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小孩的勇敢事例
司马光砸缸 关于二战的撒尿小孩于连:在一个节日人们欢庆时,小男孩于连在仓库发现炸弹导火线,情急之下用尿炸弹导火线浇灭了,保卫了布鲁塞尔。后来人民为了纪念他就铸了个铜像。 比利时:撒尿小孩--于连铜像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中心广场附近的“埃杜弗”街口,有一座引人注目的“撒尿小孩”铜雕像。这个小孩蓬松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笑眯眯地站在一个约2米高的大理石雕花台座上,旁若无人地在撒尿。他的“尿”像涓涓细流,长年不息地浇注在下面的水池里,他那天真活泼的姿态,栩栩如生的神采,十分逼真,惹人喜爱!这就是被比利时人民称誉为“布鲁塞尔第一市民”的小于连。据传说,外国侵略军准备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小于连急中生智,用一泡尿浇灭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线,从而挽救了布鲁塞尔古城,使全城百姓幸免于难。比利时人民将小于连引为自豪,盛赞他那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8%F6%C4%F2%D0%A1%BA%A2&z=0
2. 古代智慧儿童有哪些事例
甘罗
甘罗的父亲在朝当官.
一天皇帝把他叫去说:“你在朝居官,朕待你如何?”
甘罗的父亲说:“皇上待我恩重如山.”
“既然如此,朕让你办点私事,你可情愿?”
“只要为皇上,我死都甘心.”
“近来朕得了一种病,非吃公鸡蛋不愈.朕限你在三天之内弄几颗公鸡蛋来,否则罚你一死!”
甘罗的父亲明知无法弄到,但圣命如山倒,只得接受任务.回到家中,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十二岁的儿子甘罗便问:“父亲今日回到家来,面带忧色,为了何事?”父亲便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爹爹不必着急,第三天孩儿我去替你交差便是了.”
“公鸡能下蛋?我年岁已高,经事也不少,但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你年仅十二岁,能有何法?总是一个死,还是我去死好了.”
“请爹爹放心,儿我自有办法.”
第三天,甘罗上朝拜见皇上.
皇上问;“你父为何今日不来朝见?你一个小小孩童来干何事?”
甘罗不谎不忙地说;“拜告圣上,我父昨晚上生了个小孩,不能回朝,特地让我来请假.”
皇上怒气冲冲地说:“你简直是胡说!男人怎能生孩子!”
甘罗马上说:“既然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岂能下蛋?!”
一句话问得皇上哑口无言,答不上话来.皇上见十二岁的甘罗有胆有识,便当场封他为丞相.
孔融让梨,曹冲称象和司马光砸缸
孔融
三字经有云: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一个四岁的孩子就懂得谦让之道,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注意,后来以他为楷模浇铸出来的成批作品,可没法跟这个始作俑者相提并论)。
有关孔融,还有一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孔融十岁,随父到洛阳,时李元礼有威名,登门者须隽才之士或有清誉,又或是中表亲戚,阁人始肯通传,孔融独自到李府,向门官言道:“我是李府君亲。” 门官为他通传后请人府相见,李元礼问道:“君与仆有何亲?”,孔融对日:“昔先祖仲尼(孔子)与君先人伯阳(老子)有问礼之谊,是以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此言出自一个十岁幼童之口,李元礼及在座宾客莫不奇之。时有太中大夫陈韪后至,得闻此事,便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能佳。这倒是很常见的事,不过却是对孔融的不以为然。没想到孔融应声答道:“想君小时,乃当了了。”
这里用了一个歇后手法,意思说陈韪现在是“大未必佳”。陈韪遭此反击,大为尴尬,一时语塞。一个十岁的孩子,一句话堵得名士张口结舌,孔融才思之敏捷,实在令人赞叹。
曹冲
曹操不但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他的几个儿子,文功武略,各有卓越之处,而他最喜爱的,首推曹冲。古代所谓神童,以语言天赋突出的居多,曹冲却表现出解决问题的高超思维能力。曹冲七岁时以等量置换的办法称大象体重,不但震惊了当时之众,也流传千古,成为最经典的儿童智力启蒙故事之一。
还有一个典故:孙权曾送来一只漂亮的雉鸡。曹操想观赏雉鸡舞蹈,但使尽办法,这珍禽就是不鸣不舞,让人徒叹奈何。曹冲想出一个办法,让人制作一面大镜,摆在雉鸡面前。那雉鸡于镜中看到同类,起了争胜之心,当即舞将起来,这一下对镜成双,煞是好看。
有的故事,不但体现了曹冲的智慧,还表现了他宽厚仁慈的一面。一次,曹操坐骑的马鞍放在仓库中,不慎被老鼠咬坏。库吏大惊失色,自认必死。曹冲知道后,心生一计:他先用利刃将自己的单衣穿戳成鼠齿状,然后装成一脸愁色的样子去见父亲。曹操问他何事忧虑?曹冲说:“世俗以为鼠齿衣者,其主不利。今单衣见齿,是以忧戚。”曹操赶紧安慰爱子,说:“此妄言耳,无所苦也。”过了一会儿,库吏前来报道曹操那桩马鞍被鼠咬坏一事,曹操听后,笑着说:“连我儿子的单衣都被咬坏,何况马鞍乎?”根本没有追究的意思。据说,每当曹冲见到当刑者,总要上去寻问是否冤枉,是否处理过重?如是,他就要想方设法为之救命或减刑;每当见到那些勤奋而能干的官吏因小过或失误而触犯法律,他都要亲自到曹操那里说情,请求父王宽大。史书称曹冲“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于众,故特见宠异”。--这种悲悯宽厚的气质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简直催人泪下。
可恨天道难测。上苍把智慧慷慨地赋予曹冲,却又残酷地掠走他的生命。建安十三年,年仅十三岁的曹冲突患大病而亡,据后人推断,可能是“绞肠痧”。曹冲的夭折,留给历史一道残缺的美丽,留给后人一份遗憾的叹息。
也许上天的深远用意,非我等凡胎肉眼所能看穿。
曹冲死后,曹操悲痛万分,曹丕来宽慰他,曹操说道:“曹冲之死,是我的不幸,又是你们的大幸。”曹丕即位后,也经常对臣下说:“若使仓舒(曹冲之字)在,我亦无天下。”可见,曹冲之死,客观上为曹丕争夺王位扫除了最大障碍。
才高八斗的曹植,力能搏虎的曹彰,都在争当曹操继承人的交锋中郁郁而终。假使曹冲活着,以他的仁慈,在与曹丕等人不可避免的争斗中会是一个什么结局,又有谁能够预料呢?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着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着《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有一次司马光砸缸,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小时了了”( xiǎo shí liǎo liǎo) 出处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中陈韪(wěi)所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了了”古音应读作(líng,lì),做聪明伶俐讲,意思是明白,聪明。偏正式用法。说明人不能只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指不能只看到事物或人的表面现象。
这句话是陈韪(wěi)想借此嘲讽孔融现在聪明日后不会有所为,而孔融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来应,表现孔融聪明机智、明晓事理的特点。
3. 小学生好人好事小例子有哪些
1、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
2、帮忙打扫卫生;
3、洗手的地方水龙头没关,主动关了;
4、体育课上,同学摔倒了,扶起来;
5、同学对自己新买的书很感兴趣,市面上又你能买,主动借同学;
6、姨妈要出去,帮忙看姨妈的小孩;
7、爱护身边的每一种生命。
8、公交车让座。
9、扶老人过马路。
10、拾金不昧。
11、爱护环境捡垃圾。
4. 童年趣事简短20字的有哪些例子
20字童年趣事有:
1、童年趣事
小时候我和妹妹在玩过家家,对于这种幼稚的游戏,可以想出我小时候多少岁吧!“娜娜”饿了,快啊。我把手中的“活”丢掉了,马上做饭。过了不久,我对这种幼稚的游戏厌倦了。
可是想起这种幼稚的游戏念念不忘啊!
2、蛋炒饭
记忆最深的还是第一次做蛋炒饭。大概是07年吧,爸妈不在家。但我的肚子早已饿的咕咕叫啦。于是,我的脑海里便萌生出来一个想法,便是做一次蛋炒饭。
这是有趣的童年经历啊!
3、童年趣事
有一天,妈妈忽然让我上学,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妈妈干吗要上学呀?”
妈妈说:“上学学知识,考上大学,参加工作,长大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我说:“什么叫成才,天天给你们一起生活就行了吧。”
妈妈说:“不能和我一辈子呀。”
我就答应妈妈上学了。
4、童年趣事
为什么只有鸡才能孵出小鸡来?于是我做了一件事,就是把一个鸡蛋放在一个杯子里。然后放了一些米和五条毛巾,一床毯子。几天后没动静,我把那个鸡蛋拿出来准备给炒了吃。
但是我一打进锅里的时候,鸡蛋坏了。可能是温度低了吧,下次放进微波炉里。当时炒的时候,老爸说:“坏了,倒掉吧。”
5、童年趣事
有一次,妈妈带我去捡田螺,让我哭笑不得,久久难忘。
哪天,我穿着自己的心爱的漂亮的拖鞋。一路上,人烟稀少,让我恐惧。看见田螺便飞快地跑过去,捡了一个,两个,我高兴极了,却只看见一双沾满淤泥的脚。
我心爱的拖鞋不见了,这是,出于本能,我哭了。妈妈连忙跑过来,开始‘混水摸鞋’了。一会儿,妈妈帮我摸出一双泥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