻子呼吸气味、舌头品尝食物、身体感受外境,正来自前五识的作用。但
前五识的作用非常短暂,仅限于现量,所谓现量缘境。现量,是我们对外境还未产生判
断、未赋予名言时看到、听到的,其特点为现在、现前。

前五识所缘,既非过去境界,亦非未来境界,而是当下境界。同时,所缘必是现前
而非他方境界,且在缘境时不具判断作用,不带任何名言。比如我们看到一张纸,但还
不知这是什么,尚未赋予任何概念时,是前五识在作用。若看到一张纸并知道这是纸的
时候,便已进入第六意识的作用。

意识非常活跃,前五识的作用,都会介入第六意识。造业,是意识的作用;修行,
同样离不开意识的作用。学习经教须如理思惟,这就有赖于意识的参与。不少人一说修
行,便大谈无分别。此说固然不错,但对未生起闻思正见者却非常危险。凡夫皆处于遍
计所执中,唯有依正思惟树立正见,才能改变这种生命的错觉状态。否则,便不能从无
始无明中走出来。唯识宗修行所谈到的四寻思、四如实智,正是以佛法智慧重新审视世
界、认识人生。这一阶段在唯识宗属于加行位,于修行尤为重要。

前六识不仅是大小乘共通的,且世间的哲学、心理学也多有涉及。而唯识学自身特
有的,是对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的分析,其活动属于心灵潜在作用,是我们意识
不到的。而前六识则是意识范畴,凡我们所能感知的,皆属前六识及与之相应的心所。
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提出潜意识的学说,事实上,佛法早有关于潜意识的阐述。此
外,荣格和弗洛姆除继承弗洛伊德的思想外,多少也受到佛教的影响。

第七末那识,和第六意识之名有相似之处。“末那”汉译为意,亦名意根,其特点
是执第八识为我。我们虽不是圣贤,但也不是时刻处于妄想的造作中,为什么摆脱不了
凡夫身份?原因就在于第七末那识。其特点为“恒审思量我相随”,即时刻追随并执着
阿赖耶识。它对阿赖耶识的爱和执着,一直要持续到八地菩萨才彻底放弃。事实上,阿
赖耶识并不是“我”,但末那识却以“它”为“我”,导致无尽的生死流转。末那识执
阿赖耶识为我,并非执着外在色身。我们能感觉到的执着,无论是执色身、地位为我,
还是执职业、身份为我,都是意识的作用。末那识执阿赖耶识为我,非意识所能感觉。
末那识所以会产生这种错觉,是因不共无明和俱生我执与之相应。它们时刻潜伏于生命
中,即使在熟睡、晕倒、无想定等前六识不产生活动的特殊时刻,仍使我们羁留于凡夫
状态无法超越。所以,末那识对于凡夫身份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不仅如此,它还会影
响到前六识,使其以自我为中心。末那识具有两重身份,作为意根,它是意识生起的俱
有依;作为染污意,它是前六识生起的杂染依。

阿赖耶识为第八识,也是根本识,即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一切法生起的根本。阿
赖耶识汉译为藏识,以其无法不含,无事不摄故也,含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义。

所谓能藏,是因阿赖耶识具有存储作用。就像超容量的仓库,收藏着我们无始以来
的生命经验,包括现在所说的每句话,所做的每件事。在客观上,我们的所作所为很快
会成为过眼云烟,但在心灵投射的影像却将熏习成种子,持续不断地产生影响。我能在
此讲唯识,是因为学过唯识,对这些问题有过思考。若不曾学过,仓库里没有相关储
存,就无法调用出讲课所需的信息积累。在座的同学们也是同样,若能听懂,是因为具
有相关知识,若半懂不懂,则是因为阿赖耶识储存的信息量还不够。可见,阿赖耶识作
用有两方面:一方面,收藏着无尽的生命经验;一方面,为现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提供
信息。

此外,阿赖耶识还担任着生命延续的载体。在生命流转过程中,需要一个承前启后
的过渡,阿赖耶识正是扮演这一角色。按照唯物论之说,人死如灯灭;按照一般宗教理
论,则须安立灵魂或神我,由此造业、受报。但佛教强调的是无我,这在认识上就会有
一定难度。故有外道发难曰:既是无我,谁去造业?谁去轮回?谁去受报?造业、受报
之间有何关系?在今生和来生之间,生命又是如何维系其一贯性。因为无我的道理非常
深奥,所以一般人会觉得无我和轮回是矛盾的,理解起来相当困难。阿赖耶识思想的提
出,化解了这一理解上的困难:在无尽生命洪流中,阿赖耶识储藏着曾经发生的一切。
临终时,虽然前六识瓦解了,但阿赖耶识仍在继续,并带着所有人生经验(种子)进入
生命的未来。有了阿赖耶识,对于轮回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八识以外,唯识学还将人类心理归纳为五十一心所。一是普通心理,即五遍行心
所,分别是触、作意、受、想、思。所谓遍行,即遍一切时、遍一切处、一切识,存在
于任何时间、地点。从现代心理学考察,也有与之相当的概念,如注意、感觉、情感、
表象、意志等。二是有关伦理的心理基础,即道德和犯罪的心理因素。如惭愧和无惭无
愧,贪、嗔、痴和无贪、无嗔、无痴等。三是关于止观修习过程中的心理,如昏沉、掉
举、念、定、慧等。一部分是障碍止观修习的心理因素,一部分止观修行过程中产生的
心理因素。

佛法的心理学,是立足于修行及生命的自我完善,而不是为了增加相关知识,更不
是为了丰富谈话素材。修行要领有二,一是舍凡夫心,一是成就佛菩萨的品质。认识八
识的意义,正是在于了解凡夫心的差别。

舍凡夫心,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因为它源于无始以来的串习,必须在事相上痛
下功夫,逐渐磨练。有时,精进一段时间之后,心行似乎得到很大调整,甚至不易察觉
凡夫心的作用。但在心行彻底稳定之前,只要稍一疏忽,凡夫心马上会卷土重来。在这
场漫长的对抗中,若想百战百胜,便应了解凡夫心的特征和活动规律。唯识学对八识的
深入剖析,恰是引领我们克服凡夫心的指南,于修行具有重要意义。

四、唯识

唯识宗,顾名思义,是依诸法唯识的思想建立。从其主要论典《成唯识论》的名称
也可看出,核心思想为成立“唯识”。我们知道,世界由精神与物质两大元素构成,从
哲学角度来说,即认识与存在。而唯识宗探讨并解决的,正是认识与存在的关系。

认识和存在(或曰精神和物质)究竟是什么关系?关于这个问题,唯物论和唯心论
的观点截然不同。唯心论认为:物质现象皆为心的产物;唯物论则认为:意识是物质的
产物。对此,唯识宗提出了“诸法唯识”的不同观点,即我们所认识的对象没有离开我
们的认识。换言之,我们所认识的一切,皆是自己内心显现的影像。

唯识思想的产生,首先来源于大小乘经典,如前面所说的六经十一论,阐述了一切
所缘境界皆由自心显现的原理。其次,来源于祖师们的修行体验。无论在小乘或大乘禅
观中,随着观想深入,便会出现相应境界,如修火观、水观、日轮观,或观佛像、观西
方极乐世界等等。一旦观想成熟,所观境界即能显现,如对目前。八地菩萨更可随着意
念转变境界,将海水变为酥油。这一切,说明任何境界没有固定不变的特质。在凡夫眼
中,世间是千差万别的。而契入空性后,以无分别智观察,一切现象了不可得,便不存
在差异了。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一切境界皆唯心所造。这一思想为大小乘共有。那么,如何成
立唯心?我们的心又是如何显现外境,如何展开宇宙人生的呢?关于这些疑问,唯识宗
有极为详尽的说明,那就是“一能变”和“三能变”的思想。

所谓“一能变”,指八个识中唯有阿赖耶识是能变。所谓“三能变”,指八个识皆
为能变。《唯识三十论》代表着“三能变”的思想,以第八识为初能变,第七识为二能
变,前六识为三能变。关于如何“变”的问题,又分“因能变”和“果能变”两种。因
能变,指一切法的生起皆有其因,无论八识还是一切境界的生起,都离不开作为种子的
因。种子现行后,才能显现心法和色法。前五识的种子现行后,有前五识的作用,第六
识的种子现行后,有第六识的作用。

每种识在作用时,又有能和所两方面。能,为能认识的作用;所,为所认识的境
界。眼识作用时,我们看到了色。其中,能够见色的是见分,即“能”;所看到的色是
相分,即“所”。你们听到我的声音,能够听的耳识是见分,所听到的声音是相分。除
识之外,每种心所也包括见分和相分两方面。比如贪,能贪是见分的作用,所贪对象则
是相分。贪的见分和相分,皆需种子才能产生活动。见分和相分同时产生并相互关联,
有见分时一定有相分,有相分时也一定存在见分,说明能认识的心和所缘境密不可分。
由阿赖耶识的种子生起诸心、心所的活动,为因能变;而心、心所生起时,各自于自证
分上呈现见分和相分,为果能变。

通常,我们觉得外在境界是客观实有的。但唯识学告诉我们:我们所缘的一切境界
皆是自心显现,不曾离开我们的认识,从而否定人们以外境为实有的错觉。

五、种子、种性

种子说是探讨万法生起之因。各种宗教、哲学在解释世界现象时,必然关注世界形
成的原始因素,即第一因。所谓第一因,须具备两大特点,一是不变的实体,二是能派
生他物而不为他所生。关于这个问题,一神教是以神或上帝作为创造世界的第一推动
力。而哲学观点有二:唯心论以心为第一因,唯物论以物质为第一因。

唯识学则认为,万法生起之因,正是种子。在自然界,万物生长皆以种子为因,如
稻种、麦种、树种等。人亦不例外,父母种子的结合,才孕育了我们的生命。唯识学所
说的种子,却另有所指。之所以借用“种子”之名,因为从出生万法的角度来说,它和
普通种子确有类似之处。唯识学立足于妄识剖析世界。那么,妄识又是怎样产生并显现
这丰富多彩的世界?根源就是妄识中储藏的各类种子。由不同种子的显现,在我们眼前
呈现出世间万象。现在的世界,比过去时代远为复杂,原因就在于人心散乱,妄想纷
飞。

一切现象的产生,包括我们每个起心动念,皆以种子为因,并由意识虚妄分别。反
省我们自身的心行,所以产生种种恶念,皆因阿赖耶识中具备相应的种子。若阿赖耶识
中没有嫉妒、贪婪、嗔恨的种子,那么,无论遭遇什么境界,都不会生起嫉妒等不良情
绪。每天,我们会说许多话,做许多事,同样根源于内在种子的现行。由“种子生现
行”,而展现不同的生活方式,并在重复过程中使原有心理因素进一步强化。所以,一
切心念、情绪和性格,都是通过重复积累而成。有怎样的心念,就会呈现怎样的世界。
虽然我们生活在同一空间,但各人眼中的世界又是不同的。当然,人不是机器,每次心
理活动的重复都离不开意识参与,并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调整,并非一成不变的简单拷
贝。

种子说和哲学所说的第一因有何不同?种子有六义,首要特征便是“刹那灭”,即
刹那之间就会生灭。比如稻种,若恒常不变的话,就无法开花、结果。生命中的种子也
同样如此。正因为具有生灭的特征,才会在生命延续中不断变化。与此相反,第一因是
恒常不变的。此外,佛教认为生命是无始的,种子和现象之间互为因果。“种子生现
行”,是以种子为因,现行为果;而“现行熏习种子”,则以现行为因,种子为果。当
然,“种子生现行”和“现行熏种子”是同步进行的,当种子生现行时,种子又因现行
的熏习得到一次强化。

唯识学中,与种子说相关的还有种性学说,这一思想最早出现于《解深密经》和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中,将种性归纳为声闻种性、缘觉种性、菩萨种性、
不定种性和无种性五类。也就是说,成就佛道,须有成佛的种子;成为阿罗汉,须有成
为阿罗汉的种子。至于无种性,则类似佛经所说的一阐提,善根已断,修行无望。这一
说法和早期传入的《涅盘经》思想多少有些冲突。因为《涅盘经》讲一切众生皆有佛
性,皆能成佛。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是,从有情现状来看,确有不同种性之分,也可
理解为不同根基。有些慈悲心强盛,是菩萨根基;有些出离心迫切,是声闻根基;也有
些恶业极深,善根几乎湮没不见。虽然人的根基千差万别,但从缘起法的角度来看,亦
非固定不变。如声闻种性者,若不断给以菩萨道的教化和熏习,久而久之,也可能回小
向大,转为菩萨种性。而无种性者,若有因缘听闻佛法,不断熏习,未必没有转变的可
能。所以,种性虽然存在,但也不可理解得太机械。

六、菩萨行

通常,对唯识的学习多偏重于“见”的方面。尤其是民国以来,唯识学基本流于哲
学式的研究,与修行严重脱节。须知,大乘佛法的核心为菩提心、菩萨行、空性见,缺
一不可。

汉传佛教中,关于“见”的内容非常丰富。唯识学人多以《成唯识论》为核心,探
讨三性、八识诸法,阐述唯识无境理论;中观学人则以《中论》、《十二门论》为核
心,宣扬二谛、八不,显示缘起性空的中道实相;禅宗学人重视明心见性,“只论见
性,不论禅定解脱”,认为见性后一切迎刃而解。翻看禅宗语录,很少涉及菩提心和菩
萨行的内容,认为见性便自然具足佛果的一切功德。那么,抛开菩提心、菩萨行,见性
能否成佛?一定是不行的。没有菩提心和菩萨行,就没有大慈大悲的成就,终不能成无
上菩提。

菩萨行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此外还有十度,于六度后
增加方便、愿、力、智。从六度而言,“慧”只是其中之一,虽是最重要的一度,所谓
“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但不可替代前五度的方便行,这正是宗

⑥ 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

《大般若经》、《华严经》、《妙法莲华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三昧王经》、《称赞佛净土佛摄受经》、《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楞严经》、《普曜经》、《圆觉经》、《维摩诘经》、《楞伽经》、《佛说阿弥陀经》、《大涅槃经》、《尤婆赛戒经》、《梵网经》以及《大智度论》、《中论》、《十住毗婆娑论》(龙树菩提译)、《瑜伽师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说)、《摄大乘论》(无着菩萨造)、《唯识三十论》(世亲菩萨造)《大乘庄严论》马鸣菩萨 乃天台宗智顗大师判解一大藏佛教。以五时定释迦一代圣教说法之因由。以八教分别其说法之仪式(化仪之四教)与教法之浅深(化法之四教)。分别述之。五时教判,有别有通。别五时,历然有序。通五时,因众生的机感不齐,故教法通于五时。其根机最钝的声闻大众,必须经过上面别五时的调停与陶铸,才能入于一佛乘实相;而根性利者,不必经历五时,有的经历四番或三番的陶铸与调停,甚至随遇一法便可悟入一乘之理,因而,通五时义得以成立。蕅益大师特别注重通五时的意义,佛陀说法是神力自在,任运度生,根据实际情况而设方便之教,不可思议;虽有五时的区别,然绝不受五时所局限。
《1》 五时: 第一、华严时,如来成道最初为大菩萨说华严经,如日照高山之时。首谈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空有齐彰,色心俱入,湛森罗于海印,现刹土于毫端;并于最后开示净土信仰以为归根。小乘学者,如聋如哑,莫能理解。
第二、阿含时,谓佛为接引二乘人,说四阿含等小乘经典。
第三、方等时,谓佛演阿弥陀等净土三经,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维摩经等,均属大乘重要经典,令二乘行者,耻小乘而慕大乘。
第四、般若时,般若为诸大乘经之母。佛广谈般若空慧而澄净开解小乘行人。包括如金刚经,心经等。
第五、法华涅槃时,谓钝根众生,机渐纯熟时,佛说法华经、涅槃经,以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称性而谈,令一切众生,咸得成佛。这是佛陀五时说教的次第与当机的差别。
《2》八教:分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合之为八教
化仪者,系就如来教化的机应,有四教:一、为顿教,谓佛为应大乘利根菩萨直说大法,不谈小乘,即说华严顿入教法;二、为渐教,渐即渐次,谓佛应大小乘钝根众生解说阿含、方等、般若等渐进的教法;三、为秘密教,谓佛具不思议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众于同会中听法,所闻各异,或为此人说顿,或为彼人说渐,彼此互不相知,隐秘赴机,而各得利益者;四、为不定教,谓佛所具不思议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众于同会中听法,或闻小法而证大果,或闻大法而证小果,彼此相知,而得益不定者。
化法者,系就如来教化众生的方法,有四教:
一、为藏教:藏即含藏之义,谓由经律论各含藏一切文理,令众生由此证入道果,此指佛于阿含时所说的三藏教;
二、为通教,谓佛对大小乘根机所说的共通教法,钝根者闻之,便可通入藏教;利根者闻之,便可通入别圆二教;
三、为别教,谓专为菩萨乘所说的教法,别于前面的藏通与后面的圆教;
四、为圆教,圆即不偏之义,谓对最上利根菩萨解。 龙树菩萨于《十住毗婆沙论》卷5说:“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比喻众生于五浊恶世欲凭自力而期入圣道得果之修行,称为难行道;比喻众生依佛之慈悲与愿力,和自己信愿念佛之诚,而往生净土、得不退转,再修菩萨道最终证果之法门,称为易行道。昙鸾大师于《往生论》卷上说:于无佛之世,经长时勤行精进而至不退转地甚难,称为难行道。大师又分难行道为五种:1.外道相善,乱菩萨法;2.声闻自利,障大慈悲;3.无顾恶人破他之胜德;4.颠倒善果,能坏梵行;5.唯是自力,无他力依持。以上五事触目皆是,一如陆路步行之苦。书中又指出:若人行易行道,仅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则乘佛愿力,得以往生净土,此即如水路乘船之乐。后道绰大师于《安乐集》卷上,亦依此说。他将一切行法分为自力与他力,自摄与他摄二种,而立圣道、净土二门之判教说:圣道门即难行道,为自力与自摄之行法;净土门即易行道,为他力及他摄之行法。

⑦ 大乘佛经里有哪些佛经比较或最重要呢

所有的佛教都一样重要。佛陀宣说八万四千法门,适合八万四千法门的众生。
不管小乘、大乘,密乘,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
以前古代的大德,很多都是学习三藏十二部,现在的我们烦恼比较多,比较忙,尽可能也要多学习,但是最重要,要懂得佛法的精华和道理,才是最重要。
佛教并不是单单一门宗教 ,真正的佛教是积极的。佛教的思想,是教人行善,积德,而且也可以修身养性,学习佛教不单单可以让我们这一生与人友好相处,懂得待人接物,经济财富稳定,家庭、事业、工作等等更加美好,不仅对来世一定有帮助,今生也会令自己有一种快乐之感。即使你没有发财、事业上不成功,也不会像没学佛的人那样一蹶不振,而始终都会有一种满足感。同时也可以认识到整个人生、世界,乃至是整个宇宙的真理、真相。
学习佛法,最好是要有次第的闻思修行。首先,你要找到一个好老师,最好是公认的高僧大德,如汉地很多高僧大德,藏地很多高僧大德。然后先听闻经书内容,听师父们讲解,自己明白佛教的道理,然后思考,还要自己修行,如禅修。平时多一点上供下施,积资净障。
如果是初学者的话,建议你可以学习一下一些简单的经典、论典,如《大圆满前行》、《慧灯之光》、《百业经》、《入菩萨行论》、《苦才是人生》、《心经》、《金刚经》等,祝你好运。
出离心和菩提心,一切修行的基础

目前汉地居士在修行上存在很多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其中有些是比较严重的,有些虽然不严重,却可以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或者是与解脱没有太大关系。正是因为缺少了系统修法的教育,才会出现这些问题,这是很危险的。

那么,该如何挽救呢?首先,我们不谈很多理论,只要求先把出离心和菩提心修起来,有了这两个基础,再修任何法都不会走太多弯路。若不修这两个法,而去追求许多其他的灌顶、修法,是会走错路的。暇满人身不会一次又一次获得,若这一次走错了,以后再想重返正途,是很难再有机会的。大圆满、时轮金刚等修法都非常殊胜,但是,若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它们就会成为世间法,因此,希望大家在修行初期,一定不要修太多的法,只修出离心和菩提心。只是偶尔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有感受至深的、稳定的出离心和菩提心,才算得上是一个修解脱法的人。在这两个基础打好以后,我们再考虑其他的修法。
——摘自慧灯之光1《菩提心略修法》

⑧ 大乘佛教的最主要经典有哪几类

大乘佛教最主要的经典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一是“般若”类,如《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等;二是《法华经》类;三是“净土”类,如《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四是“秘密”类,如《大日经》及各种“陀罗尼”等;五是《华严经》类;六是《大集经》类;七是《大涅槃经》类;八是“如来藏”类,如《胜鬘经》、《无上依经》等;九是“唯识”类,如《解深密经》、《楞伽经》、《密严经》等。

⑨ 大乘佛法经文是什么

大乘佛法,较为出名的经文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以及中论、摄大乘论等论。

1、般若经

《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空宗的主要经典,也是大乘佛教中形成最早的一类经典,由般若部类的众多经典汇编而成。

小品般若经又被七次翻译,译本分别是:东汉竺佛朔译的《道行经》一卷;吴国康僧会译的《吴品经》五卷;吴国支谦译的《大明度无极经》四卷;西晋竺法护译的《新道行经》十卷;东晋祗多蜜译的《大智度经》四卷;前秦昙摩埤、竺佛念合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五卷;后秦鸠摩罗什译的《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品般若经》译介的要迟些,到南北朝时先后有三个译本:西晋竺法护译的《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十五卷;西晋无罗叉、竺叔兰合译的《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三十卷;后秦鸠摩罗什、僧睿等合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四十卷。

译介般若经的集大成者是我国着名高僧玄奘。他在晚年以极大的毅力编译了六百卷的巨着《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从而使汉译般若经得以完备。

2、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 ,简称《法华经》, 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种梵文版本,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

尼泊尔体系版本约为11世纪后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种校订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用珂罗版彩色复制出版了由尼泊尔传入、珍藏于西藏萨迦寺的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

关键词“妙法莲华”。“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莲华”比喻“妙”在什么地方,第一是花果同时,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内敛不露。

3、华严经

《华严经》,具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佛陀之因行果德,并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

此经汉译本有三种:

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为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旧译《华严》",或称为《六十华严》。

二、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又称为"新译《华严》",或称为《八十华严》。

三、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为《普贤行愿品》,或称为《四十华严》。

(9)大乘经典有哪些扩展阅读

(术语)Man&amacron;y&amacron;na,梵语摩诃衍,译言大乘。大者对小之称,乘以运载为义,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灭智空寂之涅槃之教。

谓之小乘。此中有声闻缘觉之别,使开一切智之教,为大乘。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别。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

十二门论曰:‘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大利益事故名为大。又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是诸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

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又如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义无量无边。以是因缘故名为大。’宝积经二十八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名为上乘、名为妙乘、名为胜乘、无上乘、无上上乘、无等乘、不恶乘、无等等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般若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妙法莲华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华严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大乘佛法

⑩ 大乘佛法有哪些

大乘佛法是区别于小乘佛法的称谓,但大小称谓并无褒贬之意,是中性的。
大乘佛法的特点:
大乘佛教以佛陀的遗留原则(三法印或进一步总结的一实相印),来发挥佛陀以慈航普度,利益一切众生为目的之本怀--菩萨道的菩提心。修持与教理体系上,大乘佛教更精深圆满,境界广大无艮,修行果位直趋无上菩提。弘法方法上,大乘佛教注重信仰与实践,强调实事求是,因地因人制宜(四悉檀),大乘佛教灵活开放、慈悲平等、普度众生、贴近生活。总体而言,大乘是佛陀教诲的根本精神所在。

佛法重在当机,并无高下可说;只要依据佛教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法法皆可入道,门门都是般若。

大乘佛法的经典有:华严经、金刚经、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维摩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