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儿童支气管炎是什么引起的
扩展阅读
flac音乐歌词怎么办 2025-01-15 12:46:06
烟草知识讲座讲稿 2025-01-15 12:45:19
歌词怎么改成文件 2025-01-15 12:43:35

儿童支气管炎是什么引起的

发布时间: 2024-09-02 08:07:15

⑴ 宝宝今年三岁,患上了支气管炎,应该怎么办

引起的原因可能与幼儿抵抗力较弱有关

三岁幼儿支气管炎,引起的原因可能与幼儿抵抗力较弱,受凉后导致病毒和细菌感染支气管引起支气管感染有关系。以咳嗽,咳痰为主,严重的情况可以出现气喘的表现。同时往往伴有精神不振,食欲不振,消化不好以及哭闹,睡眠不好等的全身表现。

因为咳嗽频繁,妨碍休息的时候可以给予祛痰的药物,应避免给予咳必清、异丙嗪或者是含有阿片、可待因等成分的止咳药物,以免抑制分泌物的排出。当急性支气管炎发生痉挛的时候,可以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

⑵ 孩子不咳嗽怎么会是支气管炎呢 宝宝知道

儿童支气管炎大多属于病毒性感染 据专家介绍,儿童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发烧、咳嗽、咳痰或伴有轻度的呼吸困难为特征。儿童患支气管炎一般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左右。若不及时就医,有可能发展为肺炎、阻塞性肺气肿以及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儿童支气管炎属于下呼吸道疾病,大多属于由感...冒引起的病毒性感染,其余为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以及过敏性、化学性等因素所致。导致支气管炎的主要病毒为鼻病毒、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及风疹病毒等。较常见的细菌为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沙门氏菌和白喉杆菌等病菌。支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但又比病毒大的微小微生物;是最小的能 独立 存在的原核生物,但又具有某些细菌的特性。 儿童患有支气管炎,同时也必然患有气管炎。在发病开始时,先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 鼻塞 、流鼻涕等症状,并逐渐出现断续的干咳。随着病变的发展,支气管内分泌物逐渐增多,并转为带有咯痰声的咳嗽。年龄大些的孩子咳出黄色脓性痰,但婴幼儿不会把痰咳出来,常常咽下而不易观察到。也有的患儿表现为忽然出现较多较深的咳嗽,使孩子痛苦不堪,或伴有呼吸急促和食欲不振、 呕吐 、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冬春季节为儿童支气管炎的高发期 “儿童支气管炎全年均可发病,每年冬春季节为高发期。”黄荣妍解释说,在冬季由于寒流侵袭及气压变化,容易导致支气管粘膜的血液循环障碍,平滑肌的痉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及机体抵抗力降低,为病毒或细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寒冷的气候常使人体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数量相对减少,免疫能力随之下降,极易受到感染。因此,儿童往往在冬季发病。 患支气管炎的儿童应注意休息,保持卧室的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儿童患支气管炎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水分蒸发较大,应注意给患儿多喂水。可用糖水或糖盐水补充,也可用米汤、蛋汤补给。饮食应以半流质为主,以增加体内水分,满足机体需要。家长应经常给患儿更换体位,促使其分泌物易于排出。患儿营养物质消耗较大,加上发热及细菌、毒素影响胃肠功能,消化吸收不良,因而患儿体内营养缺乏不容忽视。家长对患儿要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给予口味清淡、营养均衡、容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或流质食物,比如稀饭、煮透的面条、鸡蛋羹、新鲜蔬菜等

⑶ 儿童支气管炎很常见,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预防


小儿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可急可缓。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可忽然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以后渐渐有支气管分泌物。

发病年龄多见于婴幼儿,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多见。

可伴有有发热,一般体温38.5℃左右,或不发热,病程1~2 周。

起病较急,有感冒前驱症状,如咳嗽、打喷嚏,流鼻涕,1~2天后咳嗽加重,并出现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明显、继之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急促、三凹征,肺部体征早期以喘鸣音为主,继之出现湿性啰音。症状严重时可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以及代谢性酸中毒、水和电解质紊乱等。

如何做好小儿支气管炎的预防?

注意给孩子保暖:天气变化,尤其是冷空气气流刺激,可降低小儿支气管粘膜抵抗力,加重支气管的急性气道炎症反应,因此,家长要随气温变化及时给患儿增减衣物,避免伤风感冒。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孩子所处居室要温暖,通风和采光良好,并且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55%以上,因为空气干燥容易引起鼻腔及呼吸道黏膜炎症。孩子要远离吸烟。

注意孩子口腔卫生及勤洗手:要保持口腔清洁,每天涮牙,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睡前需要刷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

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出门尽量戴口罩。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合理膳食营养及保证睡眠:饮食上要易消化、优质蛋白质和富有维生素的食物,以软的食物最好,有利于消化道的吸收。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孩子正常的睡眠。

加强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可根据年龄选择适当的体育运动如健身操、爬爬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