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激发智障儿童在语文课堂中的
一、注重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
对于智障孩子来说,眼睛能看到的事物都会感到很好奇和很新鲜,智障学生在平时的活动中表现出的好动和顽皮正是体现出了这一阶段他们的基本特点。可是课本上的内容比较死板,材料也只是局面教材,建议在上课时,多利用新奇的课件或者辅助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如若选择了较好的辅助教具,孩子们就会从原有的四处张望转到老师展示的教具上来,也就成功地将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了。笔者在低年级生活语文教学中,就选用了一些实物参与教学,比如在上《瓜果蔬菜》单元时,笔者根据上课内容把真的瓜果蔬菜拿进课堂,让学生通过眼睛看,鼻子闻,小手摸,小嘴尝等多种感官途径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学习。
二、常常鼓励学生,正面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不论是正常学生还是智障学生,都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得到老师的重视,但对于智障学生来说,他们对老师的表扬和重视更为敏感,别看智障孩子智力低、年龄小,他们懂得最起码的好和坏,知道批评和表扬,所以,老师要对上课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多多鼓励和表扬,要语气温和地告诉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向那些学生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们对注意力有个评判标准了,他们自会在上课中集中注意力了。若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老师就表扬他附近听课认真的学生,来激励他迅速的集中注意力和认真的听课。笔者的班上有个特别调皮的学生,经常在课堂上离开座位走动,不仅影响老师上课,也影响了其他学生听课。老师怎么说都不行,后来发现他对旁边学生得的小红花很感兴趣,就鼓励他上课如果能在座位上坐10分钟,就奖励一朵小红花。慢慢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现在他能坚持整节课不离开座位。
三、变换教学方式,唤起学生注意力
由于智障学生注意力稳定性差,上课容易走神,走神之后又不容易拉回来,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变换教学的方式,以此来吸引智障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可以根据智障学生爱玩的特点,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游戏的模式,或者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依照书本上的内容用表演的形式来表现出来,这样不仅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让智障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上语文课《对不起》一课时,我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每组两名学生,表演在不同情形下说“对不起和没关系”,并播放相关内容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做游戏学习课文内容,智障学生非常感兴趣。如此动静结合,课堂教学气氛浓厚,因此他们始终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较快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四、讲究语言艺术,调控学生注意力
语言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最重要的方式,在课堂上,有些智障学生学习时不易控制课堂的纪律,注意力很难稳定,老师要特别注意教学的语言。有位名人曾经说过,语言不是蜜糖,但可以黏住东西,老师的语言不是蜜糖,但可以黏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追求生活的真谛奋然前行。老师的语调高低和语速快慢、说话音量大小等都对智障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老师在讲课期间说话生动有趣,口齿伶俐,并合理运用表情和动作,这就更能引起智障学生的注意力了。作为老师,必须重视自己教学语言的修养,让自己的语言充满吸引力,从而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五、课堂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注意力
智障学校的语文课程基本上都是比较贴近生活的。那么在课堂上,课本上的内容就要尽量的还原于生活,还要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把教学活动放到逼真的社会背景中,从而激发智障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学会生活。比如在学习《红绿灯》一课时,笔者利用校园里的红绿灯设施,实地进行教学,让学生走一走人行横道,从而学会“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这种真实的生活体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对知识的识记,而且有力地增强了刺激强度,加强学生的注意稳定性。
总之,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努力为智障儿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将语文课堂打造成为一个充满智慧、充满欢乐的乐园,从而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力,给他们一个想象和创造的平台,将封闭的教室变得开放,促使他们的思维得以真正的启迪和发展。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尝试,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收获。
⑵ 怎样对语言障碍儿童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
对语言障碍儿童进行培养,不仅要在语言治疗室中,更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并根据儿童语言发展的正常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对声音异常儿童的培养,首先要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嗓音需要加以改变。可利用录音磁带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问题,使他们明白自己应该努力克服的是什么,如说话语音太高会使听者感到刺耳,语音太低则使听的人听不清楚,这样,同学之间难以进行正常的交往。然后教给孩子正确的发音。对滥用嗓子的孩子,可以让他离开使他滥用嗓子的环境。如有的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喜欢大喊大叫,教师可让他暂时停止游戏活动,告诉他按平常的声音说话,矫正后再去玩。
对构音异常的孩子家长和教师需配合,让孩子经常练习听自己和别人的语言,练习发新的音,练习在社会性语言交往中使用语言。
对口吃儿童的培养,要求孩子学习有节奏地说话,去除口吃儿童对口吃的严重恐惧,给孩子一定的任务,如要他去打电话,到商店里去买东西,向陌生人请教,鼓励他多说话,而不是逃避。当口吃儿童对自己的行为变得轻松自如并能较流利地说话时,情况就会得到改善。其他还有行为疗法,即当孩子表现出流畅性语言后,让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并加以巩固。当孩子害怕发哪个音时,教他们放松身体,这样可以缓解孩子的紧张心理和恐惧行为,做得好则用积极的奖励加以强化。
对失语症儿童应及早到医院检查。对伴随性语言障碍,应首先矫治第一性的缺陷,然后进行语言训练。如唇裂和腭裂儿童应先进行外科手术,缝补裂缝,然后进行语言训练。对智力落后孩子要在提高智力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训练和语言功能训练。
⑶ 如何对语言障碍孩子进行训练
一、提供语言环境:儿童学说话,要有一个适宜的语言环境,为此,要为语言落后儿童创造声音和语言的环境。成人应该常常说自己或宝宝正在做的或见到的事情(比如:“香蕉”、“吃香蕉”、“门”、“开门”,“坐”,“妈妈坐”等),多次重复后,同样情境下,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说,给机会让孩子说话。
二、听懂话:主要指能把实物和语音联系起来。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教孩子指认他身边熟悉的人和物,如熟悉的人,吃的、玩的东西等,如提问“妈妈在哪?”,开始可以帮助他用手指,然后就要求他自己指。对语言的理解是语言发育的起点,必须先能听懂话,才可能学说话,故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二、对口型、模仿发音:开始时,由成人发音,鼓励孩子模仿,只教一些称谓发音,如爸爸、妈妈、奶奶、爷爷等,教时口型要做得夸张些,让孩子对口型时看得清楚。对口型模仿模仿发音的训练较枯燥,一般每次以5分钟为度,中间可以穿插模仿动物的叫声、汽车喇叭声等,以维持儿童的兴趣。
四、说话:儿童在听懂一些话后才学说话,能比较熟练指认出来后,后面就鼓励孩子自己说。如果儿童能较好的指认卡片后,就可以一个图一个图的教他说出相应的名称,如指一物问“这是什么?”马上要儿童模仿,可以诱导他“这是----”要他将物的名称表达出来,如能较好的说单个的单词后,再开始模仿说词组,然后是短句,循序渐进。词汇量是修建语言大厦的砖头,故大量的词汇量扩充在语言学习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功课。
⑷ 如何对脑瘫孩子进行语言训练
一、控制全身的异常动作
脑瘫儿童因肌张力异常,所以身体动作,姿势很难控制自如。强肌张力型脑瘫儿童常因一些小动作而引起全身的动作异常,很难恰当的分离动作,例如他们在一开始练习发音时,常常会引起面部表情异常甚至回全身抽动,导致呼吸,发音受到影响,使声音变的短促,模糊不清.低肌张力型脑瘫儿童往往低着头,弯着背,这样他们的口腔无法充分的打开,胸腔也处于受压迫的状态,这样就很难再谈发音技巧了.因此脑瘫儿童全身状态能得到有效控制是语言训练的前提和基础。
为了有效地控制异常姿势,必须从头,颈,肩等大的运动肌体开始训练,逐渐向下颌,口唇,舌等精细运动过渡。在进行训练前,必须先消除脑瘫儿童的心理不安,尤其是强肌张力型脑瘫儿童,否则效果不明显。
二、构音器官训练
由于口腔肌张力异常和全身异常动作,使得脑瘫儿童不能灵活的控制构音器官、口唇,舌等,严重影响发声,因此应该特别加强构音器官的训练.口腔动作的训练,应从进食功能开始训练,利用吃东西的方式来训练脑瘫儿童正确的吸吮,咀嚼和吞咽技巧,由此来增加对下颌、口唇、舌的控制能力.具体的方法如下:
l、呼吸训练:吹羽毛,吹风车,吹玩具喇叭,吹哨子,吹气球等。练习的器具要由小到大,由轻到重。
2、舌的训练:利用儿童喜欢吃的棒棒糖,冰淇淋等,让他们用舌头添着吃,这样可以训练舌头灵活伸缩,增加面部肌肉和舌的运动机能.同时教师还可以自编一些舌体操,以此来训练学生。
3、吸吮训练:先用粗短的管子吸盛在杯子里的并且是孩子爱喝的饮料,学生很容易吸到;然后再用细长的管子吸盛在瓶子里的饮料,使训练难度逐渐加大。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很快的使学生的呼吸能力加强。
4、咀嚼训练:咀嚼动作需要口腔内所有的构音器官参与,这是训练构音器官最原始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给学生难嚼的食物练习,如红薯条等。
三、发音训练
进行发生训练时要摒弃先练声母、韵母再练词语、句子的传统方法,应先从拟声词和较常用的词语入手,如爸爸,妈妈等。
在训练时要有正确的姿势,提供正常的肌张力,同时要使呼吸深而缓慢。先利用游戏或歌唱方式练习,使脑瘫儿童能松弛神经,把肌张力调整的最佳状态。发声训练最好从拟声词开始,因为拟声词有趣并且容易发音,选择周围环境中最常听到的声音来练习,如汽车声,小狗叫声等,再逐渐练习词语,短语和句子.在练习句子时最好选择歌词较为简单的儿童歌曲,使他们边唱边练,在欢乐的氛围中愉快地练习。
四、语言沟通训练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沟通,提高脑瘫儿童运用语言沟通的能力是语言训练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复杂的。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家庭在脑瘫儿童语言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家庭是脑瘫儿童生活的环境,是语言实践的最佳训练场所。家庭里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参与这一训练过程,不仅可以一对一的进行个别化教学,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学校要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具体的操作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