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古典 » 如何认识经典社会学三大传统
扩展阅读
英语知识点总结小学图片 2025-01-05 10:27:45
经典诵读哪里卖 2025-01-05 10:19:01

如何认识经典社会学三大传统

发布时间: 2022-04-16 02:35:19

A. 经典社会学的三大理论传统是什么,怎样论述。帮忙解答一下谢谢了

符号互动论,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和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符号互动论作为一种关注个体行为的社会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它强调人类主体性的理论前提、关注个体间互动行为的经验研究取向。是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和的着作中提出的。
社会冲突论,社会冲突理论以科塞、达伦多夫为代表,重点研究社会冲突的起因、形式、制约因素及影响,是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反思和对立物提出的。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的是社会的稳定和整和,代表社会学的保守派,社会冲突论是强调社会冲突对于社会巩固和发展积极作用,代表社会学激进派。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流行于美国和西欧国家,在西方社会学界引起巨大反响,渗透到社会学各分支学科的经验研究中去,在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种族关系、社会分层、集体行为、婚姻家庭等领域出现了大量以冲突概念为框架的论着,在当代社会学发展中有重大的影响。
社会功能论,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人类学方法论主张。它认为认识事物的实质、本质或第一原因是不可能的,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和属性;主张排除实体概念,在相互依存构成整体的诸因素和诸事物的联系中把握对象,而对事物的现象和属性的认识在于了解其功能。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在理论上不重视行动个体,而是强调社会制度,大多数社会和文化现象都可以被认为是具有功能的,因为它们为维持整个社会结构做出了贡献。

B. 谁开创了经典社会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传统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韦伯开创了经典社会学理论中另一个重要传统-理解社会学。他主张社会的基本分析单位是人的社会行动,通过“理解”人的行动动机中所包含着的“主观意义”去认识社会现象。韦伯关心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理性化问题。他认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以表现在欧洲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伦理中的“资本主义精神”为支撑,这种精神是西欧理性主义发展的结果。

C. 当今社会学什么最有价值

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学诞生于19世纪初叶的欧洲(注:社会学史家一般认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于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一词,标志着社会学这门学科的诞生。)。对于社会学的产生,启蒙运动确立了最基本的智识资源,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动因,而工业革命则奠定了最深厚的社会基础。 自从在一个大变革时代问世起,社会学就在参与现代社会的反思性建构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因此,“社会秩序如何成为可能”是社会学从诞生之日就被致思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当孔德将其视为处于最高学科地位的社会学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时,这种划分其实不只是表达了纯学理上的意义,它似乎也蕴含了这位社会学创始人对该学科所赋予的使命——关注社会的构成机制与发展动力。 尽管在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学科史中,社会学家们对社会学下过许多不尽相同的甚至相去甚远的定义,不少社会学家曾从各自的角度阐过对社会学所具有的功能,但是,作为总体而言的社会学,它的核心内容一直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探讨社会的结构及其整合问题,二是探讨社会的变迁及其动力问题。 中国社会学是开放时代、变革时代、发展时代的产物。1840年以后,国门被打开,力图富民强国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将社会学引入了中国(注:社会学传入中国的时间在20世纪初叶,其中,章太炎于1902年翻译了日本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严复于1903年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译作《群学肄言》,等等,这些事件通常被视为社会学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标志。);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国策迎来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社会学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重建社会学。21世纪的今天,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是一个更加开放并且需要人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直面世界的时代,是一个更富变化因此需要人们在变化中应对一切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学应该实现一种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社会学家必须承担一种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 一、回应当今时代世界发展提出的挑战 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无疑是以中国社会的发展为其根基的,而中国社会的发展则又必然不能脱离国际大环境的影响。 20世纪上半叶,我们经历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人类饱受了两次世界大战之苦,20世纪下半叶,世界又经历了1945-1989年长达46年的东西方冷战。进入21世纪的今天,国际形势尽管还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但其总的特征将表现为全球化和多极化之势,和平与发展构成时代的主题,机遇仍然大于挑战。 这种国际大背景将会强烈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它所提出的一切挑战,需要中国社会学家从理论上加以充分关注,在实际中给予有效应对。 1.在解答时代前沿问题的努力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不仅是时代精神的高度体现,也是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高度总结。它既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马克思是世界上公认的具有奠基地位的社会学三大经典作家之一(注:社会学史家一般将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和埃米尔·迪尔凯姆称作对现代社会学的确立具有奠基地位的三大经典作家。他们的思想分别导致了社会学的三大传统: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理解社会学传统,实证社会学传统。)。马克思的思想直接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不仅如此,他的不少思想还被一些西方社会学家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与发展,例如冲突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等学派,以及当代社会学家中大师级人物如哈贝马斯、吉登斯、布迪厄等,都较有代表性地从一定方面吸取了马克思的思想,或从某种角度对马克思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面遇现代化困境的时候,马克思曾提出的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异化和人的解放等问题再度凸显,而基于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新探讨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许多社会学家的思想焦点。我们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问题的出现似乎优先于答案的提出。所以,针对现时代人类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最前沿问题作出理论上的解答,尤其是如何解决当今时代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无疑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一项历史使命,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获得新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补充: 2.密切关注新知识、新技术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崭新作用 当今的“信息社会”、“知识社会”、“传媒社会”等概念,实质上都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21世纪将是人类社会依靠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得以持续发展的时代。社会学家必须密切关注这种新的社会发展动力及其引起的新变化:一方面,要把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对它们在未来时期可能呈现的变化趋势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例如英特网的出现与发展已经而且还将进一步给人类接触信息、沟通交往、提高效率等诸多社会生活的方面带来全新的面貌。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认识新知识和新技术对于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所可能发挥的崭新作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学科或领域的专家们热烈探讨的重要议题。可以肯定的是,通过把新知识和新技术科学地运用于节制生育和消费,合理地运用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有效地运用于保护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从而保证地球上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循环和可替代性研究,无疑将会有助于改善生产与消费、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D. 西方社会学创立于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和学术观点

西方社会学史上的几个标志性时代

一、创始初期的社会学: 原创体系大师辈出的时代
社会学的产生, 是特定时代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特定社会意识的一种反思结果。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学诞生于西方,具体而言, 是19 世纪初期的欧洲。对于社会学的产生, 启蒙运动确立了基本的思想源泉和知识动力, 法国大革命成为主要的政治动因, 而工业革命则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社会学诞生于一个激剧变迁的时代,从问世的那天起, ①它就是在参与现代社会的设计与建构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因此, 社会秩序如何成为可能, 是社会学从其开始就思考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作为社会学创始人的孔德(A. Comte) 把他心目中具有最高学科地位的社会学划分为社
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这种划分其实不仅只是表达了纯学理上的意义,而且似乎也蕴含了作为社会学创始人对这门学科所赋予的使命: 将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作为关注的核心。
这一时代产生了一大批(也是第一批)着名的社会学大师及其经典的社会学理论:孔德的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 马克思( K.Marx) 的资本主义理论, 韦伯(M. Weber)的合理化理论, 迪尔凯姆( E. Durkheim)的社会团结理论, 斯宾塞(H. Spencer) 的社会类型理论, 托克维尔(A. Tocqueville)
的民主社会理论, 帕累托(V. Pareto) 的精英循环理论, 滕尼斯( F. Tǒnnies) 的社区与社会理论, 齐美尔( G. Simmel) 的形式社会学说① 等等。他们富于原创性和体系性的学说具有三个较鲜明的特征: 一是宏观取向, 重点考察社会结构的广泛领域与面貌, 而非细小的社会现象与过程。二是变迁关怀, 关注人类社会在历时维度上的演替轨迹与发展规律。从实质内容上看,这一时代社会学大师们集中关注的主题就是现代性的发生学。三是问题意识, 他们均不同程度地预见到了现代性进程中所可能隐含的各种阴暗面相, 然而, 从总体上看, 他们所充满的乐观精神使他们相信现代时期开创的机会面相将会超过它的消极特征。
这个时代的社会学大师们所提出的学说, 在很大程度上处于社会理论② 层次,这一情形无疑与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 他们处在人类知识发展从总体性哲学向具体化学科的演变阶段; 二是, 他们对现代性这个宏伟目标的构想需要涉及极其广泛的知识层面。
由于原创型、体系型社会学大师的辈出, 尤其是这个时代所存在的“价值领域的诸神斗争”, 因此, 导致了社会学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就是一门存在着多重范式的学科。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 作为社会学发源地的欧洲, 产生出了后来一直影响着整个社会学发展进程的三大经典性作家———马克思、迪尔凯姆、韦伯, 从而形成了社会学的三大传统: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学、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和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与此相关, 社会学中形成了三种
基本的方法论: 唯物史观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反实证主义方法论。
总之, 这个时代的确为后来的社会学发展创下了雄厚的基业, 为后继者们不断地开发、加工和创新提供了一种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
二、帕森斯范式主导的社会学: 第一次综合的时代
就西方社会学发展在地理布局上的表现而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以学科发源地之欧洲的社会学传统的发展为主导地位的。到两次大战之间, 社会学传入美国,随即在美国完成了社会学的本土化。此后,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中心区域便由欧洲转移到了美国。随着芝加哥学派和制度学派的兴起, 人际互动、邻里关系、社区发展和越轨犯罪等等一时成为研究重点, 库利(C. H. Cooley) 、米德(G. H. Mead) 、帕克(R. E. Park) 、凡勃伦(T. B. Veblen)等成为了代表人物。
在从经典社会学向当代社会学转折的过程中, 帕森斯(T. Parsons) 是一位关键性人物。帕森斯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他完成了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一次综合和创新。在20 世纪30~50 年代, 他努力将相对隔离的欧洲经典社会学理论———主要包括韦伯、迪尔凯姆、帕累托、马歇尔(A. Marshall) 等人的思想进行了系统分析, 对功利主义、历史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论进行了重审, 在综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社会行动理论(以取代心理学主义的行为理论) 。他致力于回答现代社会秩序何以形成这一问题。在社会系统理论中, 他强调共享价值的一致是社会秩序形成的基本因素。将社会系统视为以制度化价值体系为标志, 认为其核心是规范化的角色关系。在帕森斯看来,社会系统又是更加一般的行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后者包括四个基本亚系统: 有
机行为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这些亚系统分别满足他提出的着名的AGIL 四个功能必要条件。他认为任何系统必须执行适应、目标达成、整合、模式维持的功能。AGIL 模式可用来分析小至两人之间、大至两个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帕森斯看来, 社会系统受文化模式和人
格系统的渗透, 他在致力于说明所有行动系统的性质时, 提出了一套度量这些系统特征的概念, 即“模式变量”, 表明了行动者在互动情境中必须明确地或隐含地采取的选择。情感涉入与情感中立、自我取向与集体取向、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先赋性与自致性、专一性与扩散性。尽管这些
模式变量的直接作用主要在于分析人际层面的互动, 以说明互动情境中行动者的主观取向。但帕森斯认为, 它们还可用于分析社会结构层面和文化层面, 也就是说,每一种模式变量都能运用到人格(需求意向的选择) 、社会系统(角色期待的选择)和文化(价值取向的选择) 三个层面的分析上。帕森斯系统性地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的宏大理论, ① 成为一种完整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帕森斯的理论核心就是关注社会的稳定、整合与均衡。在他的工作中, 人们似乎又可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孔德赋予社会学的使命。帕森斯不仅通过他的模式变量将现代性的量度具体化了, 而且他还以乐观态度描绘了一种似乎具有普适性② 的现代性的理想模式。
由于帕森斯的强劲影响力, 结构功能主义很快成为了社会学的“正统共识”, 变为占据引领地位的理论和学派。结构功能主义进一步在西方社会学界得到普遍传播,当时广泛开展的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社会变迁和现代化研究, 基本上都是按照结构功能分析模式进行的, 以至于“结构功
能分析”几乎成了“社会学研究”的同义语。这是社会学开始具有一种主导范式的时代。
帕森斯另一方面的贡献就是促进了社会学一些具体研究领域的定型。如果说经典社会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理论的话, 那么, 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表现出了从社会理论向社会学理论转变的特征。不仅如此, 除了帕森斯本人的开拓性努力之外, 他在哈佛大学培养出的一批着名社
会学家, 也做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 墨顿(R. K. Merton) 、斯梅尔瑟(N. Smelser) 、戴维斯( K. Davis) 、莫尔(W. E. Moore)等等, 对现代社会的结构、变迁、分层、组织和家庭等诸多领域进行的探讨, 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流派, 而且促进了社会学学科一些专门研究领域的
逐渐成形。
三、后帕森斯社会学: 第一次分裂而多元并存的时代
帕森斯学说对于当代社会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从相反的方面表现出来, 即他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成了战后西方社会学界论战的靶子, 不同学派的许多社会学家都以帕森斯学说作为挑战对象, 力图在批判结构功能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广泛地说, 对于战后西方社会学的
“危机”意识, 逐渐引发出了后帕森斯社会学的诸种流派。
古尔德纳(A. W. Gouldner ) 1970 年出版的《西方社会学危机的来临》, 与米尔斯(C. W. Mills) 1959 年出版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共有的基本思想取向就在于,代表着社会学激进主义思潮, 他们都以敏锐的问题意识, 对传统社会学奉为指导性方法论的实证主义展开了批判。在他们看
来, 西方社会学危机的最主要表现就在于:以实证主义为原则和方法指导下发展的社会学必然出现想象力的枯竭, 因为把一切研究对象都定量化的结果, 无疑将忽视对于作为社会行动主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和主观意义的理解及其阐释。
从20 世纪60 年代起到70 年代下半期,在对“正统共识”的广泛怀疑与攻击中,
西方社会学的发展进程步入了一个后帕森斯时代, 更准确地说, 是反帕森斯时代, ①这是一个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强势地位丧失, 并随后呈现出理论流派或研究范式多元化的时代。
正是出于反对结构功能主义对均衡论的过分强调, 达伦多夫(R. Dahrendorf ) 、科(L.Coser) 创立了冲突理论, 达伦多夫注重的是权力和权威而不是资本分配在社会冲突中的作用, 而科塞以强调冲突的正功能为基础试图建立一种将冲突与整合进行统一的学说。
旨在重新恢复社会学中人的地位, 霍曼斯( G. Homans) 、布劳( P. Blau) 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试图用心理学原理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并用经济学的交换范畴来分析一切人际互动。布劳则力求把交换理论从微观个体层面的运用扩展到宏观社会层面, 尤其是大规模的复杂组
织。
米德(G. H. Mead) 强调心智、符号及其意义对于人际互动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 布鲁默(H. Blumer) 提出了“符号互动论”这一名称, 并与库恩(M.Kuhn) 进一步把它发展成为强调社会结构是互动中的人们的产物, 并将人视为自我生成的能动者的理论。戈夫曼( E. Goff2man) 则从拟剧的角度并基于理性人假设来阐发符号互动论。
由舒茨(A. Schutz) 创立的现象学社会学, 旨在探讨日常生活世界的建构以及行动者主观意义的形成。另外两个代表人物伯格( P. Berger ) 和卢克曼( T. Luck2mann) 将微观层次的现象学理论与宏观层次的经典社会学理论进行了结合, 并努力运用于经验研究层面。
加芬克尔(H. Garfinkel ) 基于现象学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语言哲学, 所创立的常人方法学着力于反对以往社会学的概念、工具和统计技术等对社会现实真正本质的扭曲, 而旨在探索日常生活环境本身所产生的而非外在所强加给社会世界的意义, 从而把社会行动者视为社会世界的能
动创造者。
在这个后帕森斯社会学时代, 不仅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一统天下的格局得到了改观, 呈现出诸多理论流派的兴起, 而且在方法论上反实证主义的倾向重新受到重视,进一步出现了多元化特征。在社会学各种流派中, 现象学、语言学、符号学、文化学等学科方法得以并存发展。
四、新的综合: 个性并存与相互借鉴的时代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 针对后帕森斯社会学时代诸种学派纷呈林立的局面, 社会学各主要理论传统的代表人物都纷纷指出了现实的分裂局面对社会学发展的不良后果, 而一些权威性的社会学家在重返古典的基础上力图对当代的多元化理论进行综合和创新。
吉登斯(A. Giddens) 所创立的结构化理论, 一方面批评忽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 将社会结构视为独立于个人行动之外的功能主义理论, 另一方面也批评忽视社会结构对个人及其行动所起的制约作用,并将社会结构还原为个人行动的主观社会学派。他的理论宗旨就在于要清除这两种理论取向之间的二元性质, 而代之以“结构二重性”。
哈贝马斯(J . Habermans) 提出的沟通行动理论指出, 自启蒙运动以来, 人类的技术旨趣一直居于理解旨趣和解放旨趣之上, 相应地, 科学知识始终凌驾于解放知识和批判知识, 其结果是, 导致了以权力和金钱为主要操纵媒介的系统对于生活世界的侵蚀。他以建构行动理论来重塑合理性命题, 认为沟通行动比目的行动、规范调节行动和戏剧行动更具有合理性, 它不仅涉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而且是依据三种有效断言的言谈活动进行的。具有真正合理性的沟通行动因此内含
着促进生活世界振兴的解放潜力。
亚历山大(J . Alexander) 面对结构功能主义所受到的各种各样的批评, 决心发展“新功能主义”, 他认为帕森斯的分析模式为社会学理论的一种新综合提供了惟一可行的基础。一方面, 他在原来的功能主义内部进行了批判和继承; 另一方面, 他注重向互动论、交换论、冲突论、现象学
社会学、常人方法学等吸取养分, 力求在功能主义中将它们整合起来, 建立起一种新的多维综合性的一般理论。新功能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早先功能主义只见结构、不见能动的性质。
布尔迪厄( P. Bourdieu) 的实践理论,力图解决法国思想传统中两种倾向之间的矛盾: 一是萨特的存在主义, 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而忽视客观现实的制约性; 二是列维- 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 过分强调社会构造和观念形态的影响, 而忽略人的实践的能动性。这两种倾向导致了社会结构与个人能动之间的对立。为了寻找主观论与客观论的结合点, 布尔迪厄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中受到启迪, 并通过赋予场域、惯习等基本概念以独特意涵, 从而发展出了自己的实践理论, 使实践成为
社会客观条件与个人能动作用之间的中介。柯林斯(R. Collins) 提出的新冲突理论, 旨在反对结构功能主义仅注重均衡性,以及早期冲突理论在社会变迁动力上强调冲突, 但研究内容却停留在宏观层面的问题。以建构一种以冲突概念为核心的综合性的社会学一般理论为目标, 柯林斯主张吸收其他理论传统, 他将交换论、符号互动论、拟剧论甚至网络理论等微观社会学的思想结合进冲突理论范式之中, 为原来宏观性质的冲突理论构建了一个微观理论的基础, 实现了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的结合。
值得提到的是, 与上述广泛综合性努力有所不同, 卢曼(N. Luhmann) 则进行着一种独特范围内的综合性探索。他致力于发展的系统功能主义理论, 主要受系统论和控制论启发, 并在一定程度吸取着胡塞尔现象学等理论资源。在他看来, 这种理论的第一要旨就是应该提供一种更完善和更复杂的对世界的理解。作为帕森斯的学生以及经典社会学大师的合格继承者,卢曼致力于发展出一种社会学的宏大理论。尽管他的整个工作是以功能主义为基础的,但是, 卢曼进行了创新, 他的许多工作可以看作是对于在不同状态下和社会不同部分中的复杂性的一种分析。
总的看来, 在这个时代, 社会学重大发展的取得不是表现为具体研究领域的突破, 而是表现为综合性的理论体系的建树,它是以一些大师级人物的出现为特征的。其间, 人们又多多少少地看到了社会学重回到社会理论层面的某种身姿。
五、后现代论争: 全面反思与重建的时代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西方社会学领域的一场重头戏无疑就是后现代论争, 即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的大论战。后现代的概念最早发端于文学艺术领域, 后来(就主要智识动力而言) 在一些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一种后现代主义思潮, 其中, 尼采( F. Nietzsche) 、海德格尔(M.Heidegger) 哲学以及后结构主义哲学起了最直接的促进作用。后现代主义崛起于20 世纪70 年代, 并在80 年代达到其顶峰, 它的影响从最初的文艺、哲学领域日益向人文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渗透, 社会学也不例外。
由于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力图打破既存学科之间的界线而倡导一种新的超学科话语( supradisciplinary dis2course) , 并且开拓出了一些新的研究题域,因此, 人们很难再以传统的学科分界标准来严格划分或判断后现代主义对社会学领域所带来的影响范围, 比如用原有的社会学学科基本框架来廓清后现代理论中哪些方面属于社会学而非其他学科的内容, 或者哪些方面属于其他学科而非社会学的内容。由此可能引发的一个后果是, 社会学的疆域似乎在扩大的同时又缩小了, 或者在缩小的同时又扩大了。也许这正体现了华勒斯坦等人所谓的“开放社会科学”的实质。
如果从社会哲学、社会理论和社会学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说, 鉴于后现代主义长于哲学、文化层面的研究而疏于结构或制度层面的分析等特征, 似乎可以这样认为: 它对社会学研究的影响更多的是促进了一种较接近社会哲学的社会理论, 而非接近严格学科意义上的社会学理论。
后现代主义所带来的社会学界的反应是不同的。就社会学中后现代论争而言,实际上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人物的思想及其立场: 一是竭力主张后现代性的人, 如鲍德里亚(J . Braudrillard) 等; 二是徘徊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人, 如鲍曼( Z.Bauman) ; 三是坚持反对后现代性的人, 如哈贝马斯; 四是反对后现代性但却欢迎后现代社会某些型构的人, 如吉登斯、贝克(U. Beck) 。
鲍曼是现代性的批判者和后现代性的预言家, 他认为, 当人们不再相信现代意识形态制造的宏大承诺之后并且经由重建现代性的转折, 后现代性这一社会状况就到来了, 它已经登上现代性的舞台并成为了主角。在后现代这个无根的陌生世界中,原有的权威和规则都已经失效, 为新问题提供答案的责任落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鲍曼揭示了这样一种困境: 人类如何才能实现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相互超越。
鲍德里亚的社会理论具有激进迈向后现代的特征。在他看来, 社会学只能描绘社会性的扩展及其变化。它的存在取决于积极、确定的社会性假设。以后现代境况的出现为表征的现代事物的失序、各种界限的崩溃以及整个社会的内爆, 导致了“社会性的终结”, 因而社会学也就成为多
余的了。
被誉为20 世纪最后一位理性主义者的哈贝马斯, 面对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和现代思想的挑战, 以大无畏的气概与后现代主义的大将们展开了论战, 以捍卫启蒙和现代性。哈贝马斯力挽狂澜, 主张“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 启蒙理性之光尚有潜能亟待开发。现代性内在地具有一种取向于未来的本质特征。在他看来, 现代性或韦伯所说的理性化, 虽然自启蒙起即设定方案, 却在实践中一再出现偏差, 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未能按照科学、道德、艺术各自不同的范式去发展合理的理性化制度。所以, 解决现代性问题的出路不是彻底否定理性化, 而是应该重建新的理性方案。
吉登斯认为, 当今时代仍处在现代性的范畴之内, 不过, 却是一种与理想型的现代性或者更确切地说早期现代性颇有差异的高度现代性(high - modernity) 或晚期现代性(late - modernity) 状态。同时他指出, 由于现代性极端化带来的诸种高风险后果已使关于“进步”的宏大叙事落空,解决现代性问题的途径已非导致这些问题的规则与资源所能提供, 一些可能超越现代性限制的新社会型构正或多或少地以背离现代性原有基础的方式萌生, 因此, 吉登斯把作为未来发展之一种可能图景的后现代体系称为具有浓厚现实主义成分的乌托邦。然而这种社会型构不是后现代性,而是现代性具有未来取向性质的一种表现。
在贝克看来, 第一次现代化持续到20世纪70 年代, 此后就进入了第二次现代化。由于第一次现代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基础都已丧失, 人们从此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时代。他认为, 对此需要完全不同的概念来解释现实, 即需要社会学转换范式才能达成。贝克发展了反身性现代化( reflexive modern2 ization) 的理论。他认为简单现代化或正统现代化意味着由工业社会形态对传统社会形态首先进行抽离、接着进行重新嵌合,反身性现代化意味着由另一种现代性对工业社会形态首先进行抽离、接着进行重新嵌合。
不论是后现代性的反对者还是拥护者,应该说他们的思想在实际上都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对于现代性和社会学的认识, 尤其是促进了现代性病理学的发展。而在社会学界越来越成为共识的是将所谓的后现代化看作现代化的一个特殊阶段, 其中一个突出的事例是: 试图超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无休止论争, 吉登斯、贝克和拉什(S. Lash) 致力于发展以区别于简单现代化或传统现代化的反身性现代化理论范式。后现代主义从正式登场之日起就引起了一阵20 世纪晚期世界思想领域里的巨大波澜, 尤其是诱发了一场许多世界一流思想家卷入其中的大论战。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 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知识成分正在向许多学科领域渗透, 对这种症候的细心解读也许会让人们觉得将后现代主义视为一种思想泡沫或者转瞬即逝的话语旋风的看法未免过于轻率。人们固然可以不同意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立场和观点, 但却不能忽视它的问题意识以及它表达问题意识的一些不乏创见的方法。更何况一些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的思想中也内含着建设性的向度, 如晚近时期兴起的建构性后现代主义派别就鲜明地表现了这种性质。后现代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高度现代性或晚期现代性中的问题作出了敏锐反应, 因此,后现代社会理论以及整个后现代理论的研究, 不论是对于社会学学科的发展, 还是对于现代化事业的进展, 都将是大有裨益的。
目光深邃的社会学家看到, 后现代论争并非一种时尚, 它对社会学的影响正在或早或迟、或隐或显地呈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 一是, 后现代理论对现代性的批判,引起了社会学家对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进程的一些维度进行重新思考和定向; 二是,后现代理论对社会学传统的批判, 引起了社会学家重新审视和建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预设。这一切都可能使得后现代理论的一些概念和范畴被吸收到社会学主流体系当中。值得注意的是, 后现代论争所提出的问题似乎使社会学理论又重返社会理论、甚至社会哲学。
西方社会学发展至今所经历的几个重大的标志性时代, 主要是知识形态及其特质变化的表征, 当然, 这些变化及其表征形式既是持续回应社会变迁的结果, 也是学科发展的逻辑结果。就其主题而言, 社会学诞生至今实质上就是在回答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什么是现代性? 如果略加细分,可以说, 整个学科演进历程中体现着这样三个重大主题: 一是, 对现代性及其发展方案的构想; 二是, 基于社会变迁结果对现代性的反思; 三是, 对社会学传统的反思、批判与重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性与社会学是一种“异面同体”之物,从一个方面看, 现代性是社会学的社会形态, 而从另一方面看, 社会学则是现代性的知识表征。第一个时代的人属于社会理论家; 到了第二、第三个时代出现了学科
意义上的社会学家; 到了第四、第五个时代, 又出现了重返社会理论的某种趋势,产生了一批重要的社会理论家。尤其是晚近时期出现的后现代论争提出了一些与第一个时代相似的问题, 即什么是社会, 什么是现代性以及什么是社会学? 而要对这类问题作出可能的回答, 必须诉诸社会理论和社会哲学层面的探索。

E. 西方经典社会学理论哦也哪三种主要的研究传统其理论分析视角有什么不同

功能论,冲突论,符号互动论
功能论较为宏观、系统,偏向稳定和均衡,符号互动论偏向微观,冲突论相对处于中层,强调冲突和矛盾。

F. 社会学中关于社会有哪些理论视角

社会学中关于社会有六种理论视角:功能论、冲突论、过程论、符号互动论、批判论和结构化理论。

此处列举五种:

1、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是指侧重对社会系统的制度性结构进行功能分析的社会学理论。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代表为美国的帕森斯、默顿等。

由社会有机体论和早期功能主义发展而来,主张用功能分析方法认识和说明整个社会体系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认为社会生活之所以能维持下去,是因为社会找到了一种手段(结构)去满足人类的需要(功能)。其最重要的理论是社会均衡论。

2、冲突理论

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之一,与结构功能主义相左。本世纪50年代后流行于西欧和美国,着重探讨社会冲突的本质和根源,冲突的类型、预防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等。

冲突理论产生后,在西方社会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它很快渗透到社会学各分支学科的经验研究中去,在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种族关系、社会分层、集体行为、婚姻家庭等领域出现了大量以冲突概念为框架的论着,在当代社会学发展中有重大的影响。

3、符号互动论

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 H. Mead)创立,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符号互动论认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言语、文化、制度等等),在个体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总是会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4、批判论

它认为社会学理论知识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就在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检视,其基本特征就是不断强调社会学理论批判的、革命的性质,强调理论和理论家在改造、变革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反对那种旨在维护、修补现存社会结构的单纯解释性的“科学”研究和把现代工业社会的既定现实当作合法的做法。

5、结构化理论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是以批判的特点而着称,他的结构化理论代中最初萌芽于20世纪70年后期,是在与功能主义的抗衡中诞生的。它的发展与完善经历了很长的时间,1984年出版的《社会的结构》是该理论最成熟、最系统的着述。

G. 请问社会学三大理论流派是什么,其各自的特点和区别又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后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反自然主义的社会学理论。代表人物是移居美国的奥地利哲学家和社会学家A.舒茨和倡导民俗学方法论的美国社会学家H.加芬克尔等人。在舒茨之前,德国社会学家A.菲尔坎特曾尝试用现象学方法研究社会。但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现象学社会学的学术思想来源是德国哲学家E.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M.舍勒的知识社会学和M.韦伯的理解的社会学。
基本问题舒茨早年研读现象学,他批判地接受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尝试着把生活世界、主体间性等概念引入社会科学,并把它与韦伯的“理解”概念相结合,主张社会学回到生活世界的基本事实上,开辟了当代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新方向。现象学社会学在理论上提出的基本问题,是怎样使按照自然科学方式建立起来的“社会学”在整体上不致成为一桩错误的事业,以及怎样选择一种研究社会现象的方式使之更富成效。它力求选择一种使自己植根于社会现象独特性的基础,强调这一独特性要求使用有别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论使它关注社会现象的意义特征,但不流于无法检验的直觉。正是在这一点上,现象学社会学把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与韦伯的理解的社会学联系起来。
生活世界和主体间性在理论上,舒茨通过对生活世界、主体间性、行动、设计与角色、多重实在等概念的论述,描述了日常生活世界的结构及其基本形式。他的整个学术活动的主要部分用于研究每天运转不息的日常世界的意义构成。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是这个日常生活事件构成的、不断发展的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们在很大程度上认为世界的实质性存在是不言而喻的。人们的常识使他们预先设定的共同参与和分享的世界是存在的,进而设定人的所有行动在其中发生的日常世界是外在于人们的“彼在”。舒茨在对自我—他人自我、此在—彼在以及它们在空间视野—时间坐标的描述性分析后指出,所谓的日常世界或生活世界从一开始就是由多重实在构成的主体间性的世界;人们关于这个世界的日常知识从根本上就具有主体间性的特征。这意味着,这种知识在对他人具有什么意义的同时,也对我同样具有什么意义;既与他人的世界有关,也与我的世界有关;归根结柢都植根于人为了生活而创造的解释图式之中。在这个意义上,日常知识恰恰是使主体间性成为可能的人们观念中的类型化,而日常的生活世界中的一切,从本质上看都是主体间性的。从现象学社会学的观点来看,由常识和日常生活构成的人类世界是最高的实在,这个世界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一切都是主体间性的。
自然态度的悬置在方法上,现象学社会学对按自然科学理想建立的传统社会学持批判态度,认为这种社会学历来忽视人们日常生活赖以建立的基质构造,轻信自然观点把社会现象视为自然事实而加以研究,其根本弊病在于它混淆了自然科学对象和社会科学对象之间的本质差异。从学理渊源上看,R.笛卡尔哲学曾对世界是实在的信念提出过怀疑,胡塞尔则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怀疑论,他用“悬置”概念把对世界实在的信念放入括号内存而不论,并以此作为克服自然观点错误的手段。舒茨借用了现象学这一概念,提出“自然态度的悬置”方法,但他的用意与胡塞尔相反,并不是把对外部世界及其客体的信念存而不论,而是把对这个世界的怀疑“悬置”起来存而不论,以便社会科学研究者更接近于生活世界本初的、最高的实在,从而理解这个由多重实在组成的日常世界的意义结构。
理解舒茨认为,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的对象无论多么复杂,都是存在于观察者的世界中的客体,属于第一级构造。而社会科学的对象是人及其活动,人不仅是研究者所观察的客体,也是具有他自己在先解释的世界的存在,他与研究者之间的关系是共处于社会实在中的同伴,每个人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的对象,属于第二级构造。据此,舒茨把W.狄尔泰、韦伯阐述的“理解”看成社会学研究应使用的一种主要方式:把社会行动解释为行动者赋予其行动的意义,即在行动者看来他的行动所具有的意义。但舒茨与韦伯把“理解”当作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规范原则不同,把解释主观意义视为生活世界在观念上的类型化,认为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释他们自己的行动以及人际互动所实际运用的方式。“理解”有可能在运用观察方法和研究方法之前就已把握了纯粹的或绝对的事实。在这个意义上,包括对主观意义的解释在内的全部“理解”问题,涉及 3个既相互有别又彼此联系的不同层次问题。①“理解”首先是一个哲学认识论问题。“理解”植根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之中,它包含个人通过其具体存在所经历的日常经验的丰富整体性;它在认识中从纯粹事实里排除了知觉、感觉因素,强调感性事实以纯粹事实为基础,并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化。②“理解”是关于人类事件的日常知识的经验形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一开始就把世界解释为属人的、充满意义的世界。理解他人除了把他人存在的躯体理解为心理—生理统一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外,还要把他人的各种行动作为一个具有意图的创造活动来看待。③“理解”是社会科学特有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向传统的科学观所崇尚的感觉至高地位、认知必须从感觉出发、用自然科学的理想模式建构社会科学等观点提出了严重挑战。它强调自然实在与社会实在之间的本质区别,要求人们审慎地鉴别以下事实:人不仅是科学家观察领域中的一个要素,也是他自己的行动领域的先在解释者;人的公开的外显的行为只是他全部行为中的一个片断;试图理解社会实在的人,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是,通过领会一种行动对于他、对于社会世界的坐标轴所具有的意义来理解行动者的主观性。
民俗学方法论加芬克尔试图从经验研究上证实舒茨的观点。按照他的界定,民俗学方法论是指“研究作为有组织的、人为的日常生活实践的持续实现之表征性表达和其他实践行动的合理性质”。他还解释说,“民俗学方法论把日常生活当作使这些活动成为明显合理的和对一切实际目标而言都能成立的社会成员们的方法加以分析,亦即当作平凡的日常活动的组织而应该加以阐释的方法加以分析”。它关心人们使用什么手段赋予日常生活世界以意义,即关注人们怎样使用语言和其他符号为日常生活实在添加秩序和各种模式?br 囊庖澹咽导卸馐统珊侠淼摹R虼耍镅苑偶捌湟庖灞泶镂侍饩统晌袼籽Х椒鄣墓刈⒔沟恪?BR加芬克尔认为意义的表达通常被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们为把发生的事件置于时空范围内所做的“表征性表达”,虽不精确但可起到索引提示作用;与之相对的是在特定情景下需要精确描述事件的“客观性表达”。表征性表达和客观性表达分别指向舒茨所说的实践实在和理论实在,前者适合于反映日常生活的实践活动,后者则是一种适用于科学领域的表达方式。民俗学方法论针对当代社会学中科学主义盛行的状况,集中论述了 3个密切相关的问题:①不满足用客观性表达取代表征性表达。在他看来,作为一门科学,社会学力求用客观性表达,但社会学的对象是由人们互动造成的社会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它的一切都是人为的,人们是通过表征性表达赋予它秩序的。因此,他对以使用表征性表达的互动为基础来建立科学实在的现存社会学方式持怀疑态度。②忽视实践行动的理由在本质上的可反思性。加芬克尔认为,社会学研究的是自我的日常活动,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它既包含作为行动者的社会学家的资源、目标、动机、理由、机会和任务,也包含与他的研究程序是否合理、规定是否可靠等有关的理论前提预设问题。他主张对这种实践活动作系统的考察,以探明从一开始就发生了什么。在论述“实际的社会学推理”时,他在“职业的社会学”、“凡俗的社会学”和“实际的社会学推理”与“理论的”或“形式的社会学推理”之间作出区分,论证了职业的社会学研究是在凡俗的社会学基础上,理论的社会学推理是在实际的社会学推理之上实现的。作为一个社会学家在用客观性表达研究社会时,总离不开他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的经验和从前的经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③行动在特定情景中的实际完成具有可分析性。他主张对行动的研究要追溯到个人经历和历史背景,日常生活世界具有历史的连续性,这就使舒茨所说的对实在怀疑的悬置成为可能。
现状现象学社会学作为一种反自然主义社会学的理论观点,它针对传统社会学方法和程序中的可疑之点,提出了人的主观意识、体验和时间等问题,强调描述世界的语言和意义问题,对人们有启迪和借鉴作用。但它本质上具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在社会认识中片面夸大意识、意义主观因素的作用,必然导致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我论。70年代以后,现象学社会学逐渐失去了它原来的现象学本质和特征,开始走上与其他各门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发展道路。这主要表现在:①出现了与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合流的趋势。民俗学方法论的另一位代表人物A.西库雷尔,在70年代以后关注点由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问题转向社会结构问题;而结构本身在他看来就是加芬克尔所说的社会成员为把互动说明是合理行为的解释程序的总和;研究社会结构就是要考察社会文化群体怎样创造自己的语言,以及不同语言的描述形式怎样赋予人的活动的意义。于是,民俗学方法论便成了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论的依据;作为一门知识社会学的一般取向,它把研究者的兴趣吸引到语言这个知识的发生和发挥功能的载体上。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美国社会学家P.菲尔默认为民俗学方法论未来将会与N.A.乔姆斯基的语言学和C.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相互融合。②英国哲学家L.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渗入现象学社会学。P.温奇在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基础上阐发现象学社会学的社会认识观点,认为在社会学中拒斥自然主义态度必然会把语言分析放在首位,因为关于实在的概念是在使用的语言中呈现出来的;实在的结构是语言结构的反映。这样,他就把社会结构研究完全归结为对日常语言的分析问题即语言哲学问题。③与某些自然主义流派也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趋势。如P.莱斯曼认为有可能在越轨行为社会学(见异常行为社会学)研究中应用民俗学方法论的个别理论结论,属于新行为主义的J.汤姆逊的《行为主义》(1970)一书中也可以看到加芬克尔的“实践活动的形式特征”概念的影响。

H. 请问社会学三大基本原理是什么 是否可以用在中国的实践中

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外敌的入侵,民族矛盾、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渴望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社会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传入我国。此后,社会学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社会学的传入与初步发展时期(1891~1930)
1891年是以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以“群学”为名开讲社会学,1896年谭嗣同在《仁学》一书中最先采用了日文的“社会学”一词,社会学开始传入中国。此后, 1902年章太炎翻译出版了日本社会学家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吴健常翻译了美国吉丁斯的《社会化理论》,梁启超发表了《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介绍了西方社会学学说,1903年严复以《群学肄言》为名翻译出版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总之,我国学者的这些翻译工作以及向日本派遣的留学生,都成为中国引进社会学的重要力量。
我国高等学校为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1908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最早开设了社会学,1912年国立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在文科课程中设置了社会学,1913年上海的泸江大学最早创办了社会学系,到1927年已有60所大学开了社会学。仅仅1926~1927年就开设了308门课。
随着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着名的早期社会学者,如陶孟和、孙本文、吴文藻、潘光旦、雷洁琼、李剑华、吴泽霖、吴景超、费孝通等,他们较早地开展社会调查,对中国的现实状况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出版了大量社会学着作。1924年出版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毛泽东于1926年通过深入调查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7年又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9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社会调查部出版了李景汉的《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等。1929年7月出版《社会学刊》(季刊)。1930年成立了“中国社会学社”。(二)本土化的最初努力时期(1931~1951)
对中国而言,社会学的本土化就是社会学的中国化,也就是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
社会学本土化是在1931年2月中国社会学第二届年会上最早提出。它包括两种倾向:其一是社会学传播与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他们注重社会调查,写出了很多研究中国社会的着作,如陈达的《人口问题》、许仕廉的《人口论纲要》、柯象峰的《中国贫穷问题》、李景汉的《中国农村问题》、孙本文的《现代中国社会》等,涉及了中国人口问题、劳工问题、贫困问题、农村城市问题等诸多现实问题。其二是西方社会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在这方面,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李达、瞿秋白、陈翰笙等一批共产党人和许德珩、李剑华、姜绍辰、李平心、冯和法等一批革命知识分子都做了大量的工作。1923年在上海大学增设社会学系,开设的课程有:社会学原理、进化社会论、社会主义史、现代社会、社会问题、劳动问题、妇女问题、人类学及人种学、统计学、社会政策和两性问题等约40门必修课。这批共产党人亲自讲课,并亲自编写教材,瞿秋白编写的《现代社会学》、蔡和森编写的《社会进化史》、李达的《现代社会学》等,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到1949年,中国社会学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三)中断时期(1952~1978年)
1951年11月~1953年,由于受苏联影响,高等教育及其体制改革,院系大调整,社会学被看成资产阶级学说而被取消。社会学发展停滞。
(四)恢复重建时期(1979年~ )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学在费孝通教授等老一代社会学工作者的努力下成立中国社会学研究会。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中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会后立即办培训班,各大学纷纷开设了社会学课程。此后,社会学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到1996年,中国大陆已有35个社会学研究机构,有25所大学成立了社会学系或专业,从事社会学研究和教学的专业人员有3000多人,他们开展了一系列与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有关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二、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新进展
随着社会学研究的恢复,社会学研究在理论上取得了以下新的进展:
(一)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发展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学学者们就中国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开展了广泛的理论探索和经验研究,围绕着发展理论问题、中国现代化的特点、条件和道路问题等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学者们认为,当今中国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这一时期成功地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但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除城乡差别、贫富分化、社会腐败等普遍性问题外,还有婚姻家庭问题、生育问题、民工潮、买卖户口等特殊问题。(二)小城镇与社区发展研究
费孝通在8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小城镇的研究,并发表了《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再探索》等文章,就小城镇的地位、作用、发展的影响因素、人口转移及发展模式等问题展开了专门研究,带动小城镇研究广泛展开。学者们围绕小城镇研究在中国城市化道路、城乡社区关系、边远社区开发、社区服务、人口流动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三)中国社会分层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对社会分层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形成了新的较为一致的看法。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现阶段,原有的阶级划分标准不复存在,阶层划分取代了阶级划分,阶层结构变化出现了新特点。其一是与现代经济相联系的职业阶层壮大,且很多农民转为工人;其二是职业的分化使原有阶级内部出现拥有不同地位和财富的利益群体——阶层;三是所有制结构的变动使个体私营业主阶层出现。此外,与阶层相关的一些问题也成为社会学界讨论的热点。(四)中国社会保障研究
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90年代以来,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学者们讨论的重要课题,研究主要围绕着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与救济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几方面展开。学者们普遍注意到了我国目前的保障制度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城乡社会保障存在着巨大差别;二是社会保险成了“企业保险”;三是失业保险急需发展;四是原有的社会保障机制单一等。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尝试性的解决方案。

I. 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服饰文化

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

一、关于社会的划分
尽管许多经典社会学家都以对社会的划分来作为他们的理论基石,但他们却从未在划分社会类型的方式上达成过共识。而这些不同分类框架常常由于对划分出的社会类型所持有强烈的价值判断而带有缺陷。如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将所有社会分成三组:原始社会、野蛮社会和文明社会(言下之意,非西方社会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原始、野蛮社会);孔德将社会划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主义(科学)阶段;而马克思则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及其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波普诺在其着作《社会学》一书中则从社会成员如何生存(即他们的生存方式)为基础,考察了由伦斯基发展出来的分法。即:狩猎采集社会(Hunting and gathering society)、园艺社会(Horticultural society)以及几乎同时代出现的游牧社会(Pastoral society)、农业社会(Agrarian society)、工业社会(Instry society)、后工业社会(Postinstrial society)。

二、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在生物学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发展起来的,并深受物种进化论的影响。孔德和斯宾塞提出了功能主义最基本的原则:社会与生物有机体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后来的追随者更坚持任何社会系统都回像人体系统一样自然地协调发挥作用以确保系统自身的稳定或均衡,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着一定的功能。因此,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社会实在功能上满足整体需要从而维持社会稳定的各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涂尔干常常被视为当代功能主义的奠基人。他把社会看做是一个由道德价值观上的共识来规范的特殊有机体。他对以机械团结为基础的社会和以有机团结为基础的社会做了区分。以有机团结为基础的社会得以存在,是因为社会成员都承担着相似的经济角色,因而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建立在有机团结为基础上的社会则是因为社会成员们承担着高度专业化的经济角色,因此相互高度依赖。

帕森斯是将功能主义发展为社会学分析中一个全面、系统理论的领袖人物。他认为一个社会只有满足了四个基本需求,才能发挥其功能,即维持秩序和稳定的四个基本需求是:目标的获得,对环境的适应,社会的整合以及对越轨行为的控制。帕森斯尤其强调社会整合功能的满足,认为这需要社会成员接受和遵守社会的共享价值观。他认为是这些共享价值观将社会“粘”在了一起。如果过多的人拒绝接受这些价值观,社会稳定将会崩溃。

默顿将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理论进行了改进,使其更有利于经验性研究。他指出社会系统中并非所有组成部分都发挥着正功能,当社会结构中的某一单位阻止了整个社会或其组成部分的需求满足时,它就是反功能的(将资源消耗于制造原子弹,而不是满足社会需求,这便可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的反功能)。此外,社会结构发挥的功能还存在已经预期到或意识到的“显功能”,也存在尚未意识到的“潜功能”。

功能主义在许多问题上受到批评,但主要时因为它所反映的社会观在本质上是保守的。由于它过分强调共享价值观并且将社会看成是由为整体利益共同发挥作用的各部分所组成的,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社会的不满和社会冲突;由于功能主义过分强调秩序、稳定和共识,它甚至可能歪曲社会的真正本质,往往某些部分的获利则是以其他部分的利益受损为代价的。

对功能主义批评最严厉的是冲突主义论者。他们认为功能主义视角在研究稳定的社会时也许是十分有用的;但放眼当今世界,社会在飞速变迁,冲突不是例外而是规律。

三、冲突论的理论视角(Conflict Theory)
冲突论者内部观点不如功能主义那样统一,但他们所持有的一个共同信条就是:社会总是处在对稀有资源的争夺之中的。其中最主要的稀有资源之一即是权力。冲突论者由此认为社会最好是被看做一个持续展开权力之争的竞技场。

许多冲突论的主要假设是:社会、社会设置和社会秩序主要是通过强力来维持的,而并非是通过共享价值观将它们“粘”在一起的。社会中的有权势者在迫使社会中的弱势成员至少在表面上服从他们价值观念的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运用了强力。因此,冲突论者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明确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群体,探求他们是如何维持其统治的,以及他们在最初是怎样获得这些权力的。

冲突理论有时简单地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强调的是社会中经济力量的重要性,而不是功能主义所强调的共享文化价值。他们所关注的是阶级之间的持续斗争。新马克思主义者通常认为只有在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权力消亡以后,社会进步才能实现。

冲突论者这一术语同样包括许多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家,当代最着名的非马克思主义冲突论者是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他抨击了“社会基本是有序的”这以功能主义的基本前提。达伦多夫与马克思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更愿意把冲突看成权力的争斗,而非不同阶级对经济资源的争夺。然而与马克思一样,他也认为社会总是倾向于不稳定和变动的。他实际上在坚持应将社会变迁,而不是不社会秩序,作为社会分析的主要关注点。

美国的冲突理论奠基人米尔斯,虽然他本人认为自己继承了马克思的传统,但他的许多思想实际上也来自于韦伯。米尔斯的思想反映了美国中西部的民粹主义。这种19世纪晚期的政治意识形态将“人民”看成是美国生活中腐败的“大利益集团”的对立面。在他的着作《权力精英》(The Power Elite 1956)一书中,他试图揭示出谁在真正统治美国。他认为这个国家被来自三个相互关联领域的领导人所主宰,他们是大企业的高级主管、政府行政机构的主要官员,以及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不仅如此,企业主管常常进入政府就职,退休的将军频繁地被选入企业的董事会。米尔斯认为,这个小且非常集中的群体为美国社会做出了绝大多数的重要决策,包括战争于和平,货币于税收,人权于职责等。

米尔斯由此发展出了当代冲突理论的中心思想。冲突论者认为那些权力精英们尽管具有显而易见的成功标志,然而他们并不如其反对者那样意识到了他们所拥有的权力。为了处理反抗和把公众反感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大权在握者总是试图模糊他们于大众的界限。尽管如此,大众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无权,并对此表示愤恨。这种强势者与弱势者之间的紧张状态孕育着社会冲突的火种。从现存社会秩序中受益最多的那些人会试图将这些制度维持下去,而那些被剥夺者则在奋力改变这一切。来自于这些对立群体间的冲突将导致重大的社会变迁。

四、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马克斯·韦伯是最早强调研究互动和意义之重要性的社会学家之一。实际上,他认为社会学的主要目的是解释他所讲的“社会行动”。为了做到这一点,韦伯觉得社会学们必须把他们自己放到他们所研究的人的位置,然后去阐释他们的思想和动机。他把这种方法叫做移情式理解。然而韦伯从没有将这种想法付诸实践,他所做的大多数工作是在宏观社会学层次。倒是由美国人米德成了最早对人类互动中的意义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他的理论视角后来被称为符号互动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的基本单位是行动。行动(Act)是指某个人在特定情景下的全部反应。它不仅包括人们的实际行为,而且包括人们对环境中特定事物和人的注意,以及他们对那些事物或人的感觉和想法。

米德还说,人类与动物不同,还在于人类有自我。米德用“自我”这个词强调这样一种事实:我们针对自己采取“行动”,就像我们针对别人一样。我们赞美自己,与自己辩论,在内心感到自豪或陷于自责。在所有这些“行动”中,我们在与我们的自我交流,与一个内在的“人”交流,就像与另外一个人交流一样,而这种与自己“交谈”的过程,是人类意识中最重要的,独一无二的特征。

米德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发现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学习由社会构建并由大家共享的象征意义,同时,人类还不断地“创造”新的意义。人类的互动是基于由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

米德学生布鲁默对他老师的思想进行了提炼和发展,并对符号互动论概括为三个基本原理:第一,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对其采取行动。【如:顾客与收银台结账时的情景,顾客很自然地把账单交给收银员,并且掏出钱包,而收银员也很自然地把一张普通的“纸”接过来,准备收钱找零。他们对于账单的行动都是基于他们所赋予账单这种所共享的意义。】第二,我们所赋予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如:他们之所以知道账单的意义,是由于他们通过以前许多类似的互动学习的结果。】第三,在整个互动过程中,我们赋予某种情景什么意义,并决定怎样采取行动,我们都要经历一个内在的阐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交流”。【如:当顾客发现没有足够的钱结账,就会表现得很尴尬,并决定临时出去取一点,而收银员则根据情况决定如何行动,是去问经理,还是认为这位顾客诚实可信赖。】

而人们在公共场合那些“想当然”地处事行为其实就是以人类的共享定义为前提的,而这种关于定义的共识是人类互动得以进行的关键。由于社会的成员以同样的方式解释和定义多数同样的情境,所有他们可以以某种组织化的方式共同采取行动。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指出了共享定义的极端重要性:“如果人们将某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这种情境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这就是人们有时所说的“托马斯定理”。如假定全社会人都认定打喷嚏可以传播艾滋病这样一个事实,那么人们就会竭力回避患流感的艾滋病人,尽管这类行为都是基于一些错误的判断。

此外,社会学家还发展了一系列理论来阐释和拓展符号互动论的中心思想。戈夫曼的“拟据论”详细研究了人们尝试在别人眼里制造形象的过程,并在人类互动中通过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或自我呈现(Presentation of Self)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一种努力,从而诱导对方做出行动者所期望的行为。

然而,符号互动论关注的仅仅是个体的行动方式,这种理论方法不能够解释个体无法控制的力量对其行为的塑造,它忽视了社会结构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五、对三种视角的主要评述
这三种理论代表着社会学家认识社会的三种主要视角,而这三种视角所显示的差异性并不是起源于矛盾或者对抗,而是一种相得益彰的关系。我们绝不能说一种视角是对的,另一种是错的,只能表示个人更偏向于哪一种,就我个人本身而言,比较赞同冲突论的分析方法,这似乎有点唯恐天下不乱之嫌。每一种视角都考察了同一社会现象的相关方面,而给对方以补充。前两种理论视角都属于研究大型社会系统和整个社会变动机制的宏观社会学理论,而符号互动论则更多的关注微观层面的人类社会行为。

J. 试比较社会学三种不同传统的理论特征

相应的理论则分别是以阶级视角为底色的批判社会学,以(社会)行动、价值为取向解释社会学,以及以总体社会为依托(即视社会为一个实体、有机体,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社会学(所谓实证并非狭义的数据分析,而指的是一种规则机制的因果解释,当然,涂尔干早期和中后期的思想有所变化,早期倾向于确立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后期的他更着眼于社会学的解释力,实际上已经开始追溯有关何为科学的社会学的元理论问题。所谓元理论指的是理论得以不证自明的前提相关问题)
不请自来。奇了,竟没人懂得如何去答。

首先,你说的三种理论应该指的是经典社会学三大巨头的三个理论方向。三大巨头指的是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埃米尔·涂尔干。相应的理论则分别是以阶级视角为底色的批判社会学,以(社会)行动、价值为取向解释社会学,以及以总体社会为依托(即视社会为一个实体、有机体,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社会学(所谓实证并非狭义的数据分析,而指的是一种规则机制的因果解释,当然,涂尔干早期和中后期的思想有所变化,早期倾向于确立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后期的他更着眼于社会学的解释力,实际上已经开始追溯有关何为科学的社会学的元理论问题。所谓元理论指的是理论得以不证自明的前提相关问题)。

以上是对你说的何为三种理论的解释。

接下来是实际演练(需要说明,理论和现实并非是直接的对象关系,以下所举事例,不过是为展现三种理论的思路)。

再之前,任何一个谈论社会学的人都应该明白,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社会学,社会学探讨的都不是封闭的个体心理行为,而是在关系中的人的行动。

比如说,企业之间和员工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马克思可能会说,这是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资本与劳动力的斗争

韦伯可能会说,影响斗争的因素可能是权力、资本和声望三种“理想类型”的共同作用,矛盾来自于人们对这三种价值尺度的追求。

而涂尔干会说,这可能是公司或员工一方没有遵照既定的团体规则,冲突可能来源于“失范”(即失去规则的指引,或规则不再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