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儿童鸡飞狗跳怎么回事
扩展阅读
水果知识汇总大全全面 2024-12-18 17:21:08

儿童鸡飞狗跳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4-12-18 14:56:04

⑴ 一年级的孩子如何教育,才能更好的茁壮成长

根据题主提供的信息我们进行初步分析:

以上几点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初步分析,一二年级的孩子,谈学习之前,应该先谈习惯,没有良好习惯,以后问题会越来越多,鸡飞狗跳也将是常态。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给你提供几点建议,希望对孩子的茁壮成长能有所帮助。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呢,在培养注意力之前有些东西你不得不知道,应该先了解一下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有关系的知识。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主要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一)症状标准

1.注意缺陷症状

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常常不注意细节,容易出现粗心所致的错误。

在学习或 游戏 活动时,常常难以保持注意力。

与他人交流,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往往不能按照指示完成作业、日常家务或工作

常常难以有条理的完成任务或其他活动

不喜欢、不愿意从事精力持续很久的事情

常常丢失学习、活动所必需的东西

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分心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丢三落四

2.多动、冲动症状

①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②在要求做好的场合,常常擅自离开座位

③常常在不适当的场所过分奔跑或爬上爬下

④往往不能安静的 游戏 或活动

⑤话多

⑥不停的活动

⑦常常别人问话未完即抢着回答

⑧在活动中不排队

⑨常常打断或干扰他人

(二)注意力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注意力,对于发展孩子的认知和个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是非常重要的。 要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必须要遵循注意活动本身的规律,并施加有效措施。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来引导孩子的注意力培养。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对客观直接以及新鲜感比较大的东西,更容易刺激他们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

孩子对有声音和画面感动态比较强的刺激物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家长可以通过多媒体,比如电视、电脑、手机,他们都具有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景以及悦耳动听的音乐,妙趣横生的益智 游戏 ,更能引起孩子的无意注意。 因此家长要利用这一特点,利用它们来进行对孩子注意力的训练,以达到提高注意力的目的。

2.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

无意注意缺乏目的性,很容易被无关刺激干扰。 因此,家长在孩子在家学习的时候,已经要关掉电视、电脑、手机,不在孩子旁边大声说话或喊叫。把孩子桌面上的玩具,以及孩子自制的一些“小玩意”,暂时打入冷宫,书桌上只留下和学习有关的学习用品,其他无关东西不要放在桌面,或者孩子视线范围之内。

除此之外, 家长也不要一会让孩子吃东西,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的,因为孩子注意力刚集中到学习上,被打断之后再次投入需要时间,多次打断之后,很难再投入其中,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小结:家长在孩子小时候要注意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孩子都具有的问题,家长要因势利导,善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为以后学习提高效果做铺垫。

(一)识字

因为汉字字形结构复杂,加上掌握字形需要小学生在视觉、听觉和动觉之间建立一系列新的关系,对小学生比较困难。因此,家长应该注重对孩子识字的辅导,通过比较直观图方法,提高孩子精确分辨字形的能力,牢固掌握汉字。 可以通过文字 游戏 ,你说我猜,找朋友,送生字回家等 游戏 加强孩子对汉字的认识。

家长也可以通过阅读提高孩子的识字量,一年级小学生的识字率为81.75%,需要提高和加强。

(二)阅读

阅读是一种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小学生掌握阅读,大体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分析阶段

由于小学生识字不够熟练以及知识经验的限制,常常是一个字或一个词地读,还不能整句阅读。一年级刚好处于这个阶段。

2.综合阶段

小学生已经学会了读出整个的词或句子,但因对词或句子还缺少精确的分析和理解,以致常发生念错或理解不清楚,甚至错误的情况。

3.分析综合阶段

小学生能将读出的音或词句的理解统一起来,达到由看到的词向说出的 词迅速而正确的过度,能流畅地朗读,但还不是很完善。

因此家长要注重对孩子阅读的培养,阅读有两种基本方式,既朗读和默读。识字是朗读的前提,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阅读的有故事、童谣、古诗词、看图说话以及谜语等,家 长应该根据这一特点对孩子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写作

写作是书面表达的高级形式。

一二年级处于写作准备阶段,主要是口述阶段,如口述造句、看图讲述等以及看图写话。

家长应该注重对孩子写作准备阶段的培养,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为三年级写作文做好准备,等到了三年级写作文的时候不至于无从下笔,抓耳挠腮。

小结:小学生在学前已初步具备了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入学后不仅口头言语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且书面言语也迅速发展起来,家长要加强对孩子言语发展的培养,遵循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让孩子在起跑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建议之三:小学生是品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家长要重视对孩子品德发展的培养。

(一)知行相结合发展道德 情感

矫 正孩子错误的道德观念,提高他的道德认识水平,是促使其道德不断升华的重要途经。家长在平时可以通过言语启示激发孩子的道德 情感 ,使他在领会道德观念的同时,产生道德 情感 体验。

比如:家长对孩子的好人好事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孩子意识到这种行为带来的荣誉,能使孩子产生助人为乐的积极道德 情感 体验。对孩子不遵守纪律、破坏公物、不遵守公共规则等不良行为给予批评责备,让孩子产生羞愧等不愉快的道德 情感 体验。

(二)引起道德 情感 的共鸣

小孩子对童话、故事、小说、歌曲、绘画等文艺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优秀文艺作品中的英雄人物、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感动中国”的道德榜样等都可以引起孩子的道德 情感 体验,唤起孩子对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家长要充分发挥道德榜样事例的感染作用,善于利用文艺作品中的形象激发孩子的道德体验,陶冶孩子的道德情操。

(三)在具体活动中以境育情

一年级的孩子道德 情感 还不稳定,它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情境和自身的活动体验。因此,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参加具体活动来培养孩子的道德 情感 ,在活动中以境育情。

通过活动总结、谈感想等方式,引导孩子把一定情境相联系的具体道德 情感 上升为与道德认识相联系的稳定道德 情感 。

小结: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对其身心 健康 发展、学业成绩和品德发展,以及他人与集体都带来一定益处。对孩子以后能否取得成功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因此家长一定要注重对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培养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一年级的孩子虽然小,但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切都发展起步阶段,家长要注意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对孩子言语发展的培养以及 思想道德 情感 的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习惯是未来孩子成功的关键因素,使孩子一生的财富,收益一生,让孩子 健康 茁壮成长。

我是丝雨润春风,希望能帮助到你。

一年级的孩子如何教育,按我自己 育儿 和教辅的亲身经历,我觉得重点把握三个方向:

在学校学习外,家长要特别加强孩子的身体素质锻炼,周末尽量多的参与户外全身运动,与大自然多接触。如选报体适能课程时,优先考虑四肢运动项目(比如篮球足球),而不是单侧身体项目(如羽毛球),全身运动既能促进孩子身体发育,更多锻炼身体协调性,提升多元感统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年级的学习课程难度不高,家长不要被孩子每次作业考试100分迷惑或沾沾自喜,要多注重在生活中、在辅导学习过程中教导孩子的正确思维方式,养成“先看、后想、再做”的基本逻辑思维,培养孩子多角度看待问题、动手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没有明确的标准答案,但根据提供的信息分析,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这一点在今后会愈加重要。

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会相互迁移的。对一年级而言,走出校门外,坚持规律作息、文明礼貌、情绪控制、服从尊长等,这些日常操行家长也要督导,多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独立处事的能力,日常家务也要分配做一些,增加孩子的责任感,适当加强情商、财商方面的教育,提高孩子的 社会 适应能力。

作为从事教育一线16年的老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一年级孩子习惯没有养成,所以从这时候抓最合适,要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让孩子多读书,陪伴孩子读书。

一年级的孩子让他自己独立整理书包,文具,指导孩子做好做作业前的各项准备,例如:做作业前,让孩子先上完厕所,喝够水,准备好写作业用的桌椅,以及写作业要用的铅笔、橡皮、书和本子。将学习要用的物品预先准备妥当,这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有的家长由于放心不下孩子,从一开始就陪着孩子做作业。孩子一出现一点错误,家长马上指出督促其改正,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家长的陪读,哪一天父母有事不在边上,他简直就无法完成功课。而且,由于每次作业出问题时都是父母帮忙指出来的,一旦哪一天家长不这样做或没有发现作业中的错误,孩子反倒抱怨起父母来!显而易见,陪读极不利于孩子责任心的形成,而孩子的依赖性都是家长的好心造成的。所以要养成孩子自己做作业,自己检查的习惯。

希望我的答案能对您有点滴帮助,并能@猫女女巫师

一年级的小孩很关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家长都不用再愁孩子的学习。

现在的孩子都是宝,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一些很不好的习惯,这些都是过去式。但从一年级开始,进入学习阶段了,那么就要从学习上规范起来,否则做家长的会崩溃。一些经验应大家参考:放学回家后,问问孩子肚子饿不饿,饿了吃点东西,吃完必须做作业,做作业时不允许吃东西,也不许走动,不许走神。态度要认真,字迹要工整。根据作业量的多少控制做作业的时间。坚持一年,也许要不了一年,良好的习惯就养成了,以后就不用家长太操心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强健的体魄,一切都是白搭。所以,身体 健康 是第一要素,注意营养多锻炼,力保孩子 健康 成长。心理 健康 从小抓起,从小要注重培养他乐观坚强,热情自信,宽容感恩。

可以用有趣的故事和真实的例来引导孩子。记得女儿小时,我给她买了一套十本《妈妈讲故事》每一个小故事,都讲述了一个道理。刚开始时,我读完故事,会给她总结。慢慢的就不总结了,启发她动脑总结,效果非常好。以前我讲了一个小故事《熊猫问路》通过熊猫几次问路说话的方式不问,得到了不同的对待,讲完后女儿马上总结“这个故事说明,只有讲礼貌的小朋友,大家才会喜欢”后来,她还说,这些故事都成了他写作文的素材。

家长要有原则,当出现不好的习惯要及时制止并纠正。比如说,经常碰到有些孩子比较霸道,会骂客人甚至去踢打客人,一些大人会认为孩子还小,不加引导,这样长大的孩子就更多不懂什么叫礼貌;另一些孩子,一旦不合他的意就撒泼打滚,如果家长一味妥协,长大后他们可能会比较自私,很难顾及别人;有的孩子,整个做作业的过程中,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玩玩具,如果家长意识不到还一味配合,别人一个小时能做完的作业,他三个小时也做不完。正确的做法是,吃好喝好上好厕所,书桌旁玩具全收起来,只留下学习用具,开始做作业就跟学校上课一样,全神贯注,快速完成。甚至有的孩子,凳子上都坐不稳,坐十分钟就能扭动几十次,养成这种习惯的孩子学习一般上不去!所以,家长不能放任任何一个坏习惯!

多读书,增长见识。多读书,开拓视野。多读名人故事,能帮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培养家国情怀,让他胸怀宽阔。所以,尽可能多的陪孩子读书,而不是玩手机,看视频,刷抖音,去浪费时间,影响视力,还有可能沾染恶习。

多才多艺的孩子一般比较受欢迎,也通常更加自信。所以,要注意观察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并在这方面加以引导,或者报专业的兴趣班来培养,幼儿园、小学阶段时间比较多,多发展几门兴趣,孩子将会终身受益。

一、把培养孩子的习惯放在首位。

1、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跟孩子确定好了,就要天天坚持。到了睡觉时间要提醒孩子,并督促孩子睡觉;早上起床时间到了,也要提醒督促。一般提前5—10分钟。孩子做得好,要鼓励。做得不好,要提醒。很不好要有一定的惩罚,要让孩子知道,承诺的事没做到是要付出代价的。

2、阅读和写字的习惯。

跟孩子协商每天阅读和写字的数量,绝对不要多,宁可少一点,让孩子轻松完成,不要让他觉得是负担,倒了味口就难办了。

能轻松完成,经常获得鼓励,兴趣就会慢慢变浓。

3、思考的习惯

家长要多陪陪孩子,跟他一起阅读,为他讲故事,引导他思考一些问题:故事中的、生活中的都可以,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习惯了。

二、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

孩子将来成为什么人,我们说了不算,关键要看孩子的兴趣。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经常陪孩子玩耍、锻炼、聊天,以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秉赋。这一点特别重要,事关孩子一生的成长。我们早一点发现他的兴趣、特长、秉赋,循序渐进的开发,就会让孩子少走弯路,成就孩子的人生。

一年级千万不要毁了他对学校对学习的兴趣。千万不能只重视孩子的分数。孩子如果对学校学习视若畏途,今后堪忧。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一年级的孩子重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冰点认为:一年级孩子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要,决定着孩子以后的发展,好的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优秀的孩子,反之各种教育问题将不断出现,下面提些建议:


一、生活习惯养成。按上学时间早起,独立洗漱,吃早餐;适应学校间餐和午餐的饮食,不挑食、不浪费;课间饮水、如厕,调整午休;晚上独立洗漱,独立就寝,习惯早睡。



三、阅读习惯养成。每天养成阅读习惯,要储备必要的书籍,定期去书店采购,定期去图书馆、阅览室,阅读坐姿正确,科学用眼。


四、运动习惯养成。养成一项长期运动,经常去公园、郊外散步,积极参加团体性 体育 活动。


注:孩子的这些习惯家长要陪同完成,如作业写不好的地方要手把手教、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运动、一起作息和完成生活任务等,大人也要和孩子一样做到,一般一件事情坚持21天,就会养成习惯,贵在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实有些时候是考验大人能不能坚持,冰点建议一至三年级,家长都要坚持陪同,尤其是写作业、预习、考前复习,有些时候不是孩子不做,而是他真的不知道怎样做,这就需要家长领着做。当然,这个过程家长会很辛苦,但效果真的很好,养成好习惯会终生受益,可以就一劳永逸,这也是冰点的真实经验,我的孩子就是这样,到了四年级他的学习和生活我就没有操心过,全部自己完成,我只负责签字就行了,我的孩子现在也很优秀,985名牌大学。

⑵ 孩子做错,妈虐自己,红家长带你避雷“内疚式教育”

最近,一档新上映的教育类节目引发了热议,一位妈妈讲述了这样一段自己的 育儿 经历。有一次女儿的学校布置背诵作业,可是孩子怎么也背不下来,各种出错。一直拖到凌晨十二点,这位妈妈终于忍不住发火了。可是她不是将火气发泄在孩子身上,而是当着孩子的面用力抽自己耳光,孩子错一次她就扇自己一巴掌,孩子因为妈妈的行为惊恐不已。相信在生活中也有不少家长和这位妈妈一样,舍不得打骂孩子的情况下,采取了另一种同样不良的教育方式,不是惩罚孩子,而是在孩子面前惩罚自己。这种教育也具有一个颇有意味的名字: 内疚式教育

节目现场,教育专家和嘉宾均表达了对孩子的担心,而这位妈妈也渴望改变自己。很明显,一方面人们并不认可这样一种教育方式,但是,另一方面,许多父母也同感到这位母亲的无能为力——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谈作业,鸡飞狗跳。大人们一方面相信,孩子的学习需要自己去承担和督促,必须为孩子的成功与幸福负责,一方面又把管理情绪的钥匙交给孩子,认为自己的坏脾气都是被孩子的顽皮点燃的,于是,大家纠缠在一起,分不清彼此的界限在哪里。加上大人们自己还顶着一堆破事需要处理,工作、生活、钱、感情、 健康 、关系……辅导作业时,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把大人的暴脾气点燃,孩子则感到恐慌、厌烦、畏惧,连带爸妈、老师和作业。

“内疚式教育”无处不在

其实这位妈妈的内疚式教育离我们并不遥远,多数人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经历。

“你这么没出息,爸妈的辛苦全都白费了!”

“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你对得起我们吗?”

“家里已经给你花了这么多的钱,爸妈自己都不舍得!”

知名畅销书作家、美国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在她的《 情感 勒索》一书中谈到,当一个人陷入失控的情绪状态,渴望让另一个人服从自己的意愿时,常常会使用一些忽视“双赢”策略。

据红家长了解,这些策略在无助和失控的父母那里也颇常见。比如,大吼、拿戒尺、直接威胁要没收玩具和手机;比如,沉默以对,铁青着脸;比如,考验演技,悲情演绎,愁眉苦脸、眼含泪水、叹气、倒苦水:“妈妈真的要被你们累死了,你们好好写作业啊,不要让我操心了。要是我那天真的死了,你们就没有妈妈了。”当然,也有本文开头提到的内疚式教育。

“内疚式教育”的影响

根据苏珊·福沃德的观点,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因为在这些改变对方、影响关系的手段中,真正的逻辑是激发对方的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

适当的内疚感会让孩子更加体恤父母,促进对自我的反省。因此一些父母把内疚式教育当作成功的 育儿 经,因为在他们 情感 绑架的“努力”下,孩子更努力更听话了。但这种内疚感一旦持续时间长了,会让孩子在面对父母时一直充满负罪感,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更多的焦虑和压力。

有的家长认为,把情绪发泄在自己身上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爱,他们把痛苦转移给了自己。殊不知,他们的所作所为,将在孩子心里留下抹不去的阴影,这是对孩子的一种变相惩罚,此时亲子之间的 情感 联系仅剩内疚与亏欠。

内疚式教育极易让孩子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同时,强烈的负罪感使他们变得敏感脆弱,对这种教育方式充满恐惧。于是这些孩子只能一切遵循父母的意愿,努力达成父母的期望。他们慢慢开始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失去自我,变得内向自卑。

有些孩子在面对内疚式教育的时候容易产生严重的抵抗心理,他们不堪重负,使家庭关系急剧恶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会寻求远离父母远离家的生活状态,想要逃离父母的 情感 掌控,让亲子之间的关系产生难以磨灭的裂痕。

还有的孩子,可能将一辈子活在对父母的内疚当中,被迫努力偿还父母的恩情。而通过内疚感来驱使孩子向前,最终只会将孩子拖垮。

据红家长了解,这些并不恰当的恐惧感、责任感、罪恶感,可能会让处于人际力量对比弱势位置的儿童,变得屈服和妥协,阻碍他们发展出自己的身份感、信念、意愿和人际边界。如此看来,虽然爸妈们的一些“极端”方法看上去或许有效,但是长期来看,它们或许会让孩子失去了发展真实自我的安全环境。

为了孩子长远的发展,为了自己的 健康 和好心情,扔掉内疚式教育,降低鸡飞狗跳指数,大人们需要承担起更多责任,学习用尊重的方式处理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正确的教育

好的家庭教育要拒绝以爱为名的 情感 绑架。

01 倡导有原则的教育方式

教育的过程中缺少不了原则,有规矩而成方圆。有原则的生活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他们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做了会受到批评,懂得明是非,这比用爱绑架更容易让孩子理解和接受。

同时父母遵循原则教育,也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因为孩子的某个失误而失控。在原则范围内,亲子的相处达到一个平衡,可以避免很多矛盾发生。

02 家长学会换位思考

作为家长要懂得换位思考,去体谅孩子的情绪,避免用粗暴的方式唤起孩子的愧疚,达到让他们听话的目的。循循善诱不需要强加负罪感,唯有主动去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状态,将自己的高度放低,才能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学家德华 桑代克说过: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不武断地下结论,减少与孩子的冲突,赢得孩子的信任。

03 给予孩子肯定与鼓励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抱怨。孩子的情绪其实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一味指责和抱怨,让孩子徒增内疚,只会让他们更加否定自己,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情绪反馈,肯定他们的付出,对孩子进行鼓励,才有利于他们的心理 健康 发展。

良好的亲子关系不应该存在谁亏欠谁这样不平等的关系,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教孩子识真理,看世界;同时孩子也可以成为父母的老师,让家长们在教育的马拉松中发现自己的问题,逐渐找到正确的节奏。如果你的家庭也存在内疚式教育的问题,那么赶快调整状态,克服心浮气躁,摒弃绑架孩子为手段的教育方法,用耐心与爱引导孩子走向阳光的未来,这才是教育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