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静安儿童综合武术赛事有哪些
扩展阅读
无物质基础怎么生活 2025-02-19 17:07:08
怎么用小爱同学朗读小说 2025-02-19 17:05:49
光辉岁月歌词多少字 2025-02-19 17:05:41

静安儿童综合武术赛事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5-02-16 01:50:25

❶ 中国清末有哪些爱国武术家

1、程庭华

程庭华,字应芳,生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卒于1900年8月14日。河北省深县程家村人。自幼入京学徒,艺成后于北京崇文门外花市上四条火神庙旁开一眼镜铺,以经营眼镜为业,江湖人称“眼镜程”。先生弱冠时善摔跤。二十八岁经举荐,投身拜师于董海川先生门下,后不仅深得转掌精髓,且功力深厚。曾代师传艺辅助同门后学多年,并于崇文门外设场执教,广授门徒,对后世影响巨大。“程之八卦,武林声名籍甚,凡言八卦掌,几无不知眼镜程也。”(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西逃,匆匆召集昔日网罗的武林高手“保驾”,程廷华到弟子刘斌家中闭门不出,崔玉贵找不到程廷华,因情况紧急只得逃离。程廷华得知慈禧西逃后,便要回内城店里去,刘斌苦留不住,只得让程师回去。程师途经东单牌楼时,见一支德军巡逻队十几个德兵调戏一位少女,于是上前阻止,洋鬼子一拥而上,把程廷华围在中央,上前便打。程师三招两式,把十几个德寇打翻在地,立时毙命。)

2、孙禄堂

孙禄堂(1860—1933年)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河北顺平县北关人,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早年师从李魁元学形意拳,又拜程庭华为师,学得八卦真功,后巧遇郝为真得传太极拳功),中国近代着名武术家。1928年3月,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孙受聘为该馆武当门门长,7月,又被聘为江苏省国术馆副馆长兼教务长。孙禄堂晚年,正值列强环伺,国力衰微,民族危亡日趋严重,在外侮面前,孙大义凛然,在他年近半百时,曾信手击昏挑战的俄国着名格斗家彼得洛夫,年逾花甲时,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日本5名技术高手的联合挑战,故在武林中不虚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美称。

3、杜心武

杜心五(1869一1953),名慎媿 ,清同治八年(己巳)十一月初三日,出生于慈利县江垭乡岩板田村,后迁居熊家庄乡白岩峪村。人称南北大侠,中国近代着名武术家。是自然门开山鼻祖徐矮师的独传高足,也是自然门第二代掌门人。后加入了同盟会,开始了革命生涯,担任过孙中山和宋教仁的保镖。与当时贤达黄元秀,孙存周,郑佐平等好友被称为虎林七贤,抗战时期曾在国民政府任职,时常口无遮拦批评蒋介石和国民政府。

解放后担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湖南省政协委员等职。1953年7月8日(农历五月廿八),病逝于长沙北门寓所,享年八十四岁。中央委员林伯渠、徐特立曾发唁电,湖南省政协、省委统战部均送了花圈。

4、 大刀王五

王正谊(1844年—1900年),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京师武林名侠。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王正谊一生行侠仗义,曾支持维新,靖赴国难,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

王五不仅本行中受人尊敬,他的爱国义举更是被人们广泛传颂。甲午战争失败后,御史安维峻上疏,力陈议和之弊,要求严惩误国者,却遭到清廷的贬斥,被革职戌边。王五出于义愤毅然担负起了护送安维峻的责任。回京后,王五便在香厂筹开学堂街,名为“父武义学”。更为人们所称道和广为流传的是王五与谭嗣同的交往。王五侠义心肠,与谭嗣同兄弟相称,传授谭武艺刀剑之法,二人由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5、韩慕侠

韩慕侠(1877-1947),天津津南区大韩庄人,形意拳、八卦掌大师,曾先后随张占魁、应文天等九位师傅习武,编采百家而独具一帜。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就读期间,曾随其练习武艺,锻炼身体。

1918年秋,“震寰球”康泰尔来华设擂比武,在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门前贴出广告,上写:“世界第一大力士,‘震寰球’来华设擂比武”。同时,北京《顺天时报》也登出9月14日万国比武大赛广告。康泰尔定于9月14日在中央公园五色土举行万国赛武大会,有20多个国家的力士回电表示准时参加。中国当时尚无官方的体育组织,只有天津中华武士会一个民间团体。会长李存义、张占魁经研究后,决定请42岁的韩慕侠出赛。韩慕侠本已退出武士会,但经师傅动员,考虑到事关国体,义不容辞。进京后,武士会一行人直接来到中央公园。由武士会派出代表王亦韩与康泰尔谈判比武条件。根据众武士的意图,王亦韩提出双方必须在5分钟内决胜负,死伤无论。比武前双方必须立下生死文书。康初时一一照办,事后琢磨不对,想到中国人哪是来比武,这是玩命来的。

当晚8点多,韩、李、张、王(俊臣)直奔六国饭店。在饭店,康初见时故作热情握手,想借机以力制服。韩慕侠机智地按中国式礼仪抱拳拱手,双方并不接触。康暗生不快。之后,双方言词激烈、各不相让。韩说,“你不是设擂比武的吗?我们特来领教高明”。康说,“我也正要领教”。说话之间,康脱去上衣、露出毛烘烘的前胸,摇头晃脑地嘟噜。翻译走过来说,他嫌你个子太小,打你就像打小鸡,不打了。其实,韩慕侠并不矮,身高1.8米出头。当然,跟洋人比确实矮了点。韩见康出言不逊,便说:“我韩慕侠从不欺负小个子,专爱打大个儿的,我打你就跟打耗子一样”。康泰尔一下被激怒了,他说:“请先进招儿”。韩一抱拳说:“我们中国人从不先发制人,请客人先进招儿”。康一个箭步抢前,用左直拳就朝韩打来,韩侧身一闪躲过。康霍地伸出右手,直奔韩的咽喉掐来。韩用八卦掌的挑掌往上一撩,康这一招儿又走空了。两招儿不成,康急了眼,翻手就来抓韩的手臂,想凭自己身高力大的优势,将韩抓起来摔死。

韩慕侠用所学八卦掌、十二形拳和五行拳等绝招不断地用掌探他,弄得康泰尔眼花缭乱、气急败坏。就在康泰尔要伸手抓韩的右臂时,韩用右手沿康的左臂一缠一摞,顺势带到怀中。康见势不妙,屁股往后一坐,用尽全身力气猛地往回一拽。他哪里知道,韩慕侠并不想跟他较力,而是顺势一送,在康猛力后坐、韩用力猛送、重心不稳之时,韩一个蹉步、进身,双掌重重地打在康前胸的华盖穴上,康轰隆一声就被甩出丈外,胃里的洋酒饭一股脑儿喷了出来。

韩慕侠这一打法其实就是中国武术的借力打力。华盖穴在胸窝上寸余,如果打在胸窝下寸余的巨关穴上,那就会把康的五脏六腑击穿,登时毙命。虽然二人订有生死合同,但韩只是想决输赢,并不想取其性命,这也正是中国人的武德所在。康泰尔倒地后本还想爬起来再战。韩一个跳步飞至,将其踩住,随即叫人拍照。因为李存义会长拦阻而作罢。

过后,韩慕侠喝叫康氏起来再比。因为万国赛武大会设有11枚金牌,打倒康一次者奖一枚金牌。韩慕侠11枚都要,所以非打到11次不可

康泰尔爬不起来了,哪里还敢再战,过了半天才连连说“不打了不打了”,还叫夫人赶忙将11枚金牌悉数托出,并签订了一份服输的字据。上写:“兹有俄国大力士康泰尔,周游世界46国举行武术表演大会,未遇劲敌、凯旋而归。路过中国,在北京中央公园五色土进行武技表演。今与中国武术名家韩慕侠先生角技,甘拜下风。瑾将金牌11枚赠与韩先生慕侠惠存。口说无凭,立此为证”。

6、王子平

子平(1881--1973)河北沧州人义和街人,回族,字永安,武术名家,伤科医生。出身武术世家,自幼习武,擅长查拳与太极。1919年(民国8年)在北京打败在中山公园设擂的俄国力士康泰尔,后在陆军部马子贞部下任武术教练。王子平和佟忠义并称“沧州二杰”,曾被誉为“千斤大力王”。于济南击败日本柔道家宫本后来上海,以治伤正骨为业。曾在精武体育会,中华武术会,王子平暑期武术讲习所和精强武术会等处教拳。

王子平热心培养接班人,在武术与伤科界为国家培养了不少有用的人手。其中有武术界的正副教授、国家裁判、国家队教练及中医伤科的正副教授、主任医师及着名的练功家等,堪称桃李满天下。

7、霍元甲

霍元甲(1868-1910),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人,爱国武术家,迷踪拳第七代传人。1909年扬名上海(1909年春,英国大力士奥皮音来上海在北四川路52号亚波罗影戏院“登台表演举重,露肌及健美种种姿态,约二十分钟,一连数晚,最后一场言,愿与华人角力。于言谈中,带多少轻蔑口吻,翌日见于报端,沪人哗然。”于是陈有美、农劲荪、陈铁生、陈公哲等“咸欲聘请技击名家,登台与赛,以显黄魂。”霍元甲接到邀请,便携其徒刘振声于1909年3月赶到上海商谈比武事宜,并商定“用摔跤方式,以身跌于地分胜负”。于是,发起人开始筹措资金在上海静安寺路张氏味莼园(张园)内搭建了“高四尺,宽广二十尺”的擂台。六月中旬下午四时,比赛的时间已到,但奥皮音并没有来。就这样,霍元甲名扬上海。),并创办了精武体育会,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为强健国民体质、传承武术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8、李景林

李景林(1885—1931),字芳宸、芳苓,号“广古川”。清末直隶枣强(今河北省枣强县)人。近代武术大师、军事将领、武当剑术传人、山东国术馆创始人。

以武治军

习武出身的李景林,治军特别重用武术,他任奉军混成旅旅长时,强化贯彻“武术在实战中学,在实战中用”的原则。在旅、团、营部,都编设一个武术队,专门训练武术,这些武术队同时又是军士储备队。当有缺员时,可马上在其中挑选合适人员补充齐备。武术教员、教官都编制到各级,拳种不限,实用为主。所有军官必须习武。班长是一个班中武艺最好的,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皆然。他用武术方法来训练士兵的近身格斗和搏杀本领,特别是在骑兵中设“斩劈活靶与活靶反击”的训练课目,并常亲自参与示范,提高了士兵的战斗力和耐力,使其军队以疾行军在战役中屡屡见功而被公认。李景林这种训练方法以后被其它军队效法,使武术成为那个时代的军训主要项目。

全民国术化

1926年,李景林到上海后,积极奔走呼吁,要洗雪“东亚病夫”之耻辱,提倡“全民国术化”、国术能“强身强国强种强族”,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第一人,且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对此种顺水推舟、一举两得之事,蒋介石乐意为之。于是有了“中央国术馆”的建立,以及随后“浙江国术游艺大会”的召开。

公开武当剑法

李景林(右)传授弟子黄元秀武当剑

李景林对于中国武术界的一大贡献就是,将自己演习多年的秘传武当剑术公布于众,得以在民间广泛的推广和普及。当时,武当剑术乃是武当内部代代秘传单授的,从不外传。所以一直特别神秘,而能够掌握其精髓者更是少之又少。武当剑法传至李景林已是第十代。李景林为了更好的弘扬国术在征得师父宋唯一的同意下,将历来武当剑法公开(1923年,宋唯一传给李景林的《武当剑谱》在北京印行),此后,李景林又公开传授其创编的武当对剑,此举对武当剑的普及影响深远。



❷ 浙江有哪些有名的散文作家

作家童言(网络词条)

童言的写作历程

基本概况

童言,中国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小说家,影视出品人、编剧。语文名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读者》《语文周报》签约作家。着有小说《琴鸟》《黄莺三愿》、童话集《小枣树和爷爷》、科普绘本系列《小杜梨的秋天》《白花树与粉花树》等。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俄罗斯、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典、希腊、丹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人民文学奖、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等。童言被誉为“最具才华的当红作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

代表作品

儿童散文《霞光》(11岁)

今夕的霞光,真美!

夕阳坠在半山腰,浓艳的晚霞烧红了西天,抛洒缕缕红光,令人迷醉。

这光芒洒在青青的柳梢,弥漫着阵阵仙气,映得柳叶呈现一片红晕。微微的风滑过,叶子沙拉沙拉地作响,霞光便随着飘扬的柳条闪闪烁烁,散开一片星星点点。霞光里的柳是美妙的,安然的。

霞光洒在路边高大的建筑物上,送来一片璀璨,闪闪的,亮亮的,像灯塔下波面。白墙壁变成红色的了,灰墙壁变成红色的了,桔红色墙壁也变成红色的了。多美啊!霞光里的建筑是恬淡的,和谐的。

霞光洒在每一个角落,洒在每一个人身上,一切都变了。一切都沉醉了。

夕阳缓缓沉下去,红霞收回了她的柔光,柳也睡了,楼也静了,路上的行人变得寥寥无几。朦胧的天河越来越深沉,喧哗的一天沉寂了。

❸ 浙江省当代着名文学家有哪些

鲁迅(1881——1936),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朱自清(1898—1948)散文家,诗人。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茅盾(1896-1981)作家,政治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有玄珠、方璧、郎损等。浙江桐乡人。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文学家。祖籍浙江嘉兴。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着名学者,国学大师,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哲学家,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

周作人(1885—1967),原名周櫆寿,后改名槐树,字启明,起孟,号知堂。浙江绍兴人。鲁迅之二弟。现代散文家、诗人。

艾青(1910-1996),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

梁实秋(1903-1987年)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着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

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夏衍(1900-1995年)作家、剧作家。原名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中国电影事业拓荒者。

章太炎(1869-1936年),学者,清末民初的革命家。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更名绛,号太炎,后又改名炳麟,浙江余杭人。

陶行知(1891-1946),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祖籍浙江绍兴陶堰。

马寅初(1882~1982)字符善,浙江嵊县人早年留学美国,获得经济博士着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浙江嵊县浦口镇人。

蒋梦麟(1886年—1964年),原名梦熊,字兆贤,别号孟邻,浙江省余姚县人。中国近现代着名的教育家。

蔡元培(1868—1940年),字鹤卿,别号孑民,中国近代革命家、教育家。

周建人(1888—1984),浙江绍兴人,鲁迅胞弟。政治活动家、生物学家。

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沈尹默(1883-1971),浙江湖州人。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瓠瓜。早年留学日本。

沈钧儒(1875—1963)号衡山,浙江嘉兴人,出生于苏州,清光绪进士。着名社会活动家,政治活动家,律师。现代着名书法家、诗人。

沈兼士(1887-1947年)先生,浙江吴兴人。又名坚士。室名抗志斋、段砚斋。着名文字训诂学家,教育家,创获甚富,颇受学术界推崇。

夏沔尊(1886--1946),名铸,浙江上虞人。我国着名的作家、教育家。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近代着名学者,出版家。

张宗祥(1882—1965)我国着名的学者、书法家。字阆声,号冷僧,浙江海宁人。

钱玄同(1887-1939),原名钱夏,字中季,号疑古、逸谷、德潜,浙江吴兴人。语言文字学家,早年留学日本,师事章炳麟。

范文澜(1893—1969)字云台、芸台、仲纭、仲沄,笔名武波。浙江绍兴人。中国着名史学家,文学家。

戴季陶(1891-1949),名传贤,字季陶,笔名天仇,晚号孝园,原籍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市),生于四川广汉。近现代学者、政党名家。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是现代中国诗坛上负有盛名的“雨巷诗人”。

柔石(1902-1931),原名赵平复,生于浙江宁海,现代作家。

俞平伯(1900-1990)着名昆曲研究家、昆曲活动家、我国现代着名文学家。名铭衡、字平伯。原籍浙江德清县。

周信芳(1895--1975年),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名士楚,艺名麒麟童。原藉浙江慈溪,生于江苏清江浦。

柯灵(1909-2000),作家,原名高季琳,浙江绍兴。

吴世昌(1908--1986),字子臧,浙江海宁人。着名汉学家、红学家。

徐迟(1914-1996年),诗人。原名商寿,浙江吴兴人。

穆旦(1918-1977),查良铮,着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祖籍浙江海宁,1918年生于天津。

南怀瑾(1918-),浙江乐清人。

金庸(1924-)原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武侠小说家。

冯骥才(1942-),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生于天津。

余秋雨(1946-),作家,浙江余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