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5岁儿童坐高怎么测量
扩展阅读
送同学小礼物送什么 2025-02-02 09:53:46
k线基础知识什么是k线 2025-02-02 09:48:57

5岁儿童坐高怎么测量

发布时间: 2023-09-08 09:24:54

1. 如何准确测量孩子的身高

一天内身高的变化是晨起最高、睡前最低,这是因为一天的活动和体重的压迫使椎 间盘变薄、足弓变浅、脊柱弯曲度增加的缘故,一般早上要比晚上高 1 ~ 2 厘米。 量身高需要注意: 同一时间(固定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测量工具、同一人测量,采用精确的测量 技术和测量工具可以最大限度的控制误差,比如每月1号的晚上在门厅的墙上用三角尺 或书本由孩子母亲测量。 三岁以下儿童一般测量卧位身长:用标准的量床或携带式量板,婴幼儿脱去鞋、袜、 帽和外套,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一人用手左右固定婴幼儿头部,使头顶紧密接触头板。另一人站在婴幼儿右侧,左手握住两膝,使两下肢并拢紧贴量床,右手移动足板使其紧 贴双脚足跟,读足板处所示数字。 三岁以上儿童可根据以下步骤在 家准确测量身高:(1)贴身高尺时离地距 离参考身高尺说明。(2)将在医院等身高管 理机构专业测量的数据,标 记在身高尺上。 (3) 测 量 前, 示 意 孩 子 松 掉 辫 子( 头 发 的 厚度会影响身高测量准确 度),脱掉鞋子。 (4)让孩子站到身高 测量尺前,脚后跟靠尺,脚跟 并拢,脚尖打开 45 度。 (5)家长可以用手轻轻 碰触下颌,上下左右调整头部 位置,站在孩子的正前方,调 5. 如何准确测量孩子的身高? 10 三岁以上儿童可根据以下步骤在 (1)贴身高尺时离地距 (2)将在医院等身高管 理机构专业测量的数据,标 (4)让孩子站到身高 测量尺前,脚后跟靠尺,脚跟 (5)家长可以用手轻轻 碰触下颌,上下左右调整头部 位置,站在孩子的正前方,调整眼角与耳朵上缘在同一水平线上。 (6)用书本(或其他工具)的直角,靠墙直角滑下至头顶(横向放置书本 是不正确的,容易因书本弯曲造成测量误差)。 (7)在测量尺上标记数据,确保同一测量尺,同一测量人,标记身高及测 量年月日,下个月再进行对比。 很多家长都认为量身高很简单,用尺子量一下就可以了,其实科学测量身 高是很重要的:因为孩子生长发育过程是有规律的,家长通过准确测量孩子身高, 记录孩子的生长速率,才能随时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

2. 儿童身高计算方法

孩子的身高与遗传及环境因素影响均有关。父母个子高,孩子自然也会高,环境因素主要是饮食,运动,睡眠,有无基础代谢病等。宝宝出生时应该是在50公分左右,在一岁时应该长到75公分左右,两岁到12岁的孩子的孩子计算公式是年龄乘七加75公分。在第一年生长的最快,大约是长25公分,以后每年的增长速度不能少于5公分,到青春期的时候,男孩子可以再长高到25到30公分钟左右,女孩子可以再长到25公分左右,如果两岁以后,每年的身高低于5公分,那就称为生长速度减少,可以查一下生长激素,必要时做一个骨龄测试,看看孩子的骨骺线是否愈合,如果没有愈合还可以长个。

3. 幼儿园幼儿测量身高

幼儿园幼儿测量身高,可以使用专业的量具测量,这样的结果更准确。但是不建议频繁测量,很可能会造成孩子心理阴影。

下面我们来看看家长怎么给孩子测量身高:

测量身高

3岁及以下儿童可以平躺在床上测量身长,3岁以上儿童站立测量身高。

家长朋友在家里给孩子量身高的话可以在墙上固定一个立尺或软尺,或张贴一张带标准身高尺的贴画。

给孩子脱掉厚外套,拆掉发辫,脱掉鞋子;让孩子站在身高尺/或者墙根前,呈立正姿势,两眼视线向前,下巴微收,胸部稍挺起,腹部微后收,两臂自然下垂。

家长用边缘齐整的厚书本、硬纸盒或者其他带直角的工具,从孩子的头顶上方沿着墙壁向下滑,一直到贴近头颅,以此方式反复测量几次,直到出现两次相同的数据为止,读取该数据,并在测量尺上标记下具体日期、时间、测量人、身高数据。

准确给孩子测量身高要注意“四同”:

相同的测量工具

因为每一个测量工具都不尽相同,两把测量尺或测量工具之间会有一些差别,因此,监测孩子的身高(身长)时最好用同一测具进行。

相同的时间

人的身高不是恒定的,因为脊椎受到人体自身重力的作用,一天中早上刚起床时最高,晚上临睡前最矮,下午测量可能会比上午矮1-2厘米。所以,在测量时一定要用同一个时间测量得出的身高做对比,这样才有参考性。

相同的站立方法

对于2岁及2岁多一点的孩子我都建议卧位和立位都测量并详细注明。卧位身长有助于和既往的身长结果相比较以了解孩子的生长速度;立位身高便于以后的生长监测,利于制定下一步的干预方案。

同一测量者测量

不同的人,尺卡在头部的松紧度会有差别,因此,建议同一个人给孩子测量身高。

还要注意“两不要”

不要测量一次就读数

在每次测量时应至少测量三次,直到出现两次相同的数据为止。

不要过于频繁测量

一般一个月测量一次即可,否则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心理压力过大,不利于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