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古典 » 为什么诵读经典
扩展阅读
hk歌词是什么意思 2024-12-23 15:11:09
将夜动漫哪个版本好看 2024-12-23 15:11:01

为什么诵读经典

发布时间: 2022-03-30 15:33:02

1. 为什么要用诵读方式来学习经典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照学习理论,新旧知识建立联结有二种方式,一是同化,一是顺应。

同化,是在自我知识系统的框架之内,用自己的已知体系去理解未知,把新知识、经验纳入旧的框架之内,所谓“我注六经”是也。此一方式的弊端是容易肢解学习对象的独特性与生命力,即使学的看的再多,也是以我解经,也不会扩展自我的心胸与视野,也不会有真正的自我超越与成长。

就成年人的学习而言,同化是一种更普遍的方式,人常常是用已知来理解未知的,这是意识自我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恶习。所以成年人的精神生命,多数已经成型,不会再象孩子那样普遍的拓展与生生不息的变化成长。

而顺应则是相反的过程。即是以己从人,所谓“六经注我”者,此一过程太过的危险,是容易丧失自我的创造性与生命力,变成纸上空谈的书呆子。现代教育,成批造就的,就是此类人才。

正因为此,孔子他老人家特别强调二者间的均衡:“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却也知易行难,千古一叹!

2. 大自然是怎样学习的?

其实,在这二种方式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叫迭加,就是系统之上迭加系统。这是更重要的一种方式。一般系统论的研究证明,在大的时间尺度上,系统演化或进化发生的一般规律,都是通过迭加的方式完成的——即通过系统之上迭加新的系统而进化。我们身体的组成与演化,就是这样;身外的物质世界与生命系统及生态系统,也是这样的演化与发展。而且,这也是大尺度的时间上所发生的唯一进化方式。

真正有恒久生命力的发展与进化,都是通过同济共生的方式进行的,老旧的不会被抛弃,而是被纳入新的更大的和谐体系之内,成为新整体的更基础的组成构件。这也是《中庸》所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是一种大自然的智慧,生命演化的硬道理。

3. 诵经开慧

我相信,对于学习与人生的成长,迭加也是一种更重要的方式。而学习经典的诵读法,就是一种这样的方法。它使我们的精神系统的建构过程,在自我的体系之外,不断地迭加经典系统。

对经典的诵读,其实是反复的吟咏过程。这背后,是对传统与古人智慧的相信与尊崇,因为有虔敬心在,诵读中便有庄重与乐趣。吟咏久了,甚至可能目击道交,契入文字背后的三昧。所谓的“神交”,感通,顿悟,自在其中。

我想,孔颜之乐中,亦有此乐吧。而失却了此敬此诚,就变成了今人所谓的死记硬背了。苦,亦在其中矣。

诵读的核心,是不失却自我,是在自我意识观照下的吟咏,是一心不乱的至诚心的全神贯注,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谓“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都是古人的用心经验。

其实,诵读作为一种重要的甚至是核心的学习方法,一直是我们古人所提倡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不仅仅是儿童的学习方法,更是我们成年人的根本方法。尤其对经典的学习,通过反复的诵读吟咏,达到记忆,而印刻于心,渐至感通开悟,是传承文化慧命、继往开来的基础。其中,亦有宋儒所言“为往圣继绝学”的旨趣。

古人讲的人生三难中,其一便是“明师难遇”。即使圣贤满街走,我们没有人生的慧眼,怎么能够识得呢?——那又该如何?

通过反复的诵读经典,来定心印心开慧,是比较稳妥的学习路线。除此之外,我实在不知:没有外在经典的指引与照耀,又该如何开启我们内在的心门呢?即使慧心初启了,又该如何保证不误用此心、错入歧途呢?

4. 不要理解,自在其中

诵读的根本原则在于:不要理解,而是印刻于心。经典的原意,圣贤或大家的心语,即使简单,也未必就能读得懂。

理解,是以一己之有限经验来解读对象,如果对象与自我系统同构还好,如果是自我体系之外的完全异质的存在,理解却只会“我注六经”,见到的只是心中的自己,肢解消亡的却是经典的生命。正如一部《红楼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儒者见道,理者见理,情者见情,色者见色。”一种理解,也牺牲了其他的理解,其实,是对经典的妄解误读。

我个人也有许多这样的经验。美国打伊拉克时,据悲观的报道,战争的污染可能使中东的地理环境,甚至半个地球恶化几十年。一天晚上,当我念到经典中的一句旁白“保佑一家得安康”时,竟楞住在那里——我突然地悟到:这句念了十几年的话,这“一家”,绝不是我一直以来想当然理解的自己的小家!而是人类的大家庭!甚至是:整个生态环境的人天大家庭!“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在此时代,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福祉,怎么可能超然于人类或人天而独存?!

经典中,有古人证悟的天人规律,有来自集体无意识的信息,有丰富微妙的经历、阅历与血泪凝结成的人生、社会的经验,许多许多都超越了一己小我的理解限度。庄子讲,“夏虫难语与冰”。人生的过程,就是由夏虫开始成长的。至于许多人,甚至所谓的一些大家,是走不过四季的,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古人才讲学无止境,孔子才会活到老,学到老。

一部《道德经》,区区五千言,从古至今,注释解说的文章汗牛充栋,有哲学家的老子,军事家的老子,经济家的老子,管理家的老子,文学家的老子,炼丹家的老子,等等。都是言说满满,自信多多。可是,谁又得了老子的真诠?先贤曾这样评价《道德经》:“两手包罗天地外,胸怀日月定三才”。显然,其中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也有来自集体无意识的信息,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不由诵读印刻于心,莫逆于心,在一生的行走中,慢慢回味,时常吟咏,我还真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学得好老子?

我发现,荣格分析心理学对待梦的态度,也是对待经典的态度。按荣格的理解:梦的答案就是梦本身。所以荣格式的梦工作,其要点之一,就是不断地回到梦本身!而诵读吟咏,就是让我们,不时的回到经典本身的最好方法。

我的经验,对荣格心理分析的学习,甚至是其他大家的一些经典话语,也需要反复的吟咏诵读,而不是一味的意识思维的理解。

诵读,只是一心的诵读。只要不唯他独尊,或唯我独尊就好。诵读的久了,多了,功到自然成。至于迭加,至于融会贯通的后续工作,就放心的交给时间和我们的无意识好了!

——能放手,便自在其中。

我信得过:我们内心,那个二百万年的老人。更信得过,我们生命本然的机体智慧。

5.诵经为什么能开慧?

至于诵经为什么能开慧?这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除了有我们上面所言知识体系建构的奥妙,迭加是一种更自然而科学的方式之外,经典本身所蕴涵的大智慧,自然可以弥补我们后天“智”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至诚持久诵读的过程,可以排除杂念,使我们一心不乱的定心于经典,这一状态,可以更好的接连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感通文字背后的三昧,甚至,感应神交于圣贤的心灵。这也是儒家所说“知止而后能定”、佛家所言“定能生慧”的过程。消除杂念而静心,也契合了荣格积极想象方法沟通集体无意识的原理。

《高僧传》卷十一所论:“缘法察境,唯寂乃明,其犹渊池息浪,则彻见鱼石,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陈兵先生解释说:“止,谓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一聚焦点,令心湛寂不动,如止水无波。佛学认为在止的寂定专一心态下,才能有很强的、堪以洞烛心灵秘奥的照察力。” 这里,“止”的含义同于“定”,能一心不乱的止于经典,甚至是其中的一句话,也是定的一种状态,这也是禅宗“参话头”的方法,由此渐修而至于顿悟开慧。

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才有可能如古人所言:“能觉先天一点动,胜读经书千万卷”,而接连先天——集体无意识的智慧。这里,也有通过经典,接连与转化我们自己的意识自我与集体无意识的奥妙,也蕴涵了孔子所讲“生而知之”的秘密。

古人常讲,人是“各精一道”的。细细追究,人是怎么精的他那一道?无非是爱好及欲望使然,久久行持而已。而其爱欲行为的背后,无非是一些核心的观念想法,被人不断默诵,不断唤念,甚至是在下意识中,重复进行使然。

6.诵读的窍门

诵读,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用丹田气(声音从小腹发出)全神贯注、声声音音清楚明了的同时,要越快越好。原因很简单,一旦读慢了,就会有我们自己的思考、理解混入其中,那读的可就不是经典,而是我们自己了。为更好的防止分心,还可以在诵读的同时,用耳(心)谛听自己诵读的声音。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调心与调身,也便自在其中了——这样坚持久了,不仅开慧,还可以健身养生呢。

诵读经典法,入手处至简至易;及其得益处,宏深宏远,乃至于与圣贤大师相比邻,遭遇真实的心灵与自性,亦自在其中矣。

诵读经典,不亦乐乎。

2. 经典教育的为何诵读经典

目前的教育模式皆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缺乏文化的熏陶与人格的培养。及早让儿童读诵中西文化经典,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习,即是在他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受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在他幼小的心灵潜移默化,以文而化,逐渐培植其德福,开启其智慧,从而奠定他一生的高远见识和优美的人格。经典遂成为他一生开智、受益、励志、成长的源泉。

3. 我们为什么要倡导诵读经典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史、子、集的文字中散发着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芬芳。对这些经典的诵读,就成了走近先贤思想文化的第一步。它是启发人智与慧的源泉;培养优秀人格的筑基石;亦是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法门。书声朗朗,正本清源,那一刻恍若置身过去,与圣贤对话,亲耳聆听圣贤的教诲。

经典诵读教学以“诵读”为切入点,把每篇经典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吟诵、涵咏与体验,还先贤文章以“文气”。“诵”与“读”的世界,常常联系在一起。“诵”为“讽”,理解为声,抑扬顿挫的读。“读”阅读之意。“诵”注重发文之声而“读”重解文之意,它是一种注重“音义结合”的“口诵心惟”的阅读方式。

回溯中国上千年的教育历史,“经典诵读”一直是作为学习经、史子、集的教学方法,古已有之并发展至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背景的演变。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中国,三千年的诗礼相传,三千年的母语如歌。小学阶段,是孩子记忆最佳的时候,广泛诵读中华传统经典,让孩子们可以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提高修养,塑造优秀的人格。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聪明的古人,在古时候就早已对经典诵读的序列作了清晰规划。低年级的孩子是在《童谣》、《儿歌》、《唐诗》和《三字经》中感触诵读的美丽启蒙;中年级的孩子的赏析能力在《笠翁对韵》,《弟子规》、《论语》中慢慢提升;高年级孩子的心智在《名家散文》、《唐诗宋词》、《大学》、《中庸》、《孟子》中渐渐成熟。

现代很多学生对经典诵读学习缺失兴趣,不愿意主动提高自己的经典诵读能力。我们的老师们给学生经典诵读的时间又往往不够。“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经典诵读不该是历史的记忆,和展架上的摆设,它鲜活地活跃在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

诵读经典提倡调动多种感官技能,做到眼到、耳到、心到。只有这样,才能在声律变化中品味文言韵味之美;才能调动多种感官分析、理解以及体悟文章的深层含义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最终通过经典诵读感悟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实意义。教师为学生创造适宜的诵读经典环境与氛围。学生才会对所读内容深思熟虑,涵咏体悟,在脑海里形成个性化解读,理解诵读的意义。

关于经典诵读,南宋大儒朱熹说,“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我们应该学会在诵读中对经典品读、品鉴与品味。品读其音美,在错落有致的平仄声中,聆听远古传来的阵阵金声玉振。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何让诵读变得更加有趣、有效呢?让孩子们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爱上诵读,学会诵读。品鉴其义美,理解先贤的写作情态,感其仁义之心,悟大学之道,养天地浩然之正气。

“至今齐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好读书。”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而优秀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一个崇尚读书的国家,一定是一个健康而生机勃勃的国家。

4. 学语文为什么要诵读经典

初中语文课本上最让学生头疼的无过于古诗文了,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历代大儒作品,让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大伤脑筋。那么,中招为什么要考古诗文,为什么要学生背古诗文呢?

第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先秦散文、宋清名篇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佳范本。这些古诗文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写作手法、布局谋篇技法。读而背,背而仿,仿而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直接有效的途径。

因此,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课本才不遗余力的倡导学习、背诵古诗文。要想学好语文必须过古诗文这一关,当然,我们也必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受益良多。

5. 今天,为什么还要诵读经典

不是太清楚啊。

6. 为什么经典值得诵读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一个人在他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可以奠定他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的基础;成为他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
罗曼

7. 经典诵读的意义是什么

经典诵读是弘(扬中办证)扬中华文化很好的形式。诵读晚会有利于缅怀先辈,体会生生不息的民族生机,并从文学艺术作品中寻找价值的肯定和情感的皈依。

上海、江苏、湖南等地观众纷纷表示,诵读晚会别开生面,艺术家朗诵得非常有感情,看了很受感染,晚会既是对昨天的缅怀、对今天的肯定和对未来的展望,也是把为了革命胜利而献身的先辈、正在为国家建设努力的人们以及青少年的未来联系起来的充满豪情、真情和激情的活动。

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的形式,纪念亲人、革命先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很有意义,希望以后更多地举办这样的活动。北京、山东等地网友留言,他们在优美的朗诵中深情怀念那些故去的先烈和普通人,形式不同,情怀永在。希望在各个中小学大力开展经典朗诵活动,扬中华文化。

(7)为什么诵读经典扩展阅读

经典诵读贯彻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有关精神,充分依托校教育资源和优势,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相关课程、课外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和平台,积极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引领广大师生更加广泛深入地感受领悟中华经典,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诵读、书写及讲解经典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8. 诵读经典是什么意思

意思:朗诵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名作。

诵读,拼音是:sòng dú。

意思:熟读;背诵;吟诵。亦指诵读诗文时读出声音来。

出自:西晋史学家陈寿所作《三国志·吴志·阚泽传》。

原句:“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

翻译:常为人雇用抄书,以此换取纸笔。抄完书后,他也就将那部书全部诵读完毕。

经典,拼音是:jīng diǎn。

意思如下:

1、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着作。

2、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着作。

3、着作具有权威性的。

出自: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所作《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原句:“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

翻译:邓皇后难以违背母亲的话,白天操练女工,晚上就诵读经书典籍,家人称呼她为“诸生”。

(8)为什么诵读经典扩展阅读:

有关诵读的名言警句: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出处: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翻译:读书只有读透书,博览群书,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

2、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出处:宋代思想家朱熹所作《学规类编》。

翻译:读书的办法没有别途径,只有是坚定毅志、虚心学习,反复的钻研,才能算功夫到家。

9. 为什么要朗诵读经典

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
如果今天我们口喊经典阅读,年轻一代或者大众,却都不读原着,只读别人的解释,这就会误事,会造成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的后果,说不定比不读更坏。
为什么要如此热衷于“经典阅读”?“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这几年我提出过一个概念:“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可以到这样的经典那里吸取精神的养料,然后面对自己所要面对的问题。每个国家都有几部经典,可以说家喻户晓,渗透到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就文学经典而言,英国的莎士比亚,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德国的歌德,等等,都是进入国民基础教育,扎根在青少年心上,成为他们民族年轻一代的精神的“底子”的。具体到我们中国,我曾提出这样的设想,要在中学(或者大学)开设四门基本经典的选修课:《论语》、《庄子》选读,唐诗选读,《红楼梦》选读,鲁迅作品选读。——当然,究竟哪些是我们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该在中学(大学)开设什么基本经典选读课,这都是可以讨论的;但这样的经典阅读,实在是民族精神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应该认真对待的。
而且,在当下在青少年中提倡经典阅读,还有某种迫切性。青少年时期,读不读书,读什么书,都不是小问题。现在我们这两方面都出了问题。首先是不读书:一方面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除了课本和应考复习资料以外,没有时间、精力,也无兴趣读其他任何“与考试无关”的书,老师、家长也不允许读;另一方面,如果有一点课余时间也耗在影视和网络阅读上。——我并不反对影视和网络阅读,并且认为影视和网络确实提供了阅读的新的可能性,扩大了人们的视野,而且其明显的愉悦性对青少年具有巨大的诱惑力,这都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其局限也是明显的:有可能削减,以至取消了深度阅读和个性化阅读,因此如果以影视、网络阅读代替经典文本阅读,就会有很大的问题。这里还有一个读什么书的问题。像鲁迅所说,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大口地吞下”的阅读——这颇有些类似今天的“快餐式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当下中国读书市场上这样的“新袋子”、“红纸”包装,实在是太多了,没有经验的青少年特别容易上当,但吃下去的却是“烂肉”、“酸酒”,仰赖这样的“快餐”长大,是可能成为畸形人的。鲁迅因此大声疾呼:“我们要有批评家”,给青少年的阅读以正确的引导。“经典阅读”正是这样的导向: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

10. 就个人而言,诵读经典有什么意义

中华经典诗文是人类的智慧和世界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诵读经典,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升道德素养和语文素质,繁荣和发展精神文明,净化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