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发现孩子有自闭倾向。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
我指导不少家长解决了孩子自闭倾向问题,家长从这几方面入手纠正较快。
1、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是否有问题,试着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
有个自闭倾向的男孩,我有空去他班,集体把他抱在怀里,他似乎很享受在我怀里的感觉。刚开始不说话,不看我。后来开始给我语言回应,再后来突然开了口:我妈妈就知道爱我爸爸,不爱我!我听了挺心痛,转述给他母亲,母亲却哈哈大笑。
孩子尚小,有时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 情感 需求,所以需要家长用心观察,引导孩子主动表达。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把握孩子的心理,满足其需求,才不会因为失望放弃自己的渴望。
2、多一些拥抱、抚摸、挠痒痒等亲密动作,多表达爱意。
3、和孩子交流,一定要眼睛注视着他,并吸引他对视。
如果孩子愿意和你对视了,你们的交流就可能更加顺畅。
4、多进行语言刺激和行为刺激。多在他面前重复一些常见词汇、简短语言,刺激他的表达欲望。
比如“吃饭”,“我们要吃饭了”;
“天空”,“蓝色的天空”;
“拍手”,“我们一起拍拍手”等等。
5、多进行亲子互动 游戏 。
比如睡觉前,在被窝钻一钻,抱一抱;
抱着他举高、转圈;
让他坐在你盘坐的腿中间,摇晃,玩不倒翁的 游戏 等。
生活即教育。只要家长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随时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对孩子进行刺激、强化训练,孩子的行为改变不是难事。
加油!
我同事江华的女儿小时候就有自闭的倾向,因为当时孩子的爸爸在部队,江华在女儿刚满周岁的时候要出去进修,只好把乡下一个亲戚老黄嫂子接过来照看女儿。江华的老黄嫂子是一个寡妇,年轻时丈夫出轨就跟她离婚了,一个人带着孩子很辛苦,后来儿子成绩后她就一个人过。由于农村女人思想封建,老黄嫂子总认为被丈夫抛弃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所以极少与人打交道,久而久之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江华当时也没考虑那么多,只想着老黄嫂子一个人在家闲着没事比较合适,纯敬反正就是照顾一下女儿就行了。等江华发现女儿不对劲的时候是在一年没裤山后。那次江华放暑假回来,经常发现女儿一个人站在窗台前呆呆的往外看,问她看什么也不说话;江华还发现女儿整天无论走到哪里都抱着她的玩具娃娃,吃饭睡觉都必须让娃娃陪在身边才行。江华经常跟女儿江华女儿也总是爱理不理的,江华感觉女儿太不正常了,于是就把女儿带到医院一检查,孩子果然有问题。幸亏发现的早、治疗即使最终才没造成大祸。
一般情况下,有自闭倾向的孩子,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常常一个人发呆、不善言语、不与人交流。孩子有自闭情绪还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旦严重便会出现语言障碍、兴趣狭窄、交流困难、行为刻板、甚至不会模仿等。
孩子有自闭倾向怎么办?
1、父母多陪伴孩子
上面说过有自闭倾向的孩子都比较孤独,不愿与人交流,哪怕是自己的父母也是如此。要改变孩子的状况,就要让孩子变得性格开朗才行。想让孩子变得开朗,父母就要多陪伴孩子。这里说的多陪伴孩子,不是一般的只陪伴在孩子身边,而是指高质量的陪伴。所谓高质量的陪伴就是父母专门抽出时间用心陪伴孩子,并参与孩子的玩耍之中,在整个玩耍的过程中,父母要不停的跟孩子交流,让孩子能体味到父母陪伴的幸福感;这样才能让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洽,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才能慢慢的接受父母并愿意向父母表达心扉。
2、多带孩子出去走走
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包括去人多的地方走走,尤其是孩子比较喜欢的地方,比如:游乐场,幼儿园等。
孩子的天性是玩,大部分孩子都爱人来疯。让有自闭倾向的孩子多接触同龄小伙伴,就是要用同龄小伙伴的言行举止来激起孩子玩的兴趣,唤醒孩子好奇好玩的天性。
除了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走走之外,还要带孩子去田间地头走走,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
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知名和不知名子的小生灵,同时也有千姿百态数不胜数的花花草草,说不定哪一种哪一样就会引起孩子的注意,引发孩子的兴趣,孩子的思维便会一下子从封闭的狭小空间里跳跃出来。
孩子很少会出现自闭,如果有那可以肯定这个孩子平时接触的人群很有限。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的人越多,越能形成开朗的性格,您发现孩子有自闭倾向了,最重要的就是积极引导孩子与不同的朋友枯中相处。我们家孩子曾经也很怕人,不愿意出门,我们的做法就是带孩子走出家门,找到小朋友,然后和他们一起玩。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成长路上需要有陪同。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耐心的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更需要融入孩子们自己的生活,协助孩子们找寻到属于他们自己“青梅竹马”的伙伴。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 社会 和谐,推进 社会 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 健康 快乐成长。 探索 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即为孩子们提供 游戏 、合作、共享成长空间......
需要帮助孩子,家长有两种方式,把孩子交给专业的人去给他解决,另一种方式有家长亲自去帮助。前面哪一种在这里不多说,主要是后一种,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
首先,要搞清楚孩子有自闭倾向的原因?在这里不清楚问友所指的孩子是多大年龄,就先以幼儿为准,这个阶段孩子有自闭倾向,更大部分原因出自父母身上。之前有一对夫妻因为孩子自闭而寻求帮助,那个孩子生下来会说话的年纪时,就表现的很自闭,不和外人说话,自己待着,经过了解这对夫妻为了赚钱一起出国去日本打工,但因两人都没有什么技能也没有什么学历,只能做苦力,也生活在最底层,经常遭受领导和其他人打压,又不敢去反抗,就一直忍着,就这样赚了钱回了国,生了孩子,这个孩子也是什么话都不说,这其中的联系就是如此生气,当家长所受的会在孩子身上表现的更加深刻。
而再回到正题,孩子有自闭倾向的原因有家庭教养的因素,若是已经上幼儿园,那么还有一个学校环境,这些是客观因素。再来看孩子为什么会自我封闭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和周围人融入,就在于平时和其他同龄孩子接触的少,或者是即使接触了也会因为父母的焦虑担心而无意中阻断了正常的接触,不能和那个孩子玩,总之让孩子按照父母的心意去和小朋友玩。我们忘记了小孩之间的交往,不是通过成人交往模式生搬硬套就可以的。不信可以试试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和一个2-3岁的孩子待在一起,自己亲身感觉以成年人的视角和他们玩累不累,所以有可能我们也会无意中要求孩子像是我们大人一样的和对方相处,那势必会很累,累了也就不愿和别人待了,还不如自己一个人舒服。
所以我们要找到自己孩子自闭的原因。
其次呢,就是根据原因去寻找解决办法。比如如果是平日在孩子和其他孩子相处过程中有管教过严或是有过多干涉,那么就创设一个可控的安全的环境,让两孩子没有成人干涉的在一起玩耍。
家长这时候要做的首先不是惊慌失措到处寻医问药,甚至尝试用一些不靠谱的偏方,而是尽可能与孩子互动,针对怀疑或是确诊为自闭症的孩子,家长除了要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外,还应该积极地与孩子互动,即便孩子没有反馈也要继续和他互动,尽可能让他的注意力从物质世界转移到人类世界,而绝对不能再让孩子一个人玩耍,坚持不断和孩子互动,或可使孩子自我封闭的状况得到好转。
㈡ 如何跟自闭症的孩子相处
一、要求原则
1、不要随意提要求,注意动机和必要性。
2、提的要求孩子一定能做或者可以帮助他一起做。
3、提出的要求一定要让孩子做到(不要提无谓的要求)。
4、不要一直重复。
5、不要靠语气让孩子听话。
和孩子说话或提要求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循环渐进的原则
1、学会目标的分解,有步骤有计划的前进。
2、接受孩子逐渐改变。不要“一刀切”认为不是好的就一定是坏的。
3、塑造法的运用,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三、强化原则
1、多发现孩子好的方面,及时给予关注和奖励。
2、运用好孩子喜欢的和孩子想做某件事的时候。
3、让孩子做出选择,提升孩子的选择能力。
4、制造强化效果。
5、注意强化时机。
㈢ 发现小孩有轻微自闭症,该怎么办呢家长该如何引导
发现小孩有轻微自闭症,该怎么办呢?家长该如何引导?如果孩子患有轻度自闭症,家长不要以逃避的态度对待孩子的病情,要及时向社会和学校寻求必要的帮助。家长该如何引导?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改善自闭症,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一定要鼓励。
一定要鼓励。不要对做错事的宝宝大喊大叫,这样容易让宝宝感到害怕。正确的做法是和他们讲道理。其实他们能理解。同时可以给宝宝更多的鼓励和肯定,适当的时候也可以给一些小糖果作为奖励。
㈣ 如何教育和引导自闭症的孩子
自闭症的儿童是非常可怜的,我们会发现,很多自闭症的孩子不愿意跟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别人跟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自闭症孩子也会选择拒绝。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如何教育和引导自闭症的孩子。
三、总结。
只要大家能够不断地向自闭症儿童传授自己的爱,他们就能够感觉到父母的爱,能感觉到身边的人的爱。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展开自己的心扉,去跟父母还有旁人进行沟通了。在遭遇自闭症儿童的时候,首先,我们作为父母,就必须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千万不要非常的着急,也不要非常的急躁。
㈤ 自闭症的小孩,应该怎么沟通和有效的开导
如何与自闭症儿童沟通:孩子做一件事,家长需要多表扬鼓励,饭后睡前花15分钟与孩子沟通,多谈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我一般带孩子去公园见外地人。指导并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第一点,对孩子要有包容的态度,才能沟通。在交流中与孩子的兴趣点互动,也通过图片和照片的方式向自闭症儿童传递信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设计和开展有组织的书面活动,并制定一定的活动程序和规范。家庭成员负责分工,在室内、室外、儿童游乐场、公园、动物园等环境与孩子待在一起。自闭症在当今社会非常普遍,也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者无法正常与人交流,整天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如何开导?
4.营造氛围自闭症儿童通常缺乏安全感, 讨厌治理和改变,兴趣不大,心胸狭窄。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而充满爱的环境,让孩子愿意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用温柔的方式帮助孩子熟悉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平和的环境,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如何与自闭症儿童有效沟通