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古典 » 中华曲艺如何再创时代新经典
扩展阅读
做动漫mad可以找什么工作 2024-12-25 01:54:38
相信自己歌词有多少字 2024-12-25 01:53:52

中华曲艺如何再创时代新经典

发布时间: 2022-04-11 03:51:37

❶ 如何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发扬光大

推荐该篇文章作为参考答案之一

中国地方戏剧种生存、保护和发展的四种形态

刘 祯

中国戏曲有丰厚的资源,自宋金时期形成迄今千余年,形态更迭不断,却一直兴盛不衰,这也是中国戏曲发展的规律和特性。与中国戏曲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体系的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早已难觅其迹,只有被历史剥蚀的、残缺的石头剧场尚存一些痕迹,其艺术形态完全变成文本文献的历史记忆。中国戏曲则不然,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更迭递嬗、新陈代谢,由民间而城市,由南曲北曲形成“四大声腔”,迄“花雅之争”而出现地方戏蓬勃的局面。作为一种积淀深厚的传统艺术,戏曲从古代走向当代,实现着新的历史变革和嬗变。据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1980、1981年的统计,全国共有声腔剧种317种。[1]二十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戏曲所受到的冲击、发生的变革也是前所未有的,一些剧种已经消亡,一些剧种濒临灭绝,大多数剧种境况欠佳,观众减少。在重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新世纪,作为民族民间文化重要内容的戏曲剧种应该怎样保护、发展,这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

制定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发展战略,应考虑到中国戏曲剧种发展的历史性、丰富性、复杂性,这包括:1. 戏曲形成的多元性、综合性;任何一种戏剧都是综合艺术,但中国戏曲的综合程度格外高,所以张庚将综合性归纳为中国戏曲的三大特征之一。与话剧等戏剧形态不同,戏曲兼具唱念做打,音乐、舞蹈、歌唱、宾白、动作、美术、武打、杂技等统摄其间,诸要素都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不是附带的。这也是由中国古代聚和中庸思想决定的,大而统之,海纳聚敛。诸声腔剧种的形成也是多元的,许多剧种的形成是它剧种的复合物,还受到地方文学、音乐、方言、民歌、歌舞小戏的影响。如京剧就是在徽调、汉调基础上,接受昆曲、秦腔、高腔并吸收一些民间曲调形成的。戏曲形成自身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断综合、汰选,同时它也是在激烈的思想、文化碰撞、冲突中显现的,而一经构成,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一如中国文化的表现。但缘了戏曲与民间亲密的关系,戏曲并未胶柱鼓瑟、僵化固定,而是不断地顺应时代发展,成为封建时代不同时期的流行艺术。戏曲与戏曲剧种所形成的综合性?D?D稳定性结构特点,奠定了戏曲的生命基础,使戏曲消解、消亡不那么简单?D?D除非它的文化基础丧失,但另一方面,也使戏曲的创新、变革相对的不那么容易。2. 戏曲的生命力、超时性;中国戏曲一俟形成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体系中,只有中国戏曲经历千年而仍然富有生命力,实现着古典艺术向当代艺术的蝉蜕和转型,它的生存、代谢和繁殖能力创造着中国文化的奇迹。“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代擅其至”是中国文艺发展进化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但戏曲的发展超越了这种时空,其生命由古代延续至今。一个重要的秘诀是不变中的变化,“不变”者,文化超稳定性的体现,生命力的凝结;“变化”者,顺应时代与社会、顺应观众娱乐与审美、顺应地域差异的变异与发展,不是一成不变,不是胶柱鼓瑟,诸剧种的历史、互相关系很不相同,有的古老,如昆曲、梨园戏、莆仙戏等,有的比较年轻,如黄梅戏、越剧、评剧等,有的是姐妹关系,有的则表现为血缘继承关系。生命力的顽强与时间跨越的经纬,使戏曲剧种的历史积淀和形态表现是丰富而多姿。3. 戏曲功能的多元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阶层群落中,戏曲所发挥的功能作用是不同的。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百姓大众重视的是它的娱乐性,将之视为自己日常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组成,与自己息息相关,而不是高高在上,随节日时令所形成的祭仪性,使戏曲的演出具有宗教祭祀的长期化、固定化,故无论丰与歉、康太与灾乱戏曲的演出成为必不可少,成为一种精神与信仰的维系物。对于许多文人士夫来讲,他们鄙视戏曲在民间所发挥的娱乐、游戏的功效,如同对待其他文艺一样,强调戏曲的教化功能,所谓“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琵琶记》),“若于伦理无关紧,纵是新奇不足传”(《五伦全备记》),经文人之手,戏曲地位有新的提高,但“有关风化”成为戏曲好坏高低评价的重要指数。在当代,人们重视戏曲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在不同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而无疑,审美功能的发挥实现着戏曲作为艺术本体的价值,但审美功能不能包涵所有,在走向市场经济的戏曲发展中,戏曲的文化属性是其回归民间的重要表现。戏曲功能的多元多样,反映戏曲发展的丰富复杂和层次多构。许多剧种具特有的功能指向,如傩戏、打城戏等以宗教祭祀仪式为主,傩戏又称师公戏、傩堂戏、地戏等,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采茶戏、花鼓戏等以歌舞为主,生动活泼,不拘一格;绍剧“丢龙头”、“旋包”、“九窜滩”、“甩桌”等武功技艺。剧种侧重表现不同,功能取向就有异。4. 不同剧种的地方特色、表现特性;横向看,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不同地域、地区文化的聚合,丰富而斑斓,戏曲剧种是在地方歌舞音乐、方言语音、民歌小调基础上发展而成,地方性是此剧种区别于彼剧种的主要因素。在漫长的历史进城中,诸剧种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地方特色即其风格特色,地方特色愈鲜明,剧种风格愈浓郁。不同的剧种在形成中与形成后,互相之间颇多交流与借鉴,彼此不是阻绝与隔离的,而是有竞争、开放的,这使得剧种发展保持一种优良的进化机制,不是劣质品种,民间既是它的衣食父母,也是它艺术精进的源泉。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等的差异,造就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戏曲剧种的繁多。从全国来看,剧种达数百种;从某一地区来看,剧种也是丰富多样的,比如闽南,流行梨园戏、竹马戏、高甲戏、芗剧、傀儡戏、打城戏、潮剧、四平戏、饶平戏、南词戏、京剧等众多剧种,除京剧等个别剧种外,多数也都形成于闽南一带,特色鲜明,风格迥异,构筑了闽南艺术和中国戏曲的五彩缤纷。剧种的丰富,形成了风格特色的多样化和表现表演的多元多姿。

基于中国戏曲剧种历史发展的特性和所具有的丰富性、复杂性及多元多样,也即基于中国戏曲剧种的历时性与现实性,对中国戏曲剧种保护与发展不能一言以蔽之,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区别、划分出戏曲剧种的差级来,是有针对性、保持剧种个性风格和地域特性特色的保护。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缩短了地域和彼此间的物理距离,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结果是人们更似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同样,保持和发扬地方地域文化艺术特色、戏曲剧种特色,才能体现该剧种作为一种艺术的个性独特性,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观众,才能在丰富的戏曲大家庭中凸显自己的个性魅力和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当然,象京剧这样的剧种具有更广阔的地域性和涵盖力,同时也更具有民族艺术的代表性、典型性,其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更高,更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剧种的发展,其地方地域特征也不是平衡的。面对丰富而历史发展并不平衡的诸戏曲剧种,应实施既有宏观涵盖力、又有具体针对性的政策指导措施,这既是针对戏曲剧种的,也是针对整个戏曲发展的。惟其如此,戏曲、戏曲剧种在新世纪的发展才能适宜适时适地,避免盲目与笼统,才能是健康健全的发展。具体来说,应包括以下四个层面,四种形态。

一、精品性:也即艺术性。戏曲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但不能完全以“遗产”对待,将戏曲完全视为“遗产”的认识和观念是不了解中国戏曲的历史和特性。在世界戏剧文化史上,中国戏曲的独特性特征之一是它没有似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那样成为历史,成为过往的记忆和辉煌,而是以顽强的生命力和蓬勃的代谢机能实现着一次次生死轮回,穿越时间隧道完成着由古典向现代的蜕变。戏曲是传统文化,也是当代艺术,不可偏颇,同样它在当代文艺舞台占有重要的一席。由原初的质朴自然,经过累代的加工提高,尤其是文人的介入参与,使戏曲的文学性艺术性迅速攀高,到元杂剧即已取得与唐诗宋词并列“一代之文学”的地位,出现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等一大批书会才人和许多优秀的作品,如《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西厢记》、《汉宫秋》、《赵氏孤儿》等。从此,文学性艺术性成为戏曲评价的重要指数。明清传奇更成为那个时期代表性的文艺门类,与小说一道取代了传统的诗文,出现《宝剑记》、《浣纱记》、《牡丹亭》、《燕子笺》、《风筝误》、《清忠谱》、《桃花扇》、《长生殿》等家喻户晓的名篇佳作。新中国成立后,戏曲真正从一种被人鄙视的行业取得崇高的艺术的地位,人们从事的是艺术创造与生产,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技艺。五十、六十年代产生许多优秀的剧目,如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京剧《白蛇传》、昆曲《十五贯》、莆仙戏《团圆之后》、《春草闯堂》、沪剧《罗汉钱》、评剧《小女婿》、《刘巧儿》、吕剧《李二嫂改嫁》、豫剧《朝阳沟》等等。新时期以来,出现许多优秀作品,如《汉宫怨》、《新亭泪》、《秋风辞》、《徐九经升官记》、《巴山秀才》、《药王庙传奇》等,一批探索性剧目如《曹操与杨修》、《潘金莲》等引领了戏曲时代先声。多年来的戏曲改革,戏曲的文学性、艺术性有了更新的提高。近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实施,依靠国家强有力的经济实力,将使戏曲的文学性艺术性提高到一个新的境地。在2002-2003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中,戏曲占了6台,分别是京剧《宰相刘罗锅》、《贞观盛世》、《华子良》、川剧《金子》、闽剧《贬官记》和越剧《陆游与唐婉》。但精品不等于经典,评上精品剧目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只有在演出实践中经过时间和群众的检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精品。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戏曲需要精品,而无疑具有创新的作品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品,从而成为民族精神记忆的宝贵财富。对此,精品工程的实施有明确的“原创”要求:“扶持和鼓励原创作品是精品工程需要倾斜扶持的内容之一。”“提倡原创就是要鼓励艺术家表达自己的感悟和认知”,“精品工程将对原创作品实行倾斜政策,培养和扶持艺术家的原创精神。”[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戏曲在新世纪能创新、出精品,将实现自身历史性的变革过渡,也将进一步实现戏曲自身的文学艺术价值。对于新世纪的戏曲、戏曲剧种而言,提高戏曲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求创新,仍是我们戏曲创作繁荣、戏曲剧种发展的基本。

二、市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戏曲与戏曲剧种发展的市场之路是一条必由之路。没有市场,就没有戏曲,没有戏曲剧种。戏曲史、剧种史表明,戏曲的发展、戏曲剧种的生成发展是也市场化的产物,市场的核心是观众的审美趣味,封建时代戏曲乃不登大雅之堂之物,没有谁人为的去生成剧种,戏曲与剧种都是按照百姓的趣味、自然而然的生成、定位,没有人为的干扰,其地方化过程也是一个艺术优化的过程,使新的戏曲与剧种在地方化的转化中经历一次吐故纳新、整合变革,适应当地观众的趣味和要求,对市场和观众的敏感使戏曲和剧种的发展充满活力,使戏曲与剧种生生不息,既保持戏曲与剧种的特色,又能顺应时代和地方的变化,极其主动、灵活。20世纪50年代,我们对戏曲及剧种的重视是史无前例的,目的是推动戏曲及剧种的发展和顺应时代要求,反映现实,但人为的干扰和政治上的偏激使我们出现许多失误,不能做到客观、科学,重要的一点就是市场目标的丧失。市场化不仅是为生存、找观众,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按艺术规律行事。经历了许多人为的挫折后,市场也是戏曲、戏曲剧种发展按艺术规律行事的最好调节。近些年的市场实践,不同地区、不同剧种的状况是很不相同的,有的如鱼得水,有的一落千丈,形成很大的反差,总的看并不理想,这也是反拨、回归中的必然,有相当一段时间将处于这种文化的转型过渡时期,这种转型过渡要比经济企业的更为复杂、艰难,因为作为一种文化艺术,戏曲有它的特殊性。而一旦戏曲与剧种发展的市场机制建立,形成一种良性、健康的市场链,戏曲与剧种的发展生态将逐渐恢复,21世纪的戏曲及剧种将成为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新世纪走向市场的戏曲,既不同于旧时完全的自发与无序,也不同于当代某些时期的过于人为与凝滞,而是在科学理论引导下的市场探索,是在总结历史与当代经验基础上的市场探索,避免盲目性与重复性,少走历史弯路。精品性与市场化追求的侧重点不同,但彼此不是不容的,精品应该是有市场、有观众的精品,不应曲高和寡,束之高阁;市场化不意味不要质量,徘徊于低俗,一味追求热闹。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市场化运作还不会是以精品剧目为主的运作,尤其在农村市场戏曲演出主要还是一种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密切结合的仪礼娱乐,而随着市场秩序的不断完善,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国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这种精品与市场的界线逐渐会缩减,但时下还不能要求既精品的又具市场竞争力,将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确定了它们在戏曲及剧种发展中所处的不同的形态层次。

三、文化性:戏曲、戏曲剧种来自民间、扎根民间,戏曲演出与百姓的生活(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息息相关,演出与民间习俗、风情、信仰、宗教相伴而生、相伴而存是它与生俱来所具有的文化属性。剔除戏曲的文化属性,对民间戏曲而言也就是剥离了它生存与发展所依附的基础。这是一种与第一层面“精品性”戏曲、戏曲剧种相对应的另层面戏曲。戏曲的文化属性在民间体现的更为鲜明和集中,因而它的艺术性文学性也就相对消解。文化性与艺术性精品性是相区别的,它着眼的是戏曲生存的“场”,关注的不仅在台上,不仅是演员,还有台下,还有观众,不仅在演出中,甚至还有演出后的影响、作用。戏曲的审美欣赏功能是比较高级同时也是比较晚出现的一种接受形态,大多数或更主要的,体现出的是戏曲的文化属性。对于许多平民百姓,戏曲是一种娱乐游戏,更是一种与他们日常的行为思想有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戏曲的演出对他们而言有其实用功能,这在戏曲的祭祀、民俗功能中有较多、较充分体现。在对戏曲艺术性、舞台性的追求中,戏曲演出的许多文化性的内容、骨董被“净化”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戏曲的发展,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文化性的复苏,这对戏曲来说具有根本性,因为祭祀、民俗等文化性的复苏对于戏曲尤其是民间戏曲具有原生性。戏曲演出中的祭祀、民俗等等不是游离于观剧之外的,而是与戏曲演出的宗旨目的紧密相关。祭祀、民俗等文化性内涵与戏曲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生态链,保持戏曲的稳定性与生存力,这是中国戏曲千百年不衰的重要因素。构成这个生态链之“场”的是祭祀仪式、节日庙会、喜庆婚宴、还愿酬神等等,这种文化属性所具有的原动力确保了戏曲无论在年景丰歉、社会治乱时对人们精神需求的慰藉和满足。在现代城市中,在剧场氛围中,戏曲的文化性越来越失去它行为层面的表现,更多以精神性思想性的面貌表现出来,而有弱减或消解的趋向,但在市场化过程中,戏曲及剧种的文化性有充分的反映,有广阔的空间。重视戏曲的文化性,是对戏曲民间本质的肯定和认同,是一种返璞回归。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众多少数民族戏曲剧种更应从文化的角度予以继承、保护和发展,显然对它们主要不应诉诸以精品性与市场化的要求,而应突出这些剧种的民族特性、文化特性。许多少数民族剧种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历史积淀和宗教情感,通过自己的戏剧形成民族独特的文化景观,继承、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戏剧是继承、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的组成。比如藏戏,历史悠久,有自己独特的源流传统,并形成白面具戏、蓝面具戏等大小不等的九个剧种。它的演出与藏民族全民的狂欢节日?D?D雪顿节紧密关联,“雪顿节期间的藏戏演出与西藏各地群众进行沐浴、野游、祈祭、娱乐等活动,都以不同形式结合起来,发展成了一个全民族性的野营、游戏、狂欢的节日。”[3]一般进行10天左右。如果没有雪顿节的依托,藏戏的保护、发展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可能萎缩或干涸。反过来,在雪顿节里,藏戏如鱼得水,生机勃勃。藏戏当然需要出精品,找市场,但其文化属性是应该值得我们特别重视的,这是藏戏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在新世纪戏曲及剧种发展中,如果我们的思想观念对戏曲认识更开放、宽泛些,包容更广泛些,戏曲及剧种的生存选择、发展前景当会有新的起色。在市场经济中,尤其是在民间的演出中,这类戏曲的发展未来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四、文物性:发展中有的戏曲剧种失去市场,没有观众,存在中它可能也没有过达到精致,但既然它存在过,甚至在地方有过相当的影响,作为一种比较完整的剧种,当它濒临消灭、成为“天下第一团”时,政府与地方文化部门不应任其消灭,而应将这类剧种作为“博物馆艺术”加以保护。由于历史、地理、传统的差异,地方戏剧种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彼此之间有的关系淡疏,有的是兄弟关系,有的是父子关系,或者可能是爷孙关系;有的流行范围很广,有的则拘于一隅。地方戏也是地方文化的凝缩,丰富、庞杂的地方戏剧种形成中国戏曲独到的文化景观,成为传统文化生动的载体。在戏曲剧种的发展中,在市场的竞争中,有的剧种必然失落,甚至走向消亡。从艺术发展的角度看,这些剧种的走向遵循着事物进化发展的规律,物竞天择,新陈代谢是其必然,但它们的形成、存在本身即体现了一种历史与文化的价值,对这样一些对当今观众不再有更多审美娱乐价值的剧种,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是任其消亡,还是把它作为一种“博物馆艺术”加以保护?在这些消失与正在走向消亡的剧种中,不乏一些历史传统积淀比较丰厚的剧种,作为历史文化的存在,尤其是作为地方文化的历史存在,它现实的审美价值可能已不复存在,但历史与文化文物的价值还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我们不应听其消亡,而应对这种活态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加以保护。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全国声腔剧种的考察中,当时记录有317个剧种,在经济的大发展、社会剧变和市场竞争下,不少剧种已经消亡,不少剧种已濒临消亡,一些剧团变成该剧种独一无二的、真正的“天下第一团”,戏曲的生态环境变得非常脆弱,戏曲需要走向市场,但不加区分地将所有剧种剧团推向市场,对戏曲而言如同是让其“集体自杀”,尤其是对那些已没有市场性、具文化文化价值的剧种,应制定明确的保护政策,将他们纳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有些剧种如同一位蹒跚的老者,一跤跌倒,人死艺亡,剧种不存,在我们日常的考察中,这种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在我们周围,应该说这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对这些剧种保护之,发挥其文化文物甚至旅游的价值。

这四个层次、四种形态不仅对各地地方戏剧种保护与发展适宜,对步入新世纪的戏曲发展也是适宜的,不能笼统对待,更不能简单对待。戏曲及剧种的发展有时间空间的差异,有其丰富性与复杂多样性,不应用一种模式、一个尺度、一个标准、一个方法去规矩,它们的道路与措施应因具体情况而作个性化、特色化的选择和发展。新世纪戏曲及剧种不仅需要继承与保护,而且还应避免发展中的趋同与淡化个性、地方性,世界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对多元多样文化的冲击影响是深刻深远的,戏曲及剧种所面临的形势也是严峻的,这既有外部文化大环境的,也包括戏曲及剧种自身发展中“一统”要求实际上已带来和出现的个性特色、地方特色淡化、剧种趋同的现实。因而戏曲及剧种的保护与发展应该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物质化的存在,不使物态的戏曲及剧种消亡;一是思想精神性、艺术个性化的保留与张显,不在“保护与发展”的旗帜下置换与走向“一统”。能够做到这一意义上的理解,应该说是真正的理解。

应该指出和强调的是,对新世纪戏曲及剧种生存、保护与发展四种形态的分级划分,是相对的,彼此不是非此即彼,互不相融,而是彼此有交叉,有侧重,彼此是叠加的。辨正地把握与实事求是地实施,将使我们对戏曲及剧种的保护与发展、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起到积极的、建设性的意义?D?D这也是我们当代多少年来的经验总结。

[1] 《中国大网络全书 ? 戏曲曲艺》“声腔剧种”条目,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

[2] 陈晓光《在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申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艺术通讯》2003年第10期,第6、7页。

[3] 刘志群《藏戏与藏俗》,西藏人民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第42页。

(编辑 江晓雯)

❷ 戏曲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一系列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出台,戏曲迎来又一个春天,对于戏曲如何传承发展的讨论也不断深入。日前,主题为“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的2017西湖?盛京戏曲论坛在辽宁沈阳举办。为期两天的论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戏剧评论家围绕“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流派与当代传承机制”“地域题材的戏曲表达”3个板块热烈研讨,共论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道。

作为常设性全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论坛,西湖论坛创立于2015年8月,至今已举办3届。此次,西湖论坛首次走出杭州,与盛京戏曲论坛强强联手。“西湖?盛京戏曲论坛以‘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为主题,既是对首届西湖论坛‘中国戏曲如何走向未来’主题的回应,也是深化。”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西湖论坛秘书长沈勇说。“我幸运地见证了一个文化品牌的诞生,看到了一批有担当、有责任心、有见地的青年评论家,精心设计了一个面对当下可以长效发展的评论机制。”中国剧协副主席、本届论坛学术主持罗怀臻说,从3届西湖论坛到西湖?盛京戏曲论坛,反映出年轻人对当代舞台艺术有独立追求和自我品格的关注。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话剧的民族化、旧剧的现代化”是戏剧理论家张庚1938年提出的课题,也是近百年来中国戏剧发展的重要母体之一。多年来,戏曲界对于追求戏曲现代化发展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这追求既表现在物质、技术层面,也反映在戏曲的精神内涵之中。论坛上,青年评论家不仅对近年来戏曲界关于戏曲现代转化的观点进行梳理,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戏曲要在现代社会生存,就要与时俱进,戏曲的现代性追求没有止境。”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艺术》杂志副主编李伟提出,戏曲可以通过整理重排传统戏剧经典,凸显现代性;以现代价值新编古装戏,注入现代性;以现代精神原创现代戏,发觉现代性;改编现代文学戏曲和现代戏剧的经典,实现现代性;演绎西方文学、西方戏剧经典,获取现代性。2017西湖?盛京戏曲论坛秘书长、沈阳市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郑永为认为,戏曲的现代转化可分为由表及里三个层面:一是元素的糅合,即剧目创作对现代歌舞元素的吸纳;二是审美的现代化,是依靠现代技术营造的东方时尚感;三是观念的转化,是在坚持民族艺术精神基础上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讨论戏曲的现代转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经典、改编、新创三类作品面前,我们必须认真甄别、区别对待。”河北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史晓丽说,对于经典作品,应尽量忠实;改编传统剧目,需端正观念、加快节奏、强化表演、注重唱腔,改编文学作品,应在尊重原作基础上凸显编剧的意志;新编剧目则需直接以现代语汇关注现代人,凸显戏剧性,实现戏曲的现代表达。以“三不”看待流派形成近年来,流派传承在戏曲理论与实践上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从京剧流派班、张火丁程派艺术研习班到学术界以戏曲流派为话题的一系列研讨会,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对流派艺术给予高度关注、开展丰富实践。已有流派如何传承发展、新的流派还能否产生,也是青年评论家关注的焦点。

“流派的产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角儿为中心的创作机制,围绕着打造角儿的终极目标,戏曲舞台上所有创作部门,编剧、鼓师、主弦、拉场面的师傅包括演员自己,都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编剧根据角儿的优势和特长打本;鼓师、乐队包括演员自己,围绕如何设计出好听的唱腔,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演员的嗓音特点,如何扬长避短去做文章??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演员自始至终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甚至是创作的核心。”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红艳认为,当前艺术创作生产中,每部新戏的主创也多是不同的组合,每排一部新戏,主创基本是一次“刷新”,演员基本来一次新的适应。很多演员只是创作终端的体现者,而不是创作过程的参与者,他们可能对自己的长短优劣没有明确认知,形成特色已是妄谈,遑论创新流派。沈勇以茅威涛的越剧实践为例,认为当前不易出现新的流派可能还有更复杂的原因,比如大众传播、粉丝环境、主流接受等。“这么多年来,茅威涛从唱腔发展、表演风格、剧目积累、理念表述,乃至到现在以工作室形式开展实践,很多要素已十分接近过去形成流派的要求,但事实上并没有形成新的流派。”沈勇说。甘肃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于涛认为,对待流派应该持“三不”态度:一不急,二不等,三不停,不必焦灼于形成新流派,要抓紧做好对现有流派的深入研究和动态传承,有计划、有保障地培养流派传人。地域题材的戏曲表达

凝结着地域民俗的地方戏曲,不仅牵动着一份乡愁,也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有着显着地域特色的地方戏曲如何在现代转化中保持特色,青年评论家也作了深入讨论。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韦玺认为,在戏曲现代转化过程中,不应该以地方特色,或者以地方方言音韵为标志的地方特色的消解为代价,而应该在现代转化过程中,保持着它的地方剧种个性。“抓住彰显剧种特色的审美特性、推敲打磨骨子戏、推出一批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本土剧作家、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这是广西彩调剧20世纪以来进行现代化探索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上海大学戏曲学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廖夏璇在对彩调戏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地方戏要拓展剧种定位的民间维度、实现创作理念时尚化、打造创作人才梯队、呼唤个性化回归。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素材来源网络,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素材来源网络,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❸ 如何振新中国戏曲请给出几点建议

地方戏地方戏流行于一定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的通称。如秦腔、川剧、泸剧,是同流行全国的剧种(如京剧)相对的。“地方戏”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指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为那一地域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一方面,地方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地方戏又具有不同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这是因为,地方戏是“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既传承着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又期待着在时代精神的表现中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

[编辑本段]中国地方戏

中国的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一种独特的戏剧艺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方言不同,除了京剧以外,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据统计,中国的地方戏遍及全国各地,有300多种,可以称得上世界之最。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评剧、粤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

评剧:发源于河北唐山,是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地的地方戏。它最初是在河北民间说唱“莲花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先后吸收了其他剧种和民间说唱的音乐和表演形式,于清朝末年形成了评剧。评剧具有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擅长表演现代生活。着名演员有小白玉霜、新凤霞等,代表剧目有《秦香莲》、《小女婿》、《刘巧儿》等。

粤剧:是广东省的主要剧种,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和闽南一带。居位在东南亚、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也十分喜爱粤剧。明清时代,中国的许多剧种流传到了广东,这些剧种的声腔与广东音乐、民间曲调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粤剧。粤剧用广东方言演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着名演员有红线女、马师曾等,代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越剧:发源于古越国所在地浙江绍兴地区,是浙江省的主要地方戏,流行在浙江、上海、江苏、江西、安徽等地。越剧形成于清朝末年,最初全部由男演员演出,三十年代又发展成全部由女演员演出。越剧唱腔委婉、表演细腻抒情优美,已经成为仅次于京剧的一个大剧种。着名演员有袁雪芬、王文娟、徐玉兰等,代表剧目有《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地方戏,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流行于河南以及临近各省,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豫剧的声腔,有的高亢活泼,有的悲凉缠绵,能够表演各种风格的剧目,传统剧目有六百五十多出,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着名演员有常香玉、牛得草等,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七品芝麻官》《花木兰》《朝阳沟》等。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地方戏之一,旧时称为黄梅调,主要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的部分地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的采茶歌,传入安徽安庆地区后,又吸收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发展形成了这个剧种。黄梅戏载歌载舞,唱腔委婉动听,表演朴实优美,生活气息浓厚,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欢迎。着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马兰等,演出的传统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

沪剧:是上海的地方戏曲剧种,属吴语地区滩簧系统。沪剧源出“小山歌”。为与同在上海演唱的苏滩、甬滩等其他滩簧相区别,故称本地滩簧、申滩时调,简称“本滩”。1914年,邵文滨、施兰亭、丁少兰等发起组织“振新集”,从事本滩改良,并改名为“申曲”。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开始把申曲改称为“沪剧”。优秀剧目有《罗汉钱》、《芦荡火种》、《一个明星的遭遇》等。

吕剧:是中国山东省地方戏。以前叫“化妆扬琴”或“扬琴戏”,系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扬琴”演变而来。

池州傩戏

池州傩戏源于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它无职业班社和专业艺人,至今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祭祖、驱邪纳福和娱神娱祖娱人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

池州傩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等表现形式。整台“正戏”,饰演既有戏剧情节、表演程式,又有脚色行当和舞台砌末等戏曲特征的“本戏”。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宗族师承,世代沿袭,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春祭”即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择日进行,“秋祭”即农历八月十五进行,平时不演出。

池州傩戏汇蓄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涉及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和极高的文化人类学、戏剧学、宗教学、美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学术研究价值,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民俗仪式,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象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池州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戏曲剧种大观北京——京剧、昆曲、北京曲剧

天津——京剧、评剧

河北——评剧、河北梆子、丝弦、老调

哈哈腔、乱弹、平调落子、

二人台、唐剧、武安傩戏

隆尧秧歌戏、定州秧歌戏

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

山西——晋剧、北路梆子、蒲剧、耍孩儿

上党梆子、二人台、锣鼓杂戏

碗碗腔、朔州秧歌戏、

繁峙秧歌戏、孝义皮影戏

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罗罗腔

内蒙古——二人台、漫瀚剧

西藏——藏戏

辽宁——京剧、评剧、喇叭戏、辽南戏

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

辽西木偶戏

吉林——吉剧、新城戏、黄龙戏

黑龙江——龙江剧

陕西——秦腔、碗碗腔、眉户、汉调桄桄

汉调二黄、商洛花鼓、弦板腔

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

郃阳提线木偶戏

甘肃——陇剧、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

环县道情皮影戏

宁夏——花儿剧

青海——青海平弦戏、黄南藏戏

新疆——曲子戏

山东——京剧、吕剧、茂腔、五音戏、

柳琴戏、蓝关戏、一勾勾

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柳子戏

河南——豫剧、越调、河南曲剧、宛梆

大平调、太康道情、大弦戏

怀梆、四平调、南乐目连戏

江苏——昆曲、淮剧、扬剧、锡剧、苏剧

安徽——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

青阳腔、池州傩戏、凤阳花鼓戏

岳西高腔、徽州目连戏、坠子戏

上海——越剧、京剧、昆曲、沪剧、

滑稽戏

浙江——越剧、婺剧、昆曲、绍剧、甬剧

西安高腔、松阳高腔、瓯剧、

新昌调腔、宁海平调、乱弹

海宁皮影戏、泰顺药发木偶戏、湖剧

江西——赣剧、南昌采茶戏、赣南采茶戏

弋阳腔、青阳腔、萍乡采茶戏、

徽剧、吉安采茶戏、广昌孟戏

宜黄戏

福建——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

闽剧、大腔戏、四平戏

梅林戏、闽西汉剧、北路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

漳州布袋木偶戏

广东——粤剧、潮剧、正字戏、广东汉剧

西秦戏、梅山山歌剧、白字戏

花朝戏、陆丰皮影戏

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

台湾——歌仔戏

海南——琼剧、临高人偶戏

广西——桂剧、彩调、壮剧、桂南采茶戏

湖南——昆曲、湘剧、祁剧、辰河高腔、

巴陵戏、湖南花鼓戏、邵阳布袋戏

常德高腔、辰河目连戏、荆河戏

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

湖北——汉剧、楚剧、黄梅戏、

荆州花鼓戏、江汉平原皮影戏

四川——川剧、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戏

重庆——川剧、梁山灯戏

云南——云南花灯戏(玉溪花灯戏)

滇剧、白剧、傣剧、彝剧

贵州——黔剧、思南花灯戏、德江傩堂戏

布依戏、彝族撮泰吉、侗戏

安顺地戏、石阡木偶戏

西藏——藏剧、山南门巴戏

[编辑本段]地方戏生态保护

地方戏在当代社会面临着生存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总体构成中的众多局部形态,由于感受到日益强烈的文化交流障碍,从而陷入某种生存窘况和发展困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戏就是如此。尽管地方戏的创作和演出仍在进行,且不时有令人惊喜的佳作出现;但地方戏观众的流失和市场的萎缩,就总体而言却是不争的事实。这说明许多地方戏未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世界,在文化生态发生变化时缺乏自我调适的能力。

在我国长久的农耕文明和乡村社会格局中,地方戏所沉淀的其实是某一地域的整体文化精神。当我国以工业化、城镇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建设大步迈进之时,这种“地域文化精神”既不易跟进又难以固守;在地域文化精神中浸泡着的地方戏,也难以迅速感应新的时代氛围,合上新的时代节拍。我们注意到,不少地方戏固化的程式难以表现新生活的内容,而其叙述的模式又难以适应新观众的审美……当电视和网络等“E时代”的主要传媒渗透既往相对闭塞的“地方”,当“地方”的居民走出“闭塞”而经受“开放”的洗礼,原本植根于民众之中的地方戏就处于民众趣味变迁和“他山”文化抢滩的双重夹击之中。如何使产生于民众之中的地方戏固守住植根其间的民众并争取更多的民众,如何使其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创造性转换来延续,是我们需要从全局视野来进行战略性思考的问题。

地方戏在追求各自表演特色的同时亦形成了各自的表意局限

我国各地的地方戏,与昆曲、京剧一道统称为“中国戏曲”。其表现形态上的共同性,就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以歌舞演故事”。戏曲艺术将其主要表现手段称为“四功”,也即“唱、念、做、打”;事实上,近世以来的戏曲,“唱、念”较之于“做、打”显得更为重要。在地方戏中,“念”是方言的音韵,“唱”是便于方言音韵表情达意的声腔体系。在许多地方戏的演出中,听不懂方言就不能感受到演剧的趣味和魅力,也难以捕捉到其声腔中包蕴的微妙情感。这就是说,地方戏在强化其表演特色之时,也相应地形成了其表意局限。相对而言,那些在较大方言区生存着的地方戏,往往也就有着较广阔的市场。问题在于,有些地方戏为强调“特色”而不惜将“方言”的取用愈分愈细:比如取苏州方言演苏剧,取无锡方言演锡剧,取上海方言演沪剧,取湖州方言演湖剧,取宁波方言演甬剧等。“方言”日趋细密,却未必意味着都有相应成体系的声腔,这便又加剧了地方戏的表意局限。其实,上述苏、锡、沪、湖、甬等剧的声腔都从“滩簧”演化而来,为何不能聚合为“滩簧剧”呢?趋近的声腔偏要在方言上疏隔,结果往往是“特色”未备而“局限”更甚。

地方戏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趋向因“戏”而异

地方戏不仅因“地方”的差距而多有差别,且因历史的变迁而多有变异。我们对地方戏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趋势做了一些简略的分析,发现生存状况较好的地方戏有以下几种状况:其一,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戏生存状况较好。这是因为政府对精神文明建设、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投入会更大,生活富裕起来的群众对文化娱乐的要求也会更丰富。因此东南沿海地区的地方戏生存状况较好。其二,推出有影响的剧目和演员的地方戏生存状况较好。从最近几年来看,越剧有茅威涛和她主演的《陆游与唐琬》、黄梅戏有韩再芬和她主演的《徽州女人》、川剧有沈铁梅和她主演的《金子》、梨园戏有曾静萍和她主演的《董生与李氏》……剧种由于推出有影响的剧目和演员而显得生机勃勃,这不仅体现出“一出戏”会使一个剧种焕发生机,而且体现出“一个人”能为一个剧种注入活力。其三,形式上比较灵活且内容上比较鲜活的地方戏生存状况较好。比如云南的花灯、广西的彩调、湖南的花鼓、江西的采茶等。这些地方戏大多从民间小戏发展而来,程式未稳,形式灵活,载歌载舞,有乐有趣,而且剧目大多取材于现实,贴近于乡村。其四,有众多民营戏班推波助澜的地方戏生存状况较好。河南豫剧就其地域分布而言,几乎可以说是除京剧外的最大剧种,这离不开近400个民营豫剧团体的存在。浙江越剧也是如此,在其发源地绍兴嵊州注册的民营越剧团就有300多个。其他如福建的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也都有相当数量的民营戏班活跃在民间。

把握地方戏的生存状况与发展趋向,我们还可以看到地方戏在两个不同层面上的追求,这就是“从无到有”和“从有到优”。“从无到有”是指从民间歌舞小戏或曲艺的基础上来建设地方戏,“从有到优”是指以昆曲、京剧的范型来完善地方戏。与这两个不同层面追求相对应的,是不少地方都普遍存在着的两类不同特质的地方戏:一类我们称为“草根戏”,如云南的花灯戏、湖南的花鼓戏、江西的采茶戏等;另一类我们称为“主干剧”,对应的有云南的滇剧、湖南的湘剧、江西的赣剧等。事实上,不少“主干剧”由于以昆曲或京剧为范型来完善自己,以致于被视为昆曲或京剧在地方的变体。如湘剧、滇剧、川剧等就是如此。以致于在强调特色之时,除方言、声腔之外,只能亮出某些特技(如川剧的“变脸”)。相比较而言,云南花灯戏、广西彩调戏、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等由民间歌舞或歌舞小戏发展而来的地方戏还保持着比较鲜活的特色。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贫乏的曲牌无法应对繁复的剧情,使之欲固守纯粹而手段苍白,欲丰富手段却又担心失去自我。

“生态保护”是地方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我们注意到,在有些地方生存的剧种尽管古老,但至今却仍然充满生机。比如福建泉州的梨园戏,时有新作令人欣喜;还比如早就步入“濒危”的昆曲,在江苏苏州也不乏活力。既往有一种看法,认为越是闭塞的地方越容易保存“文化传统”的纯粹性。因此任半塘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戏剧的传统在晋南和闽南得到了有效的保存。这种看法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苏州和泉州都不闭塞,前者是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后花园,后者更是历史上着名的对外开放的门户——“海上丝路”的重要港端口。

事实上,在苏州和泉州,不仅传统戏剧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土壤,其他传统文化也与之一并形成了互补共滋的文化生态。以苏州为例,群众自发的“昆山曲会”的复苏,就与传统文化生态得到保护、从而陶冶了大众对其仰慕的文化情怀有关。苏州不仅有昆曲,有评弹和古琴(虞山琴派),而且有曲径通幽的园林、呼之欲出的苏绣和随形设意的玉雕。可以设想,当步入园林的小桥流水、把玩玉雕的可心如意之时,一段词雅韵浓的昆曲怎能不脱口而出。泉州也是如此。与梨园戏共生的传统演艺在泉州还有南音和高甲戏,这些传统演艺之所以绵延不绝,我们以为与泉州悠闲而又精致的茶艺文化分不开。当你步入茶社,竹椅斜凭,一盏洞顶乌龙茗香四起,鼻嗅唇啜之际意趣微熏……此时如有一段梨园吟唱或一曲南音飘至,真正令人爽心惬意。地方戏不论其现在“濒危”与否,如果不关注其文化生态的保护,它们就难以长久,更遑论发展。

地方戏要学习京剧的“拿来主义”

我们现在所称的地方戏,是相对于昆曲和京剧而言的。实际上,就其本源而言,昆曲和京剧也是“地方”的。昆曲原称“昆山腔”或简称“昆腔”,元末明初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起初只是民间清曲、小唱,经魏良辅、梁辰鱼等人的革新和创造,使之自明中叶以来成为影响最大的地方戏剧种,后因各剧种竞相追随而成为“百戏之祖”。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地方戏,而其实它是在徽戏和汉调基础上,吸收昆曲、秦腔等戏的优长而逐渐完善的。至今京剧念白仍取“湖广韵”,正说明其本源上的地方属性。昆曲和京剧现不归于地方戏之属,在于其曾有和仍有的全国性影响。昆曲虽属“濒危”,至今仍有京昆(北京)、沪昆(上海)、宁昆(江苏南京)、苏昆(江苏苏州)、浙昆(浙江杭州)、湘昆(湖南郴州)之分野;京剧更是有80多个国家事业团体,遍及20多个省份,确实可作为当代中国戏曲艺术的首席。

京剧为何能成为“国剧”,或者说为何能成为当代中国戏曲的“首席”?我们以为还不仅仅在于其发轫之初的坚实基础。从京剧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十分注意从地方戏中汲取养料。据不完全统计,就有据扬剧《百岁挂帅》移植改编的《杨门女将》、据淮剧《海港的早晨》移植改编的《海港》、据沪剧《芦荡火种》移植改编的《沙家浜》;京剧移植改编的同名剧目还有:豫剧《穆桂英挂帅》、川剧《柳荫记》、莆仙戏《春草闯堂》、吕剧《石龙湾》、滇剧《瘦马御史》、闽剧《贬官记》等。京剧艺术移植改编地方戏的“拿来主义”,不仅丰富了京剧形象塑造的艺术画廊,而且成为自身撑起门面的“看家戏”。京剧艺术生存与发展的这种现象说明,地方戏应当存在的理由并不只在于它所具有的艺术个性和表演特色,它还是为“国剧”提供养料的植被并且可能是未来“国剧”的萌芽。放任地方戏的水土流失也会使“国剧”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影响。在我们看来,昆曲今日的“濒危”原因颇多,但放弃对地方戏优秀剧目的移植改编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从豫剧曾具有的全国性影响来看,谁又能断言不会产生新的有全国性影响的“大剧种”呢?因此,我们认为地方戏的生态保护不仅仅是“地方”的义务,也应是国家的责任。

地方戏要强化“生产自救”的意识并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

对于地方戏的生存和发展而言,“生态保护”指的是“文化生态”。这个概念远远大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所提及的“文化空间”。在我们看来,对地方戏实施文化生态保护,有两个应当强化的理念:一是打破行政区划而确立“文化区划”的理念,二是中止“地方”细化而实施“文化整合”的理念。就确立“文化区划”的理念而言,黄梅戏的文化生态保护就要考虑安徽安庆和湖北黄梅这一“文化区划”,而不是一提黄梅戏就只是安徽省。同理,越剧虽然足踏浙、沪、闽,但其文化生态保护的重点要放在包括嵊州在内的绍兴一带。就确立“文化整合”的理念而言,其实也意味着地方戏的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一位戏曲研究家认为,提到“淮扬菜”都不分家,淮剧、扬剧难道不可以整合为“淮扬剧”吗?又如我们已经提及的“滩簧”系列,如能实现对苏、锡、沪、湖、甬等剧种的整合,怕是真要撑起华东半边天了。我们曾十分关注“天下第一团”(实则是“唯一团”)的生存状况,但其实消失最快的地方戏就是“第一团”——有时甚至来不及听到它喊“危机”就消失了。京剧起家之初,尚能整合汉、徽、昆、秦腔等剧种,今日我们为何要固守剧种壁垒,拒绝文化整合呢?

地方戏要摆脱生存窘况和发展困境,还要特别强化“生产自救”的意识并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我们知道,剧种的生存状况如何,是靠剧目来体现的。生产出一部有影响的好戏并借此推出一位担大梁的“腕角”,对一个剧种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上世纪50年代,连销匿已久的昆曲都能藉“一出戏”来救活,以至于留下了“一出戏(《十五贯》)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强化“生产自救”的意识,就要从生产什么产品、如何组织生产出发来变革我们的生产关系,来解放并发展我们的艺术生产力。地方戏剧团,即便是那些有悠久历史剧种的剧团,也不可以“坐等天上掉馅饼”的态度来期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工程”保护的是剧种,是剧种仍能在今天产生影响的历史文化价值。不能实现“生产自救”的剧团,也未必能在“工程”的资助下胜任剧种的保护。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地方戏,是一种仍在传承、可以激活的“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强调的“原汁原味”。生产自救的理念还包含着对传统的创造性转换,是一种发展中的生产自救。我们相信,地方戏只有追求发展才能有效生存,只有发展着的建设也才是最有效的保护。

❹ 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重获新生

1首先我国应快速发展,在国际上占有重大地位.然后就会被受道重视,
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就会被世界重视,就会走向世界.
2主要是让观众接受,而这需要两个手段:
(1)、改进自我,适应观众欣赏口味
(2)、提高观众欣赏水平,让观众能从中品种韵味。
3 应该培养人们对传统戏剧的认同。现在的人,有钱有闲有趣了,才会真正去培养点兴趣爱好什么的。而戏曲是要功底的,一般人看不明白,听又不懂。除了真正的戏迷票友,大家对戏曲的认识太少,都知道那是好东西,但不知道它好在哪儿。所以,一些行内的东西不妨抖出来,让人们明白他的好!比如,这个动作好在哪儿,这个眼神说了什么,这个唱腔妙在哪里...... 于丹出书了,掀起论语热,易中天讲三国,掀三国热-----因为他们教会了人们读书的方法跟乐趣,告诉人们原来深奥的东西也可以拉近距离弄明白的

❺ 中国传统戏剧衰落的原因以及如何振兴

中国传统戏剧衰落的原因:文化隔阂。

1、现如今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几近丢失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文化﹐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处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之下﹐如若不去系统学习中国审美哲学就再难以表演好和欣赏好优秀的戏曲。

2、目前中国戏曲所演出的大多是传统曲目﹐而一个处于现代文化下的演员就很难理解古时候中国人的思想﹐也不易体会古代中国人的言行举止一颦一笑﹐如此他们就很难演绎出人物的灵魂。

3、从观众这一方面来说﹐审美是需要学习的﹐无论欣赏什么艺术作品都是要学习的﹐可是如今的观众不懂中国审美哲学﹐不会欣赏戏曲﹐于是便远离戏曲﹐如此一来戏曲演员便生活窘迫谁也不愿意去为此而坚持了。

振兴中国传统戏剧:

1、自身根据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创新。

弘扬民族戏曲尤其是地方剧种,首先应该是传承,保留戏曲地方特点和自身规律;其次是把现代审美注入传统文化,使传统戏曲走向世界,受到更多观众的欢迎和欣赏。

2、政府应变“输血”为“造血”。

针对中国传统戏剧目前的生存状况,一些专家、艺术家认为,中国传统戏剧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是这种支持不是简单地“输血”,而应当是“造血”。

(5)中华曲艺如何再创时代新经典扩展阅读:

中国传统戏剧振兴的意义:

振兴戏曲艺术,对于传统文化艺术薪火相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戏曲是最为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吸收融合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精华,展现着独特的中华审美风范。

舞台上虽只有一桌二椅,却能够“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正是传统文化艺术写意美学品格的生动表现。

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呈现了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可以说,各种戏曲艺术的百花争艳、代代相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

❻ 我国戏曲怎么创新

戏剧创新的若干思考
谈及戏剧艺术的创新,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如何看待传统的问题.继承和创新是艺术永恒的两大主题.对于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我历来不敢简单化地看待,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多重而繁复的内涵和意义.
受 “全盘西化”、“民族虚无主义”等思想影响,中国文化曾陷入某种“极端化”的深渊,割裂历史,割裂传统,割裂我们赖以生存、延续、发展的文化之根.这种极端化倾向导致我们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遭受灭顶之灾,使我们传统的道德体系被摧残.当我们在苦苦盘究传统文化的花果飘零的遭遇时,不能不冷静地对传统和创新进行辩证地反思.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戏曲艺术是“口头非物质文化”.它高度的技艺性决定着它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靠口传身授这种形式才能传承下去.这种薪火传承的承袭过程本身是不可中断的,更不能随意割断历史、抛弃传统.否则,许多弥足珍贵的遗产就会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在变革和创新戏曲艺术的现代进程中,妥善地继承、保持传统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具体到对每一个地方剧种特色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各个地方剧种的最具特征的表演艺术、戏曲音乐等等的妥善继承,显得十分必要和格外重要.对于古老剧种珍贵的传统,我们要以敬畏之心去看待,要以虔诚之心加以呵护.在还没有真正理解它掌握它的时候,我们不要急于去破之、改之.
明代的大剧作家汤显祖以他的卓越的才华、奇诡的艺术创造写下了许多经典巨着.他的《牡丹亭》(又叫《还魂记》)以非现实的或说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舍弃了理想表现中对于生活依赖的表层真实,使“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一切都是作者的“情之至”.汤显祖的戏,“理之所必无,情之所必有”.他以独有的戏剧观,在继承前人写法的基础上拓展了一条全新的创作之路.他对文化传统带有深厚感情,继承前辈的创作精神和文章风格、表现形式等等,同时又勇于出新.比如,他在剧本结构方面所运用的人物出场方式(“生旦家门”)、“下场诗”形式等等,都是在继承宋元戏文剧本特点的基础上加以变革的.既使“文以意趣神色为主”一说,也是在学习继承“文词派”精神的基础上得出的.可见,继承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
笔者所处的福建,在新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剧作家.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总结,其中不乏有富于启迪的创新经验.郑怀兴先生被誉为“戏剧路上的先行‘马车’”.他曾以莆仙戏历史剧《新亭泪》开史剧创作勇于突破的先河,曾一度引领潮流,也为地方戏曲现代化做出积极的贡献.该剧被郭启宏先生看作是我国“传神史剧”的代表作之一.我省戏剧评论家马建华云:“其《新亭泪》摆脱了传统戏曲的忠奸斗争、政治斗争的窠臼,亦异于新时期对历史单向观照的反思文学和追溯先民部落的寻根文学,以诗人的眼光和哲学的头脑,将世事沧桑、人生奥秘与天地大化贯通起来,对东晋内乱作了立体透视和审美思辨.”他是一位善于思考、忧国忧民的剧作家.他的作品思想性深刻而独到,极富创新意识和创造的才情.比他年长几岁的王仁杰先生则对戏曲传统文化和古典情韵情有独钟,守望梨园,痴心不改.他从不追赶新潮,也不太喜欢从西方戏剧中寻找创新的养料,而是一头扎进传统,注重剧种意识张扬和剧本戏剧性、文学性、戏曲化等的回归.他从“一桌二椅”中读出戏曲精湛的表演艺术,读出传统或古典戏曲里的永恒神韵和独特情思.他独辟蹊径,自出机杼,创作出梨园戏《节妇吟》、《董生与李氏》等而久负盛名.他“把现代人生品味不断植入传统的境遇里,不断地把现代人的意义阐释回归到文化传统的认同.”(叶晓梅《传统戏曲的托命者》)当然,他从不满足于照搬古典意蕴,他的目标是完成古典意蕴的当代转化.如在题材的处理上具有当代意识,所谓“以今人看古人”.较之他们两位剧作家而言,周长赋先生选择的是一种相对“流变式”的创作风格.他的莆仙戏《秋风辞》被收入王季思主编的《当代中国十大悲剧集》中,亦应被认作“传神史剧”的佳作,深刻、凝重、冷峻,发人深省.而后来创作的莆仙戏《江上行》,则清新、淡雅、灵动,充满诗情画意和民间情怀.他创作的话剧《沧海争流》、《天苍苍夜茫茫》,闽剧《金圣叹快事》等,从形式到内容,从题材到结构、风格、样式,每部戏都在力图寻找创新的突破点,力图尝试“一戏一格”的创作路子.这三位全国着名的剧作家的成功经验;当然不是仅以“创新”二字可以概括得了的.但他们身上有相同的一点,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发他人之所未发,想他人之所未想,在书中未云的间隙中斟字酌句出其中的新意出来.郑怀兴、周长赋先生的作品更多的是继承了戏曲传统.他们的剧本自觉地与莆仙戏传统剧目形式和剧种最具特征的表演艺术、戏曲音乐、唱腔结构等相适应.他们来自传统,但又不受传统的羁绊,在题材开掘、思想容量、剧本结构等方面无不体现着新的追求.像王仁杰先生那样“以不变应万变”,坚守传统,回归古典,回归戏曲和剧种本体,看似走老路,其实是在实现向更高层次的一种回归,一种对戏曲本质的创造性回归.它是一种“返朴归真”、 “返本开新”,是另一种途径的创造,体现另一种审美价值取向.
就总体而言,当下戏曲艺术正为顺应时代而作现代转化的进一步探索,从形式到内容都需积极寻找传统与现代的新的契合点.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和矛盾,面临着层出不穷的多种问题.一方面,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丰厚的传统积淀、历史资源使得我们可以享用前人的经典和积累,使得我们可以免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另一方面,时代的变化,现代生活的无比丰富性,又常常令戏剧家在表现生活内容、表达思想感情和多种艺术理念时,面临着受制于传统的规定性和程式化的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之中如何完成现代转化,如何解决外来文化的输入、冲击与本土文化的传承、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高科技运用与戏剧本体呈现的矛盾,如何调适并提升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如何站在传统与时代的交汇点上去探索当代戏剧新的可能性,如何既不远离前人轨辙又能渐开新径等等.许多时候,我们常常会想到运用现代审美观念对传统艺术慎重而积极的审视、鉴别和选择,但具体如何落实,其间的分寸感、“火候”如何掌握,这些问题并非那么容易回答.
在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艰难历程中,戏剧创新牵涉到对艺术规律的正确认识.戏剧创新说到底还是观念的问题.能否进一步理清和拓宽思路、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水平,直接影响创新的结果.当然,其前提仍然要建立在回归戏剧艺术的本体之上,建立在珍视传统与本土的历史资源和正视当下经验之上.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传统的现代转化和戏曲创新也不能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由于种种原因,承载着传统文化和技艺的许多地方剧种长期被疏于继承、保护,许多传统剧目濒临失传,传统表演技艺严重退化.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为了急于出成果,或以“时尚化”、“现代化”的创新追求,舍本逐末,靠“豪华包装”和“大制作”来掩饰苍白的文本和表演,违背了“戏以人重,不贵物也”的戏曲美学原则;或片面吸收京剧、越剧等剧种特色,造成剧种同化,实乃不明智之举.更有甚者,以反传统为标榜,以西方文化为标准、西方艺术为模式,为创新而创新,贬低经典、践踏传统,把我们的戏曲引向误区.诚然,戏曲现代化,可以吸收、融汇西方戏剧的优长,但不等于“西化”.没有“传统”的现代化,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只有当人有个家,扎根在传统中,才有本质性的伟大的东西产生.”戏曲在哲学基础、审美意识等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有自己的文脉.戏曲创新,不应以消解剧种个性、丧失戏曲个性,背弃戏曲的舞台美学原则为代价.
戏曲的创新,也不是追求表面的“新”,浅薄的“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处理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戏的成败得失.过分包装就是“形式大于内容”,或“形式脱离内容”.如果我们能用不同于“包装”的思想观念和艺术手法去寻找妥切的舞台元素,根据剧目的题材、内容、主题、意蕴、风格以及剧种特点等需要来“量体裁衣”,那么,这种创新就有内在的依据和比较充分的理由.我们要多从传统中汲取创新的养料,包括进一步挖掘戏曲的假定性、虚拟性与时空自由的潜能,讲究“机巧”等等.如果说,中国戏曲是“剧诗”,那么,今天的戏曲创新也应顺着“剧诗”的传统美学原则去探索.因为,创新包含了对传统的再认识,传统里蕴含着民族智慧.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上,王仁杰缩编的《邯郸梦》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对待传统和经典的当下经验.他采取了“缩编”而非“改编”的方式,保留了汤显祖原着精神,“仿古不复古,创新不离谱”,“在更高的人文审美上回归传统,让悠悠历史更加精炼地浮现和融合于当代社会.”再次验证了他的“返本”思想在当前戏剧变革中的独特价值.这一做法,被戏剧界评价为“为古老昆剧的新生开创了一条新路.”
前文提到的话剧《沧海争流》在对中国戏曲的借鉴、实现“话剧民族化”的努力上,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该剧从传统戏曲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体现了时空自由、虚拟写意、情景交融、意象化等中国戏曲的美学原则,把传统的精、气、神充分融入期间.“话剧民族化”就是在保留话剧本体性及其特有的形式的基础上,积极地借鉴吸收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特点,融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注入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美学气韵和情致,使它的风格和气魄更富有东方色彩、地域特色、时代风采.“话剧民族化”既是中国话剧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丰富发展世界话剧舞台的需要,它本质上是一种艺术上的综合、创造和山新.这些努力与追求,在全球化语境中表现出一种“和而不同”的文化自觉.
现前的“返本”思想、“民族化”追求,似乎都可以归入着名文艺理论家南帆先生所描述的“后寻根”一类的意识范畴——“也许,‘后寻根’的称呼可以召唤另一种姿态:止视本土的当下经验.这不仅包含了传统文化的再现,而且清晰地意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以及全球化之间的紧张.尽管传统与本土曾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保守、狭隘的同义词,但随着经济一体化,文化交流的频繁增加,使人们意识到民族文化的差异,意识到独特的文化根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剧目被赋予另一层创新意义.

❼ 说明你对中国戏曲的现状和传承的方法及意义

戏曲艺术发展到今天,经过不同的时代,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观众的需要,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的艺术特色。戏曲界提出的“现代化”与“戏曲化“的问题,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探讨和积极实践的问题。

传承的方法

1、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总体规划。鼓励地方设立戏曲发展专项资金或基金,扶持本地戏曲艺术发展。

2、支持戏曲剧本创作。加大对戏曲剧本创作的扶持力度,实施戏曲剧本孵化计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戏曲企业的优秀戏曲剧本创作予以支持。

3、支持戏曲演出。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将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农村为群众演出。

4、改善戏曲生产条件。把简易戏台纳入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范围。实行差别化的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用地政策,进一步完善有关用地标准和建设标准。

5、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重点资助基层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县级以下(含县级)转企改制国有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在购置和更新服装、乐器、灯光、音响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

对地方国有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捐赠收入实行财政配比政策。落实已有的税费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戏曲表演团体。

6、完善戏曲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加强学校戏曲专业人才培养,对中等职业教育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实施“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计划,完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青年表演人才培养机制。

畅通引进戏曲优秀专业人员的通道,按照特人特招、特事特办原则引进优秀专业人员。将转制为企业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纳入职称评审范围。切实保障戏曲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权益。

7、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争取每年让学生免费欣赏到1场优秀的戏曲演出。实施优秀经典戏曲剧目影视创作计划,扩大戏曲社会影响力。

意义: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发展历程

戏曲音乐是中国汉族戏曲中的音乐部分,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其中以唱腔为主,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帮腔等演唱形式,是发展剧情、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表现手段。

唱腔的伴奏、过门和行弦起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开场、过场和武场所用的打击乐等则是渲染气氛、调节舞台节奏与戏曲结构的重要因素。

戏曲是我国传统戏剧的一个独特称谓。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曲最显着、最独特的艺术特点就是“曲”,“曲”主要由音乐和唱腔两部分构成,辨别一个地方戏剧种主要依靠声腔、音乐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语言,如:四川的川剧、浙江的越剧、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陕西的秦腔、山东的吕剧、福建的闽剧、湖北的汉剧、河北的评剧、江苏的昆剧等。

❽ 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 获得新生

其实现在很多聪明的人,有远见的人,都把流行音乐将古代戏曲结合起来,这样的杂种才是最具生命力的,因为既有历史积淀,又有现代先锐意识。
从我的了解看,慈禧太后大力推广的京剧国粹已经基本没前途了,冯巩和牛群两人也不说相声了,因为不怎么赚钱,或者说要创作精良的作品很少了,于是转型搞小品,冯巩的小品也不行,2009年春晚就可见一斑,缺乏创作源泉,目前很多艺术家都是闭门造车,没创新的东西。倒是天津的相声在郭德纲等人的努力下,重新回到人们视野,
传统戏曲到了改革开放人人捞大钱的时代,沦落为冷门的,曲高和寡的花瓶,是很正常的,连相声都要向低廉的小品转行,更别说戏曲之类的。

如何摆脱困境?
1,舍弃以前那些封建思维,多点当今社会现状的反映,比如房价高,教育出问题,医疗改革啊什么的,那个周立波为啥出名,还不是敢于谈点实事,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需要的慰藉不是封建伦理道德,不是阿哥阿妹情郎相会包厢边后花园,不是人头铡取敌手性命瞬间,而是货真见识的,与现代人真正所关心的话题搭边。下里巴人之所流行,中国山寨文化所以发展那么迅猛,还不是因为现代人的捧场,不然赵本山那样低俗的二人转能上央视的大雅之堂?
换句话说,百家讲坛的成功,正是古典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说起古代历史人物很多作家都头头是道,但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观点?其实百家讲坛正是说书人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我第一个观点是:一定要与时俱进,多加入一些现代元素,让人们关心它,如果老是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唱,估计只有前清遗少才会提着鸟笼挥着折扇在旁边看看听听。

2,要利用行政命令,让社会渐渐创造一个适合传统戏曲良性发展的环境,比如从小就开设关于传统戏曲的课题,像目前报纸上经常报道的小学开设国学科,让孩子学习传统经典诗词什么的,都是类似的环境营造。

3,一定要有卖点,也就是说,传统戏曲由于跟地方经济或者说GDP不搭界,或者创造不多少利润,所以当局也不会重视,地方政府更是热衷房地产,除非要开盘那天,附庸风雅地请来几位戏曲大师们哼唱几曲博人一笑。所以传统戏曲要在开放的今天获得新生,必须提出自己的卖点,因为商业社会,你需要包装,需要广告宣传,这都要人家的经济赞助,如果老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卖唱女,是不会有多少收益的。

4,打造名旦,大师,如梅兰芳之类的,有了中流砥柱,有了台柱子,则一切商业投资都很快而来,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反对将传统文化的价值拿金钱来量化,但在市场经济中,一切不能活学活动马克思经济学的所谓文艺,也只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为我们所称的传统文化,也不过是因为岁月长久,古人喜欢,才流传下来,它不一定非要在我们这一代中继续火爆,比如上海滩以前有很多挑大粪的工人,现在上海滩就不一定需要这么多人力去干这事,如果一个事物,不管是艺术也好还是物质也好,如果自身经不起时代的洗礼,不能与时俱进,消失也很正常,人家刘谦能将不被人所喜好的魔术带入春晚,于是魔术在中国重新获得关注和喜爱。
戏曲也一样,机会还是很多的,只是看负责戏曲操作的那帮子人,到底有没有用一颗赤诚的心来对待戏曲创作,有没有更优秀的演员来传承和宣扬这些经典。

❾ 中国传统戏剧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

传统戏曲要摆脱困境,一是要推陈出新,丰富戏曲的内容,更新戏曲的表现手法,吸收现代科学文化成果,扣紧时代脉搏,取得广泛的群众基础;二是大力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如中央十一套的《戏曲频道》,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各类戏曲演唱比赛,开设少儿戏剧培训班,培养出优秀戏曲人才,这些措施,有利于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传统戏曲摆脱困境,走向辉煌。
中国戏曲是时代的产物,发展到了今天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戏曲的唱腔.道白,服装和叙事的程序结构显然已落后与今天的快节奏和视听审美的需求,这就是.国家的扶持,重视,再加上戏曲界的改革和推陈出新相信中国的国粹会发扬光大的。

❿ 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

其实现在很多聪明的人,都把流行音乐将古代戏曲结合起来,这样的杂种才是最具生命力的,因为既有历史积淀,又有现代先锐意识。
从我的了解看,慈禧太后大力推广的京剧国粹已经基本没前途了,倒是天津的相声在郭德纲等人的努力下,重新回到人们视野,冯巩和牛群两人也不说相声了,因为不怎么赚钱,或者说要创作精良的作品很少了,于是转型搞小品,冯巩的小品也不行,2009年春晚就可见一斑,缺乏创作源泉,目前很多艺术家都是闭门造车,没创新的东西。
传统戏曲到了改革开放人人捞大钱的时代,沦落为冷门的,曲高和寡的花瓶,是很正常的,连相声都要向低廉的小品转行,更别说戏曲之类的。

如何摆脱困境?
1,舍弃以前那些封建思维,多点当今社会现状的反映,比如房价高,教育出问题,医疗改革啊,什么的,那个周立波为啥子出名,还不是敢于谈点实事,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需要的慰藉不是封建伦理道德,不是阿哥阿妹情郎相会包厢边后花园,不是人头铡取敌手姓名瞬间,而是货真见识的,与现代人真正所关心的话题搭边。下里巴人之所流行,中国山寨文化之所以那么发展迅猛,还不是因为现代人的捧场,不然赵本山那样低俗的二人转能上央视的大雅之堂?
换句话说,百家讲坛的成功,正是古典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说起古代历史人物很多作家都偷偷是到,但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观点?其实百家讲坛正是说书人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我第一个观点是:一定要与时俱进,多加入一些现代元素,让人们关心它,如果老是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唱,估计只有前清遗少才会提着鸟笼挥着折扇在旁边看看听听。

2,要利用行政命令,让社会渐渐创造一个适合传统戏曲良性发展的环境,比如从小就开设关于传统戏曲的课题,像目前报纸上经常报道的小学开设国学科,让孩子学习传统经典诗词什么的,都是类似的环境营造。

3,一定要有卖点,也就是说,传统戏曲由于跟地方经济或者说GDP不搭界,或者创造不多少利润,所以当局也不会重视,地方政府更是热衷房地产,除非要开盘那天,附庸风雅地请来几位戏曲大师们哼唱几曲博人一笑。所以传统戏曲要在开放的今天获得新生,必须提出自己的卖点,因为商业社会,你需要包装,需要广告宣传,这都要人家的经济赞助,如果老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卖场女,是不会有多少收益的。

我们反对将传统文化的价值拿金钱利润来量化,但在市场经济中,一切不能活学活动马克思经济学的所谓文学,也只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为我们所称的传统文化,也不过是因为岁月长久,古人喜欢,才流传下来,它不一定非要在我们这一代中继续火爆,比如上海滩以前有很多挑大粪的工人,现在上海滩就不一定需要这么多人力去干这事,如果一个事物,不管是艺术也好还是物质也好,如果自身经不起时代的洗礼,不能与时俱进,消失也很正常,人家刘谦能将不被人所喜好的魔术带入春晚,于是魔术在中国重新 获得关注和喜爱。戏曲也一样,机会还是很多的,只是看负责戏曲操作的那帮子人,到底有没有用一个可赤诚的心来对待戏曲创作,有没有更优秀的演员来传承和宣扬这些经典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