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EB病毒感染”该如何预防
什么是“EB病毒感染”?该如何预防?
一、什么是“EB病毒感染”?Eb病毒它是一种疱疹病毒,而且在人类当中是非常普遍存在的一种病毒,在全世界各地都有这种病毒的存在,而且一般情况下多发生在一些儿童身上,三到五岁的孩子可能感染过eb病毒,这种病毒一般是通过唾液进行传染的,主要的症状有发热,由于这种病病情非常的轻微,基本上没有症状,大部分都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有少数患者急性发病之后会发展为慢性疾病,因此很多的人在孩子感染了这种病毒之后,是完全没有察觉的。
❷ eb病毒是什么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而建株,并在建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因此得名。 一、生物学性状 EB病毒的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圆形、直径180nm,基本结构含核样物、衣壳和囊膜三部分。核样物为直径45nm的致密物,主要含双股线性DNA,其长度随不同毒株而异,平均为17.5×104 bp,分子量108。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由162个壳微粒组成。囊膜由感染细胞的核膜组成,其上有病毒编码的膜糖蛋白,有识别淋巴细胞上的EB病毒受体,及与细胞融合等功能。此外在囊膜与衣壳之间还有一层蛋白被膜。 EB病毒仅能在B淋巴细胞中增殖,可使其转化,能长期传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具有EBV的基因组,并可产生各种抗原,已确定的有:EBV核抗原(EBNA),早期抗原(EA),膜抗原(MA),衣壳抗原(VCA),淋巴细胞识别膜抗原(LYDMA)。EB病毒长期潜伏在淋巴细胞内,以环状DNA形式游离在胞浆中,并整合在染色体内。 二、免疫性 人体感染EBV后能诱生抗EBNA抗体,抗EA抗体,抗VCA抗体及抗MA抗体。已证明抗MA抗原的抗体能中和EBV。上述体液免疫系统能阻止外源性病毒感染,却不能消灭病毒的潜伏感染。一般认为细胞免疫(如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反应)对病毒活化的“监视”和清除转化的B淋细胞起关键作用。 三、微生物学诊断 EBV分离培养困难,一般用血清学方法辅助诊断。在有条件实验室可用核酸杂交和PCR等方法检测细胞内EBV基因组及其表达产物。 四、EB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 (一)非肿瘤性疾病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mononucleosis.IM) 患者感染EBV后多数表现为IM。1968年首次发现该病毒是引起IM的病源,后经血清流行病学等研究得到证实。该病是目前所知道的由EBV直接引起的唯一疾病,有以下理论依据: (1)此种病毒只能在淋巴网状系统的细胞中生长增殖; (2)培养过程中该病毒能刺激淋巴细胞的增生; (3)急性期周围血淋巴细胞可培养出EBV; (4)患者血清中具有高滴定度EBV的特异抗体,并可长期存在; (5)无此特异抗体者对此病易感,而抗体阳性者则不发病。IM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咽痛、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血液系统改变可以累及三系,但主要以白细胞改变较多,大多白细胞总数增高,可出现异常淋巴细胞。 2.口腔白癍 多发生在免疫功能缺陷病人。在病变上皮的上层可检测到EBV增殖期抗原及病毒DNA。 3.X染色体相关的淋巴增生综合征(XLP) 是一种罕见的与X染色体相关的免疫缺陷性疾病,仅见于男孩。EBV感染后常引发致死性IM或恶性淋巴瘤。 4.病毒相关性噬红细胞增多症 这是一种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临床上主要表现有高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肝功能异常,凝血障碍,外周血常规全血细胞减少、无异形淋巴细胞,骨髓中吞噬红细胞现象多见。血清学检查有抗VCA-IgG和抗VCA-IgM、抗EA-IgG增高,但抗EBNA抗体缺乏,符合EB病毒急性感染表现。 (二)肿瘤性疾病 1.Burkitt's淋巴瘤 EBV是英国病毒学家Epstein及Barr等在1964年首次从非洲儿童Burkitt's淋巴瘤的细胞中分离出来,与Burkitt's淋巴瘤的相关性勿庸置疑。Burkitt's淋巴瘤分为地方性和散发性两种。前者主要见于非洲中部的儿童,病变部位多见于颌部,亦见于眼眶、中枢神经系统和腹部,小无裂B细胞为其形态特征。几乎所有的地方性病例都与EBV有关;而散发的Burkitt's淋巴瘤仅有15%~20%与EBV有关,近几年又发现了许多与EBV相关淋巴瘤的新亚型。 2.霍奇金病(HD) 传统上将其分4型:以淋巴细胞为主型、混合细胞型、结节硬化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其中混合型与EBV关系密切,病毒检出率可达96%,而结节硬化型及以淋巴细胞为主型的检出率分别为34%和10%。HD与EBV的关系的密切程度有地域及年龄差别。秘鲁、洪都拉斯、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国家HD中EBV的阳性率高于欧美国家。在中国,90%以上的儿童HD与EBV有关,特别是10岁以下的儿童病例95%检测到了EBV,且与组织亚型无关,许多资料显示,IM的患儿罹患HD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5倍。 3.鼻咽癌(NPC) NPC是与EBV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研究报道最多的一种,我国南方是NPC高发区,儿童鼻咽癌的早期症状中由鼻咽原发灶所引起的症状并不明显,且病儿对由此引起的不适不懂申诉,加上一般临床医师对儿童病例认识不足,容易漏诊。虽然EBV与NPC的发生关系密切,但尚无动物实验证明单独EBV可引起上皮性癌,无法证明EBV是NPC的唯一病因。 (三)其它疾病 除了以上介绍的与EBV关系比较密切的疾病外,还有一些儿科疾病中也查到EBV感染,如:与免疫功能受损有关的平滑肌肉瘤、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川崎病、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硬化、病毒性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呼吸系统感染等疾病。 五、研究前沿及展望: 目前有二种疫苗问世,其中之一为我国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的同时表达EBV gp320和HBsAg的痘苗疫苗,重点使用在鼻咽癌高发区。另一为提纯病毒gp320膜蛋白疫苗,正在英国大学生患者中作小规模接种,以期观察该疫苗是否能降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无环鸟苷(AC)和丙氧鸟苷(DHPG)可抑EBV复制,均有一定疗效
❸ EB病毒感染
EB病毒是疱疹病毒的一种,EB病毒大多都是成年人携带的病毒,小孩子和老人比较少携带EB病毒,EB病毒通常都是因为感染所致,一旦感染了EB病毒,需要及时到医院去进行治疗,不然很难好起来的,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EB病毒感染的相关知识吧。
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eb病毒感染是有相关的表现的,通常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EB病毒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头疼,咽颊炎,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睑结膜充血,咳嗽等,感染可累积全身各个系统,最常见的为呼吸道感染。另外还包括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EB病毒感染,在儿科中较为常见。
EB病毒属孢疹病毒类型,3到5岁儿童是EB病毒主要的感染群体,EB病毒最初是在口咽部的上皮细胞中进行增殖,然后侵入呼吸道,引发呼吸道感染。此病毒可以在人体组织中长期存在在机体中,当免疫力降低时,引发复发性感染。病毒感染即在人体多系统与器官中扩散。
eb病毒感染怎么治疗
eb病毒感染是需要及时去治疗的,具体来说eb病毒感染怎么治疗呢?
一旦发现有eb病毒感染以后,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比如让患者吃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其中包括抗病毒口服液、蒲地蓝口服液、抗病毒唑等,都可以达到抗病毒的作用。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多喝一些温开水,多卧床休息,同时也需要多吃一些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食物。
EB病毒的全称是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它是一种DNA病毒,主要是通过人的唾液、血液等传播,一次感染之后终生得到免疫。EB病毒的感染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还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密切相关。但延误治疗的患者可能导致心肌炎,这就比较严重了。
eb病毒感染能自愈吗
有些人虽然eb病毒感染了,但没去管,那么eb病毒感染能自愈吗?
EB病毒感染人体后通常可以自愈,EB病毒感染人以后可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发热、周身不适,颈部、腋窝多处淋巴结肿大,以及扁桃体肿大,并有明显白色膜状物覆盖。由于扁桃体肿大可以出现明显咽痛,化验可见血象升高、肝功损害等一系列问题。
EB病毒感染通常不需要特别治疗,目前也没有有效抗病毒治疗药物。EB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情况下人感染EB病毒以后可以把病毒完全清除干净,达到彻底自愈,但部分人免疫功能相对要差,病毒可能会在体内持续存在。
eb病毒感染严重吗
有些人到医院检查出来eb病毒感染,那么eb病毒感染严重吗?
其实多数EB病毒感染人的情况都不重,从临床上看,几乎所有的成年人检查EB病毒的抗体、EB病毒的核抗原IgG,以及衣壳抗原IgG,都呈阳性,也就是既往感染过。既往感染过,又没有特别明显的不舒服,之前没有诊断出来,说明感染时很可能是没有症状,或者仅表现为普通的感冒发烧的表现。
所以多数人感染EB病毒,不会有严重表现。但在临床上,能发现与EB病毒感染有关的严重感染的表现,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有单核细胞的明显升高,伴随淋巴结、扁桃体,甚至脾脏的肿大,还会有皮疹的表现。如果是EB病毒感染,导致的嗜血细胞综合征,属于更严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