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酵母双杂交基本思想
酵母双杂交技术由Fields在1989年提出,其灵感来源于对真核细胞转录因子,特别是酵母转录因子GAL4的研究。GAL4蛋白质包含两个必需的结构域:DNA结合域(DNA-BD)和转录激活域(AD)。DNA-BD负责识别并结合位于GAL4效应基因上游激活序列,而AD则通过与转录机构其他成分的结合,启动基因转录。单独的DNA-BD和AD无法激活转录,但当它们在空间上接近时,便构成完整的GAL4转录因子,激活下游启动子并促进基因转录。
为了实现这一技术,Fields构建了一个双杂交系统。在这个系统中,DNA-BD与X蛋白融合,AD与Y蛋白融合。如果X和Y之间形成蛋白-蛋白复合物,GAL4的两个结构域得以重组,进而启动特异性基因序列的转录。Snf1与Snf4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实例,其中Snf1是依赖丝氨酸、苏氨酸的蛋白激酶,而Snf4是其结合蛋白。研究人员使用穿梭质粒将Snf1与BD融合,Snf4与AD融合,转化到GGY:171菌株中。该菌株已删除了相关转录因子基因,包含LacZ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Snf1和Snf4的相互作用使AD和BD在空间上接近,激活了报告基因LacZ的转录。
酵母双杂交技术通常包括三个关键组件:诱饵(BD-X融合蛋白)、猎物(AD-Y融合蛋白)和报告基因。诱饵通常是已知蛋白,而猎物能显示诱饵与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检测报告基因的表达,可以推断出诱饵和猎物是否相互作用。这一技术在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信号转导路径以及功能基因组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1)儿童dna和ad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酵母双杂交系统由Fields和Song等首先在研究真核基因转录调控中建立 i 。典型的真核生长转录因子, 如GAL4、GCN4、等都含有二个不同的结构域: DNA结合结构域(DNA-binding domain)和转录激活结构域(transcription-activating domain)。前者可识别DNA上的特异序列, 并使转录激活结构域定位于所调节的基因的上游, 转录激活结构域可同转录复合体的其他成分作用, 启动它所调节的基因的转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