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儿童头皮癣治不好怎么办

儿童头皮癣治不好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4-01-18 11:01:28

Ⅰ 小儿头癣要怎么防治

头癣俗称秃疮或瘌痢头,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有三种,即黄癣、白鲜和黑癣,其中以黄癣最严重。这3种癣均可继发细菌感染而造成脓癣,常常会被误诊为头发感染而久治不愈,故应请医生仔细诊查。

治疗小儿头癣,首先要用肥皂和温开水洗头,把头发上的痂皮和碎皮屑消除干净,然后交替外搽杀菌的头癣软膏,如硫磺软膏、杀烈癣药及1%~5%碘酒等;口服黄霉素,按每日每公斤10~15毫克连服4~6周,在显微镜下3次查不到真菌才可算痊愈。病儿要被隔离,以免传他人。病儿帽子、枕巾应煮沸消毒,梳子、理发工具等用5%来苏儿溶液或5%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0~15分钟,方可再使用。另外,据临床观察,针灸对本病有一定的效果。一般可取足三里、曲池、百合、风池等穴位,采用强刺激(抑制法),留针少许后取出,隔日治疗一次,并用梅花针叩刺病灶局部和背部俞穴,病灶边缘用轻度打刺,一般由外向内螺旋式叩打,达到微有血点渗出为度,隔日1次。

本病是可以预防的,其方法是,不与有头癣的小孩一起玩耍;对患头癣的小儿要进行隔离;病儿应戴上帽子,防止病发掉下而传染别的小儿,不用头癣小儿用过的理发工具、毛巾、梳子、枕巾和帽子,每次剪完头,要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Ⅱ 孩子得了头藓该怎么治疗

小孩头上长癣是头部皮肤感染癣菌导致。这可能是由于搔抓头部导致头皮损伤,或由于皮脂腺分泌过多的油脂而不经常洗头导致局部卫生差,或小孩免疫力比较低等因素所致。可以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一、局部护理:
平时需要注意小孩的头部清洁和护理,尽量选用植物性洗发水,避免使用碱性、刺激性较大的洗头液、洗发水。同时建议剔除头癣部位的头发,最好剃光全部头发,可以避免二次感染,也有助于上药、消毒等处理。

二、药物治疗:


1、外涂药物:小孩头发剃光清洗、消毒后,可以进行外涂药膏进行治疗,如硝酸咪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药物涂抹在头癣部位,通常急期性治疗1周左右症状可以得到较好的缓解。如果伴有化脓等症状时,需要配合消炎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可选择碘伏擦拭发炎部位进行消毒处理,还可以应用呋喃西林乳膏进行治疗;



2、口服药物:如果小孩头癣症状比较严重,且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时,需要及时带小孩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可选择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药物进行治疗,由医生根据小孩体重计算合理用药剂量,避免自己盲目用药,以免产生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

此外小孩应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西兰花、西红柿、胡萝卜、猕猴桃等,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头上长癣的发生几率。此外需要对小孩使用的帽子、毛巾等私人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其残留的致病菌导致头癣反复感染的现象。

Ⅲ 儿子6岁,头上长了一个头癣怎么治

癣是真菌,头癣也就是头部的真菌感染。头癣可能会引起脱发,引起局部明显的脱屑,还有瘙痒、感染等,所以一旦发生头癣要及时治疗。首先需要处理的是保持剪头发的习惯,如果不考虑美观,最好把头发全部剪掉,或者剪的尽可能短,保持1周1次,有可能要剪6-8周的时间,大约持续2个月左右。还要经常洗头,每天洗,用硫磺皂或者酮康唑洗液来洗头,因为真菌感染引起一定要通过洗头把表面的真菌,以及引起的皮肤脱屑尽可能清除掉。
用药以抗真菌药为主,比如酮康唑、特比萘芬、联苯苄唑乳膏等。如果严重的还可以考虑口服伊曲康唑、氟康唑等药物,这些药物都是抗真菌的口服药,只有综合治疗才能将头癣尽可能治好。

Ⅳ 中医怎么治疗儿童头癣的

儿童头癣是指真菌感染导致,头皮的一种浅表真菌性皮肤病,头癣确定有传染性。它的表现在儿童往往是白癣,也有黄癣、黑点癣、脓癣。无论哪种类型的头癣治疗,首先就是要抗真菌治疗,治疗原则有五个字,叫服、擦、剃、洗、消,具体如下:
1、服就是服药,严重头癣面积比较大时要口服抗真菌的药,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但这种抗真菌药的口服的剂量还有适应症、禁忌症,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选用;
2、擦药,擦就是外涂,外涂抗真菌药,如特比萘芬软膏,硝酸咪康唑软膏,阿莫罗芬软膏,联苯苄唑软膏,这些抗真菌的软膏和溶液都是可以;
3、剃,剃就是剃头,面积大可以把整个感染的头发都剃掉,这样有利于上药,因为这种真菌附着在毛干上非常紧固。

感染面积非常小的黄癣这种皮肤病,建议不妨考虑把病发进行连根拔除,范围应扩大到病发外围1毫米到2毫米正常头发,建议每个星期拔1次,务必要连续坚持3个星期。与此同时,每天用2%的酮康唑香波洗头,皮疹处外擦2.5%的碘酊,或者外用抗真菌药膏,共3个星期到4个星期。
2、综合治疗
①内服治疗
对于那些发生在孩子身上,范围非常大的头癣,务必要加大治疗力度,建议借助灰黄霉素综合疗法,剂量务必要遵照医嘱来进行使用,疗程约莫需要3个星期,与此同时,多给孩子吃一些油脂性食物,此举能够促进灰黄霉素的吸收。服药期间,应同时外擦抗真菌药。可将头发全部或者部分剃光,以便擦药。

Ⅳ 孩子得了头癣怎么办

头癣是发生于头皮的一种浅部真菌病,主要侵及儿童,传染性大。常常通过理发用具,梳篦、帽子、枕巾等间接接触传染,少数亦可直接接触,或通过患病猫狗等动物而传染。

一.头癣可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及脓癣四型。

1.黄癣,俗称“秃疮”或“癞痢头”, 主要由许蓝黄癣菌引起, 典型皮损为盘状黄豆大小的黄癣痂, 突出于皮面,中心微凹,边缘翘起,质脆易碎,沿毛孔呈点状分布,黄癣痂有鼠尿味, 中间有毛发通过 , 黄癣菌有溶组织作用,痂下为浅溃疡, 毛发离头皮1~2cm或更长处折断,残发扭曲、干燥、失去光泽,易脱。 病情发展,黄癣痂互相融合成大片呈灰白色,主觉瘙痒。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遗留永久性秃发。

2.白癣,由铁锈色及羊毛状小孢子菌所引起,因易致断发及结白屑故名白癣。多为儿童期起病,青春期后可自愈, 男多于女,多有明显的接触传染史。白癣菌自侵入处沿头皮角质层向四周蔓延,初起为白色鳞屑性局限斑片,其上头发变为灰暗,稍有痒感。渐扩大后,周围可以出现卫星样小鳞屑斑片,可融合成片,但界限清楚;病发根部有一白套样菌鞘,病发长出头皮0.5cm左右就容易折断;参差不齐,病发根部较松,易于拔出,并不引起痛觉。愈后不留瘢痕,头发再生如常。

3.黑点癣,是由紫色发癣菌及断发癣菌所引起,主侵学龄儿童,男多于女。患处为小片鳞屑斑,由于发内充满成串的孢子,毛发显得脆弱,残留的病发在毛囊口呈黑点状。故称黑点癣,因毛囊被破坏,故愈后留浅斑痕。

4.脓癣,本病系狗小孢子癣菌所引起的头部无痛性有波动性脓肿,多见于儿童,男较女多,大都系接触患病动物而传染。 患处的毛囊常可化脓而引起一片或数片红肿的痈状隆起,该处如用力挤压,即可流出少量浆液或半透明的脓液,常 并发附近淋巴结炎 。局部病发极易拔出,愈合后形成瘢痕而在局部留有永久性脱发。

二.得了头癣,如何治疗? 头癣治疗目的为清除真菌、治愈患者、减少瘢痕形成和阻断传播。

头癣的治疗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服药、擦药、洗头、剪发和消毒五条措施联合治疗。

1.抗菌疗法

(1)灰黄霉素:灰黄霉素能抑制霉菌生长,并被结合在新形成角蛋白组织内,随着毛发生长,新生不含癣菌的毛根,将含菌的毛发逐渐推出头皮外。每日10~20mg/ kg ,分两次饭后服用,连续2~4周。每天洗头,外用5%硫黄软膏或2%碘酊,每1 2周剪发一次。此方法适用于无禁忌证的各型头癣。为避免复发,最好待皮肤临床症状消失后停用服药,停药后仍继续局部用药,每周1次,连续查菌3次阴性为止。

(2)特比萘芬 :是新兴的一线药物,与灰黄霉素相比,其优势在于使用疗程更短。但对小孢子菌所致头癣需较长疗程。开始应用前应检查肝功能。如果治疗超过6周,需要复查肝功能加血常规。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胃肠道不适、味觉障碍、皮疹和肝酶异常等。

(3)酮康唑:为最近合成的新型广谱抗真菌药,成人每日口服1次,每次1片(200mg)连服3~4周,最好进餐时服用。儿童用量为1~4岁每日50mg;5~12岁每日100mg。长期服用本药时,治疗前或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如有异常应停药或减量。

2.外用药疗法

可单独应用,亦可配合抗菌疗法或在拔发后应用,单独应用疗效较差。

消除毛干和头皮的霉菌,常用药物有10冰醋酸、5%硫磺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3%~5%碘酊、3%~5%克霉唑霜,咪康唑和联苯苄唑等,还可用 丙烯胺类外用药物如特比萘芬乳膏。上述药物可选一种或数种,交替外用,每天早晚擦药各一次,直至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后两周为止,不得中途间断。黄癣患者若菌痂很厚时,应先以油剂除去菌痂,然后,再外用上述药物。在治疗过程中,黄癣、白癣患者可在滤过紫外线灯下检查,拔除残留病发。经过上述治疗后,每周进行霉菌检查一次,连续三次阴性,临床也无复发,可称痊愈。脓癣患者如炎症显着,脓性分泌物多时,应以1:4000高锰酸钾溶液或中药黄柏、黄精煎水作湿敷,待炎症减轻,分泌物减少后,再用上述外用药物治疗。

还可用抗真菌洗发液,减少与症状携带者持续接触而感染的风险。如2%酮康唑洗剂 ,每日1次,每次局部停留5~10分钟,应用2周或至疗程结束。

3.拔发疗法

对面积在5分硬币范围以内、损害不超过3块以上者,可考虑该法。即用平头镊子将病损区及周围3cm宽范围内的头发连根拔出,局部涂以2%碘酊,每天一次,连续3 4次。并经常洗头,每周涂5%硫黄软膏一次。如化脓严重,停用碘酊,改涂0.5%呋喃西林软膏。 拔下的毛发及痂皮应予以焚毁。

4.X线照射

X 线照射后,使头发毛囊暂时缺血而易于拔除。自有灰黄霉素以来,目前已少用。

三.重视预防儿童头癣

真菌对高热的耐受力不强,被患者污染的衣服及用具可采取煮、熏、浸泡等消毒措施。对集体儿童应定期检查,早期治疗,注意衣帽等不应随便互用。

参考文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浅部真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