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谁可以推荐几本经典的欧体楷书的字帖或笔法讲解
九成宫、皇甫诞碑,李誉墓志、千字文、张翰帖、虞公碑,看看二田和卢中南书法视频
② 欧体楷书学习:怎样学好九成宫
认真临帖,通临,选临,对临、背临、临上100遍,功到自然成。这是我前临的,发给你看看
③ 学欧体哪几本字帖比较经典
欧阳询碑帖较多,《九成宫》适合初学入门,《皇甫诞》、《虞恭公》适合进一步追求晋唐笔法,《化度寺》是欧阳询成就最高的一本帖,只是泐陨较为严重,不适合初学,风格与九成接近。另外还有《兰亭记》,笔画略为板刻,可以以后学。
至于小楷,有《姚辩墓志》《皇帝阴符经》《缘果道场砖塔下舍利记》,欧阳询的小楷非常适合作为学习二王小楷的桥梁。至于常见的小楷《千字文》《心经》《九歌》《离骚》什么的都是赝品,远不如前面三本精彩
如果想学今人的话,可以学田蕴章、田英章兄弟,王砥如,卢中南等都不错
④ 请问书法界的朋友,欧体难学还是颜体难学
欧体字难学,一点也不担毛病。欧体字近似魏碑,用笔方笔多,圆比少,一点一画都要非常准确。但颜体字不然,颜体也是随着颜真卿的书法成熟,风格不同。青年时期的《多宝塔》,结体严谨,用笔干净利落,相对较难。中年时期的《自书告身》,结体宽张,特点比较好把握,最主要的特点是横细竖粗,横多呈扁担型,即中间高,两头底。遇外包围的字,如“同”“国”“门”“日”“凶”等,左右两竖相向,即中间突出,两头收紧(这和欧体正好相反)。你掌握了这几点基本规律,自然就会写出颜体字来,是很容易上手的。到了颜真卿晚年,写的《麻姑仙坛记》,风格更加明显,特别是捺画,有突出的“圆肚”,但流于程式化。上手也是容易的。
我建议你练字,从颜体入手,从《自书告身》入手。
⑤ 如何学好欧体毛笔字/ /
不管练习什么体,想练好都是不容易的!欧体更是如此,首先要选帖,欧体建议从《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碑》,持之以恒,古人有云:得古人名帖一二,终身临之,便可名世!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帖子不要多,一两本足矣,坚持练下去!还可以结合书法名家的视频比如欧体中田英章的基本笔画结构的讲座,田蕴章的"每日一题每日一字"讲座都是进步的很好教材!最后祝你成功!
⑥ 怎么才能有效的练好 欧体书法 !
欧字用笔以方为主,但临习时不可一味的将各个笔画的起收笔都作刀切处理,过分追求棱角,要注意方圆结合。圆处用"揉笔"处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揉笔"--如同在疼痛处作圈形按摩。以横为例,收笔时轻顿之后,毛笔轻轻提起,但不离开纸,朝着回锋的方向作圈形运动,尔后回锋收笔。动作虽小,却能表现出方中带圆的形态。
1,初临欧字,便可观察出笔画的轻重变化,诸如横、竖的两头重,中间轻等,但细察之则变化多端。比如垂露竖:一种是两头重,中间轻,在字中多有顶梁柱的作用,如"中"字 等;还有一种是起笔轻,行笔较细,收笔重,常用于字中有多个长竖,如"涧","国"字的左竖等,力求多变。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仔细观察,细处着眼,写出细微变化,才能让笔画活灵活现起来。
2,有的习字者,写完一笔,停下来看一笔,再写下一笔,将一个个画"摆"在纸上,失去了内在联系,这就失去了笔势。所谓"势",就是笔画在运动中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了解了这个关系,才能和谐统一,气息贯通,不然,笔画就会成为一个个符号,所以古人说:"必先识势,乃可加工"。以"其"字的下面两点为例,左边一点向右上方出锋,以便接着写右边的一点,而右边的一点带笔向左下出锋,以便接着写下一个字。
3,再如"三点水"旁,第一点收笔后奔向第二点,第二点又同样奔向第三点,所以前两点都是向下俯势,收笔出锋也都向下,而第三点写完后的奔赴方向是右边的笔画,所以有上仰之势,其出锋也带笔向上。另外,在横画中,斜度大的,收笔较重,反之,则轻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明白了这些,笔画的俯仰,顿笔的轻重,出锋的方向等就不会是盲目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了。而笔势又与节奏,韵律关系紧密,每一笔都有快有慢,如起笔蹲驻蓄势时稍慢,行笔加快,收笔护尾略减慢,但较起笔略快,因为它既是一笔的结束又是下一笔的即将开始,就这样快慢,轻重,字字反复着。在用笔正确的前提下,如能做到每笔呼应,连贯,字便有了活力。
4,要收得住,但还要放得开。欧字的确中宫紧收,工整严谨,但也须有"疏可走马"之处,临习时要注意比例的安排,敢于伸展,如"九","成"二字的钩画,极力放开,对比强烈,不能写得缩手缩脚。字字有"险"处。千万不可将欧字写得过于"平","均"。横画很少有水平的,上斜得厉害,但通过其他的笔画又化险为夷,如"怀"字,靠最后的长点求平衡。打破常规的处理,让该居中的偏侧,如"宫"的第一点,"千"的中竖等;应错开的却对齐,如:"长"的两竖等。看似平整的楷书,通过"险"的结体变化,使欧字有了各种各样的姿态。
5,虚实要得当。欧字中一些衔接的地方,诸如"雨","门"等字的方框,其左上角或内部不能"焊死",要留有空隙,与室必有门窗一般,取透气之意,避免沉闷。
⑦ 如何练好欧体楷书
【如何练好欧体楷书】
1、临摹结合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方法,不但初学书法要临摹,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还需要临摹。学楷书需要临摹,学篆、隶、行、草各体书仍需要临摹。书法家的一生都是在临摹中渡过的,在临摹中学习,在临摹中思考,在临摹中创造。
摹帖,就是用薄纸蒙在字帖上面,然后笔随影走,按照显露出来的字迹写,又叫“仿影”或拓写。摹还有一种方法叫“描红”,即在印有双钩红线的字上去填写。
摹帖的方法:第一步先描红。即从一本帖中选出清楚、完整的字,用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纸,如打字纸、有光纸、描图纸等蒙在帖上,依着字的轮廓,用极细的线条钩成空心字,这叫“双钩”。然后把钩好的字作为描红本,用红墨水填写,再用蓝墨水填写,最后用墨汁填写,这样写不但能加深记忆,而且节约纸张。
摹帖应注意笔随帖走,切勿失形,要看准笔画的来龙去脉,揣摩它的笔法和结构形态。摹帖要带有“写”意,将笔画一笔写成,饱满而精到,切勿依葫芦画瓢地填描涂抹。
临帖,即在摹帖的基础上,对帖字的用笔、结字规律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对着帖写。临帖有对临、格临和背临三种方法。
对临,即把字帖放在对面的帖架上照着写,这是最方便,最常用的临帖方法。
格临,即用透明纸打好格子(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等)照式临写。主要用以掌握帖字的结构部位。
背临,即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帖中的字,不但求其形,更要求其神。背临之后可以集字为联或集字成篇,然后进入创作阶段。
摹帖笔随影走,古人怎样写,我们就怎样写,大小、长短、宽窄、粗细、方圆、斜正等都必须按帖字的要求去写,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摹帖的特点在于易学到古人的结构位置,但由于规范太死,反而失去了古人的笔意,用笔死板而不灵活,让人感到放不开,受不了;临帖或对临,或背临,或意临,加入许多书者自己的个性特点,所以易得古人的笔意,而易失古人的结构位置。写来自由随意,追求个性,却得之甚少。
所以在临摹中必须临摹结合,先摹后临,既得古人的用笔方法,又得古人的结构规律。练习时可以采用先摹后临,再反过来摹,摹完再临。或者采用“双钩”的方法来研习结构规律。摹临穿插,取长补短,效果极好。临摹中要多看、多思、多琢磨,然后下笔。下笔要准,先形似,后神似,以求形神兼备。临摹后要反复对照检查,总结经验教训,在否定中提高,在教训中成熟。
2、先入后出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临摹就是继承,就是向古人学习,学习前人优秀碑帖中的美的用笔、美的结字、美的章法、美的韵味和气势等。但临摹还有一个入帖与出帖的关键问题。不入帖,写不进去,或写出来不象,是无法与古人对话,无法学到古人书法妙处的。但不出帖,即进去又出不来,太象古人,简直成了古人的书奴,一点自己的个性都没有,这样写,最终也形不成自己的书风特点。
关于入帖和出帖,清人姚孟起说得好:入帖时“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出帖时“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不可有我在”说的是要专心一意地临习古人法帖,把握帖字的精神面貌,要“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不入帖便无本;“不可无我”说的是要在临像的基础上,吸取其它碑帖的长处,融会贯通,结合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有个性,有创造,并逐步走向自由创作的新境界。
3、读帖善悟
帖不仅要临,重要的还在读,学书善悟,即从读帖中领悟,有些古人优秀的法帖,不一定去临,只要认真阅读,反复体味,悟出其中的法度和韵味,便会自然而然地化入自己的书法创作之中。
阅读碑帖,并不是出声朗读碑帖的文字内容。所谓读帖,这是书法的专门用语,即书法家在临摹碑帖之前,或在平常工作的间隙,翻阅碑帖和泛览墨迹,也就是仔细分析、研究、琢磨碑帖中每一个字的笔画、结构和整幅作品的章法、气势及韵味,边看边记,时常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指画起来,心追手摹,激动不已。
古人读帖非常认真。曹操不但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有名的诗人、书法家,陕西汉中博物馆就有传为他书写的“滚雪”隶书碑刻。相传他喜欢梁鹄的书法,便把梁鹄的字挂在帐中,一有空就读,连行军打仗也不放弃读帖。相传三国魏时的大书法家钟繇“坐则画地,卧则画被”,学书非常刻苦,特别注意阅读和默写名帖。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一次在行路中,发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碑,辗转赏读,站得两腿发酸,干脆坐下来读。这样连续了三天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读帖犹同古人对话,交朋友,达到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鸣。读帖从一点一画入手,仔细研究和琢磨古人用笔、结字、章法及气势、韵味之妙处。通过阅读,眼观神会,潜移默化,以加深理解,锻炼视觉记忆,丰富、积蓄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帖临一本,书观百家。读帖不仅限于一两本,古今许多书法家的实践经验证明,读帖胜于临帖。有些碑帖,我们不一定临,但可以阅读,深刻领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三味,积少成多,逐渐地吸收消化,才能奔汇腕底,充实于纸面,自然会手随眼高,眼使手灵。入于眼,融于心,出于手,心手相应,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欧体楷书】
欧体始祖欧阳询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以楷书和行书着称。为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与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赵(孟頫)体并驾齐驱。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⑧ 谁可以推荐几本经典的欧体楷书的字帖或笔法讲解啊
田英章的近似欧体就很好,配有光盘讲解、演示---------若想临写得很像,还得看看《汉字临写大揭秘》
⑨ 能不能自学欧体
--欧体特色--
《九成宫体泉铭碑》由魏征撰文,欧阳询(557-641)书。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楷书24行,行49字。当时欧阳询已经76岁。欧阳询年轻时学习过二王和北魏的字体,后来在六朝朴茂峻整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风格--称为“欧体”,和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他在晚年时书写的《九成宫》,《温彦博碑》等碑文笔力“浑穆峭劲,稳健流畅”,字形“于平正中见险绝,精丽俊逸”,而又“法度森严,自成面目”。像是武侠小说里,很多绝顶高手都是出招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掌法精奇,内力浑厚。
欧体大概总结为三个特点:奇,巧,精
奇:
金庸的代表武功:
独孤九剑 -- 没有招术章法,看似漏洞百出,其实是乘瑕抵隙,进攻对方破绽;
干坤大挪移,斗转星移 -- 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
欧体的特色是“用笔刚劲,纤浓得中,寓险峭于平正之中”:欧体的运笔藏锋收尾,方棱出角,看似平稳,一点也不“奇”;奇的是字的构造:经常有好些笔划歪歪斜斜,整个字看上去快塌了或者歪到一边,可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候小小的一点或小小的一捺就借转过来了,马上就平正了。数学里有“负负得正”,而欧体是”歪歪得正”。
巧:
金庸的代表武功:
持“圣火令”的风云三使 -- 三人功力,每一个都不是很高,可是三人联手,招术诡异,首尾相应,拳法连变,有互补之效果。
欧体的结构是“避密就疏,避险就易,避远就近,欲其彼此映带得宜。”字和字之间互相救应补空,搭配完美无缺,毫无漏洞。
变化精妙:
金庸的代表武功:
打狗棒法 -- 招数精微奥妙,恰到好处,灵巧而坚韧;
天山折梅手 -- 变法繁复,冷若御风,招招凶险,却又闲雅清隽。
“字欲其排叠疏密停匀,不可或阔或狭”,“字之左右,或多或少,彼此相让,方为尽善”:字体大小安排恰到好处,排版之间构思精密,错落有致,形成一体。活泼多变,不易产生视觉疲劳,让人百看不厌。可是如果有一个地方安排错误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
因为欧体的字笔划严谨,整齐收敛,很多初学者容易把欧体写成毫无生气“仿宋体”,就是因为还没领会到欧体的精妙独特之处。我在这里举一些例子:
--分析欧体--
欧阳询是个视觉效果大师。我们来看“九成宫”这三个字吧:“九”:一横从左下走向右上方,整个字向左下方倾斜,是歪的;“成”:这是欧阳询有名的“跷脚成”,因为它是向左上方靠拢,一只“大脚”伸向右下方,整个字的底部向右下方伸展,也是歪的;“宫”:宝盖头的一点也不是在正中间,而是在靠近左边大概五分之二的地方,所以靠宝盖头的右端的一折向里收尾,把力借回,看上去很平正,如果那一点在正中央的话,盖头就反而向右偏了。好比物理里面的杠杆原理,如果重心离一端比较近,就要在另一端挂个重物,把力借转过来保持平衡。结果这三个字没有一个是完全正的,但是和通篇结合在一起,互相配合互补,“借力打力”,居然工正整齐。这就是为什么欧体能够平稳之中显惊奇了。
在这一篇中,看左边的“趾”,“颂”,“不”,“辍”,“笔”顺着结构一路歪到底,可是那个“工”字中间一竖向反方向歪去,将整体转为“平正”。通篇没有两笔竖直是完全平行的,都是互相扯开;横都是从左下往右上走,也没有两横是完全平行的。有人评“字之正者固多,若有偏侧、欹斜,亦当随其字势结体”。欧洲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两边都有buttress支撑,那些支撑不是直的,越往下越是向外部伸开,就这样撑住了高高的教堂。看来欧阳大师很懂得“歪就是正,正就是歪”的辩证法。
--心得路程--
学好欧体(其实其它的也一样)要用脑子,不能一味临摹猛练。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个人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练字的时间不要太长,不过要坚持每天或隔天练,还要经常“读贴”(第二章提到过)和听行家们分析。楷书中的很多精妙之处不是初学者一下子就可以明白的,多多看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遐想一下书法家本人在书写时的心态和思考。。。
欧体练了一定时间就可以转练米芾,王羲之,智永,褚遂良,赵孟(兆页),。。。等等一些活泼的字。只要基本功扎实,“转型”的条件就成熟了。可是任何转变都要付出代价的,而且是个痛苦的过程--就像妇女产前的阵痛,感觉好像到不了尽头,浮不出水面。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张纪中拍的武侠剧,在试图改变人们受港台武侠剧20多年影响的理念的过程中,被保守派电视迷的唾沫淹没;学理科的同学从普通的代数几何微积分到实变函数,复变函数“脱胎换骨”的转变需要“抛弃”一些以往对数学的理解;古龙小说里还有一门“嫁衣神功”,需要练武者“前功尽弃”才能进入到最高层境界(天哪,我怎么连古龙都扯上了?!。。。)。遇到困境时要随心所欲,不要太在乎和自己已有的水平去比较,也不要想一定要达到某种程度。好比修炼《易筋经》,如果太在乎提高武功,反而修炼不成。
突破了关口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突然有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觉。好比学会了游泳,想沉下去都难;吃上了好东西,再去吃粗茶淡饭,马上感觉就不同了。这个时候,你的书法水平就进入了下一个层次。如果说楷书是中规中距的展示技巧和基本功的机械武器,那么行书和草书就是发挥个性,表达独特感情的自由天地。写行书和草书时畅快淋漓,飘飘欲仙的感觉更像武侠小说里挥洒自如,剑光四射的大侠。
丶[点]如高峰之坠石。
L[竖弯钩]似长空之初月。
一[横]若千里之阵云。
丨[竖]如万岁之枯藤。
[斜钩]劲松倒折,落挂石崖。
[横折钩]如万钧之弩发。
丿[撇]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
\[捺]一被常三过笔。
四。行云流水,剑气四射的行草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杜甫
大概30岁以上的人还会记得80年代初的一部电影叫《笔中情》。电影中的书生赵旭之(王伯昭饰演)在学习书法遇到瓶颈时,有次看到公孙大娘舞剑器,如痴如醉,豁然开朗,当即提笔在墙上写下自己的领悟,最后终成一家。这个杜撰的年轻书法家名字叫“赵旭之”,大概是赵孟(兆页),张旭,王羲之的结合体。其实这三名书法家生于不同朝代,人生经历不同,书法风格更是不同。真正看见过公孙大娘舞剑的是位酒肉和尚:唐朝的怀素 (也有很多说法说是张旭, 我猜极其有可能张旭和怀素都见到过,反正公孙大娘弟子众多。可惜公孙氏和张旭生辰年代不详,否则可以调查一下)我们看多了金庸小说里的大侠一边比武一边写字,潇洒自如,这位现实生活中的剑舞专家确实为书法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乐府杂录》记载:“开元中有公孙大娘善舞剑器,僧怀素见之,草书遂长,盖准其顿挫之势也。”公孙大娘是开元时有名的女舞剑家。诗人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写道:“先帝侍女八干人,公孙剑器初第一。”公孙大娘舞剑时的情景犹如天神降临:“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同时还有配乐。怀素观摩之后,大受启发,书法造诣马上进了一个层次:他根据公孙大娘的舞剑,在画形分布、笔势往复中增强了“高昂回翔之态”;在结体上也加强“轻重曲折、顺逆顿挫”的节奏感。看来金庸小说里把武功和书法结合起来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虎啸龙吟” -- 天下三大行书
行草和楷书有很大的区别:楷书中规中矩,行草跳宕突变。很多杰出的行草作品都是在书法家在“不正常”状态下完成了,比如说着名的“天下三大行书”:排在“第一”的《兰亭序》是王羲之酒后失态,看穿人生之作--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第二”的《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大哥一家被杀害后,抱着心爱的侄子颜季明的头颅,痛哭流涕,悲愤难平的情况下写下的;“第三”的《黄州寒食诗贴》(也有人说第三是《赤壁赋》)是苏东坡被贬之后,失魂落魄,情绪极度低落的情况下有感而发。可见这“天下三大行书”的产生和书法家当时反常的心理有很大联系。如果他们在正常状态下,恐怕也难以“制造”出如此让后人仰慕的风采。
《兰亭序》
《祭侄文稿》
《黄州寒食诗贴》
魏宝玉曰:“《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季明文稿》是圣哲贤达的风格,《黄州寒食诗贴》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发展和创造的关系。”它们之间很难分出哪个更好,都体现了书法家们交流灵魂,人字合一的境界。
“剧饮千杯男儿事”-- 颠张狂素
行书尚且如此,两位草书天才张旭和怀素和尚更是疯癫狂放 --
狂僧怀素(725—785)是个酒徒,生得“眉清目秀”(《怀素传记》里这么说的),长在文艺风格非常“前卫”的盛唐时期,狂傲不羁,平时"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怀素从小就是个和尚(估计是家里穷把他送到寺院),可是他偏偏不是做和尚的料:喜欢喝酒,吃肉,云游,胸怀大志。。。很少诵经念佛,不喜欢在禅房里“用功”,却喜欢在后院里用芭蕉扇练字 -- 他把写坏的秃笔埋在一起,叫做"笔冢",《笑傲江湖》里的秃笔翁“写秃了千百枝笔”,和他比较真是小巫见大巫。饮酒、狂醉是怀素的特色,如果怀素安分守己做个“称职”的和尚的话,那么历史就根本记不住这个人。一手惊人的书法,漂亮的外貌和“反叛”形象使他从一个普通和尚,一下子变成了当时的“时髦”青年及达官贵人万人空巷追逐的大红大紫的明星。随着与日俱增的名声,怀素还做了一系列“惊人”举动:向李白求诗,拜访邬彤,向颜真卿求张旭笔法。。。从而开阔了眼界,不断进步。怀素的草书笔法“瘦劲圆转,飞动自然”,让人感觉惊心动魄,神鬼莫测。人气来得快,去得也快:怀素的晚年十分凄惨,没人关心他的行踪,死后既没人为他立碑建塔,墓地也不知在哪儿,和生前的风光相比较,引人深思。怀素留下的草书有:《四十二章经》、《逐鹿帖》(哈哈,这两个名字又和金庸联系在一起了)、《干字文》、《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等等。
《食鱼贴》
《苦笋帖卷》
另外一个“狂徒”张旭(生辰年份不详)也是个酒鬼,可惜他比怀素早了一些年,如果两人遇上肯定就像《天龙八部》里的三兄弟一样喝得酩酊大醉。张旭被称作“草圣”,和李白诗、裴旻舞剑一起称作“三绝”。李颀《赠张旭》:“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也讲到“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脱帽”是描绘他在书写时的狂态。张旭写字之前先喝酒,大醉之后号呼狂走,手舞足蹈,然后提笔落墨,一挥而成。虽然拥有“张癫”的称号,其实张旭是个非常细心的人:他认为生活中任何事物都能启发写字,一旦有收获就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之中。由于字写得太多,家里洗笔砚的池塘全部染黑,称为“洗砚池”,和怀素的"笔冢"有得一拼。张旭书法的特点是飘逸潇洒,连绵回绕,起伏跌宕,线条饱满,极尽“提按顿挫之妙” -- 这就是所谓的“张妙于肥”。而且张旭还是个“雷锋”式的助人为乐的模范:经常把自己的字送给穷人,让他们去换钱。
和楷书不同,写行书和草书要讲究气氛 拥有自信与霸气,舍我其谁的感觉--可以喝酒助点兴。要一步到位,一气呵成。如果中间有丝毫犹豫的话,就会前功尽弃。大家注意以下三点:
1。基本功到位
如果说楷书是走路的话,行书,草书就是跑,快跑,跨栏跑。。。如果你走路都不行的话,跑起来肯定要跌跤。所以学行草之前先把楷书练好,然后是行,再到草。。。再草的草书也是有章法的,象中国的简体字就是根据草书编成的,可以看出规律。而且行草的结构章法比楷书又难上多倍,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以后写出的字浮躁软弱,笔病和结构也会成为根生地固的“隐患”--也就是“走火入魔”了。
2。营造气氛
写行书时自我陶醉:有时放一盘自己喜欢的音乐,有时在写之前看看笑话,放松心情,大多数时间幻想自己是个女侠,白衣飘飘,迎风而立,以笔代剑,指点江山 。。。然后在写的时候“飞流直下”,真情流露,无拘无束。。。学任何一样东西都要靠懂得一些其他的东西来获取灵感:曾经把中国男足带进世界杯的教练米卢提倡“快乐足球”,有时让队员们玩橄榄球来激发球员的热情;美国职业男篮(NBA)球星雷.阿伦业余时间喜欢去美术馆,他说自己从雕塑作品的曲线弧度琢磨出自己运球的感觉;埃弗森喜欢用画画,唱rap来放松自己;中国球员姚明喜欢看金庸小说,不知那些书里的英雄们是否能帮助他铸成应有的霸气 。。。
3。前后连贯
写得时候要一路到底,不要中断:从正楷,到行楷,到行书,到行草,到草书,到狂草,。。。其实没有一个很精确的标准来区别,比如《兰亭序》:有人说是行楷,又有人说是标准行书,还有人说是行草。。。就像做菜时的用语:什么三成熟,四分热,火候至八成时。。。厨子也不一定清楚“几成”到底是多少。所以在写作中千万不要去想自己写得是不是太正了或是太草了,感觉对了就行,一多想就很难做到连贯了。
也千万不要去记笔划写得如何:张三丰传授张无忌太极剑时“第二次使的招,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没一招相同”。因为他传的乃是“剑意”,而非“剑招”,要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倘若尚有一两招剑法忘不干净,心有拘囿,剑法便不能纯。对于书法是同样道理,如果笔划写得一样,就会失去“神在剑先、绵绵不绝”之意(我们应该把它改成“神在笔尖、绵绵不绝”)。王羲之之所以是“最伟大的书法家”就是因为他的字已经“得其神髓”--比如他对重复字的演绎:出现重复的字没有一个笔画结构是一样,就连部首都没一个一样:“千变万化,笔笔迥异,字字意殊”,却不矫揉造作,配合得天衣无缝,浑然天成,象一部博大精华的“九阴真经”,难怪唐太宗要带着《兰亭》长眠于地下。
⑩ 初学者适不适合学欧体
初学书法,欧体当然可以学。因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人的审美观不一样,而被公认的入门书法经典,都各有风格,看上去都很美。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字帖对一个初学书法的人来说很重要。因为有兴趣才能学得好。欧字强调指力,写出的笔画结实有力,骨气内含,既不过分瘦劲,又不过分丰满。每一笔画都是轻重得体,长短适宜,恰到好处。学好了欧体,基本功就练得差不多了,再学其他的就容易了。所以,初学者完全可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