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防婴幼儿摔伤的常见注意事项有哪些
近日,在北京望京的一个小区里,一名两岁儿童从11层楼掉下来,造成脑干受损,昏迷不醒。据悉,当时小孩母亲外出买菜,家中无人看护小孩,没想到就出了事。 1.注意窗户和阳台 每年有很多婴幼儿从窗户或阳台上跌落而导致死亡或严重摔伤。预防的方法: ·窗户边要没有孩子可攀爬的桌子、凳子等家具 ·窗户上装一定高度的栏杆 ·窗户要保持关闭,或开一定的宽度,使儿童不会爬出去 ·阳台的栏杆要足够高,不易孩子攀爬 2.注意台阶台阶是幼儿锻炼爬的技巧和发现新事物的去处,他们会跟着成人或大一点的孩子走到台阶处。预防的方法: ·台阶处白天和夜晚都有足够的亮度 ·台阶上如放地毯,地毯要铺平并没有毛边 ·台阶上不要放置任何东西 ·台阶至少一边是有扶手的 ·还可在台阶处装上一扇婴幼儿门,门的一头要闩上。 3.注意家具幼儿会从任何有高度的家具上摔落,如床、凳子、桌子等。预防的方法: ·不要让孩子攀爬凳子、桌子、床等家具。 ·当孩子坐在高处时,要时刻在旁边看护,最好用有安全带的儿童坐椅;当孩子坐在椅子上时,教育他不要站起。 4.注意地面地面有水,地面不平或在房间的地板上有玩具、鞋子和其他物体,都有可能使孩子绊倒。预防的方法: ·家中的过道上没有杂物 ·教孩子在玩后,收好玩具 ·当地上有水时,马上要擦干
2. 如何防止孩子摔倒,孩子摔倒了怎么办
0-12个月
宝宝特点:能翻身、触摸物品、会爬、开始学走路、活动范围比较小;
预防措施:
1、要时刻陪在宝宝身边,尽量不要让宝宝离开妈妈的视线,几分钟都不行,尤其是宝宝在床、沙发、椅子时,一个翻身滚下来就会摔伤;
2、给宝宝选择一张安全的床,床围栏要高,隔板空隙要小,以防宝宝从床上摔下来,或者攀爬跌出床外;
3、带宝宝外出,宝宝推车必须要有安全带,而且每次都要系好,以免宝宝乱爬,从推车上摔下来。
4、在宝宝学步期间,先让宝宝向前迈步;等学会后再双手扶着宝宝,让宝宝慢慢行走;等走稳后,再在身后护着宝宝,或者用带子裹在宝宝腋下,牵着带子。
1-3岁
宝宝特点:会走路了但不稳、易摔跤、喜欢到处跑、经常与朋友玩耍;
预防措施:
1、购买鞋底平坦、后帮坚固的鞋子给宝宝穿,因为平坦的鞋底能给脚部提供稳定性,坚固的后帮能避免走路时滑倒,这样宝宝穿着鞋子走路更稳,摔倒的次数更少;
2、若家里有楼梯,应在楼梯口安装栅栏,尽量不要让宝宝一个人上下楼梯,因为走不稳摔下楼梯会伤到头部或四肢;
3、家中要放宝宝专用座椅,座椅高度不能太高,而且最好要有安全带,这样宝宝吃饭时就能安稳地坐在上面,不易摔下来;
4、给宝宝洗澡时,不要留宝宝一个人在浴缸中,因为宝宝很可能会爬出来,一不小心就会摔倒,以致受伤。
3-6岁
宝宝特点:喜欢冲撞、偶会打架、爱玩小飞侠游戏、还不能完全明白妈妈讲的道理;
预防措施:
1、不要把坚硬的大件物体放在客厅中间,以免宝宝乱跑时撞到,直接摔倒在地上,大哭大闹;
2、家里阳台护栏设置要高,不要把梯子放在宝宝容易触碰到的地方,不然宝宝贪玩爬梯子,踩不稳会摔下来;
3、尽量不要让大宝看护小宝,因为若大宝偷懒,小宝宝随意攀爬桌椅,也很容易摔下来;
4、宝宝喜欢玩小飞侠游戏,站在凳子上跳下来,妈妈应适当教育,不然发生意外,将后悔莫及;
5、若带宝宝外出荡秋千,尽量不要太用力推,以免摆幅过大,宝宝被甩下来,此外,尽量别让宝宝自己玩秋千。
摔倒后家长所采取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1.首先检查孩子有没有外伤
宝宝摔倒后,我们首先要仔细地检查宝宝摔伤情况,要看清宝宝摔到的地方有没有出血,看宝宝的头、四肢和身体,检查是否有淤青、肿包或者其他异常的地方。要及时正确把握宝宝的伤势情况。
如果皮下有血肿,可以用毛巾冷敷,促进血管收缩,以减少出血。如果皮肤有伤口,用干净纱布覆盖上,一定要先止血,保持伤口不要继续被污染,马上去医院。如果关节活动受限或骨骼出现问题,一定要保持原来的姿势去医院就诊,千万不要自行处理。
当以上处理完毕后,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神志、有无呕吐,是什么样子的呕吐。如果孩子有颅内损伤,就会表现出哭闹、萎靡不振、激惹(一惊一乍)甚至惊厥等症状,并可出现喷射性呕吐。此时,家长应马上抱孩子去医院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就算一开始孩子没有什么症状,家长也要严密观察3天,防止孩子颅内有进行性病变。
冷静做好宝宝安抚的工作
当宝宝摔倒后,妈妈们都会很紧张,甚至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这个时候,妈妈们的紧张,或者心疼到流泪都会让宝宝感觉更加的不安,宝宝只会因为妈妈们过激反应而哭得更伤心,妈妈越哄宝宝越哭,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当宝宝摔倒后,妈妈们首先自己要冷静,只要轻轻的拥抱他,安抚他就好了。如果宝宝一直哭闹,安抚无效,哭泣达1小时以上就要及时就医。
鼓励宝宝摔倒后自己爬起来
有的父母过分担心孩子的安全,一看孩子摔倒了,赶紧跑过去,又是抱,又是亲,不知道怎么安慰孩子才好。本来孩子没什么事,一经这种过分的安慰,反而使孩子产生了恐惧心理,大哭起来。这种做法容易使孩子产生懦弱、胆小的性格。
家长在孩子摔倒后要鼓励他,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不要去扶他,要用温和肯定的态度告诉孩子没关系,鼓励他自己爬起来,“摔倒了要自己爬起来”,“勇敢的孩子是不哭的”,孩子受到鼓励后,为了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会自己爬起来,含在眼睛里的泪水也就不会掉出来了。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勇敢精神。
宝宝摔倒后需要观察四个方面
宝宝摔倒后,除了看有没有外伤和出血之外,还有四个方面需要我们注意:
1、观察宝宝是否意识清醒
如果宝宝发生碰撞或摔倒后不哭不闹,没有任何的反映时,家长们就要特别注意了,要观察宝宝是否出现意识不清醒、半昏迷的状态,发现宝宝有任何不对劲的地方,就应该及时就医。当然,有的宝宝摔倒后,其实没有什么伤,或者感觉不是很痛,就不会出现哭闹的情况,不过妈妈们还是要特别留意一下宝宝的意识是否清醒,判断好宝宝摔伤情况。
2、观察宝宝说话玩耍是否有异常
当宝宝摔倒后,如果大脑有出现任何损伤,都会在二十四小时内出现异常的症状。我们可以通过宝宝说话的情况或者是玩耍时的动作表现来观察宝宝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如果发现任何担心的地方,都可以马上就医。
3、观察宝宝是否出现贪睡现象
宝宝在碰撞后,一般会变得更加贪睡。但是请妈妈尽量与宝宝保持说话,逗他,并至少观察一个小时后再让宝宝睡觉。宝宝睡着时也要坚持每二十二分钟观察宝宝是否有脸色异常,呼吸是否正常。
4、观察宝宝的平衡感
很多宝宝碰撞后都会有头晕的现象出现,妈妈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连走路识都不能保持平衡,出现连续摔倒的情况,或者是宝宝玩耍时,手脚动作突然都变得不协调,就要及时就医。
温馨提醒
很多妈妈喜欢给宝宝拴一个学步带,宝宝就不会摔跤,但这样做,宝宝走路会推迟,平衡能力会有障碍。到三四岁时,只要一跑起来,就容易摔。有的家长害怕孩子摔着,在孩子走路时,总不敢放手,或在孩子自己独立行动时,做出随时准备着孩子摔倒的姿势。这样做只会形成孩子依赖和胆小的性格。因此,家长一定要消除紧张情绪,放手让孩子自己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